12 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7 21:0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亡羊补牢》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寓言二则》中的第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故事条理清楚,内容浅显易懂,情节简单有趣,但寓意深刻,讲述了一位养羊人在经历了两次丢羊之后,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把有窟窿的羊圈补好,羊就没有再丢失的故事。课文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传递了“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这一道理。本单元围绕“办法”这个主题,聚焦以下两点语文要素:一是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学生能对文本内容进行意义重构,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形成自己的认识,这是继二年级上学期“读课文,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延伸和发展,体现学生语文能力训练的梯度发展。如本课明白寓言道理并联系生活说说生活中类似于寓言中的事例,明辨是非,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二是读好对话的语气,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也为后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奠定基础。本课中街坊和养羊人的对话语气不同,要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心理。与此同时,《亡羊补牢》选自《战国策》,学习课文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积累的过程。引导他们喜欢寓言、读懂寓言的方法,激发孩子的爱国热情。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以读促悟,读好人物对话和表示动作的语句,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心理。在理解运用方面,让学生先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 通过品析词句,启发学生思考,谈谈简单看法,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交流。
4.最后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成语意思。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
2.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3.要引导学生大胆提出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阅读、观察、请教、讨论等方式,积极思考、探究,乐于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说出一两个理由。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看图猜故事
孩子们,在刚刚过去的校园读书节中,我们年级组不仅表演了寓言节目,还开展了淘书乐活动,哎,在我们的淘书乐活动上,咱们班开了这样一间解忧杂货铺,还记得吗?这可是一间有魔法的杂货铺哦,可以帮助人排忧解难。看,我们帮助过......还帮助过......还帮助过......孩子们,发现了吗?它们都是(寓言故事)是呀,这样的故事篇幅都比较短小,可是却告诉了我们一个非常大的道理,这就是它的特点呢!一起说“小故事大道理”。
今天呀,一只小羊给我们的杂货铺发了一封紧急求助信,一起去听听看?孩子们,小羊需要我们解忧杂货铺帮助什么呢?让我走进今天的寓言故事,上课。
二、理解课题意思
1.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2.字源识字:亡、牢。
(1)请看,这是“亡”的古文字,(课件出示),这是什么?对,这是一条路。人,沿着路,逃走了,不见了。这就是“亡”最早的意思。那《亡羊补牢》的故事中讲的是什么跑走,不见了?是自己跑的吗?是的,那我们可以说是羊丢了,所以“亡”这个字就是丢失的意思。
(2)再来看“牢”的古文字,古时候的汉字是画出来的,里面是什么?看着这个汉字画猜一猜,“牢”最早是什么意思? “牢”最早就是关牲畜的地方。那课文当中是关什么的呀?关羊的地方有一个独特的名称,我们叫——(羊圈) “圈”是个多音字,跟老师读,指生读。
3.词串教学“圈”。我们知道了关的地方叫做(羊圈),那么关牛的地方就叫做(牛圈),关猪的地方就叫做(猪圈),你们真是太棒啦!知道了亡和牢的意思,谁来说一说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
三、任务一:读通故事理情节
1.整体感知读课文。读懂了课题,让我们化身小小解忧员潜入羊圈,去一探究竟吧。我们想要知道羊圈到底发生了怎样的事情,首先要把故事读通。请大家打开课本 57页,自由大声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故事中的羊丢了几次?你是怎么知道的,找找依据?
2.检查预习识生字。
(1)指生读词语。
(2)学习“叼”。小解忧员们,仔细观察这张图片,你能猜出来这是哪个字吗?叼其实就是要用到我们的小嘴巴,右边是一个长柄的勺子,所以这个字就表示用嘴衔住东西。这是猫妈妈叼小猫,这是小狗叼花。
(3)学习“钻”字。小羊就是被一只恶狼钻进窟窿给叼走的。恶狼动作的偏旁是什么呀?为什么呢?谁来猜猜看?其实这个字还有一个读音叫(四声)就是金属的硬的东西,叫做钻头,这个字现在就表示能够穿过、通过的意思。谁能读准这个平舌音
(4)“街坊”是什么意思?赶紧又是什么意思呢?
(5)哪位解忧员能借助这 8个语,把羊圈里发生的事情向大家简单汇报一下呢?养羊人丢了几次羊?你是怎么知道的?这是他第一次丢羊,这是他第二次丢羊,最后是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四、任务二:还原场景探因果
1.探究第一次丢羊原因
(1)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还原丢羊场景,探秘丢羊原因。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两次丢羊以后,养羊人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划出相关的句子。这是他第一次丢羊的场景。养羊人一早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这时候他头脑当中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你知道他有什么疑问吗?你就是那个养羊人,你来说。教师和学生合作读这段话。加上“咦、哦”就把养羊人的心里话读出来了。
(2)谁能用上“原来”说一说他第一次丢羊的原因吗?这就是他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2.探究第二次丢羊原因
(1)如果你就是那个街坊,你看到他的羊丢了,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我要来采访一下你们这些街坊们。这个街坊,你的心情怎么样?街坊很着急,很担心他呢!于是他这样劝说养羊人的!谁也想来劝一劝?
(2)面对街坊真诚的劝告,养羊人同意吗?他怎么说?这是个与众不同的问句。他的言外之意就是......是的,这时,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养羊人?(无所谓、不以为然、满不在乎、不屑一顾)同桌之间互相演一演,读街坊的话,我们可以加上“着急、担心”的提示语,读养羊人的话,我们可以加上“不以为然、满不在乎、无所谓”的提示语。找两位同学展示。
小解忧员们,养羊人不听街坊的劝告,不修羊圈,所以可想而知,结果就是(又丢了一只羊)
(3)谁能用上“原来”再说一说养羊人第二次丢养的原因?这一次难度加大了哦,对于我们解忧员来说有一定挑战性。来,拿出你们的解忧单,同桌合作探究第二次丢羊的原因,完善解忧单上的表格。指生交流第二次丢羊的原因。
五、任务三:思辨道理得寓意
1.第二次,养羊人不听劝告,羊又被叼走了,此时,养羊人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他的心里都在想些什么呢?你来猜一猜他内心很后悔。(课件标红“后悔”)孩子们,请看“悔”的古文字,左边就像人的一个心脏,当一个人做了后悔的事情,他常常在内心感到自责,这就是后悔。养羊人因为没听从街坊的劝告,致使羊又被叼走了一只,他感到后悔。生活中,你有没有后悔的经历呢?
2.过渡:养羊人,知道自己做错了,于是他——“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他是怎么样堵上那个窟窿的?(赶紧)在这里我把“赶紧”去掉行不行?(不行)为什么?女生读原句、男生改动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迫不及待(写出急切、着急、后悔)“赶紧”说明养羊人很急切想把窟窿堵上,很想改正过来。把这种“急切”送入句子中,谁来读?一起读第二次丢羊以后,养羊人开始后悔,所以他马上行动,赶紧堵上了那个窟窿把羊圈修的结结实实的,从此以后,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3.孩子们,课文学到这儿,我们来看,第一次丢羊后,养羊人采取补救措施了吗?后来出现什么情况?第二次丢羊后,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吗?他采用什么办法改正错误的?结果怎样?此时,你觉得养羊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和看法呢?小组讨论一下,完成解忧单上的第二题。指生交流。
5.师小结:每个人可能都会有做错事情的时候,这时,只要我们肯听取别人的劝告,认真改正,就不算晚,事情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正所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六、任务四:联系生活解难题
1.在我们这些小解忧员们的帮助下,我们的解忧杂货铺又成功帮助了小羊的求助,这也多亏了养羊人能及时醒悟这个道理,一起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2.今天高老师就带来了一个“求助盲盒”,我们再帮助一个小朋友解决一下他的困难好吗?指生抽信读信。
3.小组试着说一说来帮帮小溪吧!按照评价标准进行组内评价。学生交流。七、任务五:指导生字练书写
1.仔细观察“劝”“告”两个生字,想要把这两个字写好,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学生交流,教师范写。
2.学生描一写二。教师提醒:注意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做到一尺一寸一拳头。
3.小组之间按照评价标准相互评价。
八、总结升华
孩子们,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曾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寓言的世界精彩纷呈,如魔幻城堡般奇妙无比,不光有刚刚我们读到的精彩故事,还有《掩耳盗铃》《守株待兔》《买椟还珠》《郑人买履》这样的经典寓言故事等你去探寻,课下大家可以去读一读。
《亡羊补牢》评测练习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通过学习《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我知道“亡”的意思是________,“牢”的意思是________。
2.还原场景探因果,完成表格。
第一次 羊圈破了个窟窿,狼从窟窿里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不听劝告,不修羊圈 又丢了一只羊
第二次
二、思辨道理得出寓意。《亡羊补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我知道的寓言故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亡羊补牢》课后反思
在设计和教学《亡羊补牢》这一课的过程时,我力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落实单元语文要素,高效达成本课教学目标。
《亡羊补牢》是一则寓言,内容比较简单,如何使学生一上课就有浓厚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呢 我根据二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在上课伊始就创设了“解忧杂货铺”的大情境,让学生们看图猜故事。我又顺势说出寓言的特点,引出要学习的另一则寓言《亡羊补牢》。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孩子们学习寓言故事的兴趣。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字词教学贯穿始终,字理识字、词串教学等,并适当进行书写的指导。通过指导让学生读通故事,理清情节,理解了“亡羊补牢”的意思,并引出课文中的对话,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心理。接着还原两次丢样的场景,探究丢羊的原因,抓住课后题对比两句话,有什么发现,在讨论中悟出寓言的道理,并联系生活实际,帮助解决小溪的求助,真正明白寓意。学生兴趣盎然,无论是课内朗读还是小组合作表演,都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不足之处:在联系生活实际环节,有的学生不能把明白的道理和生活联系并讲出来,老师应进一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