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步练习)-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2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步练习)-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17 20:4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2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单选题
1.解决人类与环境对立的现状,促进两者的统一,其根本目的是(  )
A.使人类更好地征服自然
B.控制人口增长,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C.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发展生产力
D.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与动力。若各国政府的能源政策不变,则未来世界对一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未经加工原始状态下的能源)的需求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目前世界能源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燃烧效率低,能源资源浪费严重 B.机械化大生产,就业机会少
C.大气污染加重,并导致全球变暖 D.煤炭、石油运量大,运力不足
3.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总趋势为(  )
A.煤炭、石油、天然气不再作为能源 B.多元化、低碳化、新能源比重上升
C.煤炭、石油、天然气仍然为主要能源 D.水能、核能等新能源比重变化不大
4.大力发展太阳能的原因有(  )
①清洁能源,减轻环境污染 ②可再生能源,储量大
③有利于能源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④技术难度小,投资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19年4月28日,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讲话。强调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图为“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清洁能源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中国馆大量使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
A.减轻大气污染 B.解决水资源短缺
C.增加绿地面积 D.减少生物多样性
6.习主席的讲话,体现出可持续发展(  )原则
A.公平性 B.持续性 C.共同性 D.全球性
7.国际地球年中国全委会总体部署,为提升公众对地球的认识程度,增强全社会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倡导可持续消费,选择绿色生活。据此回答下题。
绿色生活可以包括(  )
①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②节约资源,重复利用 ③绿色消费,环保选购④减少污染,垃圾分类 ⑤节水节能,减少消费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楼养鱼,2楼养猪,12楼种植西红柿……垂直农业是指在城市的多层建筑物里模拟农业环境,通过垂直农场的自循环体系生产农副产品,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新鲜食物的农业生产方式。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垂直农业由概念走向实际关键因素是(  )
A.粮食需求 B.气候变化
C.技术水平 D.劳动力数量
9.垂直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①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②减轻农业生产的能源消耗③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④节约耕地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彩虹之境生态村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该村只有43户住户,却向世界展示了独特的人居环境。能源方面,居民利用太阳能发电,并且主动降低电能消耗;水资源方面,设置雨水收集设施,所有的污水都经过处理二次利用;建筑方面,建筑材料以木材、卵石、秸秆、泥土为主。彩虹之境生态村独特的人居环境反映出(  )
A.人地协调发展 B.人类被动适应环境
C.人定胜天 D.地理环境决定人类发展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1.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
A.作物的产量均大辐下降
B.旱涝灾害增多
C.某些物种灭绝
D.土壤肥力下降
12.目前在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
①产业转移②推行清洁生产,提倡绿色消费③制人口增长,减轻环境压力④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淘汰落后产业
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2011年两会提议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交通部、铁道部、城乡建设部、环保部、科技部,组成轮值机构,共同制定出工业、交通、建筑三大高耗能领域与中国50个最大城市的“低碳发展国家行动方案”,设计相应的调控总量和约束性细则,并作为十二五规划的执行附件,并将“低碳经济”纳入到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中来。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3.发展低碳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14.下列措施有利于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是(  )
①实现煤炭洁净化燃烧②推行节能技术
③发展核能与可再生能源④关闭高耗能企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下列做法符合公平性原则的是(  )
A.世界各国共同开发热带雨林 B.国际合作共同治理大气污染
C.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D.当代人及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45°N是世界公认的黄金水稻产区;位于该纬度的我国东北五常大米因颗粒饱满、色泽清白透明、口感绵软而著名。2017年某公司在黑龙江五常市创立了占地约1000亩的现代农耕水稻基地。该公司采用环保酵素来代替农药、化肥以及生长激素的使用。客户可以在网络上认购稻田;可在手机端通过在稻田安装的摄像头随时查看稻田情况;实现了农场与餐桌对接的快速营销产品逐步得到市场的认可。下图示意五常市位置及水稻分布。
(1)说明五常地区水稻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
(2)分析该公司采取的生产及销售模式对当地水稻种植产业的积极影响。
17.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课题名称:何时“蓝天”常在
课题资料: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相継打响了“蓝天保卫战",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为了让“蓝天”常在,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以下思路,对这一课题进行探究。
综合来看,我国近些年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我国能源消费构以煤炭为主,煤炭燃烧后废气排放量大,处理难度和成本高。
②我国废气排放量较大的工业企业教量多,规模大,分布广。
③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干燥,大气降尘量大。
④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筑工地多,扬尘多。
⑤我国汽车拥有量猛增,汽车尾气排放量大。
⑥受全球变暖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由秋至春,冷空气活动频率小,势力减弱,常出现连续敏日微风或静风天气,并且空气温度相对较高。
课题思考:
(1)按自然和人为原因,将材料中大气污染原因进行分类(用数码回答)。
(2)据材料概括大气污染的特点。
(3)为我国“蓝天”常在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1.D
2.C 3.B 4.A
5.A 6.C
7.D
8.C 9.D
10.A
11.B 12.A
13.B 14.C
15.D
16.(1)夏季白昼时间长;光照充足;利于作物进行光合作用;一年一熟;水稻生长期长;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污染小;区域生态环境优良。
(2)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保护黑土和当地生态环境;大米质量得到保障;利于扩大市场;提高经济效益。
17.(1)自然原因:③⑥;人为原因:①②④⑤
(2)污染来源种类多;污染范围广;出现频次高;持续时间长等。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污染防治技术;加强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