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凡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欣赏.评述课,这是在前七册教材中从未出现的欣赏方式。观赏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凡高曲折而短暂的一生是悲剧性的,而这位天才型画家在短短十年的绘画生涯中,却留下了大约八百多件油画以及几乎相同数目的素描作品。这种惊人的创作速度是凡高对绘画艺术狂热的证据。而如此一个充满艺术向往和激情的人。学习他的那种执著、勤奋创新的精神教学目标。欣赏活动是一种视觉分析练习,是从感性开始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欣赏活动从感性层面逐步提升到理性层面,用美术语言、形式分析作品,积累美术知识,建构美术能力。本课编写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课获得欣赏方法,从蒙胧的认识深化 为对作品艺术风格的欣赏,激起欣赏、了解更多艺术大师及其作品的愿望,让他们直接去感受,去与作品、作者对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凡.高的生平与作品风格。了解如何对一名画家及其作品进行专题性研究。学习从多角度欣赏、认识美术作品,提高学生们的欣赏评述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观察、描述、分析过程中通过教师讲述、对比观察、小组合作基础上的自主探究学习方法,进行专题欣赏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画家凡.高对艺术的热情、执着、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初步了解画家凡.高的生平,认识画家的绘画风格,用语言或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认识与感受。
2. 通过欣赏凡.高的作品,感悟他内心的艺术表现情绪。
一、导入新知
同学们,请坐请看老师带来的一段视频,一起来看,播放《拍卖行拍卖油画作品》你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
生:
师:视频拍卖行中的油画作品在 2021年以 4.56亿元在纽约成交。
师:是谁的作品如此价值连城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 40页)师:他的作品在世界画坛中占据了无可取代的位置,有人说,他是天才,有人说,他是疯子,其实,他只是一个将生命都燃烧给艺术的人,他就是荷兰著名的天才画家梵高。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西方世界名画,去感受这位传奇画家的艺术人生。板书《画家梵高》
二、探究新知
1.梵高被人们尊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创作了上百幅传世珍品,给全人类留下了巨大的文化财富。梵高曾说:我梦想着绘画,我画着我的梦想,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画作,一起来欣赏梵高的作品。
《夜晚露天咖啡馆》
《罗纳河上的星夜》
《星光灿烂的夜空》
《向日葵》
《阿尔的吊桥》
《盛开的杏花树》
一样的麦田,不一样的心境
(小组讨论)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欣赏讨论,每一个小组选择一幅作品
进行欣赏,小组长负责把每位同学的感受记录下来。
师:从作品的色彩,用笔和造型进行欣赏。一会小组长进行汇报交流。时间:五分钟。
师:好,哪一个小组先来汇报,你们组欣赏的是哪一幅作品?《向日葵》
生:一组汇报
师:是的,梵高的色彩热烈而明亮,厚重有力的笔触下用最绚丽的金黄色系组合,将心中最热烈的情绪表达出来,给我们一种向上的力量。《星月夜》
二组汇报
师:画面中卷曲旋转的星云,一团团的星光,形如火焰的柏树,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回旋,转动,梵高正是运用了具有运动感的波浪般急速流动的笔触使画面具有强烈的动感,梵高运用了弯曲的长线和破碎的短线,二者交互作用,在静止的画布中呈现出仿佛流动着的星空的神奇景象。这是梵高的用笔的特点。
板书:笔触《阿尔的吊桥》
师:《阿尔的吊桥》那里展现的是贫瘠的土地,吊桥是简陋的,整幅画面体现了质朴的乡野气息,这里也曾是梵高的灵魂寄托,表达了梵高对家乡的热爱。
《自画像》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梵高将自己的情感展现在自己的作品中,他的画作为我们开启了一道新的视野,不仅在色彩上给我们带来了新鲜的美,而且题材丰富,有风景画,静物画,还有人物肖像画。
2.(整体探究)
师:同学们,请看这些作品,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梵高的色彩许多都是运用了大量的黄色和蓝色。
师:同学们,回忆以前学过的色彩知识,黄色和蓝色是怎样的色彩呢?
生:色彩的对比色
师:是的,梵高正是运用了色彩的冷暖对比关系来装饰画面。这是梵高色彩的特点板书:色彩鲜艳
3.师:同学们,在梵高的众多题材中,他忠爱画自画像,他的一生画过 35幅自画像请看这幅作品
4.师:这是梵高 1889年创作的一幅油画,《割耳的自画像》在这幅作品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梵高的耳朵缠着纱布,眼神有些恐怖生:看到梵高很忧郁
师:同学们,画面中的梵高为什么头缠绷带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 40页,了解梵高的一生
师:通过阅读,你都了解了梵高的哪些信息呢?
请同学们来说一说
生:1877年至 1879年在比利时贫困地区的矿工做传教士
生:1889年因精神病,发生了割耳事件
生:1890年唯一卖出去一幅作品
生:自杀去世
师:同学们,通过阅读我们了解了梵高的生活悲惨而贫苦。而梵高却说:生活对于我来说是一次艰难的旅行,我不知道湖水会不会上涨,及至没过嘴唇,甚至涨得更高,但是我要前行。
师:他在饥寒交迫,重病缠身的状态下,却创作出如此价值连城的佳作,同学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坚持不懈
生 2:不像命运低头,对绘画充满热情的人
师:
5.师:梵高在 27岁走上了绘画之路,一起来看,这是梵高早期时创作的绘画作品。《吃马铃薯的人》这幅作品表现了什么?
生:师:请看他早期的作品在绘画风格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早期作品色彩灰暗用笔细腻后期作品色彩鲜艳,用笔粗犷。
师:你回答的非常准确,请坐。这就是梵高在绘画的道路上一步步的探索和创新。
6.师:梵高用明亮的色彩与跳跃的笔触构成了他表现情感的手段。下面让我们再一次走近大师,静静聆听他的画作。播放《沉浸式艺术展》
师:当梵高的作品在大荧幕上动起来时,好像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7.师:同学们在梵高的作品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幅?请你从内容,色彩,笔触等方面写下你的感受。(五分钟)
8.拓展:同学们,梵高是一位天才艺术家,一生贫苦,却从未放弃追求艺术,梵高的艺术深深影响了一百余年,被世人广泛歌颂.这是 2017年英国著名的电影工作室为纪念梵高拍摄的一部电影,手绘还原了梵高的 120幅精美画作。这是我国著名文学家余光中为纪念梵高创作的文学经典杰作。这是美国歌手唐.麦克莱恩在 1971年为纪念梵高创作的歌曲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收获了什么?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梵高的艺术人生,感受了他的热情,更感受了他对艺术的坚持不懈。
小结:同学们,西方艺术为我们开拓了一道新的视野,像梵高这样伟大的画家还有马蒂斯,毕加索等,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继续去感受西方艺术的魅力,好吗?下课!
《画家凡高》课后反思
《画家.凡高》是一节以画家为专题的“欣赏. 评述”课。本课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欣赏、评述了解画家凡.高及他的作品,学生如何欣赏凡高作品的方法。在备这节课时,我非常的苦恼。面对课本上凡高的一生的相关资料及他多幅的作品,该如何介绍凡高,如何引导学生欣赏他的作品,我很是郁闷,一是担心学生不能够用语言表达出对凡高作品的认识;二是凡高生平的作品非常的多,课本上就挑出了他的 8副作品,一节课时间如何能够让学生认识凡.高他短暂的一生,又如何欣赏他的作品,了解他的绘画风格。三是欣赏课的枯燥乏味,如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我通过拍卖会视频导入,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
通过小组讨论学习:每个小组集体讨论一、两幅画,由小组代表汇报,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同时让学生了解了凡高不同题材的作品,在德育渗透方面:通过欣赏凡高的《割耳自画像》,设下疑问:为何会割耳了,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他的执着、勤奋创新的精神。其次在本课课中,我安排了学生欣赏梵高沉浸式作品体验视频,通过配曲《Vincent》,感受音乐,达到情感的升华。
不足之处在于对指导学生评述时不够细致,如果给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如:
1、简单描述作品的内容。
2、作品的色彩构图、笔触有什么特点。
3、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评价不够到位等。
我想对于初学者,教师提的要求越细对他们越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