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1张PPT)
第二章 区域发展 第三节
辽宁阜新
的转型与发展
中图版 · 选择性必修二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以某资源枯竭型地区为例,分析该类地区发展的方向。 1.以辽宁阜新为例,说明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发展条件及其衰退的原因。(综合思维)
2.通过阜新的发展方向选择与转型成功的实例,掌握资源枯竭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策略。(综合思维)
3.通过对矿产资源与城市发展相互关系的探究,形成科学的人地协调观。(人地协调观)
阅读教材中的“探索”栏目,结合图片思考:
观看这些图片后,你对阜新有什么印象?
这些图片能反映出阜新什么样的变化?
邮票和纸币的图案即为阜新露天煤矿
一、
二、
三、
资源枯竭型城市
阜新存在的问题与
转型条件分析
阜新的发展方向选择与转型成效
目录
CONTANT
Resource exhausted city
一、
资源枯竭型城市
辽宁阜新的转型与发展
资源型城市概念:
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
历程:
一般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
作用:
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资源枯竭型城市:
概念:资源型城市赖以生存的主体自然资源大部分被耗尽时(70%),即演变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一、概念理论| 资源型城市
资源枯竭城市名单
发展规律:资源型城市将经历“建设—转型—衰退—繁荣—振兴或消亡”的过程。
资源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资源型城市概念:
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
历程:
一般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
作用:
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资源枯竭型城市:
概念:资源型城市赖以生存的主体自然资源大部分被耗尽时(70%),即演变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一、概念理论| 资源型城市
资源枯竭城市名单
思考:
针对煤炭资源型城市或地区,到底应该选择什么发展方向?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替代产业
自然地理方面(地形特征、气候特征等)
人文地理环境方面(人口构成、经济发展状况等)
思考:
为什么世界上不同的煤炭资源枯竭地区选择的替代产业不同?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考虑原煤炭产区工人再就业、
转型资金、
原有煤炭企业体制转型
转型组织保障体系等方面的问题。
罗马尼亚和俄罗斯的煤炭产区主要选择了畜牧养殖、农牧产品加工、树木种植和木材加工等行业;
德国多特蒙德、法国洛林等煤炭产区主要选择了汽车、电子信息、化工、建筑和环保等行业;
比利时、日本、英国等国的煤炭产区主要选择了环保、旅游和房地产等第三产业。
导学案
宁夏石嘴山市位于贺兰山东麓,号称“塞上煤城”,硅石(主要作为太阳能光伏板原料)、草场资源丰富。近年来,该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成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缩影。据此完成1~2题。
1.石嘴山市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最可能的原因是( )A.水资源枯竭 B.煤炭资源枯竭C.耕地资源枯竭 D.草场资源枯竭
2.最适宜石嘴山市转型发展的产业是( )A.以风力发电为主的能源工业B.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C.航空航天等高新科技产业 D.生态农业和光伏设备制造业
B
D
Analysis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ransformation conditions of Fuxin
二
阜新存在的问题与转型条件分析
辽宁阜新的转型与发展
结合教科书提供的阅读材料“多特蒙德的转型之路”,小组交流讨论:阜新存在的问题与转型条件分析;
小组代表上台进行成果展示。
分组讨论
活动
多特蒙德的转型之路
多特蒙德位于德国鲁尔区东部,是德国第七大城市。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多特蒙德因煤炭储量丰富而逐渐发展成为煤钢基地、啤酒酿造中心和交通枢纽。
20世纪50年代末,多特蒙德的煤炭和钢铁制造两大支柱产业开始衰退。20世纪70年代末,啤酒制造业也开始萎缩。多特蒙德原有产业面临全面转型的困境,并出现了就业岗位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短缺、人口外流等问题。
多特蒙德的产业结构调整基于原有的支柱产业:原采煤产业逐步转化为新能源产业,原钢铁产业逐步发展成为基础材料科学,原运输业逐渐过渡成为现代化的物流业。
目前,信息技术和微型机电系统、电子商务和电子物流等行业已经成功取代煤炭、钢铁和啤酒行业,成为多特蒙德的主导产业。
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高起点进行转型。选择信息技术和微型机电系统等高精尖技术方向,同时通过电子商务等新技术与港口运输的结合,推动传统物流向电子物流方向发展。
概括来讲,多特蒙德产业转型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多特蒙德大学,推动和支撑了多特蒙德向“科技之城”的转型。并在多特蒙德大学旁边,建立多特蒙德技术中心与多特蒙德科技园,深化城市转型。
扩大开放吸引外资,使转型与国际接轨。
加强培训,促进劳动力的再就业。
建立企业园圈,培育发展中小企业。
转型同国土整治相结合,重视转型后的矿区环境建设。
争取政府对转型工作的重视和资金支持。
阜新存在的问题与转型条件分析
阜新市地处辽宁省西北部,面积10355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为186.2万。阜新境内丘陵山地广布,平原约占1/4,土地资源丰富,并且蕴藏着煤、金、铁和萤石等多种矿产资源。
Add your text here Add your text here Add your text here Add your text here Add your text here Add your text here Add your text here Add your text here Add your text
YOUR TITLE
1.存在的问题
海州露天煤矿
阜新发电厂
阜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严重依赖当地的煤炭资源,①经济增长方式粗放,②产业结构单一,③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
1.存在的问题
④土地沉陷,农田与房屋破坏,压占大量土地,吞噬大量耕地
⑤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
【存在的问题】
经济增长粗放
产业结构单一
现代服务业滞后
资金、技术、人才短缺
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有限
环境污染严重
Add your text here Add your text here Add your text here Add your text here Add your text here Add your text here Add your text here Add your text here Add your text
YOUR TITLE
2.转型条件分析---有利条件
辽宁阜新智慧农牧业
农业资源丰富
Add your text here Add your text here Add your text here Add your text here Add your text here Add your text here Add your text here Add your text here Add your text
YOUR TITLE
2.转型条件分析---有利条件
辽宁阜新产业园区
工业基础好
Add your text here Add your text here Add your text here Add your text here Add your text here Add your text here Add your text here Add your text here Add your text
YOUR TITLE
3.转型条件分析---有利条件
国家政策支持
3.转型条件分析---不利条件
替代产业的选择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遇到的首要问题。多特蒙德转型主要是瞄准高新技术产业,而阜新尚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一味追求高起点﹐估计难以收到实效。
结论:阜新应探索一条低成本的转型之路。
劳动力实现平稳转移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
所在。多特蒙德在转型的过程中,劳动力的转移主要面向服务业,
而阜新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应采取多元化方式实现
劳动力的转移。
Development direction sele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effect of Fuxin
三
阜新的发展方向选择与转型成效
辽宁阜新的转型与发展
3.发展方向选择
①发展多元化工业经济
2011年阜新发电公司16号冷却水塔成功爆破,这是辽宁省节能减排“第一爆”。
阜新发电厂始建于1936年8月。
近年来,阜新风电发展很快,当地人积极“借风”,促进经济发展。
阜新发展的重点是将原有以煤炭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为煤化工、建材、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工业经济结构。
阜新立足自有资源,采用高科技手段大力发展煤炭产业的精深加工,优化煤炭产品质量和结构。
此外,阜新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大力发展风电产业、太阳能产业、地热能产业,推动传统能源产业向清洁能源产业转型,以实现从“煤城”到“新能源基地”的转型。
3.发展方向选择
阜新是辽宁省的畜牧业基地,于是他们将产业化现代农业作为经济转型的重点。几年来,全市已启动19个农业园区和41个农业小区,引进了光明乳业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下岗职工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以往寸草不生的矸石山开始见到放牧的牛羊。
②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是阜新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阜新积极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打造以现代农业为主导的绿色经济。
阜新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是发展绿色农产品精加工,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同时建设一批绿色农业产品生产基地,走高附加值生态农业的道路。
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
有机农产品:纯天然、无污染、高品质、高质量、安全营养的食品,是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方式及标准生产、加工出来的,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产品。
名词链接:
阜新特色农产品
阜新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照充足。阜新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73.7小时,平均无霜期为154天,年降水量一般为450 ~520毫米,年平均日较差为13℃,符合杂粮生产雪要适量的降水、较大的昼夜温差这一特性。
阜新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居辽宁省第一位。阜新依托杂粮基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打造阜新杂粮品牌,以杂粮产业带动阜新经济发展。
阜新地区的气候环境、土壤条件适宜种植树莓。树莓种植市场前景广阔,已成为阜新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中的特色产业。
3.发展方向选择
③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阜新智能无人机
2019年6月,中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在阜新海州露天矿坑举行。
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阜新以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为建设重点,以满足生产与生活消费为目标,大力发展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壮大电子商务、物流、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健康养老
阜新为了彻底整治废弃矿区,把海州露天矿坑改造成矿山公园,大力开发集旅游、考察、科普于一体的工业遗产旅游资源,成为我国首批国家矿山公园及全国首家工业遗产旅游示范区。
矿山公园的建设加强了矿山环境治理,促进了新兴旅游产业的开发,推进了矿区转型及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观察分析 海州露天矿坑的变化
阜新于2005年关闭海州露天矿后,对大坑里数百处经年不熄的自燃点进行整治,彻底关闭坑内及周边小煤矿,启动海州露天矿矿山环境治理工程。现已建成由世界工业遗产核心区、蒸汽机车博物馆和观光线、国际矿山旅游特区和国家矿山体育公园四部分组成的国家矿山公园。阜新充分利用露天矿关闭后留存的大量工业遗产资源,发展工业遗产文化旅游,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规划建设了阜新太平区文化旅游集聚区,建设了永灵奇石博物馆、福宇民间艺术博物馆、古文化一条街、工业遗产主题公园等,并将露天矿坑建设成为了“市民的休闲公园、企业的财富基地、攻府的文化旅游产业基地”。
阜新高德研石山地质环境治理
高德矸石山是附近海州露天矿、高德矿、王营矿、东梁矿的排矸地,占地1.2平方千米。山上有大量自燃点,一年四季烟尘弥漫、草木不生。矸石山自燃还排放出大量有毒的烟尘和气体,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高德矸石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于2013年7月正式开工,历时4年完成。累计完成土地平整80万平方米,从别处运来土壤56.3万立方米;种植22种乔木近7万株,种植15种灌木8万余株,播种草坪58万平方米;恢复城市绿地景观带0.5平方千米。昔日烟尘弥漫、满目疮痍的奸石山,变成了一个城市生态公园。
3.发展方向选择
④积极推进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整治
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治理改造 昔日矿坑 今朝公园
阜新生态环境治理
对于生态环境的天然破坏,采取自然恢复措施,进行适当的植被恢复并及时地保护和限制开发;对人类过度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采取人工修复为主、自然修复为辅的治理措施,严禁人类进行生产开发活动,逐步恢复生态系统功能。
3.阜新发展方向的选择
发展多元化工业经济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积极推进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整治进程
4.取得成效
城镇化速度加快
基础设施完善
产业结构优化
生态环境改善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并解决转型中出现的新问题。
●城镇化水平仍比较低
尽管阜新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但仍低于辽宁平均水平。
阜新产业结构还处于工业化发展初级阶段,附加值较低的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很大,而附加值较高的第二和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小,产业结构仍不尽合理。
阜新在转型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产业结构仍不尽合理
积极推进城镇化,全面促进城乡融合。
加快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2005—2014年,阜新固定资产投资,大约有80%投给了城市,只有20%投给了农村,造成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领先于农村;另外,阜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十年间增大了三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直接抑制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制约作用。
●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存在
尽管努力进行环境修复,但阜新矿区的环境破坏程度较深,加上现有工业企业造成的污染,以及大量生活污水和烟尘的排放,阜新生态环境的修复仍需较长时间。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实现阜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阜新深入转型与发展需要在以下几方面继续努力: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转移农村劳动力﹔
积极推进城镇化,全面促进城乡融合;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实现阜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导学案
黑龙江大庆和甘肃玉门都是我国著名因石油而兴起的城市。目前,大庆油田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只够开采5年左右。2009年玉门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多年的石油开采造成大气、水污染严重,老城区人口锐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2005 2008 2012
GDP/亿元 1400 2200 4000
三次产业占GDP比重 3:86:11 4:82:14 4:81:15
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82 79 72
3.上表为大庆市近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大庆市( )A.第二产业比重最低
B.主导产业为石油加工业C.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D.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4.同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大庆与玉门面临的发展问题不同,发展方向也不相同。其根本原因是( )A.政策导向不同 B.地理条件不同C.劳动力价格不同 D.区域类型不同
C
B
分析资源型地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问题 成因 影响
经济结构单一,多以传统重化工业为主
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当地矿产、能源,但也存在过分依赖现象
受技术革命和资源枯竭影响,经济衰退;产生资源、环境问题
主要资源为不可再生资源;经济结构以传统重化工业为主
传统产业衰退;新兴产业不愿入驻
工业高度集聚,达到过饱和状态
企业效益下降,出现外迁转移
分析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主要措施。
问题 措施
经济结构单一,多以传统重化工业为主
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①发展科技。这类地区一般随资源开发而兴起,随资源枯竭而衰落,应注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②发展第三产业。例如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例如从资源主导到科技主导、从开发矿产到开发旅游,使经济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④绿化、美化环境,治理环境污染。
课堂小结
20世纪50年代,海南儋州市在莲花山开采石灰矿而留下了6个巨大的矿石坑和2个深深的塘体。2018年当地以“矿坑修复+环境治理+文化注入+产业带动”模式进行矿山生态修复,打造莲花山文化景区。下图示意废弃矿坑景观及修复后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莲花山废弃矿坑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固体污染 D.土地沙化2.与传统的废弃矿坑回填后植被再造相比,莲花山生态修复模式的主要优势是( )①植被覆盖率更高②耕地面积更大③旅游资源多元④就业机会更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A
D
【课堂练习】
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1.以下城市演变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是( )。 A.大庆、西安、玉门、克拉玛依 B.大庆、抚顺、阜新、匹兹堡 C.多特蒙德、伊春、郑州、长沙 D.玉门、抚顺、郑州、西安2.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禁止开采资源,寻找替代资源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3.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 )。 A.地区生产总值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
B.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C.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
D.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
B
B
D
通过对煤炭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东北、山西等地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为国家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和能源支撑。随着资源开采量的减少,经济发展受阻,遗留的环境问题严重,资源型城市后续发展动力不足。为此,资源型城市开启了转型之路的探索,有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下图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图。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4.资源型城市最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段为 (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⑤—⑥5.下列措施中,不适合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中产业结构调整的是 ( )A.将煤炭产业重心由开采转为深加工,延长产业链B.增加科技投入,改造传统工业,提高竞争力C.因地制宜发展机械制造、生物制药业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D.利用区位和市场优势,重点发展食品工业,削弱第三产业
C
D
二战后,法国经济重建取得“黄金30年”辉煌成就,工业增加值一度领跑全球,洛林地区依托当地资源和工业基础,形成了众多产业。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洛林地区资源比较优势逐渐丧失,经济直线下滑,近年来大力谋求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左图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示意图,下图为法国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右图为某同学根据自己所查资料绘制的辉煌时期洛林地区产业链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法国“黄金30年”时期,洛林地区处于经济发展的( )
A.兴起期 B.繁荣期 C.新生期 D.衰退期
7.图中产业链显示,该地( )
①产业多以重工业为主 ②过度依赖于矿产资源
③污染物的排放量较小 ④铁矿的附加值比较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A
二战后,法国经济重建取得“黄金30年”辉煌成就,工业增加值一度领跑全球,洛林地区依托当地资源和工业基础,形成了众多产业。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洛林地区资源比较优势逐渐丧失,经济直线下滑,近年来大力谋求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左图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示意图,下图为法国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右图为某同学根据自己所查资料绘制的辉煌时期洛林地区产业链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洛林地区实施的“绿色转型”战略,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
①化石能源为主转向清洁能源及能源多元化
②从传统资源型产业向新兴高技术产业转型
③促进与循环经济和能源转型相关的产业发展
④政策扶持成本高、耗能大、污染重的传统产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大冶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矿产资源丰富,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称。该市已发现和探明的矿床有273处,铜矿石储量达550万吨,是全国铜矿石重要生产基地,小型采矿企业众多。大冶市因矿而兴,因矿而立,但随着矿产资源逐渐枯竭,矿产企业停产,大量工人失业,被列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008—2017年,大冶市走出了一条长江经济带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新道路。下图示意大冶市地理位置。
(1)指出大冶市发展采矿业的有利条件。
(2)指出大冶市应对资源枯竭而进行转型发展可能采取的对策。
(3) 分析大冶市在资源枯竭后转型面临的困境
有色金属矿床多,储量大;靠近三峡水电站,电力供应充足;消费市场广阔;靠近长江,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利于矿产品外运。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开展技术改造,加快智能化建设,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控制高耗能产业规模,注重发展低碳经济;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环境,修复生态。
(3)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修复、治理难度大;产业结构单一,产业转型升级耗时长;矿产企业停产,人才流失严重
伊春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小兴安岭山脉中段腹地。伊春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森林覆盖率高。
伊春的转型
历史上,伊春林区为我国提供了2.7亿立方米优质木材,占我国国有林区提供总量的20%。但经过多年高强度开采,森林植被受到破坏。伊春2005年被确定为国家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2008年被列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伊春出现的问题
过去的伊春,由于长期过量采伐木材,出现了许多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1.生态环境恶化
由于过度采伐,伊春森林总面积减少。同时﹐林地质量也在不断下降。植被大面积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林地土壤养分降低。
2.可采资源枯竭
伊春林区经过60多年的过量采伐,森林资源急剧减少。经济增长基础薄弱
伊春林区经过60多年的过量采伐,森林资源急剧减少。经济增长基础薄弱森林工业企业产品单一,大量输出初级产品,工业发展属于粗加工阶段,缺少深加工产业,产品价值流失。现代工业发展缓慢,产业化水平、市场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较低,区域发展差异及城乡发展差距较大。
3.产业结构的单一性突出
伊春经济的发展高度依赖森林资源,多年来一直以木材采运行业为主体,各种加工业绝大多数也依托森林资源生存。
伊春的转型
尽管伊春的经济转型面临很多问题,但仍有一定的优势。伊春没有高污染的工业;森林覆盖面广,空气清新;黑土地生长出的粮食蔬菜环保有机,且价格低廉。
伊春的转型方向是把生态作为资源和生产力。
伊春对森林、湿地、河流、野生动植物进行一体化保护,建成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恢复森林植被。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积极推行“河长制”,治理大气、水、土壤等重点领域的污染。
1.建设生态功能区,治理环境污染
2.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完善基础设施
伊春走绿色转型发展新路,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坚持把森林生态旅游作为第一大引擎产业来抓,加快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引作用,延伸产业链条。完善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目前,尽管伊春的经济转型取得一定成效,森林植被得到良好恢复,但伊春对国家政策和资金依赖严重,加上交通条件有限、东北三省人口外流等因素的影响,伊春转型充满着艰难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