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第3节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义务教育教科书(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图片欣赏:平面镜成像图片欣赏:平面镜成像图片欣赏:平面镜成像 一、平面镜平的、光滑的、能成像的反射面叫平面镜。平静水面玻璃面漆面地板物像物像物像镜前观像观察平面镜中的像请同学们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脸,思考下列问题:
(1)像处在什么位置?
(2)眨右眼时,平面镜中的像也眨右眼吗?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2、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
1准备多样器材,让学生选择完成实验:平面玻璃、两个形状相同的蜡烛、方格纸、刻度尺等。(1)如何选用器材?
(2)如何确定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3)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4)如何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1.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并记下其位置。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看到在玻璃板后有一个像。再在玻璃板后放一支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移动蜡烛B,直到从玻璃板前正视这支蜡烛B好像在点燃着一样,即B与A重合,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
3.改变点燃蜡烛到镜面的距离,重做几次试验。实验操作步骤模拟实验验证结论“像与物大小相等”OO'像距物距“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并且左右相反”4、实验表格 5.实验分析量出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都相等。 第一支蜡烛成像和替代的蜡烛是等大的连接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的位置,连线与镜面是垂直的。像与物左右相反。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 .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被镜面垂直且平分
三、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它不是由实际光线汇聚,平面镜成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由于平面后面并不存在光源S′,进入眼睛的光并非真正的来自那里,所以把S′叫做虚像。平面镜成像的作图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A’B’通过作图,你能归纳方法吗?1、作垂线
2、取等距离
3、画虚像四、平面镜的应用古代妇女对着铜镜梳妆
利用平面镜扩大视野
牙医看清别人牙齿的背面45?潜望镜五、球面镜(1)凹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 内 表面作反射面。
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 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点燃奥运圣火装置手电筒的反光罩(2)凸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 外 表面做反射面。
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 缩小的虚像。
应用:汽车后视镜,拐弯处的反光镜哈哈镜产生的影像变化 本课所学的内容: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规律)
1)成正立的等大的虚像。
2)像距与物距相等。
3)像点、物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像与物左右相反。
二、虚像 :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像
三、凸面镜:使光线发散
凹面镜:使光线会聚 1: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两岸秀美的山峰在平静的水面清晰地映出“倒影”,它是( )
A.山的影子
B.山的实像
C.山的倒立的虚像
D.山的正立的虚像练一练C2:小丑在平面镜中的像,图中正确的是( )A:B:C:D:A练一练 3、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将:( )
A、变大 B、 变小 C、不变
C 练一练4、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挂着的平面镜,他在镜内的像的大小将( )A、不变B、逐渐变大C、逐渐变小D、先变大后变小练一练A 5:小明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先将蜡烛放在平面镜前50cm处,他记下了像的位置,然后,他将平面镜向蜡烛移动了10cm,则第二次成像的位置与第一次成像的位置比较:( )
A.向平面镜移动了10cm
B.向平面镜移动了20cm
C.远离了平面镜10cm
D.远离了平面镜20cm练一练A6:下图中,M是平面镜,各光路图正确的是( )D练一练 好问,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
只随口问,即能得到正确答复,也未
必受到大益。所以学问二字,“问”
放在“学”的下面。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