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从“朕即国家”到“主权在民”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从15世纪开始,欧洲新君主国兴起所反映的历史趋势是( )
A.君主专制盛极而衰 B.王权不断得到加强
C.封建割据空前盛行 D.贵族权势日益提高
2.在中世纪的欧洲,一些取得自治权的城市拥有独立的( )
①司法权力 ②财政系统 ③内部管理权 ④宗教权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中世纪欧洲流传的说法是:“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说明国王( )
A.对封建领主具有绝对的控制权
B.不能直接管理领主封地内的人民
C.与封建领主之间没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D.受到教权的制约
4.下列关于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国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君主专制统治达到极盛 B.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C.法国人的民族概念形成 D.统治末期国力日渐衰竭
5.下列历史现象或事件与沙皇伊凡四世直接相关的有( )
①开始自称“沙皇” ②实行“特辖制” ③实行欧化改革 ④建立禁卫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从中世纪阿奎那的“君权神圣”到近代詹姆斯一世的“君权神授”学说,这表明( )
A.违背了从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西方君主权力上升的潮流
B.重视人民的基本权利
C.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
D.不符合民族国家形成的潮流
7.“一位君主,尤其是一位新的君主,不能够实践那些被认为是好人应做的所有事情,因为他要保持国家。”这说明马基雅弗利主张( )
A.新君主应继承传统的“美德”观点
B.推翻新君主国
C.新君主可以放弃传统“美德”而不择手段
D.君权神授
8.马基雅弗利与霍布斯主张的相似之处是( )
A.君权神授 B.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
C.反对上帝的存在 D.维护意大利的统一
9.阿奎那认为,统治宇宙万物的只有一个上帝,蜜蜂也只有一个王,因此国家由一个君主来治理,才是最好的政体,也才最符合上帝的本意。这说明他( )
①主张“君权神圣” ②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
③认为国王与上帝同等重要 ④认为君主是秉承上帝意愿的统治者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下列选项符合马基雅弗利对新君主国认识的是( )
A.达到目的比恪守传统重要
B.君主的权力靠世袭获得
C.君主权力来自于人民,须对国家和人民负责
D.君主应排除天主教会的干预,解散教会
11.霍布斯提出其政治学说的直接历史背景是( )
A.新君主国在欧洲广泛兴起 B.维护稳定和保障生命安全
C.结束国家分裂割据的需要 D.英国革命时期的混乱状况
12.斯宾诺莎说:“当时的荷兰有一定的自由,但并不民主。”这说明17世纪的荷兰( )
A.实行封建君主专制 B.富人特权阶级享有自由
C.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体制 D.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和言论自由
13.荷兰思想家斯宾诺莎强调“思想自由,行动守法”的直接目的是( )
A.争取尽快实现宗教宽容 B.推翻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C.推动资产阶级革命进程 D.争取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14.在国家权力分权学说方面具有继承发展关系的是( )
A.洛克——卢梭 B.霍布斯——伏尔泰
C.洛克——孟德斯鸠 D.斯宾诺莎——卢梭
15.卢梭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这句话体现的观点是( )
A.天赋人权,自然权利说 B.社会契约论
C.三权分立说 D.限制“公权”设想
16.洛克和孟德斯鸠的思想对近代政治体制的产生与发展影响巨大。他们思想的共同点主要包括( )
①坚持自由、法治的政治原则 ②主张行政权由国王执掌
③立法权与行政权应该分离 ④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上的准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17.“社会公约在公民之间确立了这样一种平等,以致他们大家都遵守同样的条件并且全都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 )
A.卢梭 B.斯宾诺莎 C.洛克 D.詹姆斯一世
18.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B.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C.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 D.启蒙思想家的动员
19.与中国明末清初产生的早期反封建色彩的批判思想相比,西欧近代民主思想的突出特征包括( )
①代表早期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②从法律的角度证明社会变革的合理性
③反对君主专制 ④强调天赋人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下列人物提倡分权学说的是( )
①洛克 ②孟德斯鸠
③斯宾诺莎 ④卢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21题16分,22题18分,23题16分,共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詹姆斯一世《神权》
材料二 人们参加议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因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们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约翰·洛克《政府论》
请完成:
(1)依据上述材料指出,詹姆斯一世和洛克的思想倾向有什么不同?(6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了“上帝”,他们各自的目的有什么不同?(4分)
(3)上述思想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的什么现象?它们在当时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22.阅读下列三幅图片:
图一 教皇利奥三世为国王查理大帝加冕 图二 詹姆斯一世 图三 霍布斯
请回答:
(1)图一反映出教皇与国王呈现怎样的关系?出现这种关系的最主要的历史原因是什么?(6分)
(2)图二、三中詹姆斯一世和霍布斯在王权与神权关系上有何不同观点?(6分)
(3)霍布斯是从哪一角度论证君主统治的合理性的?针对英国革命时期的状况,其主张的直接目的是什么?(6分)
23.根据下列人物图片,回答问题。
洛克 卢梭
(1632-1704) (1712-1778)
(1)为图片中的人物写一简短文介绍,内容包括人物身份、主要成就或思想观点、主要著作。(10分)
(2)以上两位人物的思想有哪些相同之处?(6分)
【答案解析】
1.B [新君主国打破了封建割据局面,削弱了贵族权力,扩大并巩固了王权。]
2.A [在中世纪,天主教会的势力遍及欧洲各地,取得自治权的城市亦不例外。]
3.B [国王把土地分封给贵族,封地上的人民(农奴)直接听命于贵族而非国王,由此得出“贵族是国王的附庸,农奴是贵族的附庸,但农奴不是国王的附庸”这一结论。]
4.C [法国人的民族概念形成是新君主国兴起的结果之一,与路易十四的统治没有关系。]
5.B [实行欧化改革是彼得一世为建立俄罗斯帝国而采取的措施,故排除含③的选项。]
6.C [两人都从神学角度论证了君主统治的合理性,都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符合君主权力上升的潮流,也符合民族国家形成的潮流。但他们都无视民众的权利。]
7.C [马基雅弗利为维护新君主国主张可以抛弃传统的“美德”,并对君权神授提出质疑,提出“君权至上”论。因此排除A、B、D,选C。]
8.B [马基雅弗利和霍布斯对“君权神授”提出质疑,排除A。两位思想家反对“君权神授”但并不否定上帝存在,C不正确。马基雅弗利是意大利思想家,霍布斯是英国人,因此排除D。二者都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故选B。]
9.C [据教材内容及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可知①②④是阿奎那思想的内容。③则是詹姆斯一世的思想。]
10.A [新君主国的君主权力不是靠世袭,也不是人民赋予的,而是来自于自己,因此排除B、C两项。马基雅弗利虽然挑战了罗马教会,但只是从反对教会阻碍意大利统一的角度出发,并不是与教会决裂,据此排除D项。]
11.D [A项开始于15世纪,B项属于霍布斯政治学说的根本目的,C项与英国当时的历史发展状况不符。]
12.B [17世纪的荷兰虽然建立了共和国,但尚未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体制,人民缺乏思想和言论自由,只有富人特权阶级才享有自由。]
13.D [“思想自由,行动守法”的主张是斯宾诺莎在荷兰共和国成立后,议会代表垄断共和国和城镇权力的背景下提出的。]
14.C [孟德斯鸠把洛克的分权思想进一步阐发为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思想,因而C项正确。]
15.B [材料出自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回答本题要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社会秩序”“建立在约定上”,然后对照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来比较得出。教材中提到的卢梭的观点有“人民主权”、“社会契约”,由此可知选B。]
16.C [洛克和孟德斯鸠的天赋人权学说和分权思想的提出,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
17.A [题干材料主张公民通过“社会公约”确保平等权利,符合卢梭通过社会契约建立人民主权政府的主张。]
18.A [“西方民主思想”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它由当时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即当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导致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与之相适应的西方民主思想。]
19.D [中西方思想家都反对君主专制,应排除③,而①②④都是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特征,是中国明末清初早期反封建思想所不具备的。]
20.A [洛克主张立法权与行政权分开;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即立法、行政、司法分别属于议会、国王和法院。]
21.(1)詹姆斯一世强调“君权神授”和君权无限;洛克主张天赋人权,认为自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是不可剥夺的,坚持人民有权反抗暴政。
(2)詹姆斯一世利用“上帝”论证“君权神授”思想;洛克利用“上帝”说明天赋人权学说。
(3)现象:“人治”与“法治”的斗争(或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交锋)。影响:詹姆斯一世的思想导致了国王和议会之间长期的激烈斗争,洛克的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新秩序提供了理论论证。
解析 第(1)问可依据材料中“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制定法律……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等信息进行归纳;第(2)问可结合詹姆斯一世和洛克的不同立场进行说明;第(3)问中的“现象”可依据思想主张展开思考,“影响”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2.(1)教权高于王权或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历史原因:基督教会是整个西欧世界的精神和政治主宰,人们普遍信仰基督教。
(2)詹姆斯一世提出“君权神授”说,宣扬国王是上帝的代理人,是尘世间的最高权威;霍布斯反对“君权神授”,认为君权至上,无需得到神权认可。
(3)霍布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论证君主统治的合理性。目的:针对英国革命时期的混乱,提出建立强大公共权力维护稳定和保障生命安全的理论。
解析 第(1)题要从图中所给的信息“教皇利奥三世为国王查理大帝加冕”提炼出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历史原因从教会的地位来分析。第(2)题关键是针对“王权”与“神权”关系的思考:詹姆斯一世主张“君权神授”,霍布斯主张“君权至上”,不取决于神,而是自然状态的必然现象。第(3)题结合教材,霍布斯用“自然科学”方法论证君主统治的合理性,及英国革命时期的混乱状况需要“强大的公共权力维护稳定和生命安全”这一角度来考虑。
23.(1)洛克:英国著名启蒙思想家。明确提出法治的主张,并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天赋人权”学说,并有初步的分权思想。著作有《政府论》。
卢梭:法国启蒙运动中激进的思想家,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主张建立真正的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论,并倡导建立民主的政府。著作有《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等。
(2)都主张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
解析 二人分别为洛克和卢梭。第(1)题要答出人物身份、主张及著作,注意要成文。第(2)题注意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比较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