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县2024届高三学年上学期期末联考试卷
地 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 小题,每小题3分,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高收入人口在居住选择中具有更大的选择权和主导权,往往居住在城市中较宜居的位置。昆明主城区是昆明城市功能的核心区域。下图示意昆明主城区街区高收入人口居住空间结构。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对高收入人口居住区位选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地铁可达性 B.周边居住环境
C.办公便利性 D.居住人口密度
2.图中两大高收入人口集聚区形成的共同原因最可能是
A.政策推动 B.制造业较为发达
C.高校集聚 D.濒临山脉或湖泊
3.昆明主城区西北部建设的西北新城并没有形成集中连片的高收入人口集聚区,主要是因为该区域
A.距城市中心区较近 B.生态环境质量差
C.公共服务功能不足 D.房产的价格过高
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需资源,是社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支持条件之一。下图示意2010~2020年我国主要城市平均生活用水比例。据此完成4~5题。
4.与呼和浩特相比,北京平均生活用水比例状况表明该城市
A.水资源总量较大 B.人口规模相对较大
C.工业生产规模小 D.生活用水价格较低
5.银川平均生活用水比例最低,最可能是因为
A.工业污染较严重 B.人口流失较严重
C.水资源利用率高 D.灌溉用水占比大
直播带货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使用直播技术进行商品线上展示、咨询答疑、导购销售的新型服务方式。下图示意2021年9月我国不同电商模式UV下单转换率(指某商品下单购买人数占该商品总浏览人数的比例)与退货率。据此完成6~8题。
6.相较于图文模式,直播和短视频模式的兴起主要得益于
①商品的多样化 ②市场需求的扩大 ③智能手机的普及 ④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影响图中直播模式UV下单转化率和退货率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A.物流服务 B.产品价格
C.售后服务 D.消费模式
8.直播模式的兴起会
A.刺激物流产业的发展 B.逐步淘汰其他电商模式
C.提升实体店利润空间 D.降低消费者的消费意愿
下图示意2023年某时刻世界局部地区天气形势,图中 为不同的天气系统。据此完成9~10题。
9.据图可知
A. L 的锋后盛行东北风
B. L 过境时会带来连续性降水
C. L 过境导致气压降低
D. L 移动方向为自西北向东南
10.图示天气形势下,我国华北地区分布范围最广的天气最可能是
A.大雾 B.暴雨
C.多云 D.沙尘
太行山的中、南段发育了典型的嶂石岩地貌,其形态特征为色红、顶平、身陡、棱角明显。这一地貌的岩层大致可分为三层:下层是元古界(距今25亿~8亿年)变质岩;中层为元古界砂岩和砂质页岩;上层则是寒武纪(距今5.41亿~4.85亿年)含砾粗砂岩、砾岩,上覆泥灰岩。峰石岩地貌形成的重要动力来自横向楔状侵蚀作用和横向掏蚀卸荷作用。下图示意太行山嶂石岩地貌剖面。据此完成11~13题。
11.嶂石岩地貌仅发育于太行山的中、南段,而北段未发育,最可能是因为北段
A.降水较少 B.风化侵蚀较弱
C.岩石致密 D.植被覆盖率高
12.嶂石岩中层地貌形成过程最可能为
A.固结成岩一外力侵蚀一变质作用 B.岩浆活动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
C.固结成岩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 D.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一岩浆活动
13.与太行山嶂石岩横向掏蚀卸荷作用成因相关性最大的是
A.岩壁坡度 B.岩石性质差异
C.植被盖度 D.构造运动变化
樟子松原产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大兴安岭西南山麓的阿尔山地区,后作为防护林树种在内蒙古自治区进行推广种植。某科研团队在内蒙古自治区调查发现,冬季降雪对樟子松天然繁殖更新影响较大,并根据其更新繁殖适宜性划分为4个区域,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4~16题。
14.樟子松不能在内蒙古西部引种,主要是由于
A.气候严寒 B.降水稀少
C.大风天多 D.冬季暴雪
15.与呼市树木园相比,那日斯太林场樟子松繁育更新条件更好,其优势条件最可能是
A.海拔更高 B.热量更好
C.白昼更长 D.积雪更少
16.内蒙古自治区樟子松可天然繁殖更新区面积分布特点大致是
A.南部地区没有分布 B.自北向南逐渐变大
C.西部地区分布较少 D.自西向东逐渐变大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广平县地处传统优势花生主产区,近年来该县以花生种生产基地为中心,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行机制,企业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合作社与基地提供种源等生产要素,企业再统一收购。目前广平县注册了多个系列商标,还开发了花生蛋白粉、休闲烘烤花生等新产品,并开始探索工业旅游模式。2023年广平县花生产业被列入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下图示意广平县地理位置及周边地区。
(1)指出广平县种植花生的自然优势条件。(6分)
(2)说明广平县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行机制的优点。(6分)
(3)简析广平县花生产业被列入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的原因。(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在热带印度洋与西太平洋存在海表温度常年高于28℃的广阔水体,被称为印太暖池,印太暖池大气对流活动变化通常能影响热带甚至中纬度地区的气候。研究显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印太暖池呈明显增温扩张趋势。下图示意印太暖池地理位置及周边地区。印太暖池在西太平洋的分布存在“双舌”结构,“南舌”比“北舌”向东延伸更远。
(1)解释自20 世纪50年代以来,印太暖池呈明显增温扩张趋势的原因。(6分)
(2)指出导致“南舌”比“北舌”向东延伸更远的主要因素。(4分)
(3)阐述印太暖池海温偏暖对我国夏季东部地区气候的影响过程。(8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浙赣粤大运河跨浙江、江西和广东三省,工程总投资预计达3 200亿元。建成后,长江水系中的第二大支流赣江“连南接北、承东启西、通江达海”的大循环水运将给江西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资源。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最接近处仅相距9千米,其地形较平缓,运河分水岭开挖深10余米,长约5千米,赣粤运河开挖难度不大。下图示意浙赣粤大运河规划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
(1)指出赣江在江西省省内的水文特征。(6分)
(2)赣江作为长江第二大支流,但其水运能力较低,简析自然原因。(4分)
(3)推测浙赣粤大运河建成后的重要作用。(6分)2024届高三学年上学期期末联考试卷·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高收入人口对居住环境要求高,倾向于选择远离污染的优越居住环境区域:高收人人口倾向于选择适宜
人口密度的区域居住,若人口密度过高,居住区域则较为拥挤和嘈杂,人口密度过低,则人气不足。
2.A图中两大高收入人口集聚区主要位于城市外围,最可能是在城市发展战略驱动下形成的。
3.C西北新城位于昆明主城区西北部,距传统城市中心区较远,不是昆明城市发展战略的副中心,行政和公共
服务等功能导人不足,以单一居住功能为主,缺乏其他发展要素,导致其没有形成集中连片的高收入人口集
聚区。
4.B由图可知,呼和浩特平均生活用水比例约为10%,北京平均生活用水比例约为45%,即地区近50%的供
水用以维系居民的日常生活,表明该城市人口规模相对较大,对生活用水的需求大。
5.D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银川位于西北地区,人口较少,农业发达,农业灌溉用水占比大(约80%),导致
该市生活用水比例偏低(约4%)。
6.C结合实际情况可知,直播和短视频模式主要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互联网平台发展,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
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直播和短视频模式得以兴起
7,D相较于其他电商模式,直播模式需要主播在线进行商品展示和介绍,增加了与消费者的互动,将消费模
式从消费者消费模式变成引导消费者消费模式,提高了V下单转化率,但同时增加消费者的冲动消费,进
而提高了商品的退货率。
8.A由图可知,直播模式UV下单转化率和退货率高,有利于提高物流快递产业的单量,直接刺激物流产业
的发展:直播模式会引导消费者消费,可能会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意愿。
9.C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出,L为冷锋、L2为暖锋,则L2过境时会导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L。自东南向西北
移动,过境时会带来连续性降水天气;L移动方向为自西北向东南,锋后主要盛行西北风。
10.D由图可知,图中蒙古一西伯利亚地区高压势力强盛,说明此时应为冬春季节,冷高压势力强盛,而锋前
暖气团较为干燥,易诱发沙尘天气,影响我国华北大部分地区。
11,A太行山北高南低,北段受西北干冷气流影响大,大陆性气候明显,气温较低,降水较少,流水侵蚀作用较
弱,导致其未发育嶂石岩地貌。
12.C中层岩石为沉积岩,由沉积物固结成岩形成,而后地壳抬升形成山地,后受流水侵蚀、风力侵蚀、重力崩
塌等作用,最终形成图示地貌
13.B由于岩石性质差异,岩石硬度不同,性质较为松软的岩层往往先被风化侵蚀,即与太行山嶂石岩横向掏
蚀卸荷作用成因相关性最大的是岩石性质差异。
14.B据图分析可知,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降水较少,不利于樟子松生存:西部比阿尔山地区纬度低,气温较高;
大风天气会影响树木生长形态,但不会影响其成活率;西部水汽来源少,暴雪发生概率较东北部地区少。
15.A据材料及图分析可知,冬季降雪对樟子松天然更新繁殖影响较大,由于樟子松原产于阿尔山区,因此可
【高三期末联考试卷·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