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经济大危机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6-26 01:2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第4课 经济大危机 The Great Depression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建立了怎样的统治秩序?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温故知新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下面是一个严寒的冬天,衣着单薄的美国采煤工人的女儿和她母亲的一段对话:
女儿:妈妈,这么冷的天,为什么我们家不生火取暖?
母亲:因为没有煤炭。
女儿:为什么没有煤炭呢?
母亲:没有钱买。
女儿:为什么没有钱呢?
母亲:你爸爸失业了。
女儿:那为什么失业呢?
母亲:煤炭生产太多了,卖不出去。消费能力不足生产盲目扩大繁荣背后隐藏着什么危机 ?V1、经济危机爆发“叹交易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
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
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
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罗斯福2、经济大危机的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破坏性特别大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持续时间比较长1929-1933,共5年3、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人民群众深受其害3、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危机中汽车工人举行罢工示威资本家倾倒牛奶资本家销毁咖啡引发政治危机,社会矛盾尖锐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极端专制的法西斯专政(德日)
对资本主义制度内部改革二、罗斯福新政(1933年起)1933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胡佛罗斯福◆1921年夏天,罗斯福带全家在休假时扑灭了一场林火后,他跳进了冰冷的海水,因此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俗称小儿麻痹症)。高烧、疼痛、麻木及终生残疾的前景,并没有使罗斯福放弃理想和信念,1924年,他又拄着双拐重返政坛。美国历史上惟一连任4届(1933—1945年)总统的人VS罗斯福新政目的: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消除经济危机。 罗斯福上台后,雷厉风行地开始了“新政”。在上任后短短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国会与他高度配合,一口气制定了15项重大立法,先后出台了《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国家工业复兴法》、《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法》等法案,兴建公共工程局来投资建设公共工程。措施整顿银行调整农业调整工业(中心措施)兴建公共工程(以工代赈)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调整工业(中心措施) 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制订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防止盲目竞争……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兴建公共工程(以工代赈)罗斯福计划投入25万个公共工程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失业者排队领取救济有人对罗斯福建议说,发放救济款要比大规模兴建公共工程更经济更省钱。如果你是罗斯福的经济顾问,你会赞同那种做法?为什么?各抒己见 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课了垄断资本家的商税。报纸上连篇累牍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在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十八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胡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规定也感慨地说:“这简直是法西斯!”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前提下,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克服经济危机。罗斯福是共产主义者或法西斯吗?以工代赈调整农业罗斯福新政的影响调整工业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消费能力不足生产盲目扩大V效果显著未能根除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