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语文版)精品学案:第11课巨人和孩子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语文(语文版)精品学案:第11课巨人和孩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26 07:5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案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鸣叫(míng)  戏耍(shuǎ)  吼叫(hǒu)
徘徊(huái) 哭泣(qì) 绿茸茸(róng)[]
qī(栖)息 xī(嬉)戏 líng(聆)听
lóng(笼)罩 sì(肆)意 不知所cuò(措)
2.读准多音字
(1)累累果实:lěi  其他读音:lèi  组词:劳累
其他读音:léi 组词:累赘
(2)城堡:bǎo 其他读音:pù 组词:十里堡
其他读音:bǔ 组词:堡子
(3)乐师:yuè 其他读音:lè 组词:快乐
二、重要词语
1.栖息:停留。
2.肆意:由着自己的性子;任意。
3.聆听:听。
4.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疑不决。
5.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6.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
7.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三、作家作品
王尔德(1854-1900),英国作家、诗人戏剧家。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在英国文学史上有特殊地位,是19世纪80年代美学运动的主力和90年代颓废派运动的先驱。他的主要作品有童话故事《快乐王子》,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喜剧《温德梅尔夫人的扇子》《无足轻重的女人》《莎乐美》,论文《谎言的衰朽》,散文体忏悔录《自深深处》,诗集《里丁监狱之歌》等。1900年在巴黎逝世。
1.怎样理解被巨人抱上树的那个小男孩再也没出现这一情节的设置?
点拨:孩子们偷偷进入花园,给巨人的花园带来了春天。小男孩无法上树,他面对的树因此仍被冰雪覆盖,巨人看到这一切悄悄来到花园,孩子们却被吓跑,春天也随孩子们而去。当巨人把无助的小男孩抱上树时,“树儿立即怒放出朵朵鲜花,鸟儿们也飞回枝头放声欢唱”,这些变化,使巨人明白:正是因为自己的自私,才使春天远离了花园。小男孩感谢巨人,双手搂着他的脖子,吻了他的脸。巨人感到很惭愧,他砍倒了围墙,让花园再次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这是一篇童话,我们不妨把小男孩当做是上帝派来考验巨人的仙子的化身,当看到巨人真诚地悔悟之后,仙子便吻了他,这一吻既含感谢又含赞许。联系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我们不难感到:这一吻多么像一位母亲对懂事的孩子的奖赏啊!小男孩(仙子的化身)不再出现,也许是因为他知道巨人已经变得不再自私,已完成了任务,没有出现的必要了。
2.说说文中这些人或物的象征意义:小男孩,孩子、花鸟、春天,围墙,风雪冰雹。
点拨:象征手法在童话和寓言故事中的应用尤为普遍,明确故事中人物的象征意义,对于理解作者情感、领悟文章主旨有着重要意义。
(1)小男孩:指最后一个没有受到爱与关怀的人,或指特别需要关爱的人。
(2)孩子、花鸟、春天:爱心的象征和化身。
(3)围墙: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自我封闭或自私冷漠的象征。
(4)风雪冰雹:象征人的自私冷酷。
3.核心图解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嬉戏(xī)   栖息(xī)  聆听(líng) 累累(lěi)
B.茸茸(róng) 肆意(sì) 咆哮(páo) 徘徊(huí)
C.冰雹(báo) 翩翩(piān) 烟囱(cōng) 推倒(dǎo)
D.滋味(zī) 城堡(bǎo) 羞愧(huì) 戏耍(shuǎ)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侧耳聆听  斗蓬  欣喜若狂
B.乐不可只 羞愧 妙不可言
C.七零八落 呼啸 悦耳动听
D.不知所错 硕果 违者重罚
3.指出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方法。
(1)有一朵花儿从草中探出头来,看见那个告示后,它对孩子们的遭遇深感同情,于是又把头缩回去,继续睡觉了。(  )
(2)孩子们才是最美的花朵。(  )
(3)树儿立即怒放出朵朵鲜花,鸟儿们也飞回枝头放声欢唱。(  )
4.本文主要采用了怎样的写法?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每天下午,孩子们放学后总喜欢到巨人的花园里去玩耍。
这是一个很可爱的大花园,长满了绿茸茸的青草,美丽的鲜花随处可见,多得像天上的星星。草地上还长着十二棵桃树,一到春天就开放出粉扑扑的团团花朵,秋天里则结下累累果实。栖息在树枝上的鸟儿唱着欢乐的曲子,每当这时,嬉戏中的孩子们就会停下来侧耳聆听鸟儿的鸣唱,并相互高声喊着,“我们多么快乐啊!”
一天,巨人回来了。原来他到自己的妖怪朋友科尼西家串门去了,在妖怪家里一住就是七年。七年的时间里他把要讲的话都讲完了,便决定回自己的城堡。进了家门,他一眼就看见在花园中戏耍的孩子们。
“你们在这儿干什么?”他粗声粗气地吼叫起来,孩子们都吓跑了。
“我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巨人说,“谁都清楚,我不准外人来这里玩。”于是,他沿着花园筑起一道高高的围墙,还挂出一块告示牌:闲人莫入,违者重罚。
……
此情此景深深地感化了巨人的心。“我真是太自私了!”他说,“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我这儿来了。我要把那可怜的孩子抱上树,然后再把围墙都推倒,让我的花园永远成为孩子们的游戏场所。”他真为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感到羞愧。
巨人轻轻地走下楼,悄悄地打开前门,走到花园里。但是孩子们一看到巨人,都吓得逃走了,花园再次回到了冬天里。唯有那个小男孩没有跑,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没有看见走过来的巨人。巨人悄悄来到小孩的身后,双手轻轻托起孩子放在树枝上。树儿立即怒放出朵朵鲜花,鸟儿们也飞回枝头放声欢唱。小男孩伸出双臂搂着巨人的脖子,亲吻巨人的脸。其他孩子看见巨人不再那么凶恶,都纷纷跑了回来,春天也跟着孩子们来了。“孩子们,这是你们的花园了。”巨人说。接着他提起一把大斧头,把围墙统统给砍倒了。中午十二点,人们去赶集的时候,欣喜地看见巨人和孩子们一起在他们所见到的最美丽的花园中游戏玩耍。
5.巨人的自私是从哪些言行里表现出来的?
6.结合全文可以看出孩子们、巨人给花园带来了哪些变化?
7.孩子们见到巨人为什么又都吓跑了?小男孩为什么没跑?
8.巨人用斧子砍围墙的举动有什么含义?
9.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巨人轻轻地走下楼,悄悄地打开前门,走到花园里”这句话的含意?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
七颗钻石
列夫·托尔斯泰
①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②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狗,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③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④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童话的主要内容。
11.童话的第①段中加点的词有什么作用?
12.第②段中的哪些语句表现了小姑娘对母亲的爱?
13.童话中多次写到水罐的变化,请依次找出这些变化及每次变化的原因。[]
【综合性学习】
14.亲爱的同学们,《巨人和孩子》再一次诠释了“只要人人献出自己的爱心,世界将会变成无比美好的人间”。为了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班内开展“爱是你我”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请为此活动写一个主题语。
【体验中考】
15.(2011·四川内江中考)理解下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某银行女行长颜某开车撞入交通管制区,被六旬协管员戴长玉拦下。颜某对准老戴的脸部“啪啪”就是两耳光,引得无数群众围观和谴责,老戴和颜某被带至当地派出所,双方亲友到场后发现都是熟人,派出所就让颜某一走了之,一句道歉也没留下。[]
现在社会上就有这种不良现象,只要有关系,一切好说,什么都好办。真是有关系就没关系,没关系就有关系。
有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解析:A项中“栖”应读“qī”;B项中“徊”应读“huái”;D项中“愧”应读“kuì”。
答案:C
2. 解析:A项“蓬”应为“篷”,B项“只”应为“支”,D项“错”应为“措”。
答案:C
3. 答案:(1)拟人 (2)比喻 (3)拟人
4. 解析:此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判断及主旨的把握能力。巨人禁止孩子们进入他的花园,花园从此没有了春天、夏天、秋天,只有寒冷的冬天。后来巨人看到孩子们的到来,花园里又出现了春天的景象时,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前后形成鲜明的对照。
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告诉我们:爱心能给世界带来美好,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
5. 解析:从所提供的文段来看,巨人的自私言行主要在前半部分,将其找出即可。
参考答案:粗声粗气地吼叫;“我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我不准外人来这里玩”,筑围墙,挂告示。
6. 解析:要从孩子和巨人在花园里时,花园里的不同变化来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1)巨人不在→孩子玩耍→春驻花园 (2)巨人自私→不许玩耍→冬驻花园 (3)巨人省悟→与孩同玩→春回花园
7. 参考答案:孩子们不知道巨人已经改变了。小男孩因为眼里充满了泪水,没看见巨人。
8. 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动作目的的分析。起初巨人不准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巨人是自私的;后来巨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砍围墙,表明他改正缺点的决心之大。
参考答案:表明他不再拒绝孩子们,不再自私的决心之大。
9. 解析:此题考查对关键句子的理解。这个句子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轻轻”“悄悄”写巨人动作的轻柔,生怕吓着孩子,表也现了巨人的爱心。
参考答案:这句话写巨人动作的轻柔,表现了巨人的内心对孩子充满了爱。
10. 解析:概括故事内容一般包括人物、事件及其结果等记叙要素。
参考答案:一个小姑娘和她母亲出于爱心多次让水而感动上帝的故事。
11. 解析:这些副词从范围或程度上对对象进行修饰或限制,突出了范围的广泛和程度的严重。
参考答案:说明了旱情的严重,告诉人们:水已经成了生存的水,生命的水。
12. 解析:从特别的时间、目的及程度等方面可以看出。
参考答案:“夜里”“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13. 解析:水罐的变化较易找出,变化的原因需要进行概括,从第②③段可以找出。
参考答案:一共变了五次。第一次变出水;第二次掉在地上时变得端端正正地放着;第三次由木头的变成了银的;第四次又由银的变成了金的;第五次变出了七颗大钻石和一股巨大的水流,那七颗大钻石又升到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变成了大熊星座;第一次是因为她爱妈妈;第二次也是出于爱妈妈;第三次是因为给小狗水喝,对小狗有爱心;第四次是因为母亲舍不得喝水,母亲对女儿有爱心;第五次是小姑娘将水让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过路人。
14. 答案示例:①送人玫瑰,手有余香。②关爱他人,快乐自己。
(2)自古以来,有关于爱的名人名言很多。其实你也能根据自己的深刻体会自创一句,下边就请一试身手吧!
答案示例:①爱,是人间最纯洁的感情。②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暗。
(3)2011年7月23日,温州动车事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2岁半的小女孩项炜伊在事故中被困20小时后,被奇迹般地救出。面对这个父母均已遇难的小女孩,你最想对她说些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答案示例:小炜伊,你真棒!你是勇敢坚强的!你用行动诠释了“坚持就是胜利”,你一定要相信:有我们和你在一起,一切都会好起来!
15. 参考答案:有关系:指有人事关系,尤其指与权贵之间有联系。
没关系:没有责任,不必承担责任,不必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