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学案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叩击(kòu) 琴弦(xián) 污垢(gòu)
慷慨(kǎi) 镍币(niè) 霓虹灯(ní)
孤苦伶仃(líng) 情不自禁(jīn) 如痴如梦(chī)
忧yù(郁) mí(弥)漫 涟yī(漪)
zào(噪)音 yíng(萦)回
2.读准多音字
(1)喝彩:hè 其他读音:hē 组词:喝水
(2)心脏:zàng 其他读音:zāng 组词:肮脏[21世纪教育网]
(3)深更半夜:gēng 其他读音:gèng 组词:更加
二、重要词语
1.喧闹:声音大而热闹。
2.涟漪:细小的波纹。
3.萦回:盘旋往复。
4.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5.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喻,知晓。
6.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孤单困苦。
7.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8.如痴如梦: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
三、作家作品
乔治·塞尔登,美国儿童文学作家。1929年生。著有多种儿童文学作品,如《能潜水的狗》《海底公园》等,但最负盛名的是《蟋蟀在时报广场》,这部作品受到美国《图书馆杂志》《纽约先驱论坛报》书评版的好评。他后来又出版了两本关于小蟋蟀切斯特故事的续集:《蟋蟀切斯特鸽背上的旅行》以及《蟋蟀切斯特的新居》。21cnjy.com
1.谁都知道猫是老鼠的天敌,二者势不两立。可是在作者笔下,老鼠塔克和猫儿哈里竟然是一对十分要好的朋友。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www-2-1-cnjy-com
点拨:这篇童话表面上写的是动物间以及动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人之间的故事,实际上这些动物都是社会底层有代表性阶层的化身。情真意切、助人为乐是作者着力表现的重要内容。塔克是怎么说的呢?“在乡下,猫鼠可能是冤家”,“但是在纽约,我们已经抛掉了旧日的偏见”。实际上在人世间也是这样,不管原来是什么身份,也不管原来有多大的仇恨,只要沦落到社会底层——就像塔克和哈里都成了时报广场的流浪汉——往往就会捐弃前嫌,友好相处,这是环境使然。在作者笔下,无论是小学生马里奥和蟋蟀之间,还是老鼠塔克、猫儿哈里和蟋蟀切斯特之间,都是那样的情真意切,真情相助。作者这么写大概是想表现美国的不同种族、不同阶层的人相互之间的那种真诚吧。可以说作者的笔端处处都流露出真实的情感。
2.怎样理解切斯特历尽艰辛获得成功之后却要返回家乡的做法?
点拨:一个来自社会底层的人突然间获得了巨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成功,往往会忘乎所以。但切斯特并不是这样。他怀念家乡的景物和朋友,并下决心告别繁华的都市,返回家乡。作者意在借此说明:西方现代文明固然能给人带来丰裕的物质享受,但这是以牺牲人的心灵自由和个性完整为代价的。因此,对于那些心地淳朴、热爱自由的人来,他们更向往的是人类古老的故土家园。【来源:21cnj*y.co*m】
3.核心图解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弥漫(mí) 琴弦(xián) 污垢(hòu)
B.萦回(yíng) 涟漪(yī) 霓红灯(ní)
C.喧闹(xuān) 镍币(niè) 赎回(shú)
D.伶仃(dīng) 慷慨(kǎi) 赔偿(cháng)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慷慨 冤家 赔尝 家喻户晓
B.旋律 辉惶 飘荡 情不自禁
C.报滩 霓虹 糟糕 如痴如梦
D.唠叨 兴隆 树墩 心满意足
3.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的意义。
(1)当蟋蟀演奏的时候,妈妈情不自禁地陶醉在当年的情景之中,如痴如梦。
陶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他)亲眼看到很多很多年纪大了的老鼠因为没有攒下什么钱而无人理睬,最后孤苦伶仃地爬向坟墓。
孤苦伶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空气中充满了车辆的喧闹和人们谈话的嗡嗡声。
喧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童话虽然写的是动物之间以及动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人之间的故事,但这些动物实际上都是社会底层有代表性阶层的化身。老鼠塔克和猫儿哈里是__________的缩影,蟋蟀切斯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象征,小学生马里奥则是__________的代表。
5.假如蟋蟀回到了故乡,他会后悔吗?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第二天傍晚,切斯特在纽约举行了最后一次公开演奏,这是为了向纽约的听众告别,也是为了向马里奥全家致敬。(1)美妙的乐曲声弥漫着整个车站,就像一颗石子落进静水里,激起了一圈又一圈涟漪。人们听着听着,脸上的表情发生了变化。心事重重的眼神变得温柔平静,舌头不再唠唠叨叨,充斥城市噪音的耳朵也在美妙的音乐中得到了休息。蟋蟀演奏的乐曲声传到了大街上,行人全都停下来倾听,警察只好断绝交通,以免撞伤行人。交通停顿了。公共汽车,小汽车,一切都停下来了。最奇怪的是:谁也没有意见。就这一次,在纽约最繁忙的心脏地带,(2)人人心满意足,不向前移动,几乎连呼吸都停住了。在歌声飘荡萦回的那几分钟里,时报广场像黄昏时候的草地一样安静。阳光流进来,照在人们身上。(3)微风吹拂着他们,仿佛吹拂着深深的茂密的草丛。2·1·c·n·j·y
6.选文描写的是怎样的情景?请用一句话概括。
7.结合语境体会选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1)美妙的乐曲声弥漫着整个车站,就像一颗石子落进静水里,激起了一圈又一圈涟漪。[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c-n-j-y
(2)人人心满意足,不向前移动,几乎连呼吸都停住了。
(3)微风吹拂着他们,仿佛吹拂着深深的茂密的草丛。
8.作者在选文中用大量笔墨写行人的表现,目的是什么?
9.结合文章分析,本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
窗外响起小夜曲
曾维惠
在一棵老槐树的树洞里,住着一只会拉小提琴的小老鼠灰灰。每当天上泛起点点星光的时候,小老鼠就会倚着老槐树,轻轻地拉响小提琴,那悠扬的小夜曲,为宁静的夜增添了几分美丽。www.21-cn-jy.com
“灰灰,你拉出的曲子是那样的优美动听,你可真是一个小提琴天使啊!”老槐树爷爷捋着胡子说。
灰灰天真地问:“槐树爷爷,天堂美丽吗?”
“当然美丽!”槐树爷爷说,“天堂里的天使个个纯洁、善良。”
“我也要做纯洁、善良的天使!我要做一个小提琴天使!”灰灰眨巴着眼睛说,“可是,我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小提琴天使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听说啊,”槐树爷爷慢悠悠地说,“如果你能学会拉那首名叫《天使之乐》的小夜曲,就能成为真正的小提琴天使。”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
“在哪里能够学到《天使之乐》呢?”灰灰急切地问。
老槐树爷爷说:“孩子,这可得靠你自己去寻找了。”
为了学会那首《天使之乐》,灰灰背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提琴上路了。一路上,泥土里散发出稻麦的清香,鸟儿向灰灰问好,风儿亲吻着灰灰的脸……灰灰张开双臂,拥抱着大自然:“啊!世界多么美好!”【版权所有:21教育】
灰灰来到一棵桂花树下,看见一位老奶奶在拉小提琴,那乐曲是那样的柔美,那样的动听。
“老奶奶,您拉的是什么曲子呀?”灰灰问。21世纪教育网
“《快乐小夜曲》,它能给世界带来快乐。”老奶奶说。
“可是,我要学的是《天使之乐》呀!”灰灰小声嘀咕着。
老奶奶微笑着不说话,仍旧让柔美的曲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顺着她的琴弦流出。“啊!多么柔美的小夜曲呀,让我也学一学,给世界带来快乐吧!”灰灰就开始向老奶奶学习拉这首《快乐小夜曲》。
夜,静悄悄的。桂花树下,灰灰沉浸在自己拉出的小夜曲中……小松鼠从树洞里出来了,小蚂蚁从窝里出来了,小青蛙从池塘里游上了岸,大象驮着小猴来了……大伙儿闭着眼睛静静地听着,听着……后来,随着夜曲旋律的变化,随着夜曲节奏的起伏,小伙伴们踏着欢快的步子,跳起了舞蹈……21*cnjy*com
灰灰学会了拉《快乐小夜曲》,就告别了老奶奶,又踏上了学习《天使之乐》的道路。
“窗天盛开紫丁香啊,像点点愁绪映在我的心上。这坎坷曲折的生活啊,什么时候才是尽头……”
在山泉边上的那棵银杏树旁,有一座树皮小屋。小屋里住着一位杏儿姑娘,她的歌声透出了淡淡的忧伤。
“我可以用《快乐小夜曲》驱散她心灵的阴影和忧伤啊!”灰灰停住了脚步,“可是,这不就耽搁我去学习《天使之乐》了吗?”
最后,灰灰还是决定留下来,用《快乐小夜曲》陪伴忧伤的杏儿姑娘。
当黑夜为大地披上了神秘的面纱,一曲柔美而动听的《快乐小夜曲》,透过树皮小屋那层薄薄的窗纱,飞进了杏儿姑娘的心里……
“哦,多么动听的乐曲呀!”杏儿姑娘来到窗前,看到了窗外拉小提琴的灰灰,“多么可爱的小灰鼠呀!”
杏儿姑娘非常喜欢灰灰和这支《快乐小夜曲》。白天,灰灰就给杏儿姑娘讲神奇的故事,晚上,灰灰就为杏儿姑娘拉响小提琴。
“这如花的生命啊,是多么的美丽。窗外的世界啊,是多么的美好……”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杏儿姑娘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幸福的微笑。就在这个时候,灰灰的身上长出了一双七彩的翅膀,带着灰灰和她的小提琴,向天堂飞去。
(摘自《中外童话画刊》)
10.这则童话故事的线索是什么?概括出文中叙述的几件事情。
11.“一路上,泥土里散发出稻麦的清香,鸟儿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灰灰问好,风儿亲吻着灰灰的脸……灰灰张开双臂,拥抱着大自然:‘啊!世界多么美好!’”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如果把“问好”“亲吻”等改为“叫着”“吹着”等词语好不好?为什么?
12.文中引用了杏儿姑娘唱的两首歌曲,试品味歌词,体会人物思想情感的变化,并谈谈这两首歌曲的引用对刻画主人公灰灰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3.灰灰最终实现了“做一个真正的小提琴天使”的愿望了吗?你是如何得知的?
【妙笔生花】
14.《蟋蟀在时报广场》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言的运用颇具表现力,如“东瞧瞧,西望望”“偏见”“哭起来”等词语准确地勾勒出塔克的形象和复杂的心理。请你仿照这种写法,刻画一个人物。
【体验中考】
15.(2011·浙江杭州中考)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填写内容。要求运用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冲它哭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便冲着你哭;你冲它笑,它便冲着你笑。这恰如:悲观的人,把挫折视为烂泥潭,一点点陷入人生的困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解析:A项中“垢”应读“gòu”。
答案:A
2. 解析:A项中“尝”应写为“偿”;B项中的“惶”应写作“煌”;C项中“滩”应写为“摊”。
答案:D
3. 参考答案:(1)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2)无依无靠,孤单困苦。(3)声音大而热闹。21·世纪*教育网
4. 答案:城市流浪汉 进入城市后得以发展的流浪歌手 城市贫民
5. 解析:不要求观点一致,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答案:观点①:蟋蟀会后悔回到家乡,他已经不适应乡下的冷清和寂寞。
观点②:蟋蟀适应乡下的生活,他很自由,很快乐。
观点③:短时间内他不会后悔,久而久之,他开始思念在纽约结识的朋友。偶尔想去纽约探望他们。但他还是会坚持在乡下住下去。21教育网
6. 参考答案:描写的是蟋蟀在时报广场上做告别演出的情景。
7. 参考答案:(1)比喻,形象地描 ( http: / / www.21cnjy.com )述出连绵不断的美妙音乐悠扬起伏,向四方传播的情景。(2)夸张,鲜明地表达了人们忘我、陶醉的心情。(3)比喻,写出了人们终于抛却喧嚣、烦忧,忘情于自然之美的景象。21·cn·jy·com
8. 参考答案:侧面表现切斯特表演的成功。
9. 参考答案:是文章的高潮和结局,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切斯特给人们带来了最美最宁静的时刻,同时也暗示切斯特的成功是以牺牲自己的心灵和个性完整作为代价的,引起人们对现实的沉重思考。【出处:21教育名师】
10. 参考答案:以灰灰寻找那首名为《天使之乐》的小夜曲的过程为线索。事件概括:(1)灰灰在老槐树爷爷的启发下决定学习《天使之乐》;(2)灰灰向桂花树下的老奶奶学习《快乐小夜曲》;(3)灰灰演奏《快乐小夜曲》,改变了杏儿姑娘。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1. 解析:此题考查对修辞手法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作用的分析能力。首先要回顾常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然后读句判断;最后结合句意分析修辞及词语运用的妙处。
参考答案:拟人。不好,因为原文中的词语富有童话色彩,改后的词语虽然意思不变,可是太直白,缺乏文学色彩,不能引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
12. 参考答案:第一首歌的歌词有“紫丁 ( http: / / www.21cnjy.com )香”等哀愁的形象,表达了杏儿对生活哀怨惆怅的感觉;第二首歌的歌词显得明朗开阔,显示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前后形成的对比,反映了杏儿在灰灰的帮助下走出了困惑,对前途和命运充满了信心,感情上由哀怨变为充满希望。这两首歌曲的引用对灰灰形象的刻画起到了侧面烘托的作用。
13. 参考答案:实现了。“灰灰的身上长出了一双七彩的翅膀,带着灰灰和她的小提琴,向天堂飞去。”
14. 答案示例:数学课上,江老师在解一道方程题,我们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江老师在黑板上写道:“A除以B=K(一定) B除以C=W(一定) B=WC”写出这个结果时,我们看到一个WC,心里都很想笑,但看到江老师讲课神情严肃、非常投入的样子,不敢大声笑出来,只好在心里笑,脸上的表情龇牙咧嘴、贼眉鼠脸,有的坐立不安,有的双手捂住脸自己一个人偷偷地笑……
15.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画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句式结构特点,仿照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按照“……的人,把……视为(动词)……,(结果怎样)”的句式来写。
答案示例:乐观的人 将失败当做垫脚石 一步步登临理想的高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