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语文版)精品学案:第3课铁骑兵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语文(语文版)精品学案:第3课铁骑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26 10:3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学案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轨道(guǐ) 陨落(yǔn)
脸颊(jiá) 骚乱(sāo)
掷弹筒(zhì) 捣毁(huǐ)
老巢(cháo) 左腮(sāi)
2.读准多音字
(1)骑马qí 其他读音:jì 组词:坐骑
(2)宿舍sù 其他读音:xiù 组词:星宿
二、重要词语
1.重阳:指农历九月初九日。
2.汉奸:原指汉族的败类,后泛指投靠侵略者、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中华民族的败类。
3.轨道:星辰在太空运行的路线。
4.陨落:这里指星体从高空掉下。
5.扫荡:原指用武力或其他的手段肃清敌人。这里指日寇在中国沦陷区实行的“三光”(烧光、抢光、杀光)政策。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宿营:军队在行军或战斗以后住宿。
7.骚乱:纷扰不安。
三、作家作品
杨朔(1913—1968),现代作家,原名杨毓瑨,山东蓬莱人。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写过不少通讯和中、短篇小说;抗美援朝时期,写出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1956年以后,杨朔主要从事外事工作,同时致力于散文的创作。重要作品有《雪浪花》《樱花雨》《荔枝蜜》《海市》《茶花赋》《泰山极顶》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收在《杨朔散文选》里。21教育网
1.文中描写最鲜明突出的人物就是班长。试找出文中描写班长的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描绘的,体现“班长”怎样的性格特征。21cnjy.com
点拨:文中写他的外貌,“班长是个矮汉子,左腮有一条刀伤,弯弯的,像是月牙。”“班长的脸颊抽动着,月牙形的刀伤也像活了似的动起来。”文中突出了“月牙形的刀伤”,写出一位身经百战的军人的形象,脸上的刀伤是他英勇杀敌的见证。来到河边他“毫不迟疑,第一个鞭着马走下河去”,表现了他身先士卒,当感到水越走越深,越走越急,他当机立断“勒转马头,退到岸上”,避免了遭受灭顶之灾。当闯来闯去总是敌人的地方时,他灵机一动吩咐朝城里放了一排马枪,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可以看出班长是个很机智的人。全文三言两语就把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极富个性,一个勇敢、机智、果断的抗日英雄形象呼之欲出。2·1·c·n·j·y
2.本文结构精妙,布局巧妙,试分析本文的结构特点。21世纪教育网
点拨:文章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顺序结构形式,开头让骑兵陷入困境,结尾又用带有奇特色彩的巧合解决困境,构成一个喜剧性的结局。结尾的这个“巧合”是极富匠心的。从表面看,这个结局看似离奇,有些“歪打正着”,然而在其偶然之中包含着必然性。文章用大量篇幅展示了骑兵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神奇力量,还有什么样的敌人不能战胜呢?从而表达了坚定的必胜信念,讴歌了战士们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这样,就由叙述一个骑兵班的单纯故事,升华到整个革命战争及建设时期,人民大众身上蕴藏的伟大力量。同时,作品在各部分采用了电影镜头剪辑组接的形式,联合起来构成一幅展现战士风采的画卷,使结构简洁精美。在情节设置上,文章虽不长,却悬念横生,扣人心弦。文章一开篇就设置了悬念:一个班的八路军骑兵在战斗中被敌人的装甲车隔断后,“离开大队,单独活动”。在恶劣的天气和险恶的环境中,将遇到哪些危险?能否找到大部队?在种种“悬念误会”中展开故事,展示了八路军的风采。第二,文章采用了电影镜头剪贴式结构,各部分自成一个有意境的镜头,连起来又成为一幅完整集中的画面,值得借鉴。【来源:21cnj*y.co*m】
3.核心图解
21世纪教育网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没落 淹没 浅草才能没马蹄
B.宿舍 星宿 住了一宿
C.陨落 陨石 陨灭
D.重阳 重叠 重修旧好
2.下列词语书写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戏弄 成墙 蹒跚 接踵而至
B.巧妙 蹉跎 辍学 玷轻怕重
C.塘塞 纵横 提防 横行霸道
D.夭折 婆娑 造诣 无边无垠
3.给下列形似字注音、组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
4.品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1)原来山下模模糊糊地显出一座城,到处亮着电灯,好像星星。
(2)班长的脸颊抽动着,月牙形的刀伤也像活了似的动起来,嘴里骂道:“龟儿子!咱们闯到什么地方了!”
5.下列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班长是个矮汉子,左腮有一条刀伤,弯弯的,像是月牙。
B.隔河有几点火光,像是村落。
C.他们想冲过来,可是鬼子火力太紧,只好像流星一样,离开大队,单独活动。
D.原来山下模模糊糊地显出一座城,到处亮着电灯,好像星星。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星星脱离轨道,就会陨落,八路军掉队了,却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主动打游击。班长是个矮汉子,左腮有一条刀伤,弯弯的,像是月牙。他带着这一班人怪巧妙地甩开了追击的敌人,东冲西撞,想再追上大队。不巧,敌人这时开始了秋季“扫荡”,到处出动。他们只好朝北开去,接连十几天,走的全是不熟悉的地方。【出处:21教育名师】
一天,他们跑到二更天,才跳出了敌人的合击圈,正想寻个宿营地睡觉,班长忽然听见远远地有一片吵叫,再仔细一听,才辨出是河水的声音。【版权所有:21教育】
他们来到河边,星光底下,看见河面不过半里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宽,隔河有几点火光,像是村落。班长毫不迟疑,第一个鞭着马走下河去,其余的骑兵也跟下去。夜不十分冷,河水没冻,可是很急,而且越走越深,最后都没到马肚子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班长心里想:“这是什么河,好深!”就勒转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头,退到岸上,沿着河朝上走,要找个浅些的地方过河。上流的水更急,总过不去。他们便顺着另一条路,跑到半夜,不见人家,却爬上一个山头。在山顶上,他们全都惊呆了。原来山下模模糊糊地显出一座城,到处亮着电灯,好像星星。21*cnjy*com
班长的脸颊抽动着,月牙形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刀伤也像活了似的动起来,嘴里骂道:“龟儿子!咱们闯到什么地方了!”总是敌人的地方。他灵机一动,吩咐骑兵朝着城里放了一排马枪,这一下子不要紧,竟然惹得城里一阵骚乱,步枪、机枪、掷弹筒、过山炮,一时从城里响起来,乱放一气。骑兵们便悄悄地退下山头,朝着另一个方向跑去。
鸡叫时,他们终于来到了一个村子,敲开庄户人家的门,不弄饭吃,也不睡觉,开口先问:“老乡,你们这里是什么地界?”
农民热情地回答他们说:“这是包头啊!城墙就在那边山脚下……听听,炮响呢,不知鬼子又捣什么鬼。”
骑兵们都不觉叫出声来,紧接着又问:“那么前边是什么河?”老乡说:“是黄河,水才急呢,一根鹅毛掉下去,也会旋到水底下去。”骑兵们一齐惊得“啊”了一声,随后不觉大笑起来。
6.“星星脱离轨道,就会陨落,八路军掉队了,却能主动打游击。”这个比较有什么作用呢?
7.“他们来到河边,星光底下,看见河面不过半里来宽,隔河有几点火光,像是村落。”一句中的“星光底下”可否删去?
8.比较文段中两个“惊”字,说说骑兵们两次“惊”的异同。
9.结合课文分析,为什么称他们为“铁骑兵”?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类文阅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4题。
①渡过金沙江,又经过几天艰苦的行军,就到了雪山地区。
②天黑以后,我们借着朦胧的月光,沿着蜿蜒崎岖的山径向上爬去。队伍拉得很长,抬头看,头顶上有人;低眼瞅,脚底下也有人。战马在嘶叫,拉拉队在前呼后应。喊声、歌声,震荡着草木丛生的山谷,发出欢乐的回声。同志们的情绪实在高,但都走不快,因为路太难走了,又看不清,不小心就有滑下去的危险。21·cn·jy·com
③我们艰难地走了一夜,直到天亮还没有到达山腰。前面传来休息的命令。我们在道旁停下来,吃了点炒面,又继续前进。www.21-cn-jy.com
④越向上走,山势越陡,小道儿几乎要直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来了。山路虽然有前面的部队作了一番修补,但是骡马走起来,仍然相当不便。道旁绝壁上悬着的石块,若不注意撞到了,就有砸破脑袋的危险。山涧里的水,湍急地向下倾泻着。溅起几尺高的白沫子,发出哗哗的吼声,真叫人胆寒。
⑤将近中午,我们才爬上半山腰。刚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拐弯,便见到两座高山,仿佛要紧紧地偎依在一起似的,把小道夹在中间。两边石壁上伸出葱绿的青松,路旁青嫩的小草刚长出了两寸高,几棵黄色的小花骄傲地随着温和的山风摆动。这里完全是一片春天的景象。而背阴的地方,微风徐来,凉爽宜人,又给人一种秋天的感觉,使人忘记了当时正是夏天。又往上走两个小时,就好像进入了冬天。白皑皑的积雪,愈来愈厚,道路滑滑的,行动更艰难了。
⑥再向上走去,好几层雪冻在一起,差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多有两尺多厚。雪底下的水还在哗哗地流着。山势更加陡峭,道路更加崎岖狭窄,要是一步走不稳滑下去,那就再没有办法爬上来。
⑦下午三点钟我们到达了山顶。大家多么高兴啊![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⑧忽然西南方向涌起一块乌云,迅速挨着山头压过来。接着暴雨夹着冰雹,劈头盖脸地打来。不一会,又变成鹅毛大雪。真是瞬息万变。21·世纪*教育网
10.简要归纳本文的叙事线索与叙事顺序。
11.简要概括第②~④段所写的主要内容。
12.请归纳出第⑤~⑧段所写的气候变化的两个特点。
13.简要概括选文的中心。
14.文中最后一节有人说是多余的,你认为呢?理由是什么?
【妙笔生花】
15.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战士们寻到大队以后的情景,并把它写下来,200字左右。
【体验中考】
16.(2011·山东临沂中考)名著阅读。
(1)他是一个“坚决、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www-2-1-cnjy-com
(2)他是梁山好汉,江湖人称“黑旋风”,挥一双板斧,勇猛无比。招安时,大闹东京城,扯了皇帝的诏书,杀了钦差……
(3)他出身于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向往冒险生活。他在一座无人的荒岛上过了长达28年的原始人生活。
(1)作品:________;“他”叫________。
(2)作品:________;“他”叫________。
(3)作品:________;“他”叫________。
17.(2011·江苏盐城中考)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任何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发表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酸甜苦辣,展示自己的“名言警句”。
②正因如此,这一传播手段迅速被社会各界广泛运用。
③微博没有任何门槛,无需任何包装,只要想说,就可以通过微博说出来。
④微博之所以受公众关注和追逐,是因为“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A.③①②④ B.①④③②
C.④③①② D.②①③④
参考答案:
1. 解析:A项中的加点字读音都是“mò”;B项中“宿舍”的“宿”读音是“sù”,“星宿”的“宿”读音是“xiù”,“住了一宿”的“宿”读音是“xiǔ”;C项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是“yǔn”;D项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是“chóng”。【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B
2. 解析:A项,“成墙”应为“城墙”;B项,“玷轻怕重”应为“拈轻怕重”;C项,“塘塞”应为“搪塞”。  21*cnjy*com
答案:D
3. 答案:cháo 老巢 jiǎo 剿匪 yǔn 陨落 xūn
功勋 sāo 骚乱 sāo 搔痒
4. 解析:准确、传神的动词应用对于再现当时情景、刻画人物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答案:(1)“显出”写出了这座城突然出现在这队八路军骑兵面前时的惊讶。21世纪教育网
(2)“抽动”“活”生动描绘了班长的表情。
5. 解析:B项中的“火光”与“村落”无相似性,不是比喻。
答案:B
6. 解析:本句把八路军和星星作了比较,意在突出八路军的不同寻常。
参考答案:突出八路军的不同一般和顽强的战斗力。
7. 解析:“星光底下”是环境描写,突出了当时光线的暗,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参考答案:不能删去。“星光底下”突出了当时的实际情况,为班长他们分不清是什么河作了交代。
8. 解析:第一次“惊”是意料之外的情况危险之惊,第二次是意外化险为夷之后得知真相的惊讶。
参考答案:骑兵们两次“惊”,都是因为情况出乎意料,但第一次是惊疑、惊奇,带有不解的意味;而第二次是得到了出乎意料的答案,是惊讶。
9. 解析:“铁”是意志之铁、智慧之铁、战斗精神之铁。
参考答案:面对敌人的层层封锁,他们一个班巧妙地与凶残的敌人周旋,并果断主动地打游击,最终迫使敌人停止“扫荡”,因此称他们为“铁骑兵”。
10. 解析:文中表时间变化的词语有“天黑”“直到天亮”“将近中午”“下午三点钟”等,表地点转换的词语有“山径”“半山腰”“山顶”等。
参考答案:本文的叙事线索是翻雪山。叙事顺序是时间的变化,地点的转换。
11. 解析:第②~④段从道路的难走写了红军翻越雪山的艰难。
参考答案:红军翻越雪山十分艰难。
12. 解析:第⑤段写了随着山势的增高,温度越低;第⑧段写了气候的瞬息万变。
参考答案:(1)随着山势增高,气温越低。(2)气温变化快。
13. 参考答案:选文写了红军翻雪山的经过,表现出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4. 参考答案:不多余。最后一节更能突出天气变化快,更能表现出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1-c-n-j-y
15. 例文:那班骑兵平平安安地转回根据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寻到大队后,大家都非常高兴,准备为他们接风洗尘。可是,又传来了一个消息:日本鬼子知道上了当,便追击过来。骑兵们都胸有成竹,说:“让他们尽管过来,我们这回都不要走散了,免得跟鬼子们兜圈子,浪费精力。”骑兵们利用居高临下的地势:敌人在下,我军在上,不用枪不用炮,用山上的石头往下砸。不一会儿,敌人被全部歼灭。于是,“铁骑兵”的称号传遍大江南北。
16. 解析:根据对人物特征的描写来推断人物和名著。
参考答案:(1)《骆驼祥子》 祥子 (2)《水浒》或《水浒传》 李逵 (3)《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
17. 解析:根据因果关系来排序。
答案:C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