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水和溶液—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学案(广东版)(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4 水和溶液—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学案(广东版)(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20 21:38:5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 水和溶液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自然界的水 ☆☆☆☆
常见的溶液 ☆☆
溶解度的曲线 ☆☆☆☆☆
一、自然界的水
(一)水的净化方法
1、沉降是重力作用,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促进方法: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2、过滤:原理:分离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除去水中颗粒较小不溶性杂质;
仪器:漏斗、玻璃棒(作用引流)、烧杯、带铁圈铁架台;
步骤: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否则过滤很慢;二低: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滤液边缘要低于滤纸边,防止液体从缝隙流下,过滤失败;三靠: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要轻靠3层滤纸;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滤液溅出);
3、吸附:原理: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表面积大;除去水中的颜色或气味的物质。
4、蒸馏 原理: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的是蒸馏水。
5、消毒杀菌:用液氯,此过程是个化学变化。
(二)自来水和软硬水。
1、自来水生产过程: 天然水 沉降 过滤 灭菌 输送
加明矾 用液氯(是化学变化)
作用: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2、硬水和软水
(1)定义: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的水;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
(2)区别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
(3)转化方法:加热煮沸(日常生活)、蒸馏(实验室、工业)等。
(4)硬水的危害: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长期用硬水,易形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者可引起爆炸。长期饮用硬水有害身体健康。
(三)水的分解
1、条件:(1)通直流电;(2)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原因是它们可以形成自由移动的带电离子)。
2、实验现象: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正极所产生的气体与负极所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
3、气体检验:
(1)正极:用带火星的木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2)负极:用燃着木条,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证明负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4、原理:2H2O2H2↑+O2↑(分解反应)。
5、结论:
(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并且它们的体积比是2:1。
(3)化学变化的本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解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6、能量变化:由电能变成化学能。
(四)水的合成
1、氢气的物理性质:氢气是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液化;
2、检验氢气纯度。
(1)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朝下,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2)如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如听到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
3、氢气燃烧步骤:①检验纯度(气体不纯净点燃时,易发生爆炸);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且凉的烧杯;③用手接触烧杯。
4、氢气燃烧现象: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烧杯内壁凝结有水雾;烧杯发烫。
5、化学方程式:2H2+O22H2O。
6、结论: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即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二、常见的溶液
(一)溶液基本概念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组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最常用的溶剂是水;另外常用的溶剂还有酒精、汽油。
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稳定、混合物。
3、溶解过程: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扩散过程,此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水合过程,此过程放出热量。
如:氢氧化钠、浓硫酸、生石灰等溶于水放热,硝酸铵等溶于水吸热,食盐、蔗糖等溶于水温度不变。
4、乳化现象:洗洁精、洗发液等因为具有乳化作用,所以可去油污,它们使油类物质以细小的液滴的形态分散在水中,形成不易分层、比较稳定的混合物这种现象叫做乳化现象。
如:用汽油洗掉油污是溶解作用,形成溶液;用洗涤剂洗油污是乳化作用,形成乳浊液。
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的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方法:(对大多数固体物质)
增加溶剂、减少溶质、改变温度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减少溶溶剂、改变温度
(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1、溶质质量分数定义:定量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化学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的组成。它是溶质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其定义公式为: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3、变形公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4、溶液的稀释问题
(1)通过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中加入水或蒸发水,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在此过程中,浓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2)稀释前浓溶液质量×浓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稀释后稀溶液质量× 稀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三)配制溶液(例如: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
1、步骤
(1)、计算;需要食盐8克;需要水42克;即42毫升。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食盐8g,用量筒量取42毫升水。
(3)、溶解;先将食盐放入烧杯中,然后将量取的水加入,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装瓶存放;将配好的溶液放入试剂瓶中,注意标签(注明药品的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向外。
2、误差分析:
(1)如果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低于16%,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仰视取水;砝码缺损;食盐不纯;左物右码放反了,并且用了游码等。
(2)如果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6%呢?俯视取水;砝码生锈等。
(3)对溶质质量分数没影响?装瓶存放时撒了一些溶液;左物右码放反了,但没用游码等。
三、溶解度的曲线
(一)、固体的溶解度
1、概念:固体物质溶解度指的是在 一定温度下 ,某固态物质在 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 时所溶解的 质量。
2、理解溶解度概念的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 ②、标准: 100g溶剂 ③、状态: 饱和状态 ④、单位:g
3、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因素:内因_溶剂种类_、溶质种类;外因是温度。
4、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规律: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5、物质的溶解性
溶解性 易溶物质 可溶物质 微溶物质 难溶物质
20℃溶解度(g) 大于10g 10g-1g 1g-0.01g 小于0.01g
(二)气体的溶解度
1、定义:气体的溶解度是指气体物质在_一定压强_、一定温度下一体积水最多溶解气体的体积分数来表示。
影响气体的溶解度因素:内因_溶剂种类_、溶质种类;外因是温度、压强。
在一定压强下,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温度越低气体的溶解度越大;在一定温度下,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压强越小气体的溶解度越小。
(三)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分离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后的剩余物)
(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蒸发结晶,如NaCl(海水晒盐)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
结晶的两种方法 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降温结晶(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物质。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四)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绘制成不同物质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2、线的含义:三线:①“陡升型”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② “缓升型”: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③“下降型”: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3、点的含义:四点:
①曲线上的点:所示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是多少(该温度下饱和状态)。
②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③线上方的点表示:在该温度下,该溶液是饱和且有部分晶体;
④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考点一 自然界的水
◇典例1:【2023广东广州真题】某学习小组制作的净水器如图,关于该净水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把自来水变成纯净物
B. 能除尽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C. 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D. 净水时水最后流经小卵石
【答案】C
【解析】A、所得到的水中含有钙、镁离子等可溶性杂质,是混合物,选项错误;
B、所得到的水中含有钙、镁离子等可溶性杂质,不能除尽水中的可溶性杂质,选项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和异味,选项正确;
D、由图知,净水时从上到下,最先经过小卵石,选项错误。
故选C。
◆变式训练
1. 【2023辽宁抚顺等真题】日常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
A. 沉淀 B. 吸附 C. 煮沸 D. 蒸馏
【答案】C
【解析】A、沉淀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化合物,所以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错误;
B、吸附只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化合物,所以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错误;
C、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故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正确;
D、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是实验室常用的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故错误;
故选C。
2. 【2023福建真题】自来水厂将天然水净化为饮用水,无需进行的操作是( )
A. 降温结晶 B. 絮凝沉降
C. 杀菌消毒 D. 细沙滤水
【答案】A
【解析】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为:天然水→加絮凝剂→沉降→过滤→吸附→加消毒剂→自来水。
故无需进行的操作为降温结晶。
故选A。
3. 【2023河南真题】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B. 工业污水未处理可以排放
C. 冰和水的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D.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答案】D
【解析】A、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淡水资源匮乏,说法错误;
B、工业污水处理后可以排放,防止污染水资源,说法错误;
C、冰是由水组成,冰和水的共存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说法错误;
D、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向水样中滴加适量肥皂水,产生大量泡沫的水是软水,不产生或产生较少泡沫的水是硬水,说法正确;
答案:D。
4. 【2023广东广州真题】用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元素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管和b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2:1
B. b管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
C. 该探究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 该探究的依据是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答案】C
【解析】A、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a与负极相连,b与正极相连,所以a管和b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2:1,正确;
B、b管收集到的是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正确;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不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错误;
D、该探究的依据是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从而从水分解的产物是氢气和氧气得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正确;
故选C。
5. 【2023甘肃金昌真题】水是生命之源。某学校九年级的同学模拟黄河水变成自来水的部分净化过程如下。
(1)取100mL黄河水注入烧杯中,加入少量______(填物质名称),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静置。
(2)实验室在过滤操作中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吸附池内常用______吸附色素和异味。
(4)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答案】(1)明矾
(2)引流
(3)活性炭或木炭
(4)煮沸
【解析】(1)净化黄河水时,加入明矾,明矾溶于水形成胶状物质,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加快其沉降,故填明矾。
(2)过滤操作中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引流。
(3)活性炭或木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填活性炭或木炭。
(4)煮沸能够将水中的部分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难溶性固体从水中沉降下来,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所以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软化硬水,故填煮沸。
■考点二 常见的溶液
◇典例2:【2023广西壮族真题】少量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白糖 B. 白酒 C. 白醋 D. 花生油
【答案】D
【解析】A、白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B、白酒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C、白醋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D、花生油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符合题意。故选D。
◆变式训练
1. 【2023湖南长沙真题】在体育中考期间,班主任为同学们准备了很多食物,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
A. 稀饭 B. 番茄蛋汤 C. 酸奶 D. 淡盐水
【答案】D
【解析】A、稀饭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番茄蛋汤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酸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淡盐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 【2023湖南永州真题】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 稀硫酸 B. 生理盐水 C. 蔗糖溶液 D. 碘的酒精溶液
【答案】D
【解析】A、稀硫酸是硫酸的水溶液,溶剂是水,溶质是硫酸,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生理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溶剂是水,溶质是氯化钠,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蔗糖溶液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溶剂是水,溶质是蔗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碘的酒精溶液,溶剂是酒精,溶质是碘,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3. 【2023湖南湘潭真题】下列固体物质加入适量水中,溶液的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时吸热,溶液温度降低,符合题意;
B、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溶液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溶解在水中时无明显吸放热,溶液温度不变,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解在水中时放热,溶液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2023北京真题】时,按下表数据配制溶液。完成下面小题。
溶液序号 ① ② ③ ④ 资料卡片时,的溶解度为;时,的溶解度为。
的质量/g 6 16 26 36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23. 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20°C 时, NaCl 的溶解度为 36.0g ,溶液①中溶的质量为6g,溶剂的质量为100g,故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故选A;
5. 【2023云南真题】学校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溶液的配制过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②中的砝码和药品放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
B. 若③中烧杯内壁有水珠,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无影响
C. 若④中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
D. 将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
【答案】C
【解析】A、若②中的砝码和药品放反,会使得称量药品的质量偏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故选项A错误;
B、若③中烧杯内壁有水珠,会使得水的量偏多,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故选项B错误;
C、若④中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使得量取水的量偏少,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故选项C正确;
D、因为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将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无影响,故选项D错误;
故选:C。
■考点三 溶解度的曲线
◇典例3:【2023湖南邵阳真题】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g;
(2)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
(3)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______的方法(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提纯甲。
【答案】(1)20 (2)降低温度或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3)降温结晶
【解析】(1)由图可知,t1℃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20g,故填:20;
(2)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降低温度或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故填:降低温度或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3)由图可知,甲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少,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提纯甲,故填:降温结晶。
◆变式训练
1. 【2023湖南株洲真题】如图为KNO3和NaCl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0℃时,溶解度:KNO3>NaCl
②t1℃时,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
③温度由0℃→t1℃,NaCl的溶解度逐渐减小
④t2℃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KNO3>NaCl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由溶解度曲线可知,①0℃时,NaCl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故说法错误;
②t1℃时,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故说法正确;
③温度由0℃→t1℃,NaCl的溶解度逐渐增大,故说法错误;
④t2℃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KNO3>NaCl,故说法正确;
故选:B。
2. 【2023重庆A真题】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以下问题:
(1)t2℃时,将40gA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_____。
(2)t2℃时,Q点代表_____(填字母,下同)物质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
(3)在(0-t2)℃间,_____两种物质不能配成相同质量分数的饱和溶液。
(4)t1℃时,将等质量的A、B、C饱和溶液同时降低相同温度后,A、B、C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_____。
【答案】(1)3:5 (2)A (3)AB或AC (4)B=C>A
【解析】(1)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60g,将40gA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50g水中只能溶解30gA,则所得溶液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3:5;
(2)t2℃时,Q点在B、C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上方,在A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所以t2℃时,Q点代表A物质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
(3)t1℃时,B、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能配成相同质量分数的饱和溶液,在(0-t2)℃间,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C两物质的溶解度,所以在(0-t2)℃间,AB或AC两种物质不能配成相同质量分数的饱和溶液;
(4)t1℃时,B、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C两物质的溶解度,则A中溶质质量大于B、C,又因为溶液质量为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之和,则A中溶剂质量小于B、C,升温过程中溶剂质量不变,所以t1℃时,将等质量的A、B、C饱和溶液同时降低相同温度后,A、B、C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B=C>A。
3.【2023湖北随州真题】 列表法和作图法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请根据下列图表进行分析:
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0.18 0.17 0.16 0.15 0.14 0.13 0.12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10℃时,的溶解度_________(填“>”、“<”或“=”)NaCl的溶解度。
(3)t℃时,将75g 的饱和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g。
【答案】(1)减小 (2)< (3)25
【解析】(1)据溶解度表可以看出,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据溶解度表可以看出,10℃时,KNO3的溶解度是20.9g,NaCl的溶解度是35.8g。即10℃时,KNO3的溶解度<NaCl的溶解度。
(3)据溶解度表可知,NaCl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结合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时,KNO3的溶解度是50g。
设:t℃时,将75g KNO3的饱和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
75g×(75g+)×25%
解得:=25g。
1. 【2023黑龙江哈尔滨真题】下列图标表示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是禁止吸烟标志,不符合题意;
B、是可循环使用标志,不符合题意;
C、是节约用水标志,符合题意;
D、是腐蚀品标志,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2023广西壮族真题】鉴别硬水和软水最简易的方法是( )
A. 加肥皂水 B. 观察颜色
C. 加食盐水 D. 闻气味
【答案】A
【解析】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硬水和软水加食盐水都无变化,硬水和软水不能通过颜色和气味来鉴别。
故选:A。
3. 【2023山东青岛真题】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内设有许多直饮水机,其中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 )
A. 吸附杂质 B. 过滤 C. 杀菌消毒 D. 蒸馏
【答案】C
【解析】步骤①是活性炭吸附,目的是除去异味和色素,步骤②是过滤,可除去难溶解的固体物质,步骤③是紫外灯管照射,是杀菌消毒,故选C。
4. 【2023吉林真题】水在净化过程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 )
A. 沉降 B. 过滤 C. 用活性炭吸附 D. 蒸馏
【答案】D
【解析】A、沉降是将不溶物沉淀,故A错误;
B、过滤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除去不溶物,故B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C错误;
D、蒸馏得到的是纯净水,净化程度最高,故D正确。
故选D。
5. 【2023辽宁铁岭真题】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没有用到的操作是( )
A. 沉淀 B. 过滤 C. 吸附 D. 蒸馏
【答案】D
【解析】在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净水方法有静置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蒸馏是实验室中的净水方法,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没有用到蒸馏,故选D。
6.【2023北京真题】 2023年3月1日《北京市节水条例》正式实施。下列做法不利于节水的是( )
A. 用淘米水浇花 B. 水管跑冒滴漏及时维修
C. 选用节水龙头 D. 洗手打香皂时不关水龙头
【答案】D
【解析】A、用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故选项做法有利于节水;
B、水管跑冒滴漏及时维修,可以节约用水,故选项做法有利于节水;
C、选用节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故选项做法有利于节水;
D、洗手打香皂时不关水龙头,浪费水资源,故选项做法不利于节水。
故选D。
7. 【2023湖南益阳真题】如图是通电一段时间后电解水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产生的气体a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 产生气体b的一端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C. 水中加入少量Na2SO4可以增强其导电性
D.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答案】A
【解析】A、电解水“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产生的气体a较多,为氢气,具有可燃性,没有助燃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错误;
B、电解水“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产生气体b为氧气,与电源正极相连,正确;
C、硫酸钠由硫酸根离子和钠离子组成,水中加入少量Na2SO4可以增强其导电性,正确;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正确。
故选A。
8. 【2023湖南郴州真题】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B. 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 电解水产生氢气、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 饮用水越纯越好
【答案】B
【解析】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A说法错误;
B、加热煮沸,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故B说法正确;
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所以电解水产生氢气、氧气的质量比为4:31=1:8,故C说法错误;
D、饮用水并不是越纯越好,太纯净的水中不含人体所需的矿物质,长期饮用不益于健康,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9. 【2023内蒙古包头】项目式学习小组利用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处理黄河水样(如图)。下列对水样处理过程分析错误的是( )
A. 能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 B. 能除去水样中难溶性杂质
C. 该过程能将水样转化为软水 D. 该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答案】C
【解析】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颜色和异味,该选项分析正确;
B、该装置具有过滤的作用,能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该选项分析正确;
C、该装置不能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则不能将硬水软化,该选项分析错误;
D、该过程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分析正确。
故选C。
故选A。
10. 【2023江苏苏州真题】苏州平江路河道水清见底,道尽江南之美。下列关于河水处理和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中大颗粒的泥沙可通过静置沉降的方法除去
B. 通过生态膜物理过滤可将河水中的离子全部滤去
C. 为使河水变清澈可将河水蒸馏冷凝
D. 厨房废水滤去固体后可直接排向河道
【答案】A
【解析】A、大颗粒质量大的泥沙可以自然沉降,所以静置沉降除去水中大颗粒的泥沙,故A正确;
B、通过生态膜物理过滤不能将河水中的离子全部滤去,故B错误;
C、为使河水变清澈可将河水过滤,除去不溶物,故C错误;
D、厨房废水只滤去固体后不可直接排向河道,可能还含有一些有害物质,故D错误。
故选A。
11. 【2023四川乐山真题】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只要将它与自来水连接,便可以除去水中的部分杂质得到直饮水。某品牌直饮水机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
B. 滤膜可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C. 紫外光照射的作用是加热
D. 直饮水一定是软水
【答案】A
【解析】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滤膜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如不能除去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紫外光照射的作用是杀菌消毒,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题意,直饮水机与自来水连接,便可以除去水中的部分杂质得到直饮水,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则直饮水不一定是软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2. 【2023云南真题】下列溶液中,溶质不是固体的是( )
A. 食盐溶液 B. 硝酸钾溶液 C. 酒精溶液 D. 蔗糖溶液
【答案】C
【解析】A、食盐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钠,是固体,故A错误;
B、硝酸钾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是固体,故B错误;
C、酒精溶液的溶质是酒精,是液体,故C正确;
D、蔗糖溶液的溶质是蔗糖,是固体,故D错误。
故选C。
13. 【2023湖南邵阳真题】化学老师带领学生在实验室开展“自制简易冰袋”的探究活动,下列用来制作冰袋最佳的固体物质是( )
A. 氢氧化钠 B. 硝酸铵 C. 生石灰 D. 氯化钠
【答案】B
【解析】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不能用来制作冰袋,故A不符合题意;
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可用来制作冰袋,故B符合题意;
C、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同时放出热量,不能用来制作冰袋,故C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所以不能用来制作冰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2023广东真题】项目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将树叶放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中煮沸,叶肉变黄时取出,洗刷干净后制成叶脉书签,如图甲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配制 NaOH 溶液不需用到的仪器是( )
A. 烧杯 B. 量筒 C. 漏斗 D. 玻璃棒
【答案】C
【解析】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NaOH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NaOH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不需用到漏斗,故选C;
15. 【2023重庆B真题】某小组用NaCl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1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玻璃棒的作用只有引流 B. 水倒入时洒出烧杯外,质量分数变大
C. 实验中会用到蒸发皿 D. 实验中选用25mL规格的量筒
【答案】B
【解析】A、溶解氯化钠时需要玻璃棒搅拌,是为了加快溶解,故A错误;
B、水倒入时洒出烧杯外,溶剂的质量减少,所配溶液质量分数变大,故B正确;
C、蒸发实验中会用到蒸发皿,该实验不用蒸发,故C错误;
D、所用NaCl固体质量为:=3g,需要水的质量为:50g-3g=47g,需要水的体积为47mL,故选择50mL量筒,故D错误。
故选B。
16. 【2023内蒙赤峰真题】化学离不开实验,我们通过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探寻物质组成的奥秘。规范的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障。在实验操作水平测试前,小明同学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氯化钠固体 B. 称量氯化钠
C. 量取水 D. 搅拌溶解
【答案】D
【解析】A.用药匙量取氯化钠固体,瓶塞需要倒放,错误;
B.称量氯化钠,左边放物质,右边放砝码,错误;
C.量取水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齐平,错误;
D.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速溶解,正确。
故选:D。
17.【2023广东真题】“盐穴储气” 是一种地下储能技术、 储气时采集盐水, 注水时排天然气, 原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题。采集的盐水主要含 NaCl和少量 MgSO4。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解度:MgSO4> NaCl
B. 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a℃时,Mg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D. 将盐水蒸发结晶,可得到较纯的 NaCl
【答案】D
【解析】A、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硫酸镁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大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溶解度曲线图,MgSO4的溶解度先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后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C、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溶液是否饱和,无法确定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所以将盐水蒸发结晶,可得到较纯的NaCl,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8. 【2023云南真题】夏季下雨之前,天气闷热,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养鱼池中的鱼往往会浮出水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氧气的溶解度会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B. 氧气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可以向养鱼池中通入空气
D. 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可以把养鱼池的水喷向空中
【答案】B
【解析】A、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则氧气的溶解度会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不符合题意。
B、夏季下雨之前,池塘里的鱼常跃出水面,是因为夏季气温升高,原本水中溶有的氧气的溶解度减小,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减少,符合题意。
C、空气中含有氧气,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可以向养鱼池中通入空气,不符合题意。
D、增大气体和水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加溶解量,把养鱼池的水喷向空中,增大了水和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水池的含氧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 【2023黑龙江牡丹江真题】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生产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现要配制100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______kg,需要水______kg。
【答案】(1) ①. 16 ②. 84
【解析】现要配制100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质量为:100kg×16%=16kg,需要水的质量为:100kg-16kg=84kg;
20. 【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真题】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化学实验和工农业生产更是离不开水。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具有重大的意义。
(1)在日常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 。
(2)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探究乙醇能溶解在水中的实验,向水中滴入红墨水的作用 。
(3)水体污染,会影响工农业、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请写出预防和治理水体污染的措施
(答一点即可)。
【答案】(1)煮沸
(2)显色,利于观察(合理即可)
(3)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不使用含磷洗衣粉(答一点,合理即可)
【解析】(1)生活中可用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由于乙醇和水均无色,所以无法直观看出乙醇是否溶解了,向水中滴入红墨水是为了显色,便于观察;
(3)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均可以预防和治理水体污染,选择一条作答即可。
21. 【2023辽宁锦州真题】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实验中连按电源正、负两极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用图2所示自制净水器处理得到的水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纯净物。
(3)写出一种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______。
【答案】(1) ①. 1:2 ②.
(2)不 (3)淘米水浇花
【解析】(1)电解水“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故实验中连按电源正、负两极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1:2;;
(2)自制净水器处理得到的水含有钙、镁离子的化合物,属于混合物,不是纯净物;故填:不是;
(3)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由淘米水浇花等;故填:淘米水浇花。
22. 【2023湖南株洲真题】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设计并进行实验】
(1)实验1(燃烧法):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观察到火焰呈 色。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过一会儿,观察到烧杯壁有 且烧杯外壁发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2(电解法):按图进行电解水实验。在两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中,a为______,b为______。
【实验结论】
(3)由上述两个实验都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拓展提升】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点燃纯净的氢气会发生爆炸 B. 含氧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C. 冰块与水混合得到混合物 D. 电解水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5)若电解水产生了mg氢气,则同时产生了______g(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氧气。
(6)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 ,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请提出条预防和治理水体污染的措施 。
【答案】(1)淡蓝;水雾出现(合理即可);
(2)氢气或H2 ;氧气或O2
(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4)D
(5)8m
(6)节约用水;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等
【解析】(1)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过一会儿,观察到烧杯壁有水雾出现,说明氢气燃烧生成水;
氢气燃烧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试管a与负极相连,产生的是氢气,试管b与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
(3)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出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4)A、氢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点燃纯净的氢气不会发生爆炸,不符合题意;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含氧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氯酸钾中含氧元素,但是氯酸钾由K、Cl、O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冰是固态的水,冰块与水混合得到的混合物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故选D;
(5)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即,则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4:32=1:8,故若电解水产生了mg氢气,则同时产生了8mg氧气;
(6)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预防和治理水体污染的措施有: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等。
23. 【2023黑龙江龙东真题】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
(2)t2℃时,将60g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
(3)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4)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最好采用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5)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都是饱和溶液
B. 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C. 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甲
【答案】(1)t1℃,甲、丙的溶解度相等,都为20g
(2)150g
(3)加入溶质丙或恒温蒸发溶剂水
(4)降温结晶
(5)BC
【解析】(1)P点是甲、丙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含义是t1℃,甲、丙的溶解度相等,都为20g。
(2)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则将60g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甲,得到溶液的质量为50g+100g=150g。
(3)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说明不能使用改变温度的方法。将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加入溶质丙或恒温蒸发溶剂水。
(4)甲、乙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甲受温度影响较大,乙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最好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5)A、甲、乙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所以降温后得到甲、乙的饱和溶液,丙的不饱和溶液。错误;
B、t1℃时溶解度乙>甲=丙,则该温度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而降温后得到甲、乙饱和溶液,丙的不饱和溶液,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正确;
C、只有甲、乙有晶体析出,降温后甲溶解度变为比乙大,且甲、乙饱和溶液的质量相等,则降温后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甲,正确;
故选BC。
1.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必需的物质,我们要爱护水资源。下列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图为易燃气体标志,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图为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图为国家节水标志,故选项符合题意;
D、图为爆炸品标志,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的试剂是( )
A. 食盐水 B. 肥皂水 C. 蔗糖水 D. 蒸馏水
【答案】B
【解析】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指不含或者含有少量钙镁化合物的水,鉴别硬水软水通常使用肥皂水,向水样中加入肥皂水、振荡,若泡沫多、浮渣少,则为软水,若泡沫少、浮渣多,则为硬水。
故选B。
3.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与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
B. 一水多用可节约水资源
C. 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D. 在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可将硬水软化
【答案】A
【解析】A、水与冰块混合后,其也仅由水分子这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B、一水多用可以减少水资源的使用,可以节约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C、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其可以溶解许多物质,如食盐、白糖等,不符合题意;
D、煮沸可以使得水中的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受热分解为不溶性的钙、镁化合物沉淀,进而降低水的硬度,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今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B. 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 生活中可以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 电解水实验中,电源负极端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可以燃烧
【答案】B
【解析】A、水能溶解较多的物质,是常见的溶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B、地球上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有些地区还处于缺水状态,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硬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加热后会变成沉淀析出,则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式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电解水实验中,在电源的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以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5.小伟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库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以降低库水的硬度 B. 可以将库水变成蒸馏水
C. 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D. 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答案】D
【解析】A、该装置中纱布、小卵石、石英砂除去难溶性杂质,活性炭除去色素和异味,但无法除去水中钙、镁等离子,无法降低库水的硬度,选项错误;
B、通过该装置后水中仍含有钙、镁等离子,不是蒸馏水,选项错误;
C、该装置中无杀菌消毒装置,不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选项错误;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选项正确。
故选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和b质量比为2:1 B. H2具有助燃性
C.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 水的电解是物理变化
【答案】C
【解析】A、电解水实验中,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a管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产生的是氢气,b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a(氢气)和b(氧气)体积比为2:1,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方程式为:,a(氢气)和b(氧气)质量比为4:32=1:8,故A说法错误;
B、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故B说法错误;
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说法正确;
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7.下列厨房的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面粉 B. 植物油 C. 蔗糖 D. 辣椒面
【答案】C
【解析】A、面粉不能溶于水,把面粉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只能形成悬浊液,说法错误;
B、植物油不能溶于水,把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只能形成乳浊液,说法错误;
C、蔗糖可以溶于水,形成溶液,说法正确;
D、辣椒面不能溶于水,把面粉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只能形成悬浊液,说法错误。
故选C。
8.农业上用质量分数为16%的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 g该溶液的过程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配制溶液的过程中量筒用于准确量取水的体积,该仪器需要用到。A不符合题意;
B、溶解需要在烧杯中进行,该仪器需要用到。B不符合题意;
C、配制溶液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过滤,则不需要使用漏斗,该仪器不需要用到。C符合题意;
D、溶解过程需要用玻璃棒进行搅拌,该仪器需要用到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C。
9.在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溶液的实验中,一定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漏斗 B. 玻璃棒 C. 50 mL量筒 D. 烧杯
【答案】A
【解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碳酸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碳酸钠和量取水,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碳酸钠中溶剂的质量为,即所需水的体积约为49mL,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50mL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故不需要用到漏斗,故选A。
10.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需固体氧化钠的质量是
B. 固体氯化钠可以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称量
C. 溶解固体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能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D. 用量筒量取所需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答案】A
【解析】A、氯化钠质量=50g×6%=3.0g,正确;
B、天平称量遵循左物右码原则,氯化钠会使托盘腐蚀,不能直接放于托盘天平托盘上直接称量,需要利用称量纸或烧杯,错误;
C、玻璃搅拌可以加快溶解,不能增加物质溶解度,错误;
D、仰视读数,造成溶剂体积偏大,溶剂质量偏大,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变小,错误。
故选A。
11.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需要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10g,水的质量为90g
B. 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大
C. 混匀时应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 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溅出,会导致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小
【答案】B
【解析】A、设需要水的质量为,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需要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10g,水的质量为88g,说法错误;
B、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浓硫酸量取质量偏大,溶剂不变,会导致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大,说法正确;
C、混匀时应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说法错误;
D、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溅出,此时溶液已经配置好,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性质,溶液质量分数不变,说法错误;
答案:B。
12.实验室用蔗糖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蔗糖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所需蔗糖的质量为3g
B. 蔗糖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
C. 量水时仰视读数会使溶液浓度偏大
D. 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
【答案】C
【解析】A、所需蔗糖的质量=,说法正确;
B、使用托盘天平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蔗糖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说法正确;
C、量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大,蔗糖质量不变,溶液浓度偏小,说法错误;
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说法正确;
答案:C。
13.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C. 硝酸铵固体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吸收热量
D. 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答案】C
【解析】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也可能是水等纯净物,错误;
B、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温度、溶质的种类,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错误;
C、硝酸铵固体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正确;
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例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溶解度增大,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后,没有溶质析出,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
故选C。
14.向5 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2 mL汽油(无色),振荡静置,实验现象如图所示。由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 B. 汽油易挥发,沸点比水低
C. 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 D. 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的溶液颜色可能不同
【答案】B
【解析】A、碘微溶水,易溶于汽油,碘的汽油溶液呈紫红色,向5 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2 mL汽油(无色),振荡静置,上层液体呈紫红色,说明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故选项A正确;
B、通过实验分析可知,该实验不能得出汽油易挥发,沸点比水低的结论,故选项B错误;
C、向5 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2 mL汽油(无色),振荡静置,水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汽油由无色变为紫红色,说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故选项C正确;
D、碘在水溶液中呈黄色,在汽油中呈紫红色,所以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的溶液颜色可能不同,故选项D正确;
故选:B。
15.以下是摘录小丽同学化学笔记本中的部分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NH4NO3溶于水,溶液温度会降低
B. 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隔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 在酱油中适当添加含铁化合物,可预防缺铁性贫血
D. 配制16%的NaC1溶液,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会造成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答案】D
【解析】A、硝酸铵溶解过程吸热,溶液温度会降低,故A正确;
B、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体积变大;温度降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体积变小,故B正确;
C、铁是人体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元素,人体缺铁会贫血,故C正确;
D、仰视读数,读数偏低,实际量取水多,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D错误。
故选D。
16.试管内盛有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其上漂浮一小木块。如下图所承,将试管插入烧杯内的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是( )
A. 试管内溶液的质量变小
B. 试管内有固体析出
C. 试管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 小木块浸入溶液内的体积变大
【答案】C
【解析】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盛有硝酸钾饱和溶液试管插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温度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有硝酸钾晶体析出,试管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溶剂的质量不变,则试管内溶液总质量减小,说法正确;
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盛有硝酸钾饱和溶液试管插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温度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有硝酸钾晶体析出,说法正确;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温度下降,硝酸钾溶解度下降,为降低温度后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此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说法错误;
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温度下降,硝酸钾溶解度下降,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质量降低,溶液密度减小,所以根据浮力公式F=ρgV排,溶液密度减小,小木块浸入溶液内的体积变大,说法正确。
故选C。
17.如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KNO3的溶解度NaCl的溶解度大
B. 降温能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 t2℃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D. 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Cl,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答案】B
【解析】A、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两物质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图示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则降温能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C、未指明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则无法比较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则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Cl,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C. 将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不考虑溶剂的挥发),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 t1℃时,将2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答案】B
【解析】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必须指明温度,故A说法不正确;
B、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B说法正确;
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不考虑溶剂的挥发),甲的溶解度增大,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组成不变,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说法不正确;
D、t1℃时,甲的溶解度为3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甲物质达到饱和状态,所以将2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15g甲物质,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为饱和溶液,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19.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的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的溶液
B. t2℃时,将25g乙加入到50g水中,再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33.3%
C. 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D. t1℃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答案】C
【解析】A、由于没有确定三种溶液的状态(是否饱和),无法确定降温后析出晶体的质量,错误;
B、t2℃时,乙的溶解度为50g,将25g乙加入到5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再降温到t1℃,溶解度变小,有溶质析出,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3.3%,错误;
C、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乙>甲=丙,将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正确;
D、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由于没有确定溶液的质量,无法确定t1℃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大小,错误。
故选C。
20.2023年5月30日,我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位航天员顺利进入空间站。空间站内航天员吸入的氧气可由电解水提供,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中有液氢,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答出一条即可)。
【答案】 ①. ②. 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
【解析】水通电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热值大、来源广。
21. 2023年“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
(1)下列做法有利于减少海河水污染的是_____(填序号)
A. 坐海河轮船时,将垃圾自行带下船并妥善处理,不要扔进海河中
B.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海河中
(2)如图为电解水实验示意图,在实验中,与电源_____(填“正极”或“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高铁酸钾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水处理剂,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4)天津是缺水城市,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生活中遇到水龙头漏水现象,应及时维修,若某水龙头每秒钟漏2滴水,假设每20滴水为1mL,则10小时可以避免损失水的总体积为_____L。
【答案】(1)A (2) 正极; (3) (4)3.6
【解析】(1)A、坐海河轮船时,将垃圾自行带下船并妥善处理,不要扔进海河中,有利于减少海河水污染,正确;
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海河中,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减少海河水污染,错误;
故选A;
(2)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故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正极;;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发生改变,由化学方程知,反应物中有8个钾原子,4个铁原子,26个氧原子,20个氢原子;生成物中有4个铁原子,18个氧原子,12个氢原子,则8X中含有8个钾原子,8个氧原子,8个氢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KOH;故填:KOH;
(4)若某水龙头每秒钟漏2滴水,假设每20滴水为1mL,则10小时可以避免损失水的总体积=;故填:3.6。
22.下表是氯化钠和氯化钾的部分溶解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氯化钾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1)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_____g。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_____。
(3)某同学用氯化钾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实验过程中水分损失忽略不计)。
①A~D中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
②D中析出晶体的质量是_____g。
【答案】(1)36.3
(2)氯化钾或KCl
(3)①. BCD ②. 6.2
【解析】(1)由表格可知,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3g。
(2)由表格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KCl。
(3)①BD中明显有未溶解的KCl晶体,故BD一定为饱和溶液,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g,故50g水可以溶解17gKCl,故A中只溶解了10gKCl,A为不饱和溶液,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故50g水可以溶解20gKCl,C中刚好溶解了20gKCl,故C为饱和溶液。
故BCD为饱和溶液。
②10℃氯化钾的溶解度为27.6g,所以D中析出晶体的质量=10g+10g-27.6g÷2=6.2g。
23.某同学欲配制12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   g。
(2)图示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3)①若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若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托盘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则应    直到天平平衡。
(4)欲配制6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10%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
【答案】(1)12;
(2)②④⑤③①;
(3)①偏小;
②继续添加氯化钠;
(4)30g。
解答】解:(1)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120g×10%=12g,故答案为:12;
(2)配制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和量取、溶解、装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④⑤③①,故答案为:②④⑤③①;
(3)①若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答案为:偏小;
②若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托盘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则氯化钠的质量偏小,应该继续添加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故答案为:继续添加氯化钠;
(4)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需要10%的氯化钠溶液质量为,故答案为:30g。
备考指南
知识导图
考点梳理
考点突破
真题在线
专项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 水和溶液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自然界的水 ☆☆☆☆
常见的溶液 ☆☆
溶解度的曲线 ☆☆☆☆☆
一、自然界的水
(一)水的净化方法
1、沉降是重力作用,除去水中 的不溶性杂质,促进方法: (可促进水中 的沉降)
2、过滤:原理:分离 的混合物,除去水中 不溶性杂质;仪器:漏斗、 (作用 )、烧杯、带铁圈铁架台;步骤: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要紧贴 ,否则过滤 ;二低:滤纸边缘要低于 ,滤液边缘要低于 ,防止液体从 ,过滤失败;三靠:烧杯口要紧靠 ;玻璃棒要轻靠 ;漏斗下端要紧靠 (防止 );
3、吸附:原理:活性炭:表面 ,表面积大;除去水中的 的物质。
4、蒸馏 原理:各成分的 ;除去水中 杂质,净化程度 ---得到的是蒸馏水。
5、消毒杀菌:用 ,此过程是个 变化。
(二)自来水和软硬水。
1、自来水生产过程: 天然水 沉降 过滤 灭菌 输送
加 用 (是 变化)
作用:促进水中 的沉降
2、硬水和软水
(1)定义:硬水:含有 可溶性钙、镁矿物的水;软水: 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
(2)区别方法:加入 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 ,反之为 。
(3)转化方法: (日常生活)、 (实验室、工业)等。
(4)硬水的危害: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长期用硬水,易形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者可引起爆炸。长期饮用硬水有害身体健康。
(三)水的分解
1、条件:(1)通 电;
(2)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目的:增强水的 ,原因是它们可以形成自由移动的 )。
2、实验现象: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大量的 产生,液面 ,一段时间后,正极所产生的气体与负极所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 。
3、气体检验:
(1)正极:用 的木条,带火星的木条 ,证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
(2)负极:用 木条,气体能燃烧,火焰呈 ,证明负极生成的气体是 。
4、原理: (分解反应)
5、结论
(1)水是由 和 组成的。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并且它们的体积比是 。
(3)化学变化的本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解成 ,而 不可再分,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 。
6、能量变化:由 变成 能。
(四)水的合成
1、氢气的物理性质:氢气是 、无臭、 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难液化;
2、检验氢气纯度。
(1)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 ,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2)如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 。如听到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 。
3、氢气燃烧步骤:①检验纯度(气体不纯净点燃时,易发生爆炸);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 的烧杯;③用手接触烧杯。
4、氢气燃烧现象:氢气燃烧,产生 的火焰;烧杯内壁凝结有 ;烧杯 。
5、化学方程式: 。
6、结论: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即水是由 组成。
二、常见的溶液
(一)溶液基本概念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质里,形 一、 的 。
2、溶液的组成:溶液由 和 ,最常用的溶剂是 ;另外常用的溶剂还有 、汽油。
溶液的基本特征: 、 、 。
3、溶解过程: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过程,此过程 热量,另一种是 过程,此过程 热量。
如:氢氧化钠、 、生石灰等溶于水放热, 等溶于水吸热, 、蔗糖等溶于水温度不变。
4、乳化现象:洗洁精、洗发液等因为具有 作用,所以可去油污,它们使油类物质以细小的 的形态分散在水中,形成不易分层、比较稳定的混合物这种现象叫做 现象。
如:用汽油洗掉油污是 作用,形成 ;用洗涤剂洗油污是 作用,形成 。
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 ; 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的 。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方法:(对大多数固体物质)
、减少溶质、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 、改变温度
(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1、溶质质量分数定义:定量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化学上常用 来表示溶液的组成。它是溶质与 溶液的质量之比。
2、其定义公式为:溶质的质量分数=×100%或=×100%。
3、变形公式: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的质量— 的质量
4、溶液的稀释问题
(1)通过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中加入水或蒸发水,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在此过程中,浓稀溶液中 的质量不变。
(2)稀释前浓溶液质量×浓溶液 = 稀释后稀溶液质量× 稀溶液
(三)配制溶液(例如: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
1、步骤
(1)、 ;需要食盐 克;需要水 克;即42毫升。
(2)、 ;用托盘天平称取食盐8g,用 量取42毫升水。
(3)、 ;先将食盐放入烧杯中,然后将量取的水加入,并用 不断搅拌。
(4)、 ;将配好的溶液放入试剂瓶中,注意标签(注明药品的名称和 )向外。
2、误差分析:
(1)如果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低于16%,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取水;砝码缺损;食盐 ;左物右码放反了,并且 等。
(2)如果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6%呢? 取水;砝码 等。
(3)对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装瓶存放时撒了一些溶液;左物右码放反了,但 等。
三、溶解度的曲线
(一)、固体的溶解度
1、概念:固体物质溶解度指的是在 ,某固态物质在 里达到 时所溶解的 。
2、理解溶解度概念的四要素:①、条件: ②、标准:
③、状态: ④、单位:
3、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因素:内因_ 、 ;外因是 。
4、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规律: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如KNO3;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如 ;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如 。
5、物质的溶解性
溶解性 易溶物质 可溶物质 微溶物质 难溶物质
20℃溶解度(g)
(二)气体的溶解度
1、定义:气体的溶解度是指气体物质在_ _、 一体积水最多溶解气体的 来表示。
影响气体的溶解度因素:内因_ _、 ;外因是 、 。
在一定压强下,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 ,温度越低气体的溶解度越 ;在一定温度下,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 ,压强越小气体的溶解度越 。
(三)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法:分离 物 + 物(分离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后的剩余物)
(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如NaCl(海水晒盐)适用于溶解度 的物质。
结晶的两种方法 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溶液,如KNO3)适用于溶解度 的物质。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四)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 ,横坐标表示 ,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绘制成不同物质随 变化的曲线。
2、线的含义:三线:①“陡升型”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如KNO3;
② “缓升型”: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 ;
③“下降型”: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 。
点的含义:四点:
①曲线上的点:所示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是多少(该温度下 状态)。
②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 相等。
③线上方的点表示:在该温度下,该溶液是 且有部分 ;
④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是 。
■考点一 自然界的水
◇典例1:【2023广东广州真题】某学习小组制作的净水器如图,关于该净水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把自来水变成纯净物
B. 能除尽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C. 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D. 净水时水最后流经小卵石
◆变式训练
1. 【2023辽宁抚顺等真题】日常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
A. 沉淀 B. 吸附 C. 煮沸 D. 蒸馏
2. 【2023福建真题】自来水厂将天然水净化为饮用水,无需进行的操作是( )
A. 降温结晶 B. 絮凝沉降
C. 杀菌消毒 D. 细沙滤水
3. 【2023河南真题】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B. 工业污水未处理可以排放
C. 冰和水的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D.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4. 【2023广东广州真题】用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元素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管和b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2:1
B. b管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
C. 该探究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 该探究的依据是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5. 【2023甘肃金昌真题】水是生命之源。某学校九年级的同学模拟黄河水变成自来水的部分净化过程如下。
(1)取100mL黄河水注入烧杯中,加入少量______(填物质名称),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静置。
(2)实验室在过滤操作中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吸附池内常用______吸附色素和异味。
(4)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考点二 常见的溶液
◇典例2:【2023广西壮族真题】少量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白糖 B. 白酒 C. 白醋 D. 花生油
◆变式训练
1. 【2023湖南长沙真题】在体育中考期间,班主任为同学们准备了很多食物,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
A. 稀饭 B. 番茄蛋汤 C. 酸奶 D. 淡盐水
2. 【2023湖南永州真题】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 稀硫酸 B. 生理盐水 C. 蔗糖溶液 D. 碘的酒精溶液
3. 【2023湖南湘潭真题】下列固体物质加入适量水中,溶液的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 B. C. D.
4.【2023北京真题】时,按下表数据配制溶液。完成下面小题。
溶液序号 ① ② ③ ④ 资料卡片时,的溶解度为;时,的溶解度为。
的质量/g 6 16 26 36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23. 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A. B. C. D.
5. 【2023云南真题】学校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溶液的配制过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②中的砝码和药品放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
B. 若③中烧杯内壁有水珠,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无影响
C. 若④中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
D. 将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
■考点三 溶解度的曲线
◇典例3:【2023湖南邵阳真题】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g;
(2)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
(3)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______的方法(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提纯甲。
◆变式训练
1. 【2023湖南株洲真题】如图为KNO3和NaCl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0℃时,溶解度:KNO3>NaCl
②t1℃时,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
③温度由0℃→t1℃,NaCl的溶解度逐渐减小
④t2℃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KNO3>NaCl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 【2023重庆A真题】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以下问题:
(1)t2℃时,将40gA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_____。
(2)t2℃时,Q点代表_____(填字母,下同)物质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
(3)在(0-t2)℃间,_____两种物质不能配成相同质量分数的饱和溶液。
(4)t1℃时,将等质量的A、B、C饱和溶液同时降低相同温度后,A、B、C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_____。
3.【2023湖北随州真题】 列表法和作图法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请根据下列图表进行分析:
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0.18 0.17 0.16 0.15 0.14 0.13 0.12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10℃时,的溶解度_________(填“>”、“<”或“=”)NaCl的溶解度。
(3)t℃时,将75g 的饱和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g。
1. 【2023黑龙江哈尔滨真题】下列图标表示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A. B.
C. D.
2. 【2023广西壮族真题】鉴别硬水和软水最简易的方法是( )
A. 加肥皂水 B. 观察颜色
C. 加食盐水 D. 闻气味
3. 【2023山东青岛真题】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内设有许多直饮水机,其中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 )
A. 吸附杂质 B. 过滤 C. 杀菌消毒 D. 蒸馏
4. 【2023吉林真题】水在净化过程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 )
A. 沉降 B. 过滤 C. 用活性炭吸附 D. 蒸馏
5. 【2023辽宁铁岭真题】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没有用到的操作是( )
A. 沉淀 B. 过滤 C. 吸附 D. 蒸馏
6.【2023北京真题】 2023年3月1日《北京市节水条例》正式实施。下列做法不利于节水的是( )
A. 用淘米水浇花 B. 水管跑冒滴漏及时维修
C. 选用节水龙头 D. 洗手打香皂时不关水龙头
7. 【2023湖南益阳真题】如图是通电一段时间后电解水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产生的气体a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 产生气体b的一端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C. 水中加入少量Na2SO4可以增强其导电性
D.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8. 【2023湖南郴州真题】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B. 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 电解水产生氢气、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 饮用水越纯越好
9. 【2023内蒙古包头】项目式学习小组利用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处理黄河水样(如图)。下列对水样处理过程分析错误的是( )
A. 能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 B. 能除去水样中难溶性杂质
C. 该过程能将水样转化为软水 D. 该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10. 【2023江苏苏州真题】苏州平江路河道水清见底,道尽江南之美。下列关于河水处理和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中大颗粒的泥沙可通过静置沉降的方法除去
B. 通过生态膜物理过滤可将河水中的离子全部滤去
C. 为使河水变清澈可将河水蒸馏冷凝
D. 厨房废水滤去固体后可直接排向河道
11. 【2023四川乐山真题】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只要将它与自来水连接,便可以除去水中的部分杂质得到直饮水。某品牌直饮水机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
B. 滤膜可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C. 紫外光照射的作用是加热
D. 直饮水一定是软水
12. 【2023云南真题】下列溶液中,溶质不是固体的是( )
A. 食盐溶液 B. 硝酸钾溶液 C. 酒精溶液 D. 蔗糖溶液
13. 【2023湖南邵阳真题】化学老师带领学生在实验室开展“自制简易冰袋”的探究活动,下列用来制作冰袋最佳的固体物质是( )
A. 氢氧化钠 B. 硝酸铵 C. 生石灰 D. 氯化钠
14.【2023广东真题】项目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将树叶放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中煮沸,叶肉变黄时取出,洗刷干净后制成叶脉书签,如图甲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配制 NaOH 溶液不需用到的仪器是( )
A. 烧杯 B. 量筒 C. 漏斗 D. 玻璃棒
15. 【2023重庆B真题】某小组用NaCl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1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玻璃棒的作用只有引流 B. 水倒入时洒出烧杯外,质量分数变大
C. 实验中会用到蒸发皿 D. 实验中选用25mL规格的量筒
16. 【2023内蒙赤峰真题】化学离不开实验,我们通过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探寻物质组成的奥秘。规范的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障。在实验操作水平测试前,小明同学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氯化钠固体 B. 称量氯化钠
C. 量取水 D. 搅拌溶解
17.【2023广东真题】“盐穴储气” 是一种地下储能技术、 储气时采集盐水, 注水时排天然气, 原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题。采集的盐水主要含 NaCl和少量 MgSO4。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解度:MgSO4> NaCl
B. 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a℃时,Mg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D. 将盐水蒸发结晶,可得到较纯的 NaCl
18. 【2023云南真题】夏季下雨之前,天气闷热,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养鱼池中的鱼往往会浮出水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氧气的溶解度会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B. 氧气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可以向养鱼池中通入空气
D. 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可以把养鱼池的水喷向空中
19. 【2023黑龙江牡丹江真题】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生产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现要配制100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______kg,需要水______kg。
20. 【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真题】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化学实验和工农业生产更是离不开水。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具有重大的意义。
(1)在日常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 。
(2)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探究乙醇能溶解在水中的实验,向水中滴入红墨水的作用 。
(3)水体污染,会影响工农业、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请写出预防和治理水体污染的措施
(答一点即可)。
21. 【2023辽宁锦州真题】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实验中连按电源正、负两极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用图2所示自制净水器处理得到的水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纯净物。
(3)写出一种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______。
22. 【2023湖南株洲真题】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设计并进行实验】
(1)实验1(燃烧法):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观察到火焰呈 色。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过一会儿,观察到烧杯壁有 且烧杯外壁发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2(电解法):按图进行电解水实验。在两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中,a为______,b为______。
【实验结论】
(3)由上述两个实验都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拓展提升】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点燃纯净的氢气会发生爆炸 B. 含氧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C. 冰块与水混合得到混合物 D. 电解水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5)若电解水产生了mg氢气,则同时产生了______g(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氧气。
(6)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 ,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请提出条预防和治理水体污染的措施 。
23. 【2023黑龙江龙东真题】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
(2)t2℃时,将60g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
(3)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4)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最好采用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5)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都是饱和溶液
B. 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C. 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甲
1.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必需的物质,我们要爱护水资源。下列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A. B. C. D.
2.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的试剂是( )
A. 食盐水 B. 肥皂水 C. 蔗糖水 D. 蒸馏水
3.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与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
B. 一水多用可节约水资源
C. 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D. 在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可将硬水软化
4.今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B. 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 生活中可以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 电解水实验中,电源负极端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可以燃烧
5.小伟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库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以降低库水的硬度 B. 可以将库水变成蒸馏水
C. 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D. 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和b质量比为2:1 B. H2具有助燃性
C.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 水的电解是物理变化
7.下列厨房的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面粉 B. 植物油 C. 蔗糖 D. 辣椒面
8.农业上用质量分数为16%的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 g该溶液的过程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B.
C. D.
9.在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溶液的实验中,一定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漏斗 B. 玻璃棒 C. 50 mL量筒 D. 烧杯
10.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需固体氧化钠的质量是
B. 固体氯化钠可以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称量
C. 溶解固体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能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D. 用量筒量取所需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11.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需要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10g,水的质量为90g
B. 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大
C. 混匀时应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 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溅出,会导致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小
12.实验室用蔗糖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蔗糖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所需蔗糖的质量为3g
B. 蔗糖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
C. 量水时仰视读数会使溶液浓度偏大
D. 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
13.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C. 硝酸铵固体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吸收热量
D. 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14.向5 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2 mL汽油(无色),振荡静置,实验现象如图所示。由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 B. 汽油易挥发,沸点比水低
C. 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 D. 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的溶液颜色可能不同
15.以下是摘录小丽同学化学笔记本中的部分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NH4NO3溶于水,溶液温度会降低
B. 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隔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 在酱油中适当添加含铁化合物,可预防缺铁性贫血
D. 配制16%的NaC1溶液,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会造成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16.试管内盛有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其上漂浮一小木块。如下图所承,将试管插入烧杯内的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是( )
A. 试管内溶液的质量变小
B. 试管内有固体析出
C. 试管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 小木块浸入溶液内的体积变大
17.如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KNO3的溶解度NaCl的溶解度大
B. 降温能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 t2℃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D. 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Cl,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1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C. 将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不考虑溶剂的挥发),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 t1℃时,将2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19.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的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的溶液
B. t2℃时,将25g乙加入到50g水中,再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33.3%
C. 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D. t1℃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20.2023年5月30日,我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位航天员顺利进入空间站。空间站内航天员吸入的氧气可由电解水提供,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中有液氢,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答出一条即可)。
21. 2023年“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
(1)下列做法有利于减少海河水污染的是_____(填序号)
A. 坐海河轮船时,将垃圾自行带下船并妥善处理,不要扔进海河中
B.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海河中
(2)如图为电解水实验示意图,在实验中,与电源_____(填“正极”或“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高铁酸钾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水处理剂,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4)天津是缺水城市,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生活中遇到水龙头漏水现象,应及时维修,若某水龙头每秒钟漏2滴水,假设每20滴水为1mL,则10小时可以避免损失水的总体积为_____L。
22.下表是氯化钠和氯化钾的部分溶解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氯化钾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1)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_____g。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_____。
(3)某同学用氯化钾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实验过程中水分损失忽略不计)。
①A~D中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
②D中析出晶体的质量是_____g。
23.某同学欲配制12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   g。
(2)图示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3)①若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若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托盘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则应    直到天平平衡。
(4)欲配制6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10%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
备考指南
知识导图
考点梳理
考点突破
真题在线
专项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