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语文版)精品学案: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语文(语文版)精品学案: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26 10:4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案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一隅(yú) 侈谈(chǐ)
磐石(pán) 义愤填膺(yīng)
赎罪(shú) 飓风(jù)
匿迹(nì)
2.读准多音字
(1)撒种:sǎ 其他读音:sā 组词:撒手
(2)旋转:xuán 其他读音:xuàn 组词:旋风
(3)弯曲:qū 其他读音:qǔ 组词:名曲
(4)披露:lù 其他读音:lòu 组词:露出
二、重要词语
1.煎熬:原指烹煮;熔炼;熬制。课文里比喻焦虑、痛苦;受折磨。
2.一隅:课文中指一个角落。亦泛指事物的一个方面。引申为片面。如“一隅之见”“一隅之说”。
3.骇人听闻:使人听了感到十分震惊。
4.兑现:文中指诺言的实现。原指凭证券换取现款。
5.磐石:厚而大的石头。一般用以比喻坚固稳定。
6.义愤填膺:形容心中充满了愤怒。膺(yīng),胸。
7.安之若素:指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
三、作家介绍
马丁·路德·金(1929—1968),是美国一位重要的政治领袖。曾获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他为美国黑人的政治权利而斗争,从而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他带给人们的启示是黑人不应该被隔离,而应受到像其他人一样的待遇,而且应该受到完全的尊重。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
1.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这一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是什么?
点拔:主要是针对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美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府。这一次演讲的时间是1963年8月28日;地点是在华盛顿广场;场合:在华盛顿特区组织二十五万人的集会上。
2.这篇演讲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极富感染力和号召力,试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并仔细体味。
点拨:本文使用最频繁的修辞手法是排比、比喻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第2段“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连用三个“一百年后的今天”,把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的悲惨事实展现在读者面前,很有气势,使人无法回避。作者还有“镣铐”“枷锁”“孤岛”“流亡者”等来比喻黑人所受的种族压迫与种族隔离。
作者比喻手法的运用也令人称道。比如:把无法兑现的诺言比作是“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储存机遇的巨大金库里竟然没有足够的储备”这些比喻讽刺了美国对黑人的敷衍欺骗。还有“镇静剂”“黑暗荒凉的深渊”“流沙”非常形象地表现了种族歧视与种族隔离给国家带来深重的灾难。把“自由和平等的爽朗金秋”与“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相比较,劝诫人们不要心急,“不要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希望人们要坚定信念“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
3.核心图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束缚(fù) 一隅(ǒu)
祈祷(dǎo) 骇人听闻(hài)
B.缔造(dì) 匿迹(nì)
飓风(jù) 义愤填膺(yōng)
C.羡慕(xuàn) 履行(lǚ)
蜕变(tuì) 摇摇欲坠(zhuì)
D.携手(xié) 草拟(nǐ)
峰巅(diān) 心急如焚(fén)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
A.镣铐 枷锁 赎罪 安之若素
B.侈谈 蜿蜒 煎熬 公诸与众
C.签暑 崛起 真谛 坚如磐石
D.歧视 覆盖 洋溢 对现诺言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的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
B.因为我们的许多白人兄弟已经认识到,他们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是休戚相关的。
C.我们认为这个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D.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
4.“自由和平等的爽朗金秋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中“爽朗的金秋”和“酷暑”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
5.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马丁·路德·金(1929—1968),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运动的影响。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B.美国国会在1983年通过“马丁·路德·金纪念日”,并定于1986年实施,以每年一月的第三个礼拜一为纪念马丁·路德·金的国定假日。
C.“我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黑人与白人一样享有自由民主的平等的权利。
D.这篇演讲稿大量运用排比句,句式整齐,语势有力,具有很强的鼓动性。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在此时此刻,我们虽然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个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的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够有所转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然满口异议,反对联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普照人间。
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我怀着这种信念回到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变成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斗争,一起坐牢,一起维护自由;因为我们知道,终有一天,我们是会自由的。
6.“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这个梦想”和“美国的梦想”分别指什么?
7.作者用了六个“我梦想有一天……”的排比句,其中哪一个揭示了全文中心?排比句有何作用?
8.“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刺耳的争吵,变成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乐曲”一句中,“这个信念”具体指什么?“交响乐曲”有何含义?
【类文阅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
伏尔泰(摘录)
(法国)雨果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是永存的。他离开人世时已年登耄耋,他著述极富,肩负着最荣耀也最艰巨的责任,那就是:培育良知,教化人类。他在咒骂与祝福声中溘然长逝;被旧时代所诅咒,又受到未来的祝福。这二者都是至高无上的光荣。他不仅是一个人,他是整整一个时代。
这位伟人所生活的84个年头,经历了达到极点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专制时期和刚刚露出一线晨曦的革命年代。他诞生时,路易十四尚在王位,他去世时,路易十六已经戴上了王冠。他的襁褓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辉,他的灵柩则投射着从大深渊里透出的最初光芒。
在这轻薄无聊、凄惨忧郁的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下,伏尔泰独自一人,面对宫廷、贵族和资本家的联合力量,面对那股毫无意识的强力——群盲;面对那些无恶不作的官吏,他们专门媚上欺下,俯伏于国王之前,凌驾于人民之上;面对那些教士,他们是伪善与宗教狂的邪恶混合体。让我再说一遍,伏尔泰独自一人,向社会上一切邪恶的联合力量宣战,向这茫茫的恐怖世界宣战,并与之搏斗。他的武器是什么呢?是那轻若微风而重如霹雳的一支笔。
他用这武器进行战斗,用这武器赢得胜利。
让我们一齐向伏尔泰的英灵致敬吧!
伏尔泰胜利了。他发动了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场非同寻常的战争,一场以一敌众的战争,一场气壮山河的战争。这是思想向物质作战,理性向偏见作战,正义向不义作战,被压迫者向压迫者作战;这是善之战,仁爱之战。伏尔泰具有女性的温柔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伟大的头脑和浩瀚无际的心胸。
他战胜了陈旧的秩序和陈旧的教条,他战胜了封建君主、中古时代的法官和罗马的教士。他把黎民百姓提高到尊严的地位。他教化、抚慰、播种文明。他承受了一切威胁、辱骂、迫害、毁谤。他还遭到了流放。但是他不屈不挠,坚定不移。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讽刺战胜专横,以嘲弄战胜宗教的自命一贯正确,以坚韧战胜顽固偏执,以真理战胜愚昧无知。
我刚才说到微笑,我要在这里停一停。微笑,这就是伏尔泰!
在伏尔泰之前,只有以某国元首来命名时代的先例。伏尔泰比国家元首更高,他是各派思想的元首,一个新的纪元以伏尔泰开始。从此我们感到,最高的统治力量就是让一切被理性思考。文明曾服从于武力,以后,文明将服从于思想。王权和宝剑折断了,光明取而代之。这就是说,权威已经变换为自由。自此以往,高于一切的是人民的法律和个人的良心。作为一个人,我们要行使权利;作为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责。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这两方面的进步是明确分开的。
让我们在他神圣的墓前鞠躬致敬。……让18世纪来帮助19世纪吧。
9.作者认为伏尔泰“是整整一个时代”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55字)
10.伏尔泰的“微笑”表现了他哪三个方面的特点?分析简要回答。
11.“一个新的纪元”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纪元。(答案不超过15字)
12.下列说法,与原文不合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演讲稿,是雨果为纪念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讽刺作家伏尔泰逝世100周年在伏尔泰墓前发表的演讲。
B.路易十四时代之后,法国进入了伏尔泰时代。
C.伏尔泰除了面对一切敌人之外,还要面对没有觉醒、愚昧落后、没有文化的群盲的“强力”。
D.作为一个公民既要行使权利又要履行义务,在这两方面都必须取得进步。这也是伏尔泰对每个人提出的要求。
【妙笔生花】
13.马丁·路德·金以富有激情的语调、表情和动作演讲出了自己的梦想。请你针对社会、生活、学习中的某一方面,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仿写一个片段,要求像课文一样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增强语势、美化语言,并用适当的语调、体态语和表情进行演讲。
【体验中考】
14.(2011·广西河池中考)综合性学习。
根据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3月底,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以《黄 ( http: / / www.21cnjy.com )豆蒸饭——关注西部学生“小餐桌”》为题,对都安寄宿小学学生长期以“黄豆蒸饭”果腹和留守儿童的状况进行报道。此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河池网也引发热议。
材料二:蓝天立同志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我市偏远山区农村学校“营养餐”和校舍安全问题。将都安县6所小学作为实施寄宿生“营养餐”项目的试点学校,项目标准为每人每日4元。试点成功后,将全面铺开。
材料三:5月31日,由崔永元微博发起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孩子加个菜”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队到达该项目第一站——都安县上远小学,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实质实施阶段。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所表述的内容。
(2)请你以受助学生的身份,恰当地使用“回报”“心潮澎湃”两个词语,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感恩之情。
参考答案:
1. 解析:A项中的“隅”读音应为“yú”;B项中的“膺”读音应为“yīng”;C项中的“羡”读音应为“xiàn”。
答案:D
2. 解析:B项中的“公诸与众”应为“公诸于众”;C项中的“签暑”应为“签署”;D项中的“对现诺言”应为“兑现诺言”。
答案:A
3. 解析:“休戚相关”的意思是: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可改为“息息相关”。
答案:B
4. 参考答案: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自由和平等”的生活氛围比喻为“爽朗金秋”;把“黑人义愤填膺”的反抗情绪比喻为“酷暑”。
5. 解析:马丁·路德·金于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答案:A
6. 解析:“这个梦想”是本文所说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梦想,即美国黑人享有平等自由的权利。
参考答案:(1)美国黑人享有平等自由的权利。(2)美国所宣传的赖以立国的民主、平等、自由的理想。
7. 参考答案:(1)第一个“人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而平等”揭示了文章中心。 (2)作者用排比句,句式整齐,气势磅礴,把作者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向往形象化,深刻表现出作者一直魂牵梦绕的理想,那就是人人生而平等,白人黑人亲如兄弟。
8. 参考答案:(1)黑人享有平等自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权利。(2)“交响乐曲”运用比喻手法,表明白人黑人和睦相处,亲如兄弟,充满了仁慈、博爱精神,是一首和谐优美的乐章。
9. 参考答案:伏尔泰的一生经历了达到极点的专制时期和刚刚露出一线晨曦的革命时代,他是各派思想的元首,开辟了一个新世纪。
10. 参考答案:①善良仁爱,教化、抚慰、播种文明。②面对敌人不屈不挠,坚定不移。③讽刺幽默的战斗风格。
11. 参考答案:理性、文明、自由、法治、光明
12. 解析:D选项中“这两方面都必须得进步”,“这是伏尔泰对每个人提出的要求”与原文第9段最后一句话的内容不符。
答案:D
13. 答案示例:
我有一个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让所有的沙漠都变成绿洲,再也没有铺天盖地的沙尘暴,遮挡我们的双眼。
我有一个梦想,让每一条河流都清澈见底,不再泛起肮脏的白沫,让每一条鱼儿快乐地嬉戏。
我有一个梦想,让每一片天空都碧蓝如洗,不再涂抹滚滚的浓烟,让每一只鸟儿自由地翱翔。
我有一个梦想,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不再有垃圾堆积成山,让每一个孩子在绿树下草地上健康地成长。
14. (1)解析:阅读材料,找出主要事件和关键性词语并且用简要语言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社会各界关心都安寄宿小学学生的食宿问题并已进入实质实施阶段。
(2) 答案示例:吃着热腾腾的美味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口的饭菜,我心潮澎湃,充满了对帮助我们的好心的人们的感恩之情,我暗下决心,一定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来报答帮助过我们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