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18 14:5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图中甲、乙,丙、丁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正确的是
2023-2024
A.甲一公路运输
B.乙一水运
C.丙一铁路运输
D.丁一航空运输
5.从郊区运新鲜蔬菜到城区超市销售,其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A.甲
B.乙
C.丙
D.丁
题号

总分
读我国部分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完成6~8题。
得分
1009
110
12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北距离小于东西距离
2
呼和婚特
B.大陆海岸线长于陆上国界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
C.渤海、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假川
D.中国领海宽度为24海里
图创一冈界一利30等高战/m
2.人口流动是彩响一个地区短时间内常住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人口流
6.河流①的名称是
动的总体方向是
()
A.长江
B.黄河
C.淮河
D.乌苏里江
A.由农村流向城市
B.由城市流向农村
7.图中100E以东、120E以西40N以北的范围内,最主要的地形区的特征是()
C.由平原流向山区
D.由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A.等高线密集,地形陡峭
3.小明做的暑假旅行攻路中,不可能实现的活动是
)
B.等高线密集,地势平坦,起伏小
A.在西安吃肉夹模
B.在内蒙古草原上骑马
C.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起伏小
C.在青藏高原参加泼水节
D.在哈尔滨参观圣·索菲亚教堂
D.等高线稀疏,地表崎岖不平,起伏大
下图为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运、航空运输四种交通运输方式特征比较示意
图。读困,完成4~5题
8.②地区形成大面积的沙漠,主要是因为
()
速度
A.靠近祁连山脉,山上冰雪融水少
B.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用水量大,导致地表缺水
,丙
C.山脉阻挡来自海洋上的水汽,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乙
D:枯水期黄河水量小,灌溉水源少
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运量
A.北方的江河有结冰现象
B.海南省的水稻一年三熟
D.遭遇洪水来不及撤离时,应在身上捆绑重物,防止被洪水冲跑
C.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14.下列地理事物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D.湿润区只分布在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的地方
A.大理岩
B.服装
C.森林
D.自然风景
拉萨和成都两地的韩度相近,但气候特征差异较大。读拉萨和成都多年平均各
为了确保耕地面积的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结合下
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10~11题。
面的漫画,完成15~16题。
气温/℃
降水量/毫米
气温/℃
降水量/毫米
600
1600
500
500
00
300
200
200
100
100
15,我国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是基于本国土地资源
的特点。
7
10月份
10月份
拉萨
成都
A.利用类型不全
B.地区分布不均
10.下列对两地气候特征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C.耕地比重小
D.后备耕地充足
A.拉萨4月平均气温高于成都
16.针对该漫画,某同学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最贴切的是
B.拉萨8月平均降水量高于成都
A.坚持农田农用
B.扩大城市规模
C.成都4月平均降水量低于拉萨
C.加快生态建设
D.发展现代农业
D.成都8月平均气温高于拉萨
17.《晏子春秋》中记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
11.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南橘北枳”说明我国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A.东、西部存在地理差异
C.地形
D.农业生产
B.淮河水文特征有季节差异
12.目前,对台风最重要的监测手段是
C.南、北方存在地理差异
A.洪水预警系统
B.气象台人工检测
D.农作物收获的时间有差异
C.卫星遥感技术
D.气象气球探测
18.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逐渐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其主要影响
13.掌握基本的求生自救方法,可以降低灾害带来的损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因素是
()
A.技术与人才
B.资源与土地
A.当野外過到龙卷风时,应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且远离大树,以免被砸伤
C.市场与交通
D.气候与地形
B.当地震发生时,应立刻从楼梯跑到楼下躲避
19.根据因地制宜原则,下列地区及作物种植搭配不正确的是
C.在山区遭遇泥石流时,应沿着泥石流流动方向向下坡跑
A.四川盆地一甘蔗、水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