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声的世界 多彩的光 走进信息时代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累分人
得分
注意事项:共5大题,21小题,满分70分,作答时间60分钟。
中考对接点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声音的特性
3.光现象辨识及解释,作光的反射和折射相关光路图
4.探究平面镜成像
5.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6.电磁波的理解与应用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如图,雨过天晴会出现日晕,这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当光线射入卷层云中的冰晶后会发生 现象,太阳光是由 混合而成的,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晕。
2.在物理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做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溅出水花的实验,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模拟了“闻其声而知其人”的场景,说明不同的人声音的 不同;给同学们表演“狮吼功”,酒杯被震碎,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3.某汽车司机下车时将一瓶矿泉水放在仪表台上,不料因阳光照射,车内物品被点燃,从而引发火灾。太阳光经过矿泉水瓶时发生了 (选填“反射”或“折射”)现象,矿泉水瓶相当于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因此,车内不应放置有聚光效果的物品。
4.河南省科技馆新馆旁边修建了一个塔,高80 m,名为“玲珑塔”。如图所示,站在对面不同位置的人都能看到“玲珑塔”,这是因为光在“玲珑塔”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湖中看到“玲珑塔”的倒影比塔本身更暗是因为有部分光进入水中发生了光的 现象。
5.如图所示,这是摄影师拍摄的贾鲁河面两只天鹅飞离水面的情景,这个过程中,它在水中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天鹅在3 s内从水面飞到离水面15 m高度,此时天鹅在水中的像离水面的距离为 m,水中的像相对于天鹅竖直向下运动的速度为 m/s。
6.无线电波与声波都可以传递信息,两者有许多相似与不同之处,请仿照下例,通过举例说明无线电波不同于声波的两个特点。
序号 事例 特点
1 “玉兔号”探测器通过无线电把月球表面图像传送回地球 说明无线电波传送的距离很远
2 通过无线电视直播可以把春晚的画面实时传播到千家万户
3 说明无线电波不能被人耳直接听到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
7.下列估测最合理的是 ( )
A.正常对话的响度约为50 dB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C.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105 m/s
D.正常人脉搏每分钟跳动40次
8.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于人的听觉上限而得名,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下列不是利用超声波的是 ( )
A.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B.用声呐确定潜艇的位置
C.探测核爆炸的强度 D.监测道路上行驶的汽车是否超速
9.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哨音是由塑料管振动产生的
B.上下推拉“活塞”,音调发生改变
C.改变吹奏的力度,音调发生改变
D.改变吹奏的力度,音色发生改变
10.装有适量水的烧瓶和点燃的蜡烛放在水平桌面上,当蜡烛和烧瓶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在墙壁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像是 ( )
A.正立、等大的 B.倒立、放大的
C.正立、放大的 D.倒立、缩小的
11.在与声有关的四幅图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
A.如图甲,射击时佩戴耳罩
B.如图乙,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C.如图丙,高架路某些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
D.如图丁,街头设置的噪声监测仪
12.2022年北京冬奥会交接仪式上,两个人推动着巨大的地球仪在冰面上滚动。在地球仪靠近光源的时候,形成了长长的影子,下列与影子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
A.凿壁借光 B.对镜贴花黄
C.潭清疑水浅 D.杯弓蛇影
13.(双选)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装有适量的水,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入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将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
A.保持水面的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保持水面的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的入射角减小
C.保持激光射入的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D.保持激光射入的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14.(双选)截至2021年底,河南省已实现乡镇以上5G网络全覆盖。5G网络比4G网络有更大的容量和更快的数据处理速度,如图, 这是4G网络与5G网络频率与波长大致的分布图。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5G比4G利用的电磁波波长更短
B.5G使用的电磁波的频率更低
C.5G信号的传播速度比4G信号的传播速度快
D.5G和4G都是利用数字信号传递信息的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5.请画出图中光线斜射入透明液体中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并保留作图痕迹。
16.图中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水平射向竖直放置的凸透镜,请画出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凸透镜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7题4分,第18题6分,第19题9分,共19分)
17.小丽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一枚红色跳棋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特点。
(1)实验时,选用的薄玻璃板需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一枚红色跳棋。小丽从这枚红色跳棋的 (选填“同一侧”或“另一侧”)向玻璃板看去可以看到这枚红色跳棋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2)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小丽透过玻璃板 (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跳棋的像。
(3)小丽把另一枚同样大小的跳棋放在像的位置是为了 。
18.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水平放置平面镜,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
(1)实验时,应该选用较 (选填“光滑”或“粗糙”)的纸板,使得光在纸板上发生 反射。
(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上 (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选填“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内。
(3)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实验可得出结论:反射角 入射角。
(4)若让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该实验现象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
19.小刚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进行了如下操作:
(1)安装实验装置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使它们三者中心大致在 ,目的是 。
(2)通过探究,记录并绘制了像距v与物距u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3)当蜡烛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时,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该成像原理工作的。
(4)小刚欲使光屏上再成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若保持凸透镜不动,应将蜡烛移到 ,同时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5)在图乙中,小刚将自己的近视眼镜取下来并使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他应将蜡烛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光屏上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
(6)小刚发现蜡烛燃烧产生的异味令人难受,经讨论,同学们认为可利用LED灯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其好处是 。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第20题8分,第21题9分,共17分)
20.河南驻马店嵖岈山是电视剧《西游记》的主要拍摄地,齐天大圣孙悟空的扮演者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 m处。
(1)镜中的像与他相距多少
(2)若他再远离穿衣镜0.5 m,镜中的像与他的距离是多少
(3)齐天大圣孙悟空一个跟斗可以翻十万八千里(相当于5.4×104 km),1 s可以翻一个跟斗,请你做裁判,判断他的速度与光速相比谁更快,并通过计算说明原因。
21.家在信阳的小军暑假要去被人称为“人工天河”和“中国八大奇迹之一”的安阳红旗渠旅游,爸爸开车送他赶往信阳东站,在行驶过程中,他看到如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时为上午10:30。
(1)爸爸看到交通标志牌后鸣笛,经过3 s后听到回声,已知空气的传声速度为340 m/s,汽车按图乙的速度表显示的速度匀速行驶,求汽车听到回声时离标志牌的距离是多少
(2)汽车按如图乙所示的速度表显示的速度行驶,从标志牌处行驶到信阳东站需要多少时间
(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按最快速度赶往信阳东站,求赶到信阳东站的时刻。
参考答案
1.色散 七种色光
2.振动 音色 能量
3.折射 凸透镜
4.漫反射 折射
5.不变 15 10
6.说明无线电波传播的速度很快 无线电通信时必须使用专业器材才能听到声音
7.A 8.C 9.B 10.D 11.B 12.A 13.BC 14.AD
15.如图所示: (2分)
16.如图所示: (2分)
17.(1)竖直 同一侧
(2)不能
(3)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4分;有其他合理的答案均参照给分
18.(1)粗糙 漫
(2)不能 同一平面
(3)等于
(4)光路可逆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6分;有其他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
19.(1)同一高度 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10
(3)放大 投影仪
(4)30 cm刻度的左侧 靠近
(5)远离
(6)有利于健康(或环保,或安全,或LED灯亮度强等其他合理答案均视为正确)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9分;有其他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
20.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与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物与像的距离是物与平面镜距离的两倍,因为扮演者距平面镜1 m,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1 m×2=2 m (2分)
(2)若他远离穿衣镜0.5 m,则他与平面镜的距离是1 m+0.5 m=1.5 m,所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5 m,故像与人的距离是1.5 m+1.5 m=3 m (3分)
(3)孙悟空翻跟头的速度:v===5.4×107 m/s<3×108 m/s
所以光速更快。 (3分)
21.解:(1)由v=得,鸣笛声传播的路程:
s声=v声t=340 m/s×3 s=1020 m
汽车行驶的路程:
s车=v车t= m/s×3 s=50 m
汽车听到回声时离标志牌的距离:s=-s车=-50 m=485 m (3分)
(2)由题意可知: v车=60 km/h, s1=40 km
由v=可得,标志牌处到信阳东站的运动时间:
t1===h=40 min (3分)
(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处按最快速度v1=120 km/h赶往信阳东站,通过的路程s1=40 km ;由v=可得,赶到信阳东站的最短时间:t2===h=20 min
又因为起始时刻为10:30,则到达信阳东站的终点时刻为10:30+20 min=10:50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