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物理复习单元检测卷苏科版3 物体的运动(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物理复习单元检测卷苏科版3 物体的运动(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1-18 13:5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 物体的运动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累分人
得分
注意事项: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80分,作答时间为80分钟。
中考对接点 1.长度、时间的估测(10年7考)
2.物体运动状态的判定,速度的相关计算(10年9考,常在填空题中考查,可能会结合其他知识板块进行考查,如考查力学知识)
3.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2014.31)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下列物体长度最接近2 m的是 (   )
A.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 B.教室门的高度
C.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 D.一枚1元硬币的直径
2.下列著名诗人李白的诗句中,能估算出物体速度大小的是 (   )
A.天台四万八千丈 B.飞流直下三千尺
C.千里江陵一日还 D.桃花潭水深千尺
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
4.下列实验中,利用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这一方法的是 (   )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B.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C.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D.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5.如图,这是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20 m/s
B.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乙两车在0~20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在10~20 s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
6.无风的天气,小明和同学一起用机械停表和刻度尺测量乒乓球下落的平均速度,他们让乒乓球从三楼由静止竖直落到地面。对于实验有关的操作和分析,正确的是 (   )
A.选择量程为1 m的刻度尺来测量下落高度
B.机械停表在使用前需先使指针回零
C.所测速度表示乒乓球每一时刻的快慢
D.乒乓球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
7.小明假期乘坐高铁去西安,他坐上停在站台上的高铁列车后,过了一会儿,他看见站台上的建筑向西退去,同时看到旁边另一列高铁也向西退去。此时,下列关于两列高铁的运动状态,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明乘坐的高铁停在站台上
B.小明乘坐的高铁可能向西运动
C.另一列高铁一定向西运动
D.另一列高铁可能向东运动
8.小丽参加了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起跑后,小丽越跑越快,最终以16 s的成绩获得冠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比赛中,观众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判断运动员运动的快慢
B.比赛结束后,裁判通过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判断运动员运动的快慢
C.小丽全程的平均速度是6.25 m/s
D.小丽跑完前50 m一定用了8 s
9.小明上学通常有三种交通方式,分别是骑电瓶车、骑自行车和跑步。若骑电瓶车的速度为18 km/h,骑自行车时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3 km,跑步时的速度为5 m/s。则 (   )
A.骑电瓶车时速度最大 B.骑自行车时速度最大
C.跑步时速度最大 D.三种交通方式速度一样大
10.一个木箱漂浮在河中,随平稳流动的河水向下游漂去,在木箱上游和下游各有一条木船,两船距木箱距离相等,两船同时划向木箱,若船在静水中划行的速度大小相同,那么 (  )
A.上游的木船先捞到木箱 B.下游的木船先捞到木箱
C.两船同时到达木箱处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与作图题(共7小题,计22分)
11.(2分)请在数据后面补上合适的单位:一名普通中学生走路的步长约为40    ;心脏跳动一次大约需要0.8    。
12.(2分)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    之比叫作速度,喷气式客机飞行的速度约为250 m/s,该速度值的物理意义是        。
13.(3分)小明对物理课本的宽度进行4次测量,记录数据如下:18.32 cm、18.31 cm、17.33 m、18.33 cm,该课本的宽度是    cm,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若小明用拉长的塑料软刻度尺测量课本的宽度,测量结果将比真实值     。
14.(4分)如图所示,这是加油机给歼击机进行空中加油时的“三机同框”照。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歼击机是    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歼击机是    的。歼击机的发动机向后喷气,飞机就向前飞行,这是利用力的作用是    的。执行战斗任务时,歼击机通过扔掉副油箱,减小    ,可以提高机动性。(前两空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15.(3分)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运动。他们运动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的速度   (选填“<”、“>”或“=”)乙的速度,甲的速度为    m/s,第5 s时两人相距    m。
16.(4分)某校去延安进行红色研学旅行。小明上车时,他的手刚触碰到车门,就被“电”了一下,这是因为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与空气摩擦而带了    。大客车以8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0.5 h,通过的路程是    km。当大客车行驶至某一路口时,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标志牌中的“60”表示            ,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大客车到达延安至少还需要    min。
17.(4分)(1)图-1中的轮船正在远离码头,请在图中画出轮船旗杆上正在飘动的旗子。
图-1
(2)一辆玩具车以3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图-2中画出该玩具车运动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图-2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计22分)
18.(4分)请完成下列填空。
(1)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    、分度值及零刻度线在哪里。如图-1,被测木块的长度为
    cm。
图-1
(2)如图—2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min    s。
图-2
19.(4分)某同学要测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总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绕圈的总长度L2;
C.用细铜丝的总长度除以细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为 ;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细铜丝缠绕在铅笔杆上的圈数n。
(1)以上实验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填步骤字母);有错误的步骤应改正为:            。
(2)改正错误后,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应是    。
(3)该同学在绕细铜丝时,圈与圈之间有间隙,则测量值会偏    。
20.(7分)如图所示,这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是     。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便于测量时间,应    (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倾斜角度。
(3)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tAB=   s;从A点到C点的路程sAC=   cm。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   m/s。
(4)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的是    。
(5)进一步实验测得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2,则小车全程平均速度v=     (用字母v1和v2表示)。
21.(7分)降落伞是让人或物体从空中安全降落到地面的一种工具,广泛用于应急救生、空投物资等。某兴趣小组提出了一个问题:降落伞的降落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 他们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降落伞的降落时间与伞面材料有关。
猜想二:降落伞的降落时间与伞面面积有关。
猜想三:降落伞的降落时间与伞和重物的总质量有关。
针对以上猜想,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方案,准备了以下主要实验器材:①纱布、棉布、防水布;②小沙包若干;③剪刀、刻度尺、透明胶带、绳子、天平。
(1)如图,将沙包挂在降落伞上,并使它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实验时,同学们发现实验器材中缺少的一种测量工具是    。
(2)完善实验器材后继续实验,获得以下数据。
实验序号 伞面材料 伞面面积/cm2 伞和重物的总质量/g 降落时间/s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
1 纱布 1200 100 8.6 8.5 8.7 8.6
2 棉布 1200 100 9.3 9.5 9.4 9.4
3 防水布 1200 130 10.7 10.8 10.9 10.8
4 防水布 1500 130 13.1 13.4 13.4 13.3
5 纱布        
①比较实验序号为1、2的两次实验所得数据,可验证猜想   。
②比较实验序号为     的两次实验所得数据,可验证猜想二,结论是:                      。
③进一步分析发现,针对建立的假设,所收集的证据并不完整,请你在表格中的横线上将实验序号为5的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3)本实验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
四、综合题(共2小题,计16分)
22.(7分)汽车遇到意外情况紧急停车时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若汽车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汽车行驶了14 m,汽车的牵引力为2×103 N;制动过程所用的时间为2.3 s。汽车在两个过程中通过的总距离为30 m,问:
(1)汽车在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汽车牵引力在反应过程所做的功是多少
(3)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23.(9分)西康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包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陕西“米”字型高铁网南北向主干道。西康高铁全长为171公里,设计最高速度为350 km/h。假设通车后,小明和家人从安康坐高速列车去西安旅游,若该次高速列车的平均速度为300 km/h。
站名 到站时间 出发时间
安康 16:19 16:40
旬阳北 17:12 17:18
镇安 17:59 18:10
柞水 18:29 18:32
西安 20:00 20:28
(1)小明和家人经过多少分钟到达西安
(2)上表为目前安康站到西安站的K692次列车运行时刻表(部分),请比较,小明和家人坐高速列车去西安比坐K692次列车去西安节省多少分钟
(3)若K692次列车在路上匀速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000 m,小明从上桥到离开桥,通过大桥的时间是20 s,列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时间是28 s。则K692次列车车身长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1.B 2.C 3.D  4.C 5.A  6.B 7.D 8.C  9.D  10.C
11.cm s
12.时间  客机每秒飞行250 m
13.18.32 1 小
14.静止  运动  相互 惯性
15.> 6 25
16.电  40  该路段车速不能超过60 km/h 45
17.(1)如图所示:(2分)
(2)如图所示:(2分)
18.(1)量程 3.50
(2)5 37.5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4分,有其他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
19.(1)A  用细铜丝绕圈的总长度除以细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为
(2)DBEC
(3)大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4分,有其他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
20.(1)v=
(2)减小
(3)2  90.0  0.15
(4)B
(5)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7分,有其他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
21.(1)停表
(2)①一
②3、4 其他条件都相同时,伞面面积越大,降落伞的降落时间越长 
③1200 120
(3)控制变量法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7分,有其他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
22.解:(1)由v=得在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
t1===0.7 s  (2分)
(2)牵引力在反应过程所做的功:
W=Fs1=2×103 N×14 m=2.8×104 J (2分)
(3)紧急停车全程所用时间t=t1+t2=0.7 s+2.3 s=3 s
全程的平均速度:v== =10 m/s (3分)
23.解:(1)由v= 得,小明和家人到达西安的时间:
t= = =0.57 h=34.2 min (2分)
(2)K692次列车从安康到西安的运动时间:
t'=20:00-16:40=3:20=200 min
节省的时间:
Δt=t-t'=200 min-34.2 min=165.8 min  (3分)
(3)列车的速度:v车= = =50 m/s  
s总=v车t总=50 m/s×28 s=1400 m
列车车身的长度L=s总-s桥=1400 m-1000 m=400 m  (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