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22《元代小令四首》天净沙 秋思课件 北京课改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下册22《元代小令四首》天净沙 秋思课件 北京课改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26 21:1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 第22课 元代小令四首
天净沙·秋思情 境 导 入返回情境导入返回学习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能正确说出作者寄寓在小曲中的思想感情。
2.通过画面的赏析,准确描述小曲表现的形象,体会形象中蕴涵的意境。
3.理解《天净沙 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整体感知  元代戏曲作家,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
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元初作家中散曲流传得最多的一个。作品豪放清逸,杂剧以《汉宫秋》为代表。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秋天里的思念。题眼是“思”,“秋”是特定的季节,“秋思”二字概括了全诗的内容。西风:
断肠:从西边吹来的风;常指秋风。课文指秋风。形容悲伤到极点。理清文章层次,梳理文章结构。枯藤 老树 昏鸦抒情写景小桥 流水 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 在天涯凄凉
冷清羁旅之思古道 西风 瘦马游子之悲返回1、文中都写了哪些意象?分别有什么特别的意义?研读课文1、本曲前三行列出了哪些景物?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前三句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笼罩在苍茫暮色中的枯藤、老树、乌鸦,呈现出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 昏鸦归巢反衬出游子的漂泊无所归宿。
小桥流水旁的人家虽然简陋清贫,却有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透露出游子对宁静温馨的家园生活的向往,也反衬出有家归不得的悲苦。
寒风飕飕,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正在蜿蜒古道上艰难跋涉。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入,但已不难想见马背上的游子疲惫、憔悴的神情。2.你能为这三句诗拟一个小标题吗?深秋郊野晚景图
古道?秋风?独行客
凄苦羁旅图 3. “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前两句是写景,末二句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穿着整首曲的情思4.这首小令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小令寄情于物,通过对众多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羁旅天涯的人的凄苦愁楚之情。 《秋思》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品中动景与静景、暗淡的色调与明亮的色调、天伦之乐与羁旅之苦,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映衬,增强了视觉效果和感彩。这首小令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语言极为精炼确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诗情浓郁的画画,创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9个形象9个小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小画面。各句各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整齐的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课文小结 《天净沙·秋思》是散曲作家马致远的一首小令,描绘了一幅苍茫萧瑟的夕照秋景图,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凄苦、惆怅之情。退出布置作业 1.完成老师布置的网上作业;
2.背诵《天净沙?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