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市红塔中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53 直线运动(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宜兴市红塔中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53 直线运动(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6-27 06:20:08

文档简介

宜兴市红塔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 年级 物理 教学案
课 题 直线运动2 课型 新课 课时 1课时
备课组成员 毛惠琴 吕朝晖 王清华 主备 王清华 审核 顾旭东
教学目标 1、运用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来解决一些简单的运动问题,培养初步的分析能力2、能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进行计算3、让学生能够读懂T722次特快列车的时刻表以及打的发票,使学生了解物理、生活、社会的联系。
教学设想 重点:会用s=vt,v=s/t,t=s/v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掌握规范解题格式,已知、求、解过程。教法: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多媒体辅助。
教学准备 计算机及课件、实物投影。打的发票。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复习】1、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什么?2、什么是变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什么?3、如何测量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例题讲解】【教师活动】1.课本P115例题。用课件将例题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根据物体运动特点,判断运动性质。规范解题格式,一般包含了已知、求、解过程、答。由于速度、路程、时间单位较多,熟悉单位换算。计算运动速度,注意速度所反映的物理意义和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对应关系。一道习题,从不同角度分析,往往不止一种解法,看看还有哪些解题途径?动手解一解,比较那种方法好?注:公式变形的需要,决定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准备一道习题。例:光的传播速度为3×10m/s,光从太阳到地球所需时间为8min20s,试求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学生活动】让学生自己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画出示意图将已知条件和要求的物理量标在图上。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想,可以互相讨论一下。由学生介绍让两位学生板演【活动说明】把学生的作图放在实物投影上,与教师自己用课件画的示意图比较,进行评价。强调作图对解题的帮助,鼓励同学们作示意图。教师评价强调解题的格式规范性将公式变形。分析指出学生的失误。三、实际应用 联系实际【教师活动】运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1、上海到南京的T722次特快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书本P116(附图表格)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2)列车在哪个路段运行的最快?在哪个路段运行得最慢?2、同学们肯定都坐过出租车,有没有同学注意过打的车票是怎样的?现在这有一张车票,你们从中能获得什么信息?(电话、车号、上车时间、下车时间、路程等等)能知道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吗?请同学们算出这张车票出租车的速度?【学生活动】学生分析运行时刻表的意思。回答:通过时刻表得到什么样的信息即已知条件。路程、时间。大部分同学坐过出租,很少注意车票。所有同学各抒己见。生(齐):能【活动说明】题目用PP投在屏幕上。教师引导学生审题用实物投影展示一张打的车票四、课堂小结通过这堂课学到了什么?(运用速度公式解题)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总结五、作业1、P116WWW第二题2、课外实践,设计两个测量从你家步行到学校的平均速度的活动方案。(要求写出设计原理)
板书设计
教后感:宜兴市红塔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 年级 物理 教学案
课 题 直线运动1 课型 新课 课时 1课时
备课组成员 毛惠琴 吕朝晖 王清华 主备 王清华 审核 顾旭东
教学目标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2)理解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和公式。(3)知道平均速度。(4)通过组织学生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特点。(5)利用生活中具体事例让学生切身体验,学会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6)能积极参与实验活动并体验发现规律的乐趣。(7)尝试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真正达到学有所为,学有所用。
教学设想 重点: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概念、公式。难点: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理解。教法: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实验探究和多媒体辅助。
教学准备 一端开口的玻璃管 刻度尺 秒表 水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导语一 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播放课件flash动画:龟兔赛跑。导语二 师:有一则关于“龟兔赛跑”的寓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故事,说的是兔子思想麻痹,骄傲自大。比赛过程中跑一会儿睡一会儿,而乌龟不甘落后,连续奋斗,终于先到了终点。提出问题:究竟谁的速度更快一些?要知道它的答案我们就要研究本节匀速直线运动。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1.匀速直线运动【演示】将内径为1cm,长约50cm 的玻璃管内灌满水,管内封有一小气泡。【观察】将玻璃管竖直放置,使气泡由管底竖直上升,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讨论】如何测出气泡通过10cm、20cm、30cm和40cm所用的时间?写出你们设计 方案。【点拨】师:1、为了便于对路程和时间进行读数,可用红线或橡皮筋做标记。2、标记的起点最好离管底稍远一些3、秒表测时间之前,让管中气泡运动几次,对其运动快慢情况有一定认识,以便有的放矢地测量运动时间。4、为了便于观察,可在清水中滴几墨水【做一做】按照方案动手做一做并把测量数据填入下表中,计算出相关的速度。速度(m/s)【议一议】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运动规律如何?气泡在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正比例,运动速度可以是看作不变的。【作一作】根据实验数据作出s—t图、v—t图。【小结归纳】(板书)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应用】你能举出一些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例子吗?生: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空中匀速下落的雨滴;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的顾客等。二、变速直线运动【演示课件】美国短跑名将刘易斯1991年在日本东京“世界田径锦标赛”上跑完100m的情景,并附有刘易斯通过不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表:如下距离(cm)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时间(s)0.001.882.963.884.775.616.467.308.139.009.86【想一想】刘易斯在这100 m的运动过程中是匀速直线运动吗?生:不是。【议一议】为什么刘易斯在这100 m的运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程中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呢?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100m的运动过程中,哪个10m路程段的速度最大?哪个最小?有没有哪段路程中速度相等?【交流】学生:相同路程所用时间不等(或他在每一段的速度不等)。【投影】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观察照片分析苹果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小结归纳】(板书)2、变速直线运动:(1)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2)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3)变速直线运动比较复杂,在粗略描述其运动情况时,仍可使用v=s/t示速度,但这个速度是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类型一: 匀速直线运动[例1]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计算公式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正比C.速度v和路程s成正比,和时间t成反比 D.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例2]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A 甲在乙前面0.6米处B 甲在乙前面1.2米处C 在甲前面0.6米处D 在甲前面1.2米处[例3]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a)、(b)所示。(1)观察图(a)可知,甲车在作_______直线运动。甲车通过0.6米的路程所用时间为____秒。(2)观察图(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_米。(3)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________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类型二: 变速直线运动[例4] 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和兔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当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在龟兔赛跑的全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乌龟的速度始终大于兔子的速度   B.兔子的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C.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 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例5] 课外活动时,小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生系如图4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总 结】 1、匀速直线运动2、变速直线运动五、作业 《补充习题》板书设计: 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2,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