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试卷
历史
本试卷共10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
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含题
目要求的一项。
1.有学者在论及中华文明起源时指出,中原的仰韶文化、鲁南苏北的青莲岗一大汶口
诸文化,与江汉间的屈家岭文化有切不断的交流。北方的红山文化来到临汾盆地的
陶寺遗址后,与来自关中的仰韶文化汇合。这几方面的聚合,终于给予中原文化巨
大的发展能量,蔚为夏商周“三代”文明的主流。该观点认为中华文明
A.起源于中原的仰韶文化
B.由多元文化汇聚而成
C.形成于夏商周三代时期
D.由单一文化发展而来
2.《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
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与此记载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内外服制度
C.井田制
D.宗法制
3.“战国七雄”中的燕国所在区域位于下图中的
胡
4
5
东
租或
从快属林
长
A.①
B.②
C.③
D.④
高一历史试卷第1页(共10页)
4.下面是某高一学生在学习秦朝历史后摘录的笔记。笔记内容反映的是
公元前230一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相
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一秦朝,定都咸阳。
A.秦统一的背景
B.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C.秦统一的过程
D.秦统一全国的意义
5.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
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6.下表为汉武帝时期采取的治理措施,其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政治
颁布“推恩令”、设置刺史
经济
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
思想
尊崇儒术
稳固边疆
设置河西四郡
A.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政权的更迭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7.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取得明显
进步。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①北方人口大批南迁
②南方的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④京杭大运河促进南北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中国古代在某个领域取得极高成就的人常被尊称为“圣”。下列历史人物中属于隋
。
唐时期的是
①“医圣”张仲景
②“画圣”吴道子
③“书圣”王羲之④“诗圣”杜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大雁塔位于陕西西安的慈恩寺中,为唐玄奘主持所建。“雁塔题名”成为进士及第
的代称。与此相关的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高一历史试卷第2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