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我国区域
发展战略
第四章 第二节第2课时
新课导入
视频:国家发展改革委:长江经济带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长江经济带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1.结合资料,了解长江流域概况。
2.运用资料,了解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区位条件,理解其战略定位。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02
目 录
长江流域概况
气温:绝大部分地区暖热,有利于作物的生长,生物量多,产出快,生物资源丰富。河流无结冰期,四季通航,利于河运发展。
长江流域气温分布图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降水:降水丰富,有利于作物的生长。河流水量大,利于河运发展。但雨季长,降水的变率大,伏旱、洪涝、台风等气象灾害是本流域的不利因素。
长江流域降水分布图
东中部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西部高原山地,为农业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地形的复杂也给交通造成不便。
地形
长江流域概况
矿产资源
湖北的铁、贵州的煤,四川的天然气、东南丘陵、云贵高原的有色金属非常丰富,为本流域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长三角矿产资源不足。
水资源与水能资源丰富
水生生物资源衰退;水污染严重。
长江流域水能资源
当前,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中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濒危鱼类物种达到了92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物种已经接近300种,长江江豚数量急剧下降,现在的数量只有国宝大熊猫数量的一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女神”白鱀豚已经多年没有见到踪迹。
长江江豚
白鱀豚
长江三峡——瞿塘峡
武汉黄鹤楼
旅游资源
上海
长江流域交通网络密集,河运发达河港城市众多
长江经济带交通网络分布示意
长江内河港口和通航河道
交通便利
人口众多城市密集
工农业发达
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布
长江流域是我国最大的粮仓,粮食产量约占全国一半。
水稻种植
视频:长江流域概况
范围:
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1%。
地位:
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也是一条面向国内外开放合作的重要走廊。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背景
读图,归纳长江经济带的位置范围。
(1)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 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市;
(2)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具有水陆双向开放的区位优势;
(3)长江经济带连接北部沿海的环渤海经济区及南部沿海的珠三角经济区。
【答案】
长江经济带的位置和范围
思考
长江经济带范围示意
1. 说出长江经济带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2. 议一议,影响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有哪些?
活动
阅读教材95~96页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长江经济带地形和矿产资源分布
参考答案:
位置和交通优势:承东启西,接南济北,通江达海;资源优势:丰沛的淡水资源,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资源,众多旅游资源和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产业优势:重要的工业走廊,农业基础地位高,人力资源优势:人才荟萃,科教事业发达,技术与管理先进;市场优势:人口密集,收入水平高,具有各种消费需求,对国内外投资者有很强的吸引力。
问题:1. 说出长江经济带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长江经济带地形和矿产资源分布
参考答案:
环境污染严重;沿江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同质化;上、 中、下游之间经济联系薄弱;能源资源不足。
问题:2. 议一议,影响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有哪些?
长江经济带地形和矿产资源分布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作用,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推动沿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充分体现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内河经济带。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交通网络分布示意
黄金水道
长江水量大,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四季通航。
长江长度长,支流多,南北对称分布,横贯东西,联系南北,江海联运,营运里程长。
长江流域,工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城市密集,人口众多,运输需求量大,河运廉价。
长江黄金水道景观图
长江内河港口和通航河道
立足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地区各自优势,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
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布
长江大桥
用好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资源,创新开放模式,促进优势互补,培育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的衔接互动,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横贯东中西、连接南北方的开放合作走廊。
长江经济带位置和范围示意
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发展格局
一轴: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
两翼:发挥长江主轴线的辐射带动作用,向南北两侧腹地延伸拓展,依靠沪蓉和沪瑞两大通道,提升南北两翼支撑力。
三极: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为主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
多点: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发展优势产业,建设特色城市,加强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与互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规划
空间
格局
“一轴” ——长江黄金水道
“两翼”——依靠沪蓉和沪瑞两大通道
“多点”——其它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三极” ——打造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
统筹江河湖泊丰富多样的生态要素,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以长江干支流为经脉、以山水林田湖为有机整体、江湖关系和谐、流域水质优良、水土保持有效、生物种类多样的生态安全格局,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水清、天蓝、地绿、产业优的生态廊道。
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区
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
视频:《百年奋斗为人民》第八十三集: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战略定位 区位 途径 目标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作用 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沿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成为充分体现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内河经济带
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地区各自优势 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
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资源 创新开放模式,促进优势互补,培育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成为横贯东中西、连接南北方的开放合作走廊
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江河湖泊丰富多样的生态要素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以长江干支流为经脉,以山水林田湖为有机整体、江湖关系和谐、流域水质优良、水土保持有效、生物种类多样的生态安全格局 成为水清、天蓝、地绿、产业优的生态廊道
区域重大发展战略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区域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基础、内部空间结构、对外空间联系等地理背景。据此完成下列相关任务。
1.归纳我国制定长江经济带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
2.针对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的限制性因素,分析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3.国家明确提出,长江经济带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请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谈谈你的理解。
活动
参考答案:
问题:1.归纳我国制定长江经济带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
参考答案:影响: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市场无序竞争,区域发展不协调等。
措施:对长江沿岸的污染型工业企业进行整治;对长江岸线进行生态恢复;统筹岸上水上,正确处理防洪、通航、发电的矛盾;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场壁垒,推动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统一融合,避免产业同质化,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问题:2.针对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的限制性因素,分析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长江经济带范围示意
问题:3.请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谈谈你的理解。
长江经济带范围示意
参考答案: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第2课时
长江经济带
发展战略
长江流域概况
长江经济带的位置和范围
长江经济带的区位条件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