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单元三角形复习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单元三角形复习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1-20 15:4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人教版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第十一章单元三角形复习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如图,直角△ADB中,∠D=90°,C为AD上一点,且∠ACB的度数为(5x-10)°,则x的值可能是
A.10   B.20 C.30 D.40
2.若某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下列长度的线段能作为其第三边的是(  )
A.1 B.5 C.7 D.9
3.一个正多边形的边长为2,每个内角为135°,则这个多边形的周长是(  )
A.8 B.12 C.16 D.18
4.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有(  )
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②如果∠1和∠2是对顶角,那么∠1=∠2.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④如果x2>0,那么x>0.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如图,在 中, ,将 沿直线 翻折,点 落在点 的位置,则 的度数是(  )
A. B. C. D.
6.如图,点D在△ABC的边AB的延长线上,DE∥BC,若∠A=35°,∠C=24°,则∠D的度数是(  )。
A.24° B.59° C.60° D.69°
7.如图,在矩形中,,连接,分别以点,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直线分别交,于点,下列结论:
四边形是菱形;;;若平分,则.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4 B.3 C.2 D.1
8.如图,在△ABC中,∠BAC=90°,AD是高,BE是中线,CF是角平分线,CF交AD于点G,交BE于点H.下列结论:①S△ABE=S△BCE;②∠AFG=∠AGF;③BH=CH;④∠FAG=2∠ACF,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如图,在 中, , ,将 沿 边折叠得到 , 交 于 , ,则点 到 的距离为(  )
A. B. C. D.
10.在△ABC中,如图,CD平分∠ACB,BE平分∠ABC,CD与BE交于点F,若∠DEF=120°,则∠A=(  )
A.30° B.45° C.60° D.90°
二、填空题
11.如图,在△ABC中,∠BAC=60°,BD、CE分别平分∠ABC、∠ACB,BD、CE相交于点O,则∠BOC的度数是    .
12.已知两个角的两边分别互相平行,如果其中一个角的度数是 ,那么另一个角的度数为   .
13.如图,在△ABC中,∠B =
60°,∠C = 40°,AE平分∠BAC,AD⊥BC,垂足为点D,那么∠DAE =   度.
14.若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形成的另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620°,则原来的多边形的边数是   .
15.有下列五种正多边形地砖:
①正三角形;②正方形;③正五边形;④正六边形;⑤正八边形,
现要用同一种大小一样、形状相同的正多边形地砖铺设地面.其中能做到此之间不留空隙、不重叠地铺设的地砖有    .(填写序号)
16.如图1, 为直线 上一点,作射线 ,使 ,将一个直角三角尺如图摆放,直角顶点在点 处,一条直角边 在射线 上.将图1中的三角尺绕点 以每秒10°的速度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2所示),在旋转一周的过程中,第 秒时, 所在直线恰好平分 ,则 的值为   .
17.如图,在Rt直角△ABC中,∠B=45°,AB=AC,点D为BC中点,直角∠MDN绕点D旋转,DM,DN分别与边AB,AC交于E,F两点,下列结论:①△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②AE=CF;③△BDE≌△ADF;④BE+CF=EF,其中正确结论是   
18.如图,在矩形 中, ,点E,F分别是边 上的动点,点E不与A,B重合,且 ,G是五边形 内满足 且 的点.现给出以下结论:
① 与 一定互补;
②点G到边 的距离一定相等;
③点G到边 的距离可能相等;
④点G到边 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
其中正确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三、解答题
19.如图,在△ABC中,∠A=62°,∠1=20°,∠2=35°.求∠BDC的度数.
20.如图,在△ABC中,∠B=24°,∠ACB=104°,AD⊥BC于D,AE平分∠BAC,求∠DAE的度数.
21.如图,直线分别交直线于点G,H,射线分别在和的内部,且.
(1)若和互补.
①求的度数;
②当,且时,求的度数;
(2)设,.若,求m,n满足的等量关系.
22.如图所示,∠ABC=∠ACB,BD平分∠ABC,CE平分∠ACB,∠DBF=∠F,问CE与DF的位置关系?试说明理由。
23.若a,b,c分别为△ABC三边的长,且满足b(a-b)-c(b-a)=0,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4.如图,在△ABC中,点D是BC边的中点,DE⊥BC,∠ABC的角平分线BF交DE于点P,交AC于点M,连接PC.
(Ⅰ)若∠A=60°,∠ACP=24°,求∠ABP的度数;
(Ⅱ)若AB=BC,BM2+CM2=m2(m>0),△PCM的周长为m+2时,求△BCM的面积(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25.如图,P为△ABC中任意一点.延长AP、BP、CP分别交BC、AC、AB于D、E、F.求证:AD+BE+CF> (AB+BC+CA).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三角形的任一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就可以得到x与∠CBD的关系,根据∠CBD是锐角,就可以得到一个关于x的不等式组,就可以求出x的范围.
【解答】∠ACB=∠90°+∠CBD
∴(5x-10)°=∠90°+∠CBD
化简得:x=20+
∵0°<∠DBC<90°
∴20°<x<38°,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三角形的任一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2.【答案】B
【解析】【解答】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第三边>两边之差,即4-3=1,而第三边<两边之和,即4+3=7,
即1<第三边<7,
∴只有5符合条件,
故选:B.
【分析】此题首先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得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再进一步找到符合条件的数值.本题主要考查了构成三角形的条件:两边之和>第三边,两边之差<第三边,比较简单.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为135°,
∴外角是180﹣135=45°,
∵360÷45=8,
则这个多边形是八边形,
∴这个多边形的周长=2×8=16,
故选C.
【分析】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根据内角与外角互为邻补角,因而就可以求出外角的度数,根据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度,利用360除以外角的度数就可以求出外角和中外角的个数,求得多边形的边数,即可得到结论.
4.【答案】A
【解析】【解答】解: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所以①不符合题意;
如果∠1和∠2是对顶角,那么∠1=∠2,所以②符合题意;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不相邻的内角,所以③不符合题意;
如果x2>0,那么x≠0,所以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对①进行判断;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对②进行判断;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对③进行判断;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对④进行判断.
5.【答案】D
【解析】【解答】如图,
由翻折得∠B=∠D,
∵∠3=∠2+∠D,∠1=∠B+∠3,
∴∠1=∠2+2∠B,
∵ ,
∴ = ,
故答案为:D.
【分析】由翻折得∠B=∠D,利用外角的性质得到∠3及∠1,再将∠B的度数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6.【答案】B
【解析】【解答】解:∵∠A=35°,∠C=24°,
∴∠DBC=∠A+∠C=35°+24°=59°,
又∵DE∥BC,
∴∠D=∠DBC=59°.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DBC=∠A+∠C,再由平行线性质得∠D=∠DBC.
7.【答案】B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知,BF垂直平分AC,
∴AO=CO,∠AOE=∠COF=90°,AE=CE,AF=CF,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
∴∠EAO=∠FCO
在和中,

∴△AOE≌△COF(AAS),
∴AE=CF,

即四边形AECF是菱形,
故①结论正确;
∵,


故②结论正确;

故③结论不正确;
若AF平分∠BAC,则,



故④结论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知:EF垂直平分AC,根据矩形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O=CO,∠EAO=∠FCO,易证△AOE≌△COF,得到OE=OF,推出AE=AF=CF=CE,然后结合菱形的判定定理可判断①;根据外角的性质可得∠AFB=∠FAO+∠ACB,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F=FC,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FAO=∠ACB,据此判断②;根据S四边形AECF=CF·CD=AC·OE×2=AC·EF可判断③;根据角平分线的概念可得∠BAF=∠FAC=∠CAD=30°,则AF=2BF,然后结合CF=AF可判断④.
8.【答案】B
【解析】【解答】解:∵BE是△ABC的中线,
∴AE=CE,
∴S△ABE=S△BCE,所以①正确;
∵∠BAC=90°,
∴∠AFC+∠ACF=90°,
∵AD是△ABC的高,
∴∠ADC=90°,
∴∠DGC+∠GCD=90°,
∵CF平分∠ACB,
∴∠ACF=∠GCD,
∴∠AFC=∠DGC,
∵∠AGF=∠DGC,
∴∠AFC=∠AGF,所以②正确;
连接DE,如图,
∵DE为Rt△ADC的斜边AC的中线,
∴DE=EC=AE,
∴∠EDC=∠ACD=2∠HCD,
∵∠EDC=∠EBD+∠DEB,
∴只有当DB=DE时,∠EBD=∠DEB,此时∠HCD=∠EBD,
∵条件中不能确定AC=2BD,
∴不能确定DB=DE,
∴不能确定∠HCD=EBD,
∴HB=HC不成立,所以③错误;
∵∠BAD+∠CAD=90°,∠CAD+∠ACD=90°,
∴∠BAD=∠ACD,
∴∠BAD=2∠ACF,所以④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中线的概念可得AE=CE, 然后根据等底同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可判断①; 根据角平分线的概念可得∠ACF=∠GCD,由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AFC=∠DGC, 由对顶角的性质可得∠AGF=∠DGC, 据此可判断②;连接DE,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可得DE=EC=AE,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外角的性质可得∠EDC=∠ACD=2∠HCD, 只有当DB=DE时,∠EBD=∠DEB,此时∠HCD=∠EBD, 据此判断③; 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BAD=∠ACD,由角平分线的概念可得∠ACD=2∠ACF,据此判断④.
9.【答案】C
【解析】【解答】解:作





解得
故答案为:C.
【分析】先作辅助线,将 沿 边折叠得到 ,得出两个三角形全等,可得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设 ,根据 , , 可推出角的度数,将线段的边用x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利用同一三角形,不同的底乘以对应的高相等,列出关于x的等式,解出x即可.
10.【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出∠B+∠C=180°-∠A,再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进行计算整理即可.
【解答】∵CD平分∠ACB,BE平分∠ABC,
∴∠EBC=∠B,∠DCB=∠C,
∵四边形ADFE中,
∠A+∠ADC+∠DFE+∠AEB=360°,
即:∠A+∠ABC+∠ACB+∠ACB+∠ABC+120°=360°,
即:∠A+(180° ∠A)+120°=360°,
解得:∠A=60°,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关键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出∠B+∠C=180°-∠A.
11.【答案】120°
【解析】【解答】解:∵∠BAC=60°,
∴∠ABC+∠ACB=180°-∠BAC=120°,
∵BD,CE分别平分∠ABC,∠ACB,
∴∠OBC=∠ABC,∠OCB=∠ACB,
∴∠BOC=180°-(∠OBC+∠OCB)=180°-(∠ABC+∠ACB)=180°-×120°=120°.
故答案为:120°.
【分析】由三角形内角和可求∠ABC+∠ACB=180°-∠BAC=120°,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OBC=∠ABC,∠OCB=∠ACB,再次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可得∠BOC=180°-(∠OBC+∠OCB)=180°-(∠ABC+∠ACB),据此即可得解.
12.【答案】70°或110°
【解析】【解答】∵两个角的两边都平行,
∴此两角互补或相等,
即:另一个角的度数为70°或110°.
故答案为70°或110°
【分析】由两个角的两边都平行,可得此两角互补或相等.
13.【答案】10
【解析】【解答】解:因为,在△ABC中,∠B = 60°,∠C = 40°,所以∠BAC=180°-60°-40°=80°,因为AE平分∠BAC,所以∠BAE=∠CAE=40°,又因为在△ACD中,AD⊥BC,∠C=40°,所以∠CAD=50°,所以∠DAE=∠CAD-∠CAE=50°-40°=10°
【分析】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BAC=180°-60°-40°=80°,由角平分线定义和垂线的性质得出∠BAE=∠CAE=40°,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BAD的度数,即可得出结果。
14.【答案】10,11或12
【解析】【解答】解:多边形的内角和可以表示成(n﹣2) 180°(n≥3且n是整数),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多边形的边数可能增加了一条,也可能不变或减少了一条,
根据(n﹣2) 180°=1620°,
解得:n=11,
则多边形的边数是10,11或12.
故答案为10,11或12.
【分析】先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求出内角和是1620°的多边形的边数,因截去一个角可能会多出一个角,也可能角的个数不变,也可能少一个角,从而得出结果.
15.【答案】①②④
【解析】【解答】解:①正三角形的每个内角是60°,能整除360°,能够铺满地面;
②正方形的每个内角是90°,能整除360°,能够铺满地面;
③正五边形每个内角是180°﹣360°÷5=108°,不能整除360°,不能够铺满地面;
④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是120°,能整除360°,能够铺满地面;
⑤正八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80°﹣360°÷8=135°,不能整除360°,不能够铺满地面.
故答案为:①②④.
【分析】根据一种正多边形的镶嵌应符合一个内角度数能整除360°求解即可.
16.【答案】12或30
【解析】【解答】解:∵∠AOC=120°,
∵OP所在直线恰好平分∠AOC,
∴∠AOP=180°- ∠AOC=120°(此时OP在 角平分线的反向延长线上),或∠AOP=180°+120°=300°(此时OP在 角平分线上),
∴10t=120或10t=300,
∴t=12或30,
故答案为:12或30.
【分析】根据角的平分线定义,结合平角的定义分两种情况讨论,即OP在 角平分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和OP在 角平分线上,分别求出∠AOP的大小,再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17.【答案】①②③
【解析】【解答】解:∵∠B=45°,AB=AC,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D为BC中点,
∴AD=CD=BD,AD⊥BC,∠CAD=45°,
∴∠CAD=∠B,
∵∠MDN是直角,
∴∠ADF+∠ADE=90°,
∵∠BDE+∠ADE=∠ADB=90°,
∴∠ADF=∠BDE,
在△BDE和△ADF中,

∴△BDE≌△ADF(ASA),
故③符合题意;
∴DE=DF、BE=AF,
∴△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故①符合题意;
∵AE=AB-BE,CF=AC-AF,
∴AE=CF,
故②符合题意;
∵BE+CF=AF+AE
∴BE+CF>EF,
故④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①②③.
【分析】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AD=∠B=45°,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ADF=∠BDE,根据ASA可证△BDE≌△ADF,可得DE=DF、BE=AF,从而可得△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据此判断①③;由AE=AB-BE,CF=AC-AF,可得AE=CF,据此判断②;由于BE+CF=AF+AE,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BE+CF>EF,据此判断④.
18.【答案】①②④
【解析】【解答】
① 四边形 是矩形
,四边形内角和为
①正确.
②如图:过 作


即点G到边 的距离一定相等
②正确.
③如图:过 作

所以点G到边 的距离不可能相等
③不正确.
④如图:
当 时,点G到边 的距离的最大
④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④.
【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出∠B=90°,由 ,四边形内角和为 即可判断①;过 作 ,证明,可得,据此判断②;过 作 ,分别求出GM、GN的长,然后比较即可判断③;当 时,点G到边 的距离的最大,可求出,据此判断④.
19.【答案】解:∵在△ABC中,∠A=62°,
∴∠ABC+∠ACB=180°﹣62°=118°.
∵∠1=20°,∠2=35°,
∴∠DBC+∠DCB=∠ABC+∠ACB﹣∠1﹣∠2=118°﹣20°﹣35°=63°.
∴∠BDC=180°﹣(∠DBC+∠DCB)=180°﹣63°=117°.
【解析】【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BC+∠ACB的度数,再由∠1=20°,∠2=35°求出∠DBC+∠DCB的度数,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20.【答案】解:在△ABC中,
∵∠BAC+∠B+∠ACB=180°,∠B=24°,∠ACB=104°,
∴∠BAC=180°﹣∠B﹣∠ACB=180°﹣24°﹣104°=52°.
∵AE平分∠BAC,
∴∠EAC= ∠BAC= 52°=26°,
∵AD⊥BC,
∴∠ADC=90°,
∵∠ACB=104°,
∴∠ACD=180°﹣∠ACB=180°﹣104°=76°,
∴∠CAD=14°,
∴∠DAE=∠EAC+∠CAD=40°
【解析】【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C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EAC的度数,由∠DAE=∠EAC+∠CAD即可得出结论.
21.【答案】(1)解:①和互补,




②由①得,


又,





(2)解:,

设,
,,


又,



即m,n满足的等量关系为.
【解析】【分析】(1)①由补角的定义可得,即得,据此即可求解;
②先求出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利用 即可求解;
(2)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设,则,,从而得出∠CGB=(m+1)α,∠EHB=(n+1)α,由建立等量,即可求解.
22.【答案】解:∵BD平分∠ABC,CE平分∠ACB,∴∠DBF=1/2∠ABC, ∠ECB=1/2∠ACB,∵∠ABC=∠ACB,∴∠DBF=∠ECB.∵∠DBF=∠F,∴∠ECB=∠F. ∴ CE∥DF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DBF=1/2∠ABC, ∠ECB=1/2∠ACB, 又∠ABC=∠ACB,故∠DBF=∠ECB.根据等量代换得出∠ECB=∠F ,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出 CE∥DF 。
23.【答案】解:△ABC为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
b(a-b)-c(b-a)=0
b(a-b)+c(a-b)=0
(a-b)(b+c)=0
∵a,b,c分别为△ABC三边的长
∴a-b=0
则a=b
∴△ABC为等腰三角形
【解析】【分析】化简等式可得(a-b)(b+c)=0,由a,b,c分别为△ABC三边的长可得a-b=0,再根据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24.【答案】解:(Ⅰ)∵点D是BC边的中点,DE⊥BC, ∴PB=PC, ∴∠PBC=∠PCB, ∵BP平分∠ABC, ∴∠PBC=∠ABP, ∴∠PBC=∠PCB=∠ABP, ∵∠A=60°,∠ACP=24°, ∴∠PBC+∠PCB+∠ABP=120°﹣24°, ∴3∠ABP=120°﹣24°, ∴∠ABP=32°; (Ⅱ)∵AB=BC,BP平分∠ABC, ∴BM⊥AC, ∴∠BMC=90°, ∵PD⊥BC,点D是BC边的中点, ∴PD垂直平分BC, ∴PB=PC, ∵△PCM的周长为m+2, ∴PM+PC+CM=PM+PB+CM=BM+CM=m+2, ∴(BM+CM)2=BM2+CM2+2BM CM=m2+2 BM CM=(m+2)2, ∴BM CM=2m+2, ∴△BCM的面积= BM CM=m+1.
【解析】【分析】(Ⅰ)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PBC=∠PCB,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PBC=∠PCB=∠ABP,最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ABP的度数;(Ⅱ)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M⊥AC,求得∠BMC=90°,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PB=PC,求得BM+CM=m+2,推出BM CM=2m+2,于是得到结论.
25.【答案】证明:∵在△APF中,AP+PF>AF,
在△BPF中,PF+BP>BF,
在△BPD中,BP+PD>BD,
在△CPD中,PD+PC>CD,
在△CPE中,PC+PE>CE,
在△APE中,PE+AP>AE,
∴AP+PF+PF+BP+BP+PD+PD+PC+PC+PE+PE+AP>AF+BF+BD+CD+CE+AE,
2AP+2PF+2BP+2PD+2PC+2PE>AB+BC+CA,
2(AD+BE+CF)>AB+BC+CA,
∴AD+BE+CF>(AB+BC+CA).
【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再将所有式子相加、计算即可得证.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