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 、知识要求:
(1)理解标题“勇气”的含义;
(2)分析人物形象。
2 、能力要求:
(1)训练学生把握重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的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分析人物肖像、语言、行动描写,归纳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1)学习法国人民为争取和平自由、捍卫自己的信仰的献身精神。
(2)培育学生坚韧不拔的品质和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小说标题的含义,体会作者赞叹的是什么样的勇气
2.难点:体会人物形象的含蓄深刻
【教法学法】自主、合作、讨论、探究式学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简介背景
教师请学生谈谈对“勇气”的认识,相机导入:刚才同学们谈了自己对“勇气”的认识,下面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勇气”的课文。(板书课题)
简介背景:这个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诺曼底登陆战前夕。1944年6月6日凌晨,美英等国投入45个师的兵力,在法国北部的诺曼底地区对德军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战略性登陆战役。这次战役到7月24日盟军占领圣洛城一线结束。德军大败。此战役的胜利对美、英军在西欧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加速德国法西斯崩溃,起了重大的作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速读,以美国伞兵的口吻复述故事主要情节。
三、讨论领悟,合作探究
1、分组讨论:课文写了哪两种勇气?这两种勇气各有什么表现?你认为作者更看重哪一种勇气,为什么?
2、两个人物谁是主人公?(法国妇女)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个人物来表现她的勇气的?请学生联系表格内容说说这些外貌、神态、语言及动作描写的内涵和作用。
描写角度 第一次 第二次
外貌描写 “一位年约30岁的法国女人” 、“她长得并不漂亮” 她满脸苍白,泪眼模糊
神态描写 善良而镇定 直直地注视
语言描写 “哦,当然啦” “哦,当然啦,快!”
动作描写 带进屋里 送回碗橱里
四、拓展迁移,张扬个性
1、上课伊始同学们就谈了自己对“勇气”认识,现在我们学了这一篇课文,结识了两个具有非凡勇气的人,你一定对“勇气”有新的认识和体会,请用简洁的语言来说说你现在的新看法。
2、你能用中外的名言来阐释一下本课的故事吗?
参考: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罗马)赛内加
有德必有勇,正直的人绝不胆怯。(英)莎士比亚
勇气是处于逆境中的光芒。(奥)茨威格
勇气里面有天才、力量和魔法。(德)康德
勇气是一种拯救力量。(希腊)柏拉图
信仰是人生所必需的。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法)雨果
五、课堂小结
点明反战和崇尚和平的主题。祝愿大家勇气无限。
六、作业
想象一下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战争结束后,美国伞兵费尽周折找到了救命恩人法国妇女,他会对她说些什么?法国妇女可能会说什么?
七、板书设计
勇 气
美国伞兵 个体求生的勇气和智慧
法国妇女 信仰和平支持正义的精神力量
主人公: 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白描手法《勇气》教学设计1
教学设想
本文的教学重点在于从情节入手,了解文章是如何开头、发展、结束的,并从情节中提炼出主题。如何区分两种勇气,让学生理解法国妇女的勇气更为可贵是本文的难点。
教学方法
应以学生自读为主,辅以教师的点拨,特别是文章的结束部分,教师必须要把难点给学生讲清楚,让学生明白作者的用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什么是勇气?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是最值得欣赏和佩服的勇气?
学生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回答,老师总结:见义勇为是勇气,敢说真话是勇气,大胆创新是勇气,不畏强暴是勇气,敢于批评别人是勇气,敢于解剖自己更是勇气。在战场上为正义而战,浴血奋斗,流血牺牲是战士的勇气;为了人类的解放,为了自由、平等、光明、幸福的未来,木怕一切困难和危险更是一种勇气,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勇气。
二、学生自读课文,查字典扫清阅读障碍。
重点词语:
拘谨颀长衰微悉意孔武有力毫不犹豫寥寥可数
官衔蟋身碗橱卓越哈喝缺乏
三、学生自由发言,结合练习,讨论以下问题:
问题一:文章标题叫做“勇气”,作者在文中也提到了两种“勇气”:美国青年的勇气和法国妇女的勇气。你认为作者更看重哪一种勇气?为什么?
明确: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这一重点:作者更看重法国妇女的勇气。一方面,作者不厌其烦地引述将军的话褒扬这位法国妇女,用意很明显。另一方面,美国青年身上所体现出的更多的是一种个体的智慧与勇气的力量。而法国妇女身上所体现出的因为渴望和平,痛恨战争而产生的信仰的勇气和力量,则更多地体现出人类由于对和平的渴望而产生的巨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勇气是人类向往自由、光明、幸福的美好品质,是人类由野蛮迈向文明,不断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
问题二:当美国伞兵第二次回到农家门前时,是什么原因使得那个刚刚失去丈夫的法国妇女再次收留了他?她前后两次回答说:“哦,当然啦。”这两个“当然”中所包含的意义是否一样?
明确:这个法国妇女之所以会再次救助这个美国伞兵,是因为她痛恨战争,痛恨占领她家园的侵略者,痛恨战争带来的一切罪恶。对和平的渴望湖信仰使她在这样一个惨烈的环境中仍然能保持善良与镇定。这一切使她在刚刚因收留这个美国伞兵而失去丈夫能够再次坚定他毫不迟疑地收留他。
两个“当然”所包含的意义是一样的。但是,第二个“当然”包含着更大的勇气,更加体现出人物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四、学生自己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
第一部分(第1段):偶遇美国伞兵,引出故事。
第二部分(第 2至 18段):通过美国伞兵两次被救的故事,表现“两种勇气”。
第三部分(第19至22段):通过“将军”对法国妇女的赞扬,揭示主题。
明确:第一部分是引子,是文章的开头;第二部分是故事,是文章的主体;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结尾,是升华主题的部分。
五、人物分析。
问题一:在整个故事中,联系美国伞兵所作所为,你认为他表现了怎样的“勇气”?
答案不要求统一。
明确:着陆失误,大胆求援——勇敢
不幸被捕,越窗逃生——机敏
身陷绝境,再返农家——智慧
问题二:你如何理解作者对“法国妇女”的描写?
明确:在两个人物中,作者更为关注、更为敬仰的是这个法国妇女。但是对她的刻回画只有寥寥数笔。第一次出场时,作者只有简单的两句外貌描写:“她长得并不漂亮,不是笑容满面,但她的眼光却善良而镇定。”然而,正是这“善良而镇定”使其后来的~系列行为都有了依托。面对美国伞兵的求援,这位妇女只是简单地回答了几个字:“哦,当然啦。”然后就把他带到屋里。不假思索的回答,毫不犹豫的行动,无疑表现了这位法国妇女内心的坚定。第二次出场时,这位法国妇女已经失去了丈夫,“她满脸苍白,泪眼模糊”。但面对美国伞兵的再次求助,她给予的是同第一次毫无二致的回答,是同样毫不迟疑的行动。到这~刻,法国妇女美丽而高贵的形象赫然而立。她的勇气和力量是对和平的信仰所赋予的,神圣而不可剥夺。作者对法国妇女的描写是含蓄而深刻的。
六、总结全文。
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然而,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却不断地发生战争,血腥,和暴力浸透了人类的历史。在未来的岁月中,人类仍然需要警惕和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让我们记住:和平是一种信仰。
板书设计:
勇气
美国伞兵法国妇女
着陆失误大胆求援(勇敢)身份普通农家妇女
不幸被捕越窗逃生(机敏)外貌并不漂亮
身陷绝境再返农家(智慧)眼光善良镇定不普通
事件两次救援
战士的勇气人类对和平信仰的勇气
和平是一种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