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自然的语言》作业设计(表格式,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大自然的语言》作业设计(表格式,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8 19:4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附 件1
作业设计
作业涉及教科书版本: 人教版(或部编版) 年级及册次:八下第二单元
作业涉及单元、章节(或主题、任务):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
作业设计教师姓名:曾利芬
单元,章节(或主题、任务)整体性作业设计思路说明(500字以内):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师了解学生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途径。优化作业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和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减负高质”的关键。 本节课的作业设计让学生知识方面掌握以下几点:1.读准字音,理解词语。2.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掌握物候与物候学的有关知识。3.学会正确判断文章的说明方法,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树立人类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才能良性发展的观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理解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重要词语的含义,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训练学生在说明文阅读中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
使用
时段 作业
内容 作业设计 设计
意图 使用
者 预计
时长 预估
难度
系数
课前 基础性作业 1.请给下面的红色字注音: 农谚.( ) 销声匿迹( ) 风雪载途(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piān( )然 xuán( )殊 草长 yīng( )飞 3.解词:次第、翩然、销声匿迹、风雪载途、衰草连天、周而复始、草长莺飞、 掌握课后读读写写的生字生词 全班学生 3分钟 0.5
发展性
作业 速读《大自然的语言》,结合任务单的提示,边读边圈划关键词句,概括提炼文中介绍了哪些科学知识。 熟悉课文内容 全班学生 8分钟 0.7
课中 基础性作业 跳读文章,从以下角度品鉴《大自然的语言》。 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
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探究说明文的顺序、方法及语言。 C类以上的学生 10分 0.7
发展性
作业 有这样三句诗,请各位同学看看放到文章哪一段合适?依据是什么?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成都曲》张籍 让学生真正理解并学以致用,同时要有语文味。 B类以上的学生 6分钟 0.9
课后 基础性
作业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1)(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2)(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3)(A纷纷;B刷刷;C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在语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1)( ) (2)( ) (3)( ) 2.解释下列词语。销声匿迹: 翩然: 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 A.物候现象 B.气候变化 C.物候规律 D.四季景色变化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巩固课内字词的掌握与运用 掌握说明顺序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C类以上的学生 8分钟 0.7
发展性
作业 积累与物候有关的俗语、谚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拓展学生视野 全班学生 3分钟 0.5
注:本表格可根据作业设计内容需要拓展、延长,作业设计涉及多课
时的,应在此表中具体注明课时序号(例:第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