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5.3凸透镜成像规律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5.3凸透镜成像规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6-28 15:41:50

文档简介

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在学生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研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培养科学研究方法,得出清晰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归纳、动手、创造等多方面能力,以及培养了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动手能力不是很强,需要4人一组进行实验,抽象思维和总结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逐步提示演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发光体位置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能在探究实践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2.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师和学生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看:(幻灯),你看到什么:
同样是凸透镜,所成的像却有如此大的差别。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疑问,请把你的疑问写下来,然后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②为什么会有时成放大的像,有时成缩小的像?③什么时候成放大的像,什么时候成缩小的像?……)当然,同学们一定还有许多其它的问题,今天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
(幻灯)课题: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
提出猜想
同学们想一想:凸透镜成像的不同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这样猜想的根据是什么?
(与物距有关;与像距有关……当放大镜靠近物体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放大镜远离物体时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为了验证同学们的猜想,我们必须干什么?(做实验)
制定实验计划
在制定实验计划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照相机的使用。
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配合一下老师。
现在老师想用这架照相机拍下他的相貌,大家看看老师这样做行不行。
①(把镜头对着大家)我这样拍,能拍到他的脸吗?怎么办?
②(把镜头倒过来,对准自己)能拍到像吗?景物、镜头和胶片必须谁在中间?
③(把相机高高举过头顶)能不能拍到他的脸?应该怎么办?
④(把镜头非常的靠近该同学的脸部)能拍到像吗?
好,现在老师学会拍照了。(拍下一张照片)同时,老师也相信大家一定能设计好本次的探究活动。
小组讨论完成学案上的实验计划。
①你打算如何改变物距来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
(先把物体放在u>2f处,然后放在2f>u>f处,最后放在u②你打算使用哪些器材来完成本次探究活动?
(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光具座)
介绍:大部分同学也许不了解光具座,它是专门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仪器。另外,本次实验我为大家准备的凸透镜焦距都是10cm的。
③实验具体步骤:
(a、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到光具座上,并使它们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
b、逐次固定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分别为:30cm、15cm和5cm,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记录像距和像的性质。
插入:在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当物距为5cm时,会不会像我们刚才使用照相机一样,在光屏上看不见像?如果无法成清晰的像,我们可以透过透镜看看像的性质。
c、实验完成后熄灭蜡烛并整理仪器。)
④你认为本次实验还应注意什么?(及时记录数据……)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设计好的实验步骤开始实验。
学生开始实验,老师巡回指导
好!实验结束,请同学们把蜡烛熄灭。我们请一个小组汇报一下实验结果。
物距与焦距关系 物距u(cm)像的性质(f=10cm)像距v(cm) 正倒 大小 虚实
u>2f 30
2f>u>f 15
U(介绍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与他们的是否相似?
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从这张数据表格中可以得到什么?
①像的大小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在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
②像的正倒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
③像的虚实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虚像?在什么情况下成实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有没有倒立的虚像?
思考:根据上表的数据,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成缩小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
小结:
大家实验做得很好,得到了许多有用的数据。科学家也是这样经过实验探究、分析数据从而找出规律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当然,相信同学们还有其他许多的问题,同学们课后可以相互讨论,也欢迎同学们与老师来共同探讨。
课件50张PPT。凸透镜成像教学目标:
1: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能说明实焦点与虚焦点的区别以及两种透镜的光学性质;
2:会做光路图,能画出三种特殊光线的画法。三棱镜红色的为光线
白色的为法线光线向厚的方向偏折凸透镜凹透镜练习概念凸透镜凹透镜练习实像虚像 凸透镜凹透镜练习实像虚像 物距大于2f物距等于2f小于2f大于f物距总结FF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物距大于2f成像规律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与物异侧,物距大于像距。
其主要应用在:照像机、人的眼睛FF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物距等于2f成像规律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与物异侧,物距等于像距。
其主要应用在:其很少应用FF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物距小于2f、大于f的成像规律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与物异侧,物距小于像距。
其主要应用在:幻灯机、显微镜、电影放映机。FF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物距小于f成像规律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同侧,物距小于像距的绝对值。
其主要应用在:放大镜、老花镜。FF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凹透镜成像规律 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像与物同侧,物距大于像距的绝对值。
其主要应用在:近视镜。练习练习练习1练习2练习3练习4练习5练习6结束 FF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凸 透 镜 成 像按要求画出光路图 FFA`B`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凸 透 镜 成 像凸 透 镜 成 像 FF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按要求画出光路图凸 透 镜 成 像 FFA`B`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凸 透 镜 成 像 小明照完一张一寸照片后,要想再照张二寸照片,他应该怎么办?答:小明应该靠近照相机,摄影师拉长暗箱。凸 透 镜 成 像 FS`O已知:像点S′,求物点S。按要求画出光路图凸 透 镜 成 像 FFS`O已知:像点S′,求物点S。FF凹 透 镜 成 像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按要求画出光路图FA`B`F凹 透 镜 成 像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 )的(  )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工作。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在( )与( )之间, 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之内。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 )的(  )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工作。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在( )与( )之间, 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之内。
倒 立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 )的(  )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工作。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在( )与( )之间, 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之内。
缩 小倒 立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 )的(  )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工作。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在( )与( )之间, 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之内。
倒 立实像缩 小小于一倍焦距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 )的(  )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工作。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在( )与( )之间, 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之内。
实像倒 立缩 小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 )的(  )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工作。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在( )与( )之间, 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之内。
倒 立实像缩 小小于一倍焦距一倍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 )的(  )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工作。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在( )与( )之间, 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之内。
倒 立实像缩 小小于一倍焦距一 倍二倍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 )的(  )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工作。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在( )与( )之间, 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之内。
倒 立实像缩 小小于一倍焦距一 倍二倍焦距一倍焦距四、 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之外, 在胶片上成( )、( )
的实像的原理。
五、近视镜是一个( )
镜,花镜是一个(      )镜。  四、 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之外, 在胶片上成( )、( )
的实像的原理。
五、近视镜是一个( )
镜,花镜是一个(      )镜。  二倍焦距四、 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之外, 在胶片上成( )、( )
的实像的原理。
五、近视镜是一个( )
镜,花镜是一个(      )镜。  二倍焦距缩小四、 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之外, 在胶片上成( )、( )
的实像的原理。
五、近视镜是一个( )
镜,花镜是一个(      )镜。  二倍焦距缩小倒立四、 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之外, 在胶片上成( )、( )
的实像的原理。
五、近视镜是一个( )
镜,花镜是一个(      )镜。  二倍焦距缩小倒立凹透镜四、 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之外, 在胶片上成( )、( )
的实像的原理。
五、近视镜是一个( )
镜,花镜是一个(      )镜。  二倍焦距缩小实像凹透镜凸透镜透镜分为了二类:一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会聚透镜)一类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发散透镜)主光轴:透镜中连接两侧面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主光轴光心:在透镜的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经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凸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线行有会聚作用焦点、焦距焦点焦距凹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线行有发散的作用虚焦点虚焦距虚焦距、虚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