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19 15:1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2023—2024学年(上)南阳六校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生物学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丙酮酸在组织液中转化成乳酸会导致人体血浆的pH降低
B.骨骼肌细胞内乳酸积累过多,可能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
C.人体出现乳酸中毒症状表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D.内环境稳态包括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
2.尿在肾中不断生成,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储尿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排尿反射。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憋尿”,而婴幼儿经常尿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排尿反射不仅受脊髓的控制,也受大脑皮层的调控
B.成年人的憋尿行为与神经系统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
C.膀胱中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大脑皮层中会产生尿意
D.交感神经兴奋能够使膀胱肌肉收缩,从而促进排尿
3.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始终维持在37℃左右。下列与体温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严重中暑后,快速饮用大量冰水有利于机体散热
B.皮肤中的温度感受器能将环境温度的变化转换为神经冲动
C.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引起皮肤血管收缩
D.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皮肤主要以辐射和传导的方式散热
4.腺苷作为一种内源性嘌呤核苷,主要通过结合并激活与G蛋白耦联的ARs起作用,ARs广泛存在于肝脏细胞中。由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cAMP-PKA)信号通路能够调节细胞内的生物活性反应和平衡。在饥饿状态下,肾上腺素参与血糖调节,调节机制及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图中“R-酶P”为蛋白激酶A复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血糖调节方面,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
B.图中cAMP可能通过改变R-酶P复合物的空间结构,使酶P与R发生分离
C.信号分子X通过G2蛋白来抑制cAMP-PKA信号通路,使机体血糖浓度升高
D.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控制G1蛋白合成的基因可能发生突变,导致G1蛋白缺乏
5.病毒感染人体细胞,首先需要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研究发现,S蛋白是新冠病毒识别宿主细胞受体的一种关键蛋白,与人体细胞表面ACE2蛋白(主要分布在Ⅱ型肺泡细胞上)表现出较强的结合能力。如图为新冠病毒引起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代表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人体中,新冠病毒的主要宿主细胞是Ⅱ型肺泡细胞
B.细胞①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促进细胞③和④的分裂、分化
C.图中细胞②和细胞⑥主要在二次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
D.可通过合成编码S蛋白的mRNA作为疫苗来治疗新冠肺炎
6.研究发现,T细胞表面的PD-1和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后,T细胞的活性会受到抑制,使其无法识别肿瘤细胞,导致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内环境中存在着游离形式的PD-L1,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是肿瘤细胞通过裂解或分泌的方式向细胞外释放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肿瘤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
B.游离的PD-L1可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肿瘤及肿瘤愈后的检测
C.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可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的免疫效应
D.当体内出现肿瘤细胞时,机体主要通过细胞免疫发挥免疫防御功能
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其能催化果实成熟
B.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的合成,从而降低植物的抗旱能力
C.激素分子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但会影响细胞内基因的表达
D.与生长素不同,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核的分裂
8.为研究赤霉素和光敏色素在小麦幼苗发育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将野生型、光敏色素A缺失突变体、光敏色素B缺失突变体的小麦种子播种在含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合成抑制剂的培养基上,光照下培养8天后,测量幼苗地上部分和主根长度,得到如图所示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植物体内的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B.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处理对地上部分生长有促进作用
C.在一定抑制剂浓度范围内,光敏色素B对主根生长起促进作用
D.赤霉素合成抑制剂浓度小于10-6mol·L-1时,对主根生长起促进作用
9.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及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种群都具有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等种群数量特征
B.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其种群数量不一定会增加
C.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会使调查结果偏大
D.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选取样方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10.物种的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种的生态位属于在群落层次上研究的问题
B.种间竞争等种间关系对物种的生态位没有影响
C.群落中的每种生物通常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
D.不同物种占据不同生态位有利于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
11.研究人员为探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群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在某马场设置4个大小相同、放牧程度不同的处理区。一段时间后,在每个处理区均随机选取5个1m×1m的样方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处理区 草群丰富度/种 草群平均高度/cm 草群密度/(株·m-2)
未放牧区 22 14.1 305.4
轻度放牧区 23 9.6 324.8
中度放牧区 25 9.3 329.1
重度放牧区 18 7.2 254.5
A.草群丰富度的变化不会导致动物类群丰富度发生变化
B.演替最终会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状态
C.据表分析,中度放牧有利于该生态系统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D.放牧的轻重程度可能会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速度
12.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包括细胞内的信息传递
B.利用昆虫信息素进行化学防治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只存在于同种生物之间
D.与能量流动不同,信息传递不依赖于食物链和食物网
13.2023年11月12日,亚洲象保护研讨交流会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野象谷景区举行,会议围绕人象和谐共生、亚洲象种群管理、亚洲象国家公园建设等问题,共同探讨未来亚洲象保护方向。研究显示,亚洲象目前在西双版纳地区仅存300余头,分布于5个互不连通的地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亚洲象的种群数量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
B.亚洲象栖息地的“碎片化”不利于种群繁衍
C.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D.建立濒危动物繁育中心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表示在t1、t2、t3时刻分别给予某神经纤维三次相同强度的刺激所测得的神经纤维膜电位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刻之前,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
B.t1时的刺激强度过小,无法引起神经纤维上Na+通道打开
C.t2、t3时的刺激可以累加并引起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
D.适当增加培养液中K+浓度,t4时刻产生的动作电位峰值会大于40mV
15.人体每天都通过饮食获得水和各种无机盐,同时又通过多种途径排出一定的水和无机盐,其中抗利尿激素在人体水平衡的调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尿崩症分为两种类型:因抗利尿激素缺乏而引起的中枢性尿崩症和因肾脏对抗利尿激素敏感性缺陷而引起的肾性尿崩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能增加肾小管细胞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
B.给肾性尿崩症患者适量注射抗利尿激素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C.肾小管腔中液体的渗透压升高,有利于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D.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机体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来实现的
16.布氏田鼠是内蒙古某草原的主要鼠种,主要啃食牧草。当牧草短缺时,布氏田鼠会挖掘牧草的根来弥补食物的匮乏。鹰、隼等布氏田鼠的天敌偏向捕食体重较大的个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低
B.鹰、隼偏好捕食体重较大的个体,这会影响布氏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
C.过度放牧会导致布氏田鼠过多挖掘草根,进而加速草原的风沙化
D.若要恢复沙化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需要投入相应的物质和能量
17.生态学家根据不同生物采取的生活史对策类型,将生物大体上区分为R对策生物和K对策生物。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存活曲线可以反映生活史中各时期的死亡率,分为类型I、类型Ⅱ、类型Ⅲ,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熊猫和蝗虫的生活史对策分别为R对策、K对策
B.存活曲线为类型Ⅲ的生物的生活史对策更接近R对策
C.R对策的生物易受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K对策的生物易受非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
D.从昆虫到哺乳类的进化过程中,产子数量逐渐减少,存活曲线经历了Ⅲ→Ⅱ→I的进化
18.稻田种养结合技术是指根据水稻生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与甲鱼、小龙虾等动物的生活特点设计出的一种高效立体种养模式。田里的水生害虫成了甲鱼的“营养餐”,而甲鱼的粪便成为稻田的有机肥;小龙虾吃一种名叫伊乐草的植物,其排泄物又可以成为滋养稻田的生态肥料。秸秆可加工成饲料或培养食用菌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鱼的粪便可为水稻的生长增加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
B.稻田生态系统中群落结构简单,不存在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C.稻田种养结合技术实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稻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9分。
19.(9分)如图表示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引起骨骼肌收缩的部分过程。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Ach)作用于骨骼肌细胞膜,引起肌肉收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兴奋传至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将依次产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尽管Ach是小分子物质,但轴突末端仍通过胞吐方式将其释放到突触间隙,其意义是____________。
(2)据图可知,Ach是______________(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其会导致骨骼肌细胞膜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某药物能阻断兴奋在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传递,其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3)已知神经细胞外的Ca2+对Na+的内流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称为膜屏障作用。据此推测,血钙较低时,肌肉易抽搐、痉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肌细胞持续兴奋。
20.(10分)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还可促进细胞分裂与分化,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等,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有关赤霉素的问题:
(1)植物的营养生长(即根、茎、叶的生长)和生殖生长(即花、果实、种子的生长)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存在养分的竞争,营养生长过旺会导致生殖生长受抑制。1926年,科学家观察到当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会疯长,产量也会大大降低,水稻产量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之后科学家从赤霉菌培养液中分离和鉴定了导致水稻患恶苗病的三种不同的赤霉素,据此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赤霉素属于植物激素。
(2)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意外发现了一种矮生型突变体水稻。与野生型相比,矮生型突变体的株高较矮。研究发现,该矮生型突变体可能是赤霉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也可能是赤霉素不敏感型突变体。请设计实验来探究该矮生型突变体属于哪种突变类型,请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
(3)在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拟南芥赤霉素和脱落酸合成缺陷型的双突变体种子中,赤霉素和脱落酸两种激素的绝对水平都极低,但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与野生型的相同,并且这种双突变体的种子能够发芽,但是赤霉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种子不能发芽。据此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4)已知小麦种子在萌芽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用赤霉素溶液处理小麦种子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据此推测赤霉素促进小麦种子萌发的作用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___。
21.(14分)青藏高原上广泛分布着一种小型哺乳动物高原鼠兔,它们多穴居于植被低矮、视野开阔的高山草甸地区。为研究高原鼠兔的被捕食风险,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图2是根据某草原上甲、乙两种鼠兔种群数量的调查结果绘制的曲线图,L值表示甲鼠兔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M值表示乙鼠兔的种群数量。不考虑甲鼠兔种群的迁入和迁出,回答下列问题:
注:警戒距离指当高原鼠兔有警戒行为时与捕食者之间的距离。
(1)高原鼠兔发现天敌时,会后腿站立、仰头发出连续的短促尖叫声提醒同伴躲避,此过程涉及的信息类型有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分析图1可知,植被群落高度越高,鼠兔被捕食的风险就越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请用文字和箭头构建一个高原鼠兔种群和捕食者种群之间负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
(2)第2年的后半年至第3年间,甲鼠兔的种群数量逐渐减少,而乙鼠兔的种群数量却逐。环境容渐增加,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乙鼠免的环境容纳量约为______________只。纳量是指_______________。
(3)若高原鼠兔大量繁殖,则会对高寒草地造成严重危害,要进行防治,应将高原鼠兔的数量控制在______________(填“K”“K/2”或“K/2以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2.(13分)纳米布沙漠位于非洲南部,年降水量极小。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生长着珍稀植物——百岁兰。百岁兰的树干非常短矮而粗壮,呈倒圆锥状;主根极长而粗壮;终生只有两片叶子,能够持续生长数千年而不会脱落;叶片高度木质化,叶片基部的细胞会不断产生新的叶片组织,支持它持续生长。百岁兰的生存环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每天早晨都会有浓浓的海雾覆盖这里。在海雾的包围下,百岁兰叶片上的气孔打开,大量吸收空气中的水汽。等到雾气逐渐散去,百岁兰叶片上的气孔也会逐渐关闭。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
(2)百岁兰适应沙漠环境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三点)。生活在此地的有些爬行动物以______________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以保存水分。
(3)与热带雨林相比,纳米布沙漠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很弱,原因是______________。热带雨林是生态观光、科普教育的理想场所,同时在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价值。
(4)要研究百岁兰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等。
(5)纳米布沙漠生态非常脆弱,若人类活动干扰,则极易发生退化演替,说明_______________。
23.(13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提出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国采取了包括“碳减排”“碳捕集”“碳封存”和“碳利用”等多种措施。回答下列问题:
(1)植树造林是“碳捕集”的重要措施之一,造林的树种一般选择本地树种,也可以引进外来树种,引进外来树种时需要注意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为推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我们要建立绿色低碳循环体系。碳循环中的“碳”指的是___________。
(2)某企业之前将富含N、P的水大量排入某湖泊,造成该湖泊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大量繁殖,从而引起水华现象。为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修复水体,该企业相关人员取该湖泊水样,分别种植了芦苇、黄花鸢尾、菖蒲三种挺水植物,每3天测定一次水体中N、P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
①湖泊的外貌和结构会随季节变化而发生规律性改变,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据图分析,修复效果最佳的挺水植物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②湖泊中植食性动物摄入的能量一部分被植食性动物所同化,另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已知该湖泊中有A、B、C三种生物,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为A(m1)→B(m2)→C(m3),m1、m2、m3表示相应生物同化的能量。经过测算发现m3远小于m2/10,则其原因可能是
③请从种间关系的角度,提出另外一种抑制该湖泊中水华爆发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
2023—2024学年(上)南阳六校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生物学·答案
选择题:共18小题,共4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第14~1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A2.D3.B4.B5.D6.D7.C8.D9.A10.B
11.A12.D13.D14.BD15.ABC16.BCD17.AC18.AB
19.(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9分)
(1)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与突触前膜融合后释放Ach可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神经递质,从而保证突触处兴奋传递的速率
(2)兴奋性(1分)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1分)该药物能抑制神经递质的合成或释放;该药物能抑制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受体的活性;该药物能抑制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答出两点且合理即可给分)
(3)血液中Ca2+浓度较低,对Na+内流的抑制作用较弱,使Na+大量内流(1分)
20.(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0分)
(1)营养物质过多地用于水稻茎、叶的生长,向种子输送的营养物质减少(答案合理即可给分)不能(1分)
(2)将矮生型突变体水稻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乙组用等量蒸馏水处理,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并比较甲、乙两组植株的株高(答案合理即可给分)
(3)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1分)决定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或种子的休眠与发芽并非取决于赤霉素和脱落酸的绝对含量,而是由二者比例决定,答案合理即可给分)
(4)赤霉素能诱导种子中α-淀粉酶基因表达,合成α-淀粉酶,从而促进种子萌发(答案合理即可给分)
21.(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4分)
(1)行为信息和物理信息植被群落高度越高,警戒距离越小,鼠兔被捕食的风险就越大高原鼠兔种群数量增加→捕食者种群数量增加→高原鼠兔种群数量减少(或高原鼠兔种群数量减少→捕食者种群数量减少→高原鼠兔种群数量增加,答案合理即可给分)
(2)甲鼠兔和乙鼠兔之间是种间竞争关系,且乙鼠兔的种间竞争力强于甲鼠兔(或乙鼠兔迁入后与甲鼠兔竞争食物和栖息地,使甲鼠兔的种群数量下降,答案合理即可给分)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1.4×103(1分)
(3)K/2以下(1分) 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很快就能恢复,不能有效控制其数量(答案合理即可给分)
22.(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3分)
(1)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
(2)树干非常短矮而粗壮,呈倒圆锥状,有利于储水;主根极长而粗壮,有利于深入地下吸水;叶片高度木质化,有利于减少水分散失;海雾包围时,百岁兰叶片气孔打开,吸收空气中的水汽,雾气散去,百岁兰叶片气孔逐渐关闭,有利于减少水分散失(答出三点即可,3分)固态尿酸盐(1分)
(3)生态系统中的组分少,营养结构简单直接价值和间接
(4)种群密度、植株高度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答出两点,1分)
(5)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23.(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3分)
(1)引进树种对当地环境的适应能力;引进树种对本地物种可能造成的影响碳元素(1分)
(2)①季节性(1分)黄花鸢尾(1分)种植黄花鸢尾后,水体中的N、P浓度下降最明显②以粪便的形式流向分解者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而B与C并不是该湖泊中相应营养级的全部生物,B的同化量还有一部分流入与C处于同一营养级的其他生物种群(答案合理即可给分)③向该湖泊中投放适量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