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市天龙小学 《搭石》[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阜康市天龙小学 《搭石》[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04-11 20: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册21课《搭石》
《搭石》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真正的阅读要使阅读者披文入情,能透过文字触摸到
语言的深层内涵,从而领悟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本教案本着这样的阅读理念,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想象
画面,体会课文浓郁的生活气息,与作者情感交融,
在自主阅读中收获感悟,挖掘语言文字的内涵,调动
阅读的兴趣,体会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
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
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预设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好朋友,它是——(课件出示:风景)
生:风景!
师:一提到风景,你会想到什么?
生:我会想到雄伟的高山,清澈的小河、美丽的花朵。
生:我会想到美丽的大草原。
生:……
师:是呀,说到风景,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那些环境优美的地方。在这样的风景中,我们用眼睛就能真切地看到其中的美,而今天所要学习的《搭石》,向我们展示的却是一道特殊的风景。它不但需要我们用眼睛去看,更多的是用我们的心灵去感受。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由“风景”一词导入,与众不同,让学生感悟不同的“风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想想什么是搭石?
2、自由说搭石是什么?师随机板画。
3、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这搭石,普普通通的石头而已,作者却说这——(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在这样的风景中,流淌着的又是怎样的美呢?让我们细细地读课文2~4自然段,看看你从课文的哪些句子能够感受到它的美,觉得它是一道风景。用笔画下来,并批注自己的感受。如果能带着这种感受再读一读,那就更好了。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与学生及时交流。
〔“你感到课文中都流淌着怎样的美呢?请细细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透过文字直抵内心的引子。学生潜心读文,完全可以得出各具个性的阅读体验。学生带着任务读文,读书目的性自然体现,又增加了语言的积累。〕
三、交流深化,感悟美
1、“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生自由谈体会。师相机板书。
教师引导:
(1)脚下溪水潺潺,人影晃动,轻快的音乐加上和谐的画面,有声有色,谁能 说这不是一道迷人的风景呢?齐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除了踏踏声,此时你还能听到什么声音?
这是一首多么轻快的交响乐啊!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生齐读。
(3)同学们读得有感觉了,如果能读出诗一般的韵律来,那就更好 了!来试一 试。(师放音乐,生赛读。)
(4)乡亲们过搭石,是多么得协调有序!正如家乡的一句俗语——
(出示: 紧走搭石慢过桥)
生齐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自由交流搜集的俗语。
[朗读指导具有层次性,特别是将文中的这段话改成小诗的形式,学生的读一下子找到了感觉,加上音乐,每个人似乎都能感受到一曲清新、和谐的旋律在课堂上回响。]
师(过渡):这是看得见的美,课文中还有许多看不见的美,同样是一道风景。你用心感受到了吗?
1、“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着急赶路,只要发现哪块石头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生自由谈感受。师相机板书。
师:真是这样吗?同学们,咱们赶快去采访采访吧!
(师走到一男生前)你就是那位上了点年岁的人。请问您今年多大岁数?
生:……
师:那得叫你大叔了。我想问问您,您这么急匆匆地赶路,一定是有什么急事吧。
生;……
师:我刚才看您已经过去了,怎么又回来了?
生:……
师:多么细心的大叔哇,谁来读一读,赞美一下这位可敬的老人。
师:那边又来了一位老奶奶,想采访吗?
生自由采访。
师:采访后有什么想法?是呀,这搭石连同搭石人的勤劳、善良构成了——生齐说“家乡的一道风景”。
[教师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很自然地让学生感受到这勤劳之美、善良之美、人性之美。]
2、“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向背而行。”
生自由谈感受,师相机板书。
师: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平常的事情。但这平常的小事却感动了我们。你会怎么去读呢?
师:我们怎能不说这搭石——生齐说“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3、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生抓住“总要”“理所当然”等词感悟,师相机板书。
师:同学们,就在这理所当然的事情中,又一次地给我们展示出这搭石——生齐说“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学生们自读、自悟,在寻找美、欣赏美、体验美的同时,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谐的美,感悟平凡的美!]
师指着板书(过渡):正是这些美好的行为,使我们的世界充满了爱,充满了快乐,使每个人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也正是这些美好的心灵,构成了人类这个大家庭。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正是写出了这个道理。
生齐读: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将自然之美和人性之美全部融合在"风景"中,紧紧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展开全课的学习,通过巧妙的师生对话、诗化的朗读指导、教师适时的语言渲染引导学生去感受这道特殊的风景。〕
四、思维拓展,发现“美”
师导语:美是潺潺的溪流,滋润着万物的成长;美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美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美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让我们拾起这颗颗夺目的珍珠,去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吧!
出示小诗:
美在那平凡的小事中:
美是瑟瑟秋风中,伏下身子背老人走搭石。
美是……
美是……
美是……
美是……
……
美就在那平凡的小事中!
〔学生在一一感悟之后,设计了“回归整体的环节”,意在帮助学生由局部回到整体去体会课文所揭示的人性美。同时,帮助学生积累好的语言,训练学生组织语言,促进语言学习的内化。〕
五、布置小练笔,留住“美”
师:雕塑大师罗丹说过:"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刘章爷爷拥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他从这不起眼的搭石中看到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让我们也拥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我们身边的美。
〔学生在感受本文的语言特色和作者的写作艺术,学凡事物中发现美、表现美的朴素的写作风格。〕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