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过程性评价质量检测(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榆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过程性评价质量检测(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19 15:1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榆林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普通高中过程性评价质量检测
高二年级生物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医生为患者静脉注射某种消炎药进行治疗,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是( )
A.组织液 B.血液 C.血浆 D.细胞内液
2.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重症患者会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代谢性酸中毒等症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患者持续高烧在39℃,此时体内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重症患者体内血浆和组织液的氧浓度较高
C.重症患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等症状,说明内环境稳态已遭破坏
D.正常人pH相对稳定,不会出现大量酸性物质积累的情况
3.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脊髓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B.脑神经和脊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感觉神经,其作用通常相反
D.自主神经系统是只受意识支配的完全自主性的运动神经
4.下图曲线表示某人从早餐开始到12时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早餐后,随着食物中糖类物质的消化吸收,血糖浓度升高
B.9时~10时之间胰岛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合成加快
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运输到全身各处,只作用于肝细胞和肌细胞
D.在血糖调节中,胰高血糖素与甲状腺激素在升高血糖浓度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5.研究人员以幼鼠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有关探究实验,得到如表所示的结果。实验中雌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均使用同一种溶剂溶解后注射,并且每组实验幼鼠使用的溶剂量相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处理方法 和同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卵巢平均重量/mg 相同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子宫平均重量/mg
甲 不做任何处理 70 218
乙 仅切除垂体 37 96
丙 切除垂体,同时注射适量溶 38 95
丁 切除垂体,同时注射适量雌激素 39 221
戊 切除垂体,同时注射适量促性腺激素 68 220
A.是否注射激素和是否切除垂体均为实验的自变量
B.该实验证明了促性腺激素是由垂体合成和分泌的
C.丙组与丁组对照,说明雌激素直接促进卵巢和子宫的发育
D.该实验证明雌激素的分泌受到促性腺激素的促进作用
6.下列关于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说法错误的是( )
A.兴奋通过反射弧传导、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二者的反应速度不同
B.神经调节作用于效应器,激素作用于靶细胞,但均与细胞的信息交流有关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分别由神经递质和激素来完成,两种物质都属于蛋白质
D.若神经调节作用的腺体为内分泌腺,则体液调节可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7.在花粉播散期,由于空气中花粉较多,对花粉过敏的鼻炎患者的病情就会发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时不出现过敏反应
B.过敏反应中产生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
C.过敏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过敏反应有快慢之分,还有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8.我国的许多诗词和农谚中蕴含着生物学知识,都是劳动人民从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结晶。下列诗词或农谚中所描述的现象,与相应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匹配正确的是( )
A.“麦熟九成动手割,莫等熟透颗粒落”体现了细胞分裂素的作用
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体现了乙烯的作用
C.“南瓜不打杈,光长蔓来不结瓜”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
D.“可怜中间树,束缚成枯株”体现了脱落酸的作用
9.如图为甲、乙两个种群的年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未来的种群数量可能会增加
B.乙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未来的种群数量将会保持不变
C.甲乙两种群的性别比例都接近1:1,对种群数量没有影响
D.由图可知,乙种群个体数量多,其种群密度大于甲
10.根据土壤中小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采集小动物时,下列诱虫器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11.科尔沁沙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地,当地气候干旱,过度放牧导致植被大量破坏,荒漠化严重。我国政府对该地区进行“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综合治理,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沙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均较低
B.“绿进沙退”提高了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C.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属于初生演替
D.沙漠治理丰富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同时使其垂直结构复杂化
12.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其中字母表示生物或物质,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A为生产者,C为分解者
B.碳在食物链中以无机物的形式存在
C.图中的食物链是E→F→D→B
D.图中E→C箭头表示的是呼吸作用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计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多巴胺是脑内传递愉悦感的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以参与调控运动和情绪等多种大脑重要的生理功能、毒品可卡因能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下图是多巴胺作用后的回收机制及在突触间隙中的可卡因作用于多巴胺转运体后干扰人脑神经冲动传递的示意图(箭头越粗表示转运速率越快,反之则慢)。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多巴胺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B.多巴胺合成后通过多巴胺转运体的协助释放到突触间隙
C.可卡因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使人产生愉悦感
D.若突触前膜上的多巴胺转运体被内吞、消化,则短期内大脑的相关神经中枢兴奋性增强
14.柯萨奇病毒是一类常见的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人体的病毒,严重威胁婴幼儿的健康。研究发现,一些感染柯萨奇B型病毒的患者会诱发糖尿病,柯萨奇B型病毒能使机体产生与靶细胞结合的细胞毒性T细胞,该细胞毒性T细胞同时能识别并损坏胰岛B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柯萨奇B型病毒感染诱发的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损坏胰岛B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C.柯萨奇B型病毒侵染后的靶细胞可能具有与胰岛B细胞结构十分相似的物质
D.柯萨奇B型病毒在胰岛B细胞内增殖,导致其裂解而不能合成胰岛素,从而诱发糖尿病
15.在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通常表现为黄叶,称为黄化苗。光照影响幼苗叶色的分子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光敏色素是光合色素的一种,在植物分生组织的细胞内相对比较丰富
B.光敏色素在植物细胞内的分布可能会由于光照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C.光照环境下,光敏色素的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
D.光照环境下,进入细胞核的光敏色素抑制HY5降解,使幼苗发生去黄化反应
16.甜槠林是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代表性植被,研究者通过相关实验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郁闭甜槠林(受人为影响较小)与干扰甜槠林(适度择伐乔木)的物种多样性及群落优势度进行比较,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层次 郁闭林 干扰林
物种多样性指数 群落优势度 物种多样性指数 群落优势度
乔木层 11.445 0.0733 14.7091 0.0614
灌木层 4.0041 0.2651 12.0776 0.086
草本层 1.6629 0.2944 5.4274 0.1039
藤本植物 5.554 0.1424 8.9745 0.0718
注:群落内物种数量分布越不均匀,优势种的地位越突出,群落优势度越大。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调查该地区物种丰富度时,可采用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B.据表中数据分析,郁闭林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优势度均高于干扰林的
C.干扰林中,灌木层和草本层群落优势度减小是由光照强度降低导致的
D.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增加,是生态系统适应外界干扰的一种对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计60分)
17.(12分)神经调节是一个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及处理信息后作出相应反应的连续过程,是许多器官协同作用的结果,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如图甲为人体的膝跳反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1)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_________________、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图中的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医院,医生对某一患者进行膝跳反射实验,发现轻轻叩击患者膝盖下面的韧带后,小腿并未突然抬起,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3)某实验小组为研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用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进行实验,在t1、t2、t3时刻给予离体的蛙坐骨神经同一处三次强度相同的刺激,测得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图中前两次刺激__________________(填“产生”或“米产生”)动作电位,t4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在t4~t5,时间段发生图示膜电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乙
(4)若用某种药物处理阻断了(3)中该神经纤维膜上的Na+通道,然后用3倍的t1,时的刺激强度刺激该神经,其动作电位将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0分)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运动过程中,运动员产热多,热觉感受器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调节使皮肤血管___________________、汗腺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散热,从而维持产热和散热平衡。
(2)下丘脑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当人体内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感受器兴奋,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经垂体释放,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3)下丘脑对血糖的平衡具有调节作用。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某个区域兴奋,通过_______________(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上升,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_调节。
(4)下丘脑在调控生长发育和生殖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下图表示雄激素睾酮分泌调节的部分机制,GnRH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是黄体生成素。若给健康的雄性哺乳动物个体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LH,随后检测发现其血液中的GnRH含量会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3分)生长素是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过程中最早发现的植物激素。在此过程中科学家们设计了许多非常巧妙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鲍森·詹森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拜尔的实验是在思暗中进行的,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拜尔的实验,可以推测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顶端优势的产生与顶端产生生长素的关系,实验小组的同学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分为a、b、e三组,进行了相关处理,一段时间后测量侧芽增加的平均长度,结果如下表所示。若改变c组外施生长素的浓度,侧芽增加的长度也可能为3.4mm,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的顶端优势说明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一般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别 侧芽增加的长度(mm)
a.保留顶芽 3.4
b.去除顶芽 16
c.去除顶芽,外施生长素 1.8
(4)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称为极性运输。为了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重力无关,以胚芽鞘、刀片、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空白琼脂块等为实验材料,采用一组实验进行验证,写出实验方法和预期实验结果。
20.(13分)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内众多的岛屿、水系和植被营造了适宜动植物繁衍生长的湿地生态系统,为湿地鸟类提供了良好的迁徙和栖息环境。每年11月公园内都会迎来一大批“客人”,它们从遥远的西伯利亚迁徙而来,成为浐灞冬日胜景中最灵动的存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独特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候鸟越冬,研究人员在调查某种鸟类种群数量时一般使用望远镜、固定的红外摄像机和无人机等进行观察,这样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填“直接计数法”或“标志重捕法”)。调查发现,每年冬季公园内某种候鸟的种群密度显著增加,从种群数量特征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选填编号:①迁入率,②迁出率,③出生率,④死亡率,⑤性别比例,⑥年龄结构)
(2)公园内候鸟生物多样性高,且已形成有序的鸟类生态位。以夜鹭和白鹭为例,结合表中信息分析,公园内这两种鸟类存在明显的______________关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鸟类种类 活动区域 觅食种类 觅食时间
夜鹭 生境1、生境2 小鱼、水生昆虫等 夜晚
白蛋 生境1、生境2 小鱼、水生昆虫等 白天
(3)该湿地生态系统建成后,各种生物种类逐渐增加,如图所示为某种鱼类的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中“K”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OB段,该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_____________(填“正相关”或“负相关”)。在_____________段,种内竞争最激烈。
21.(12分)海水立体养殖中,表层养殖海带等大型藻类,海带下面挂笼养殖滤食小型浮游植物的牡蛎,在底层设置人工鱼礁,为鱼虾等提供生长、产卵和栖息的场所,养殖以底栖微藻、生物遗体残骸等为食的海参。下图为海水立体养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牡蛎属于第营养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字母c、f、g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到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养殖户养殖的海带数量过多,造成了牡蛎减产,请分析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合理密养、立体养殖能有效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其原因有:从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立体养殖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立体养殖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年级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计24分)
1.C 2.B 3.B 4.C 5.A 6.C 7.B 8.C 9.A 10.A 11.C 12.C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计16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AD 14.D 15.BCD 16.BC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计60分)
17.(12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神经中枢(1分)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
(2)患者膝跳反射弧不完整或反射弧某处受损;患者过度紧张或有心理暗示,大脑对脊髓有控制作用(答出2点,每点1分,共2分,合理即可)
(3)未产生(1分) 外负内正(1分) 膜对K+通透性增大,造成K+外流
(4)无法产生(1分) 该种药物阻断Na+通道,膜外Na+不能内流,导致不能形成动作电位
18.(10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舒张(1分) 增加(1分)
(2)抗利尿(1分) 肾小管和集合管
(3)交感(1分) 神经—体液
(4)LH促进睾酮的分泌,睾酮含量较高时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分泌GnRH
19.(13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2)排除光照对生长素在尖端的分布产生的影响胚芽箱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或生长素)在
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当改变后的外施生长素浓度与原保留顶芽产生的浓度一致时(或作用效果一样时),其对侧芽的抑制作用相同,使侧芽增加的长度为3.4mm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
(4)实验方法:将胚芽鞘去掉尖端,形态学上端向下,在形态学上端放一块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在形态学下端放一块空白的琼脂块,一段时间后,检测形态学下端的琼脂块中是否含有生长素(2分)
预期结果:形态学下端的琼脂块中含有生长素(1分)
20.(13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直接计数法 ①
(2)种间竞争 它们选择活动的生境基本相同,食物种类高度相似
(3)环境容纳量(1分) 正相关 CD
21.(12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和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 二(1分)
(2)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1分)
(3)养殖海带数量过多,遮蔽阳光,抑制小型浮游植物的生长,牡蛎食物来源减少,牡蛎减产
(4)充分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质营养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