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课时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课时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7.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16 10:05:20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课时练
一、选择题
1.(2019八下·哈尔滨期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管子 法法》中提出:“宪律制度必法道,号令必著明,赏罚必信密,此正民之经也”材料中内蕴的理念、精神正好彰显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
A.全面依法治国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全面深化改革 D.全面从严治党
【答案】A
【知识点】“四个全面”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内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宪律制度必法道,号令必著明,赏罚必信密,此正民之经也”材料中内蕴的理念、精神正好彰显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面依法治国。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及四个全面知识的掌握。
2.(2023八下·重庆期中)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首钢滑雪大跳台是冬奥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跳台主体结构用钢量4100吨,其中大量采用了高强钢和耐候钢,节省用钢量达到9.75%,减少碳排量约950吨。这些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A.协调 B.开放 C.共享 D.绿色
【答案】D
【知识点】五大发展理念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首钢滑雪大跳台是冬奥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跳台主体结构用钢量4100吨,其中大量采用了高强钢和耐候钢,节省用钢量达到9.75%,减少碳排量约950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现象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绿色。绿色发展是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即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的产业,通过节能减排的技术措施,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济发展理念,D项正确;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协调,排除A项;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开放,排除B项;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共享,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发展理念,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2023八下·新都期末)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2021年指出“中国取得的非凡成就为整个国际社会带来了希望,提供了激励。这一成就证明,政府的政治承诺和政策稳定性对改善最贫困和最脆弱人群的境况至关重要”。“非凡成就”是指中国(  )
A.提高了人均住房面积 B.改变了通信落后方式
C.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D.取得了医疗长足进步
【答案】C
【知识点】“中国梦”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2020年,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故选项C符合题意;
A. 提高了人均住房面积 ,不符合题意;
B. 改变了通信落后方式 ,不符合题意;
D. 取得了医疗长足进步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特别是其中的时间、贫困等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
4.(2023八下·新都期末)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预期实现时间是(  )
A.君主专制度结束100年时 B.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C.人民解放军建军100年时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答案】D
【知识点】“中国梦”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百年目标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已经实现;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课本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5.(2023八下·武侯期末)“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此相关的会议是(  )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答案】D
【知识点】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主席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项正确;
中共十六大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
中共十七大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
中共十八大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新时代中国的治国理政,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2023八下·武侯期末)2023年3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讲到,中国不仅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带动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同时在倡导政治解决危机、解决国际热点问题等方面,也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由此可以看出中国(  )
A.努力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B.主张重新构建国际经济秩序
C.侧重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D.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答案】A
【知识点】“一带一路”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中国不仅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带动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同时在倡导政治解决危机、解决国际热点问题等方面,也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可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和维护,是一个负责任大国,正在努力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A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重新构建国际经济秩序,排除B项;
中国不仅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也与发达国家合作,二者没有主次之分,排除C项;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梦与“一带一路”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7.(2023八下·莲湖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中国梦时指出,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由此可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要(  )
A.增强综合国力 B.坚持中国道路
C.凝聚中国力量 D.弘扬民族精神
【答案】B
【知识点】“中国梦”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 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 , 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 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是在近代以来170 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由此可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要坚持中国道路,故选项B符合题意;
A.增强综合国力,题干中没有提及,不符合题意;
C.凝聚中国力量,题干中没有提及,不符合题意;
D.弘扬民族精神,题干中没有提及,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紧贴题干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8.(2023八下·莲湖期末)中共二十大继续强调党员干部要“为民、务实、清廉”,继续在全党范围内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等问题。这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
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答案】D
【知识点】“四个全面”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中共二十大继续强调党员干部要“为民、务实、清廉”,继续在全党范围内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等问题,这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面从严治党,故选项D符合题意;
A.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题干中没有提及,不符合题意;
B.全面深化改革,题干中没有提及,不符合题意;
C.全面依法治国,题干中没有提及,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紧贴题干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9.(2023八下·西安期末)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远见卓识和使命担当,擘画宏伟蓝图(  )
A.全面深化改革 B.全面从严治党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答案】D
【知识点】“中国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故选D项。
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合题意,排除A项。
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合题意,排除B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合题意,排除C项。
所以,D项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相关史实。
10.(2023八下·长沙期末)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  )
A.四项基本原则 B.科学发展观
C.新发展理念 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答案】D
【知识点】“四个全面”
【解析】【分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四个全面”是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四个全面”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排除ABC,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二、材料分析题
11.(2023八下·莲湖期末)“中国梦”必然要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梦”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某校八年级同学以此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拉开序幕】
材料一:
【推进改革】
材料二:
小岗村生产队收入对比表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 人口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还贷款 交售粮食
1976年 19户110多人 35000斤 230斤 32元 — —
1979年 20户115人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800元 30000斤
【扩大开放】
材料三:过去,中国对外开放的视野主要是站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上考虑如何利用国外的资源与市场,推动国内经济贸易体制改革以适应国际经贸体制的关系。今天,我们有条件、有责任也有义务站在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世界各国人民福祉的高度来部署中国的对外开放举措,来引领世界经济潮流、来塑造和完善国际经济体制。习近平对外开放思想就是这个历史要求的时代产物。
——摘编自裴长洪、刘洪愧《习近平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经济学分析》
【理论指引】
材料四:邓小平说:“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五: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成果。
【奋斗目标】
材料六: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B所示会议作出了什么战略决策。图A和图B有怎样的关系?
(2)依据材料二,概述小岗村发生的显著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与哪一政策有关。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对外开放的视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项体现中国“引领世界经济潮流、塑造和完善国际经济体制”的措施。
(4)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出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邓小平同志。
②请依据年代尺的提示,分别写出A、B两处会议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5)依据材料六,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共产党未来的中心任务又是什么。
【答案】(1)战略决策: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关系:图A有关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图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显著变化: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变化:由站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上考虑到站在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世界各国人民福祉的高度来部署。措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投行,等等。
(4)①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评价: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②A:邓小平理论。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心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邓小平理论;“一带一路”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显示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 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A 有关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为图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依据材料二信息,可以看出,小岗村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是由于这里最早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3)依据材料三信息,可以看出,中国队外开放 由站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上考虑到站在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世界各国人民福祉的高度来部署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引领世界经济潮流、塑造和完善国际经济体制的措施有: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筹建和成立亚投行 等;
(4)①依据材料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
②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2017年,中共十九大上,邓小平理论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依据材料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未来的中心任务是 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 以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故答案为:(1)战略决策: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关系:图A有关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图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显著变化: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变化:由站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上考虑到站在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世界各国人民福祉的高度来部署。措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投行,等等。
(4) ①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评价: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②A:邓小平理论。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心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课本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第二问是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对两者关系的理解回答;
(2)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紧贴材料信息看出发生的变化回答;第二问是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在第一问答案的基础上,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回答;
(3)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回答;第二问是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
(4)①第一问需要理解识记,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第二问是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②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中的时间,大会,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5)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再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课时练
一、选择题
1.(2019八下·哈尔滨期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管子 法法》中提出:“宪律制度必法道,号令必著明,赏罚必信密,此正民之经也”材料中内蕴的理念、精神正好彰显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
A.全面依法治国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全面深化改革 D.全面从严治党
2.(2023八下·重庆期中)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首钢滑雪大跳台是冬奥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跳台主体结构用钢量4100吨,其中大量采用了高强钢和耐候钢,节省用钢量达到9.75%,减少碳排量约950吨。这些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A.协调 B.开放 C.共享 D.绿色
3.(2023八下·新都期末)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2021年指出“中国取得的非凡成就为整个国际社会带来了希望,提供了激励。这一成就证明,政府的政治承诺和政策稳定性对改善最贫困和最脆弱人群的境况至关重要”。“非凡成就”是指中国(  )
A.提高了人均住房面积 B.改变了通信落后方式
C.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D.取得了医疗长足进步
4.(2023八下·新都期末)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预期实现时间是(  )
A.君主专制度结束100年时 B.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C.人民解放军建军100年时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5.(2023八下·武侯期末)“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此相关的会议是(  )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6.(2023八下·武侯期末)2023年3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讲到,中国不仅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带动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同时在倡导政治解决危机、解决国际热点问题等方面,也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由此可以看出中国(  )
A.努力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B.主张重新构建国际经济秩序
C.侧重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D.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7.(2023八下·莲湖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中国梦时指出,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由此可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要(  )
A.增强综合国力 B.坚持中国道路
C.凝聚中国力量 D.弘扬民族精神
8.(2023八下·莲湖期末)中共二十大继续强调党员干部要“为民、务实、清廉”,继续在全党范围内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等问题。这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
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9.(2023八下·西安期末)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远见卓识和使命担当,擘画宏伟蓝图(  )
A.全面深化改革 B.全面从严治党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0.(2023八下·长沙期末)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  )
A.四项基本原则 B.科学发展观
C.新发展理念 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二、材料分析题
11.(2023八下·莲湖期末)“中国梦”必然要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梦”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某校八年级同学以此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拉开序幕】
材料一:
【推进改革】
材料二:
小岗村生产队收入对比表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 人口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还贷款 交售粮食
1976年 19户110多人 35000斤 230斤 32元 — —
1979年 20户115人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800元 30000斤
【扩大开放】
材料三:过去,中国对外开放的视野主要是站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上考虑如何利用国外的资源与市场,推动国内经济贸易体制改革以适应国际经贸体制的关系。今天,我们有条件、有责任也有义务站在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世界各国人民福祉的高度来部署中国的对外开放举措,来引领世界经济潮流、来塑造和完善国际经济体制。习近平对外开放思想就是这个历史要求的时代产物。
——摘编自裴长洪、刘洪愧《习近平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经济学分析》
【理论指引】
材料四:邓小平说:“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五: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成果。
【奋斗目标】
材料六: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B所示会议作出了什么战略决策。图A和图B有怎样的关系?
(2)依据材料二,概述小岗村发生的显著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与哪一政策有关。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对外开放的视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项体现中国“引领世界经济潮流、塑造和完善国际经济体制”的措施。
(4)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出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邓小平同志。
②请依据年代尺的提示,分别写出A、B两处会议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5)依据材料六,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共产党未来的中心任务又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四个全面”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内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宪律制度必法道,号令必著明,赏罚必信密,此正民之经也”材料中内蕴的理念、精神正好彰显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面依法治国。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及四个全面知识的掌握。
2.【答案】D
【知识点】五大发展理念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首钢滑雪大跳台是冬奥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跳台主体结构用钢量4100吨,其中大量采用了高强钢和耐候钢,节省用钢量达到9.75%,减少碳排量约950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现象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绿色。绿色发展是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即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的产业,通过节能减排的技术措施,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济发展理念,D项正确;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协调,排除A项;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开放,排除B项;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共享,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发展理念,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答案】C
【知识点】“中国梦”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2020年,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故选项C符合题意;
A. 提高了人均住房面积 ,不符合题意;
B. 改变了通信落后方式 ,不符合题意;
D. 取得了医疗长足进步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特别是其中的时间、贫困等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
4.【答案】D
【知识点】“中国梦”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百年目标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已经实现;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课本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5.【答案】D
【知识点】中共十九大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主席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项正确;
中共十六大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
中共十七大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
中共十八大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新时代中国的治国理政,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答案】A
【知识点】“一带一路”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中国不仅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带动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同时在倡导政治解决危机、解决国际热点问题等方面,也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可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和维护,是一个负责任大国,正在努力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A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重新构建国际经济秩序,排除B项;
中国不仅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也与发达国家合作,二者没有主次之分,排除C项;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梦与“一带一路”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7.【答案】B
【知识点】“中国梦”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 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 , 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 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是在近代以来170 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由此可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要坚持中国道路,故选项B符合题意;
A.增强综合国力,题干中没有提及,不符合题意;
C.凝聚中国力量,题干中没有提及,不符合题意;
D.弘扬民族精神,题干中没有提及,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紧贴题干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8.【答案】D
【知识点】“四个全面”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中共二十大继续强调党员干部要“为民、务实、清廉”,继续在全党范围内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等问题,这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面从严治党,故选项D符合题意;
A.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题干中没有提及,不符合题意;
B.全面深化改革,题干中没有提及,不符合题意;
C.全面依法治国,题干中没有提及,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紧贴题干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9.【答案】D
【知识点】“中国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故选D项。
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合题意,排除A项。
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合题意,排除B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合题意,排除C项。
所以,D项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相关史实。
10.【答案】D
【知识点】“四个全面”
【解析】【分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四个全面”是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四个全面”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排除ABC,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11.【答案】(1)战略决策: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关系:图A有关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图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显著变化: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变化:由站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上考虑到站在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世界各国人民福祉的高度来部署。措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投行,等等。
(4)①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评价: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②A:邓小平理论。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心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邓小平理论;“一带一路”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显示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 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A 有关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为图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依据材料二信息,可以看出,小岗村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是由于这里最早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3)依据材料三信息,可以看出,中国队外开放 由站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上考虑到站在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世界各国人民福祉的高度来部署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引领世界经济潮流、塑造和完善国际经济体制的措施有: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筹建和成立亚投行 等;
(4)①依据材料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
②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2017年,中共十九大上,邓小平理论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依据材料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未来的中心任务是 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 以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故答案为:(1)战略决策: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关系:图A有关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图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显著变化: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变化:由站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上考虑到站在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世界各国人民福祉的高度来部署。措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投行,等等。
(4) ①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评价: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②A:邓小平理论。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心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课本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第二问是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对两者关系的理解回答;
(2)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紧贴材料信息看出发生的变化回答;第二问是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在第一问答案的基础上,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回答;
(3)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回答;第二问是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
(4)①第一问需要理解识记,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第二问是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②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中的时间,大会,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5)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再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