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深圳市罗湖区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16 3 48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D D C C B B D B C A D A B D A
17.(14分)
(1)目的:提高农民政治意识(或解放并唤醒工农意识);动员民众投身革
命;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巩固并建设根据地。(任意三点得6分)
(2)特点:方式多样;革命性(或体现反帝反封建的教育内容);参与群体
广泛性:注重培养革命干部与通识教育相结合;效果显著。(任意两点得4分)
不同:
态度不同:中共重视教育工作:国民党重视不足:
效果不同:中共开展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国民党教育工作受挫:
服务对象不同:中共开展教自工作服务于工农群众;国民党教育工作服务于
地主、资产阶级,压制工农群众文化发展。(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
给分。)(任意两点得4分)
18.(14分)
(1)调整:颁布住房法令,使缴费人数覆盖全体租户,收费标准依据市场规
则而调整;住房建设主体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允许不动产交易,开辟了国家、市
场、合作社三条分配住房的渠道。(任意三点得6分)
意义:适应了苏联当时的社会情况;一定程度解决了住房问题。(任意一点得2
分)
(2)特点:从中央到地方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并发放补贴:制定总体规划:
大量的再投资不可避免,由此诱发社会危机。(任意两点得6分)
{#{QQABCYwEggAIABIAARgCUQEqCkAQkBECCAoOQFAEsAAAAQFABCA=}#}
19.(12分)
示例一
①“苏湖熟,天下足”。北宋时期,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到南宋时,经济重
心南移完成,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②“朝为
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宋代重文轻武,重视科举,大批平民子弟得以进入仕途,
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加。③“近来世俗多颠倒,只重衣衫不重人”。宋代商品经济
发展,市民阶层壮大,传统重血缘和身份的观念受到冲击,门第观念淡化。
结论:宋代社会出现平民化的趋势。
示例二
①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宋代为了扭转五代以来武人跋扈的局面,采取
了崇文抑武的措施,武人地位低下。②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宋代科举制发
达,普通家庭的平民子弟,通过科举也可以跻身于显贵。这既为朝廷选拔了优秀
人才,同时也使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动态流动过程中,有助于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
③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宋代书院制度发达,在全国各地形成了许多著名书
院,他们聚徒讲学,传授学问,对于提升社会整体的文化水平和推动科举制的发
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结论:宋代是文人士大夫的理想时代。
20.(12 分)
示例一:
关键词:“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确立”、“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
生”。
论题: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加速了世界的分化。
阐述:18 世纪后期到 19 世纪中叶,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率先开
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活的显著变化,还推动
了英国的议会改革(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完善),并使得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资
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阵营。英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掀起了声势浩
大的宪章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研究和积极投身工人运动的过程中,率先
在伦敦发表《共产党宣言》,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
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继英国之后相继投入工业化
浪潮,受此影响,19 世纪中后期,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俄国推行了农奴
{#{QQABCYwEggAIABIAARgCUQEqCkAQkBECCAoOQFAEsAAAAQFABCA=}#}
制改革,日本发起了明治维新,德国在实现统一之后确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
资本主义制度在东欧、北美、东北亚得以确立,并随着这些国家瓜分世界的步伐
而建立起资本主义对全球的支配。
综上所述,工业革命不但加速了社会阶级的分化,还刺激了工人阶级的思想
武器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使得资本主义制度越出西欧的范围,确立了在世界
上的支配和统治地位。
示例二:
关键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亚非拉独立运动”
论题: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加速了世界的分化。
阐述: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至 20 世纪初,亚洲、非洲基本上沦为殖民地,拉
美除原有的殖民地外,独立的国家实际上成了英美等国的附庸国。这样帝国主义
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这
一时期,在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非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
经济联系,已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成
了帝国主义的商品市场、投资场所、原料产地、农业附庸和军事基地。殖民主义、
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剥削,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经济发展停滞,人民生活
极端困苦。于是,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便成为帝国主义时代一股强大的
历史潮流。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加速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
觉醒,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席卷全球,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危机已经开始。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
{#{QQABCYwEggAIABIAARgCUQEqCkAQkBECCAoOQFAEsAAAAQFABCA=}#}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三历史
2024.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川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6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5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本人姓名和
准考证号,在答题卡上粘贴条形码。
2,选择题的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所选项方框涂黑。如果修改答案,应使用橡皮将
错选项方框涂,点擦千净,并将改选项的方框涂黑。
3.非迭择题的答题,使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指定区域书写答案,在题号指定
答题区域以外及草稿纸、试题卷上书写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儒家礼乐文化的内容本质及传承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具有密
不可分的天然联系。《礼记·乐记》记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据
此可知,儒家礼乐文化的精髓为()
A.秩序、和谐
B.自由、民主
C.和平、发展
D.法治、富强
2.汉文帝时期,在晁错的建议下,“募民徙朔方十万口”;汉武帝时期,“通西南夷道”,
并“募豪民田南夷”,此外派司马迁为钦差负责新开拓地区的郡县设置,“以其故俗治,
毋赋税”。以上材料说明西汉时期()
A.民族政策呈现因俗而治的特点
B.采取多元措施促进民族交融
C.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D.重视边疆地区的开发与治理
3.下表为304一439年我国北方出现的15个割据政权,加上西南的成汉,史称“十六国”。这
反映了(
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
所属
寶
匈奴
鲜卑
羯
氏
羌
汉
民族
(cong)
政权
前赵、
前燕、后燕、南
前秦、
前凉、北燕、
后赵
后奏
成汉
名称
北凉、夏
燕、南凉、西秦
后凉
西凉
A.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
B.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
C,鲜卑族综合实力最为强大
D.各民族对华夏文明的认同
2023一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三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
4.下图是1970年在陕西西安何家村出土的唐朝银饼,经专家考证,它是岭南道广州怀集百姓
所纳的庸调上交朝廷时,由地方官府折纳而成的银饼。由此可知唐朝()
唐朝怀集庸调银饼
A.建立以道为中心的监察体系
B.白银成为流通中主要货币
C.租席调制有助于货币转型
D.私营手工业铸币技术高超
5.图中的宋代蹴鞠纹青铜镜描绘了男女四人共同蹴鞠游戏的场景。浮雕靠左侧部分,有一个
高髻女子正在踢球,靠右侧部分,有一个头戴幞头的男子全神贯注的盯着球,仿佛正在防
守,此外还有两人在旁观看。该作品体现了()
《宋代蹴鞠纹青铜镜》图
A.尚武好勇的时代风貌
B.追求意境的美术风格
C.充满活力的社会风情
D.追求解放的思想观念
6.顾炎武评价当时的学风是“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思想家朱之瑜
斥之“不曾做得一事”,“与今和尚一般”。这表明他们都主张()
A.回归儒学
B.经世致用
C.工商皆本
D.反对专制
7.现有史料表明,1840一1860年之间只有扬州秀才黄钧宰在1844年称西方人的到来是一
大“变局”,但是在1861年以后,许多士绅认识到了这一事件的重要意义。据统计,
从1861一1900年至少有43位士人,如王韬、丁日昌、李鸿章、张之洞等人都评价了这
种巨变。这表明()
A.黄钧宰是研究西方的第一人
B,国人对鸦片战争后的变局认识迟滞
C.师夷长技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D.第二次鸦片战争才开启了这种巨变
2023一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三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