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历史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上历史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6-28 08:26:47

文档简介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一、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四单元“步入近代”第十三课的内容。法国大革命是继英、美资产阶级革命后一次比较彻底的革命,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它不仅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而且动摇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为以后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在世界历史中有重要意义。
2、学生分析: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九年级的学生仍然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正在逐步形成;且学生已经学过英、美资产阶级革命,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有一定的认识,也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解析史料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为学习本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过程、特点和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掌握《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2)通过阅读本课中的有关资料,提高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分析拿破仑帝国兴亡原因,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通过对罗伯斯庇尔、拿破仑等人物功过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培养学生综合比较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渲染课堂氛围,对于后进生学生主要采用启发式;对于中等学生主要采用启发、讲解等方式;对于优秀学生主要通过讲授、探究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师生交流,培养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学会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而且还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规模大,又彻底,影响深远。(2)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拿破仑事业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当时法国特定的历史环境需要这么一个人物来领导,得出“时事造英雄”的结论。但是他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也是必备条件,每个人的素质和能力要靠平时努力学习和艰苦奋斗才积累起来的,否则就算机遇再好,也会白白地错过。
三、教学重点及突破:(1)《人权宣言》的颁布。教师提供《人权宣言》的内容,通过教师设疑学生小组研讨等方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权宣言》的颁布。(2)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师改变以往由学生总结归纳意义的方式,而是采用了倒叙的方式,通过多媒体先给出其意义,然后让学生用所学史实举例证明法国大革命对内、对外意义。(3)拿破仑的内外政策。请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中的相关课文,并归纳其措施及结果。
四、教学难点及突破:(1)雅各宾派专政。主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依据,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其专政。(2)对拿破仑的评价。学生在课下收集材料,在课上展开自由辩论,在辩论中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与评价。
五、教学渗透点:通过对拿破仑及其帝国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明白,一位成功的伟人,除了靠时事、机遇之外,更重要的是艰苦奋斗,坚强的毅力,孜孜不倦的学习,从而激励学生从小立志,为祖国的腾飞奋发学习。
六、教学资源:(1)多媒体教学设备。(2)简易的含图片的演示文稿。(3)学生在课下通过不同的方式查阅有关拿破仑的资料。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法国国歌《马赛曲》,展示埃菲尔铁塔的图片。)
Q:图片中是什么建筑?代表哪个国家?
A:埃菲尔铁塔;法国。
Q:有同学知道埃菲尔铁塔是为什么而兴建?
A:是为了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而建造的。
当年法国人民就是在《马赛曲》激昂的旋律鼓舞下,进行了一场震撼世界的资产阶级革命。今天,让我们循着历史的印迹,一起去领略这段金戈铁马的岁月(这场震撼人心、动荡、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历史)。
讲授新课:
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3课。(板书课题)
(幻灯片: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本课通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两个内容,给大家展示了法国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艰难而又曲折的历程。
(幻灯片:起因)
革命爆发实际上是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是什么矛盾导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呢?18世纪末,法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Q:这时的法国仍然是什么制度统治?
A:封建专制制度统治。(幻灯片:封建专制制度、束缚)
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束缚)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Q:而法国社会又呈现什么特点?请同学们看P79上面的两幅图。
(幻灯片:《法国社会等级制度》《深受压迫的法国农民》图片)
A:等级制度。
Q:资产阶级属于第几等级?
A:第三等级。
Q:右图又说明什么?
A:(学生由第三等级、工匠、城市贫民、农民的受压迫的情况,分析出革命爆发的原因。)
教士和贵族是特权等级。他们占有大量土地,享受高官厚禄,却不向国家纳税。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农民、平民占全国人口大多数,保受特权等级的压迫,被迫用自己的财富支付特权等级(君主专制制度)的一切开支。
等级制度使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受苦受难的人民群众揭竿而起成为大革命的主力军,资产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者。(幻灯片)
(加重)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攻占巴士底狱,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Q:请同学们看书梳理知识,思考法国大革命取得了哪些成果?
(板书:一、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A:颁布《人权宣言》、建立共和国、雅各宾派专政(板书)
(幻灯片:三个阶段)
法国大革命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攻占巴士底狱,颁布《人权宣言》(幻灯片)
Q: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的原因? A:关押政治犯。
它是王家囚禁政治犯的监狱,素为人民所痛恨。
Q:巴士底狱象征什么?A:封建专制制度。
攻占巴士底狱后,法国革命形势发展迅速,资产阶级很快掌握政权,并颁布《人权宣言》(幻灯片:《人权宣言》内容)(请同学读内容)
Q:宣言中体现了哪些进步思想?
A:自由、平等、反压迫。(否定封建专制制度、等级制度)
Q:第17条在当时更显示了维护哪个阶级的利益?
A: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带有鲜明的阶级色彩!)
Q:如何评价《人权宣言》?
A:《人权宣言》是法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文献,它体现了自由、平等的思想,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同时它又明确保障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本质。(幻灯片)
(拓展)Q:前面还学过哪些宣传进步思想的事件、文献?
A: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这些都反映了当时当地资产阶级和民众的要求,具有明显的进步性。
(过渡)法国革命开始时并没有立即废除国王,只结束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保留了君主统治。但国王路易十六于1791年6月20日偕王后、王子化装潜逃,被发现押回巴黎后,依然与外敌和逃亡贵族勾结,企图镇压革命。国王的背叛,激起法国人民的愤怒,1792年巴黎人民群众再次发动起义。
Q:1792年起义的结果如何?
A:建立共和国,处死国王。(幻灯片:第二阶段:建立和国,处死国王)
(幻灯片: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诞生于大革命中三色旗体现了法国人民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追求,后来被定为法国国旗。
Q:处死国王有何进步意义?(幻灯片:处死国王)
A:废除君主制度。
到1792年,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更是突出,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革命又向前迈出一大步。
Q:想一下法国的地理位置。如果你是当时法国周边的封建国家的君主,如普鲁士的国王、奥地利的皇帝、俄国的沙皇,面对法国大革命的迅猛发展,你有何感受?作何打算?(幻灯片:处死国王——问题)
A:恐慌、不安。镇压法国大革命。
欧洲各国的君主借口国王被处死,组成反法同盟大军进逼法国;国内不甘失败保王党发动暴乱,不法商贩囤积居奇,造成物价飞涨、粮食短缺,人民生活困苦。资产阶级却束手无策!革命面临生死关头时,巴黎人民再次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于1793年发动第三次起义,把资产阶级民主派|——雅各宾派推上统治地位,将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幻灯片:第三阶段:雅各宾派专政、罗伯斯庇尔)
(介绍罗伯斯庇尔。)
Q:面对内忧外患,雅各宾派实行的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A:对外:打退犯法同盟军的进攻;对内:平息叛乱。(使法国革命渡过最困难的时期。)
Q:但雅各宾派专政仅一年多就被推翻,这是为什么?(幻灯片:雅各宾派的视频)通过视频内容,结合书中P80的动脑筋,谈谈你对雅各宾派专政的看法?
A:(略)
(过渡)雅各宾派统治被推翻,只代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结束(过去),并不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
Q:与之前英、美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法国大革命有什么影响?
A:(略)
(幻灯片:法国大革命意义)
Q:教材中用了“摧毁”“传播”“很大影响”三个词,描述其意义,谁能用史实解释一下?((学生分组讨论)
A:(1)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
(废除君主制度;结束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建立了共和国)
(2)传播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颁布《人权宣言》;结束法国的封建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人民群众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不断推动革命向前发展,使革命得以彻底进行;大革命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与英、美不同)
(3)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榜样作用;人民群众三次武装起义,将革命进行到底;其规模之大及彻底性,对整个欧洲的封建制度的震撼)
(小结)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次重要的资产阶级革命,具有规模大、革命最彻底,意义深远。
(过渡)大革命高潮过后,法国对外战争仍在进行,国内也政局动荡不安,人民生活依然贫困,而法国资产阶级渴望稳定的社会秩序。
Q:在这种形势下,是谁抓住了历史的机遇?
A:拿破仑。
Q:纵观拿破仑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谁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他?
(学生介绍拿破仑故事)(适当点评拿破仑的性格)(幻灯片:拿破仑)
通过交流我们对拿破仑个人有了初步了解,下面我们一起去了解他的政治生涯。
拿破仑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1799年政变夺权,成为共和国第一政。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推翻了路易十六,又来了个拿破仑,这是否意味着历史的倒退?封建制度的复辟?我们从他采取的内外政策来获知。(同学们请看书P81。)
(板书:二、拿破仑政策:对内、对外)
Q:对内政策?对外政策?
A:对内:颁布《法典》、对外:战争。
(幻灯片:《拿破仑法典》内容)(可学生读摘录)
Q:通过《法典》内容,它维护了哪个阶级的利益?
A:资产阶级。(将革命的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Q: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取得怎样的成果?
A:(5次打败反法同盟的进攻,所到之处扫荡封建势力,并将《法典》推广,有效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拿破仑帝国是法国大革命的继续和发展,拿破仑是资产阶级的皇帝。)
(幻灯片:拿破仑帝国地图)
Q:此时法国疆域扩展近3倍,如此强盛之势,为何帝国只存在了10年?(分析战争的两面性)
A:(战争要从两面去看。前期:有效地打击了欧洲反法同盟,巩固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果实。但后期:为巩固法国、争霸欧洲,四处侵略,甚至残酷镇压当地人民的反抗,导致民怨沸腾,这是拿破仑帝国覆亡的原因。)
(补充)欧洲各国在短时间里先后组织多次反法同盟,并在拿破仑兵败沙俄元气大伤之际打败他,也说明欧洲封建势力的强大。
(小结)虽然法国封建王朝复辟,但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已深入人心,法国几经波折,最终确立了共和国!
总之,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告诉我们: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是一个曲折而艰难的历程!
本课总结:(幻灯片)(齐读)
课堂巩固:
活动与探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是17、18世纪两次重要的历史事件,请你想一想,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以此为主题,出一期墙报。
板书:
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继续
一、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二、拿破仑的政策
《人权宣言》 发展 对内:《法典》
建立共和国 对外:战争
雅各宾派专政
评价拿破仑:
同学们,拿破仑是迄今为止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之一。有人说他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有人说他是一位英雄,改变了欧洲的历史;有人说他是一个战争罪魁祸首,是一个暴君;有人说他建立帝制,是历史的倒退……这些说法有道理吗?你如何评价拿破仑呢?
根据课堂实际适时点拨,并指出刚才同学们就如何评价拿破仑,进行了认真而又热烈的交流,既有观点也有史实。随着同学们的成长,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认识会更加深入。纵观拿破仑的一生,有功有过,拿破仑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打击了国内外封建反动势力,促进了欧洲人民的觉醒,保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这是他的主要功绩。但拿破仑毕竟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有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胜利滋长了他的骄傲情绪,冲昏了他的头脑,更滋长了他的野心,争霸世界,四处侵略,最终导致了他走向毁灭。
1840年12月15日,法兰西共和国七月王朝儒安维尔亲王率军舰前去圣赫勒拿岛,将拿破仑的遗体接回祖国。90万巴黎市民冒着严寒,满怀深情地参加了隆重的葬礼。拿破仑的遗体由仪仗队护送,经过凯旋门,安葬在巴黎老残军人退休院的园顶大堂。15年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维多利亚女王携王子,即后来的爱德华七世,亲自来到这里,女王让王子在“伟大的拿破仑墓前跪下。”
拿破仑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他一生亲自参加的战役达到60多个,而其指挥的多个战役,直到今天在军事史上依然有重要意义。但是他的征战打破了欧洲的权力均衡,导致其他欧洲强权7次组成反法同盟,最终彻底击败拿破仑。在拿破仑战败后的维也纳会议上,新的欧洲秩序与均衡被很快重新建立起来。
虽然拿破仑曾经叱咤风云数十载,但是他的功绩是短暂的,在他退位后,法兰西共和国的疆域很快又恢复到他执政前的样子,拿破仑的戎马生涯对之后的欧洲历史并没有重大影响。唯一能让他载入史册的,是由他本人下令编撰的《拿破仑法典》,这部法典是很多现代民主国家法律体系的原型。
除此之外,拿破仑也是最早提出欧罗巴合众国构想并试图通过武力来实现的人。虽然他本人并未成功实现这个梦想,今天的欧洲正在朝向一体化的目标迈进。
课件34张PPT。《马赛曲》  埃菲尔铁塔建于19世纪末,这座塔是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而在法国举行的万国博览会时兴建的。肃然地站立在大铁塔之下,法国大革命的硝烟和炮火伴随着《马赛曲》的激昂旋律回响在耳边,久久无法平静。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起 因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国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资本主义发展束缚矛盾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资产阶级掌权,颁布《人权宣言》建立共和国(1792),处死国王雅各宾派掌权(高潮)帝国的建立(1804年)内外政策帝国的覆灭伟大意义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封建等级制度对内:对外:颁布《法典》征战小 结封建专制压迫紧,资产阶级已觉醒;
革命起于巴士底,《人权宣言》显民主。
建立共和杀君主,外国干涉人民起;
内忧外患雅各宾,危机时刻拿破仑。
土伦战役显才能,二十四岁当将军;
创立帝国不爱怜,自负《法典》留英明。
大小战役胜无数,最终落败滑铁卢;
一代枭雄显风流,是非功过任人评。
法国革命影响大,传播民主和自由。
针对性练习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热月政变
B.三级会议召开
C.攻陷巴士底狱
D.《人权宣言》发表C针对性练习最能体现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时代精神的重大文件是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1787年宪法》B针对性练习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使命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
B.推翻封建王朝
C.获得国家独立
D.宣传自由平等思想 A排 序:A、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B、处死国王路易十六C、颁布《人权宣言》D、攻占巴士底狱E、雅各宾派掌权F、建立共和国D C F B E A找一找:你知道拿破仑的哪些名言呢?试着课下找一找。教士貴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第一等級第二等級第三等級法国社会等级制度统治
阶级被统治
阶级(领导者)(主力军)导火线:请同学们看78页小字,并回答:
当时的法国为什么要召开三级会议?总结:当时的法国发生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国王召开三级会议主要是为了筹钱,特别是想叫第三等级中的资产阶级掏钱。但资产阶级拒绝掏钱,并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力,国王决定用武力镇压第三等级,这样三级会议的召开就成了革命的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开始:攻占巴士底狱重要文献《人权宣言》——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评价: 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自由、平等、博爱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共和国,处死路易十六雅格宾派代表—罗伯斯庇尔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著名政治活动家、雅各宾派专政期间的主要当权者。1789年当选为第三等级代表,次年成为雅各宾俱乐部主席。以其严峻态度、高度原则性和简朴生活博得“不可腐蚀的人”的称号。他的革命理想是建立一个没有大富大贫的社会。1794年国民公会中反罗伯斯庇尔的力量联合发动政变,推翻雅各宾派专政。罗伯斯庇尔及其战友20人未经审判即被送上断头台。时年36岁。革命高潮:雅格宾派掌权法国大革命的意义摧毁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它被称为大革命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次革命给本阶级、给它服务的那个阶级,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至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渡过的。”
——列宁戎马一生的拿破仑政变夺权
黄袍加身
颁布《法典》
对外征战
远征失败
被迫下台
拿破仑加冕礼《拿破仑法典》 1804—1810年,拿破仑制定和颁布了《民法典》《商法典》和《刑法典》等法律文献。其中最著名的是1804年颁布的《民法典》,1807年改名为《拿破仑法典》。
法典确立了民事权利平等、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和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打击封建势力,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战果辉煌
多次打败
反法同盟拿破仑的对外战争转向领土扩张
战争性质变化 既有捍卫大革命的成果,打击欧洲封建统治,传播资本主义的积极成份;又有侵略争霸的消极成份。拿破仑兵败 “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本身的战争弄得筋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没有拿破仑这个人,他的角色就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
——恩格斯 “对拿破仑的胜利就是欧洲的君主国对法国革命的胜利。然而,法国大革命所开辟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并不会因为拿破仑帝国的覆灭而停止前进的步伐。”
——恩格斯拿破仑简介: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兰西第一帝国
和百日王朝皇帝。1769年,拿破仑生于科西嘉岛的一个破落贵族
家庭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他参加革命军,1793年在土伦战
役中初露锋芒。1799年他发动雾月政变,组成执政府。1804年拿
破仑称帝,建立法西第一帝国。为了巩固胜利果实,他对内颁布
《法国民法典》,对外多次粉碎反法同盟。1812年拿破仑对俄战
争失败,加速了帝国崩溃。1814年他被逐于厄尔巴岛。1815年拿
破仑再返巴黎,建立百日王朝。滑铁卢战役失败后他被流放到圣
赫勒拿岛。1821年,拿破仑病死于这座小岛上。拿破仑事略
1769年8月15日,出生于法国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
10岁,接受法国教育。
15岁,进入炮兵学校学习指挥。
17岁,以少尉衔毕业,成绩平平。
24岁,参加收复土伦堡战役,显露其军事才能。
26岁,1795年10月,在巴黎平定保王党人的暴乱。
27岁,越过阿尔卑斯山,挥师意大利,打败反法同盟重要国家奥地利。
29岁,1798年5月,远征埃及打击英国势力。不久法国陷于第二次“反法同盟”国家重重包围之中。
30岁,1799年8月,擅离职守,非法潜回国内。10月达巴黎,暗中组织夺权,11月9日,发动雾月政变(共和历雾月18日),任首席执政官,攫取政权。 31岁,1800年5月,开始第二次意大利战役,再次打击奥地利。
33岁,1802年8月,由首席执政变为终身执政,确立独裁统治。
35岁,1804年3月,颁布《拿破仑法典》。5月,强迫元老院封他为帝。12月2日,令教皇为其加冕,即皇帝位,建立第一帝国。
36岁,1805年5月底,成为意大利国王。12月,大败联军,赢得奥斯特里茨大捷。
37岁,1806年横扫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解体,进入普京,颁柏林敕令(即大陆封锁令)。
38岁,1807年弗里德兰之战打败俄国军队占领葡萄牙国都里斯本。
39岁,1808年,侵入西班牙,占其国都马德里。 40岁,1809年,攻奥国,进入首都维也纳。攻占教皇国,软禁教皇,从此,教皇地位一落千丈。年底,废黜皇后约瑟芬。
41岁,1810年4月,立奥地利公主玛丽亚·路易莎为后,吞并荷兰。封贝尔纳多特元帅为瑞典王太子,控制瑞典。
42岁,1811年得子罗马王。加紧对俄战争准备。
43岁,1812年拿破仑不惜两线作战,以五十万大军入侵俄国。仅仅半年,落得个全军覆没。拿破仑在俄罗斯的惨败,激起了德意志境內的民族解放熱情。在莱比锡民族之战中,法国失败。反法同盟军铺天盖地进入法国境内。
45岁,1814年4月拿破仑的第一次退位,被放逐厄尔巴岛。
46岁,1815年2月26日,失败者创造了奇迹。拿破仑逃出放逐地,不放一枪,在群众的一路欢呼声中回到巴黎,演出了惊心动魄的最后一幕。
1815执政百日,第七次反法联盟的军队会攻法军。1815年6月18日滑铁卢一役,法军败北。6月22日拿破仑第二次退位,被放逐到远离欧洲、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岛上阴森的悬崖峭壁,形成天然的囚场。拿破仑以口授回忆录和骑马消磨时光。
52岁,1821年5月5日,这个曾经震惊世界的灵魂,昏迷中语不连贯地说了:“军队……军队首脑……冲锋……”后,与世长辞。他当然有污点,有疏失,甚至有罪恶,就是說,他是一个人。但是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雄才大略的。《英雄》交响曲——贝多芬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献给法国第一位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后来出版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这部作品于1805年在维也纳初演一举成功,从此贝多芬蜚声于欧洲乐坛。
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作品。作品贯穿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始终保持着深沉、真挚的感情,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贝多芬本人曾声称他最喜欢的交响乐就是这部第三交响曲。《马赛曲》……
我们在神圣的祖国面前,
立誓向祖国的敌人复仇;
我们渴望珍贵的自由,
决心为自由而战斗。
……
公民们,拿起武器,
投入战斗,
前进,前进,
万众一心,
把敌人消灭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