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 梅花欣赏 梅花喜欢漫天雪 满城桃李望东君,
破蜡红梅未上春。 梅花香自苦寒来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 春。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
当年腊月半,
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用一句话或者一句诗概括你对梅的认识。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一生志在恢复中原,因“喜论恢复”‘受到投降派忌恨,受人排挤,结果被黜免,回乡闲居至死。
陆游是创作力非常旺盛的诗人,《剑南诗稿》共收录9300余首诗词,加上遗稿,有一万多首。诗中最突出的主题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整体感知卜算子词牌咏梅词题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朗读欣赏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zhǔ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yǔ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dù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gù诵读全词文本研读 词的上片主要写了哪些意象?
给你什么感受?有什么作用?
意象驿外
断桥
野梅
黄昏
风雨 荒凉 破败
孤独 寂寞 惆怅 萧瑟 凄凉 惨淡 感受困难处境烘托愁
文本研读 词的下半阙表达了梅的怎样的品格?从哪里体现的?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孤傲高洁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矢志不渝 合作探究
1、词中的“梅”、“群芳”的形象各自隐喻什么?联系本词的时代背景谈谈你的看法。梅:饱经忧患的词人。 群芳:当权的投降派。2、有人认为陆游的咏梅词充满了消极悲观、孤芳自赏的情调,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说说你的理由。紧扣文本,联系经历各抒己见 ,言之成理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列举在中学中你学过类似写法的作品。 托物言志 作者以梅花自喻,借梅花孤高正直、操节自守、矢志不渝的高尚品质,抒发自己请缨无路、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炽热的爱国情感,其实也正是作者一生标格孤高,绝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不渝的铮铮傲骨的真实写照。 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 比较阅读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读陆游咏梅词
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比较阅读: 比较一下这两处梅花在内容及思想感情表达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1)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
(2)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
(3)都赞颂了梅花的高洁的品格。
(4)都以梅花自比。不同点(1)梅花的
形象不同陆 游:寂寞凄凉、饱受摧残,
象征 屡受排挤的主战派。
毛泽东:傲寒俊俏、积极乐观。
象征革命者的坚贞不屈
斗争的精神。(2)感情基
调不同陆 游:低沉孤高。
毛泽东:积极乐观,充满信心。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心情陆游词背景:
作者生活在日益衰败的南宋时代,一贯主张收复失地,是坚定的主战派,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因而情绪愤懑抑郁。通过咏梅寄托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毛泽东词背景:
次词写于1961年12月,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 的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即使如此,作者仍然保持了革命繁荣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知人论世 感受时代课堂拓展:
你还读过哪些咏梅的诗,喜欢哪一首或哪一句为什么?写出来并与同学们交流。严冬阻挡不了春天到来的脚步,深雪哪能埋藏梅花的芬芳气息。颂扬梅花的坚贞不屈的精神。 梅花
陈亮
一朵忽先变,
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消息,
不怕雪埋藏咏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以庭院为背景,衬托其丰姿赞赏梅花不畏严寒以梅拟雪,赞其高洁喻其志趣品格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 ,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 张谓 早 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
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自我创设:
1、 课后收集一些写梅花的诗词,进行交流并和这两首诗比较欣赏。
2、你喜欢那种香草作为自己品格的象征?为什么?写一段文字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