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大港区向阳小学 张振兰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性,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准备:
1、师生搜集有关白血病、骨髓移植等方面的资料,为理解课文有关内容作好准备。
2、课件
一、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你们见过哪些桥?
2.谈话导出“生命桥”,理解什么样的桥才是生命桥?
3.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复习全文,激发读书热情
1、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内容并找出自己最激动的语句。
4、指导朗读语句“小钱得救了”。
5、讨论评价。
三、全班交流,深入体会情感
(一)自读自悟,引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边读边划出对自己触动最深的语句。
2、交流。什么地方你感触最深?
3、指导朗读语句并引导体会:
A.句子1“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教师从一组反义词中引导学生体会小钱得的白血病的严重性。
B句子2“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C句子3“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这一段话的情感变化,以指导学生朗读。
(二)感悟文本,学习第三至六自然段。
1.教师导语,带学生一起走进小钱的心里,思考小钱得救后,他会感谢谁?联系课文内容回答。
第一种可能:他会感谢台湾青年。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并朗读。
第二种可能:感谢李博士。训练学生总结语言的能力,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第三种可能:感谢小钱的朋友,亲人以及所有的医护人员。
2.分别进行朗读指导。
(三)、升华朗读学习第七自然段
人们救助小钱,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爱!让我们再一次朗读第七自然段体会这次读与上一次读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1、找出文中有关的句子和段落读一读,说说理由。
2、同桌交流:同桌之间读一读特别令你感动的句子和段落。
3、全班交流。(交流令自己感动的句子以及感动的原因)
4、指读文本。
5、配乐齐读。
四、想象拓展,练习。
1、 师:课文学完了,也许小钱和那位台湾青年永远都不会见面,但他们彼此心中肯定都在牵挂着对方,假如有一天他们见面了,他们会和对方说些什么呢?
2、 学生想象
3、 全班交流
五、总结全文内容,点名主题
1、 再次理解课题
2、 总结:同学们台湾海峡虽然隔断了与大陆的便利交通,但它隔不断海峡两岸的骨肉亲情,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将成为生命的火种,永远传递着两岸的骨肉亲情。
六、板书设计: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杭州 —— 血脉亲情 —— 台湾
小钱—— 美好情感—— 年轻人 李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