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19 08:15:26

文档简介

2023学年第一学期天河区高二期末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3题,每题2分,共4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D C D B A A D C A D A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B C A C A C C A C C C
题号 23
答案 B
二、综合题(54分)
24.(18分)
(1)(6分)盆地地形(2分),地势低洼,平坦开阔(2分);湖岸附近泥沙淤积面积广(2分)。
(2)(6分)河网密集的向心状水系导致湖区来水集中、短时汇水量大(2分);仅有裕溪河一条泄洪通道(2分),加上长江顶托作用导致裕溪河排水不畅(2分)。
(3)(6分)丰乐河水位季节变化大,裕溪河水位季节变化小(2分);丰乐河以雨水补给为主,降水集中在夏季(2分);裕溪河以湖泊水补给为主,湖泊水补给较稳定(2分)。
25.(22分)
(1)(6分)地形以山地为主(2分);地势陡峭、垂直高差大(2分);多峰丛、峰柱等花岗岩风化侵蚀地貌、形态多样奇特(2分)。
(2)(8分)岩浆侵入地下岩层,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2分);受内力挤压断裂抬升,上覆岩层遭受风化、侵蚀剥落,花岗岩出露地表(2分);有多组不同方向的垂向节理,外力沿节理下切侵蚀和重力坍塌形成峰丛、峰柱(2分);在水平节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受外力风化侵蚀,形成形态各异的造型石(2分)。
(3)(8分)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2分);植被丰富,蒸腾作用较强(2分);附近河湖众多,水汽丰富(2分);受三清山的地形抬升,水汽易在山坡(腰)上冷却凝结形成云海(2分)。
26.(14分)
(1)(8分)东部海域的海冰密集度较大(2分)。原因:西部海域的风力更大(2分),洋流自北向南流,海冰易扩散(2分);东部海域的风力相对较小,且多半岛、群岛的阻挡不利于海冰扩散(2分)。
(2)(6分)影响:东北亚冬季风加强(2分)。原因:白令海海冰密集度减小,使冬季海水温度升高,气温升高,加强了阿留申低压,使得与亚洲高压之间的气压差增大(4分)。2023 学年第一学期天河区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
本试卷共 6页,满分为 100分,考试用时 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位号和
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再用 2B 铅笔把考号的对应数字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
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23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 1 某节气地球太阳光照状况和图 2 地球公转示意,完成 1~2 题。
B
N 3 月 21 日前后
E
F
A
12 月 22 日前后
G H
C
6 月 22 日前后
I
D
J K S 9 月 23 日前后
图 1 图 2
1.读图可知
A.图 1 是地球公转到图 2 中 A 处时的日照状况
B.图 1 中白昼由短到长的排列顺序依次是 F<H<G<I<J
C.图 1 中 E 的地方时是中午 12 时,J 点的地方时是 0 时
D.图 1 中 K 点和 F 点与直射点 H 之间纬度差较大的是 K 点,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
的是 K 点
2.图 1 中此时各地的太阳方位
A.E 地 东北 B.F 地 东南
C.G 地 东北 D.H 地 正东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 第 1 页 (共 8 页)
{#{QQABZYYAogioABBAARgCQQWqCkAQkACCCKoOhFAEoAAAgAFABCA=}#}
图 3 为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 4 为六大板块分布示意,读图完成 3~4 题。
图 3


亚 欧 板 块


美 D 块


洲 太 平 洋 板 块 非 洲 板

板 板
印 度 洋 板 块 板 块
块 块
块 C
南 极 洲 板 块
生长边界(海岭、断层) 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
图 4
3.对上述两图解读错误的是
A.图 3 中 A 处张裂岩浆涌出冷却凝结成新的大洋地壳,并不断向两侧推移,该地带张裂
分离为生长边界
B.图 3 中 A 处板块运动与图 4 中 C 处相同
C.图 3 中 B 处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凹陷形成海沟,该地带碰撞挤压为消亡边界
D.图 3 中 B 处板块类型、运动与结果和图 4 中 D 处相同
4.冰岛(64°N,21°W)多火山是因为它处于
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消亡边界 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张裂生长边界
C.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消亡边界 D.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生长边界
图 5 为 2022 年 10 月太平洋海表温度距平分布。据此完成 5~6 题。
100° 140° 180° 140° 100°
亚 洲 北美洲
40° 图 5

北回归线 西
太 平 洋 洋
0° 甲
印 南
度 美
南回归线
洋 澳大利亚 乙 洲
40° 海表温度负距平
海表温度正距平
图 5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 第 2 页 (共 8 页)
{#{QQABZYYAogioABBAARgCQQWqCkAQkACCCKoOhFAEoAAAgAFABCA=}#}
5.读图可推知
A.甲海域向大气输送热量较平均少,热量交换较不活跃
B.甲海域蒸发量较平均多,海气间水分交换活跃
C.乙海域向大气输送热量更少,热量交换不活跃
D.乙海域向大气输送水汽更多,水分交换不活跃
6.据图分析,太平洋最有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秘鲁渔场渔获量增加 B.澳大利亚东部森林大火
C.东南信风的势力减弱 D.沃克环流减弱
图 6 为沿 20°E 经线某大洲地形剖面及大气环流形势。读图完成 7~8 题。
a
b

23°26′ N 23°26′ S
图 6
7.下图 7 中虚线表示等压面,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其中能正确表示图 6 中 b 地近地面和
高空等压面及空气运动特征的是
① ② ③ ④
图 7
A.① B.② C.③ D.④
8.图 6 所示季节
A.是北半球冬季 B.a 地受赤道低压控制
C.该大陆北部沿海降水少 D.该大陆南部沿海降水少
图 9 为图 8 所示甲气旋登陆后,经过我国G 市前后该市的部分气象资料。据此完成 9~11 题。
120° 130° 140° 气压/hPa 气温/℃
北京
40° 气温(日最高气温)
1015
气压(连续变化值) 26
1010 22
18
1 010 1005
30° 14
1000
10
G
995 6
20° 990

中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晴
3 4 5 6 7 (日)
图 8 图 9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 第 3 页 (共 8 页)
{#{QQABZYYAogioABBAARgCQQWqCkAQkACCCKoOhFAEoAAAgAFABCA=}#}
9.该气旋中心位于台湾岛南部时,G 市的风向可能变成
A.偏北风 B.偏南风 C.东风 D.西风
10.G 市 6 日气压最低的原因是
A.降水量大 B.受冷气团控制 C.气温高 D.盛行上升气流
11.若 G 市 6 日的气温日较差为 5℃,则该地 7 日的最低气温最有可能是
A.9℃ B.12℃ C.14℃ D.16℃
“雷打雪”是指因冷暖空气交汇产生强对流,导致降雪时常伴有闪电、打雷的天气现象。
2023 年 3 月在河南桃花盛开时,部分地区出现了罕见的“雷打雪”,积雪最厚达 26 厘米。据
此完成 12~13 题。
12.图 10 所示天气系统中,最符合“雷打雪”的是
北 南 北 南
图 10
A.① B.② C.③ D.④
13.出现“雷打雪”现象前两日,当地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寒风呼啸 B.阴云密布 C.天暖气睛 D.春雨绵绵
青海湖北岸发育有许多冲积扇,沙柳河(落差 1500 米、长度 105.8 千米、流域面积 1442
平方千米)和泉吉河(落差 1108 米、长度 65 千米、流域面积 567 平方千米)形成的冲积扇最
典型。图 11 示意青海湖北岸冲积扇分布。据此完成 14~15 题。
大 通 山 隆 起 带
M
N
0 2km
图 11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 第 4 页 (共 8 页)
{#{QQABZYYAogioABBAARgCQQWqCkAQkACCCKoOhFAEoAAAgAFABCA=}#}
14.图 11 中由 M 地到 N 地沉积物平均粒径的变化趋势是
① ② ③ ④
图 12
A.① B.② C.③ D.④
15.与泉吉河相比,沙柳河冲积扇面积大的原因是
A.植被覆盖率高,碎屑物质多 B.流域面积较小,搬运能力较弱
C.河流径流量较大,携带泥沙多 D.年降水量丰富,河流汛期长
和田市是著名的“玉石之都”。和田玉分布于昆仑山区,是由大理岩与岩浆接触变质形成,
其中产于山上原生矿处的称为山料,产于河床中磨圆程度好的称为籽料。图 13 示意和田市位
置,图 14 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据此完成 16~18 题。
沉积物 ③



岩浆
图 14
图 13
16.和田玉的岩石类型属于图 14 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7.和田玉籽料富集最多的河段可能是图 13 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18.和田玉籽料磨圆度较好主要得益于
A.岩浆冷凝 B.冰川沉积 C.流水侵蚀 D.风化作用
读图 15“北半球理想大陆气候分布模式及气压带风带分布”和图 16“某四地的月均气温
曲线和降水柱变化”,完成 19~21 题。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 第 5 页 (共 8 页)
{#{QQABZYYAogioABBAARgCQQWqCkAQkACCCKoOhFAEoAAAgAFABCA=}#}
极地气候
70°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60° 55°

40° 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 35°
30°
③ 25°
20°
热带季
② 热带草原气候
10° 风气候
甲 0° ①
图 15
600
30
15
500
0 400
-15 300
-30 200
-45 100
-60 0
1 4 7 10 1 4 7 10 1 4 7 10 1 4 7 10
月份 月份 月份 月份
a b c d
图 16
19.图 15 中,常年受甲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是图 16 中的
A.a B.b C.c D.d
20.图 16 中,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是
A.a 和 b B.a 和 c C.b 和 d D.c 和 d
21.图 16 中 c 气候类型分布在图 15 中的
A.③ B.④ C.⑤ D.⑥
图 17 为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 18 为新疆天山博格达峰垂直自然带示意。读图完
成 22~23 题。
海拔/m
7000 南 北
6000 博格达峰
/5445
5000 冰雪

4000 高山甸状植被
带高 山草甸
3000 带亚 高山草甸
甲 山带地 针叶林带
2000
山地草 原

1000 乙
图 17 图 18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 第 6 页 (共 8 页)
{#{QQABZYYAogioABBAARgCQQWqCkAQkACCCKoOhFAEoAAAgAFABCA=}#}
气温/℃
降水量/mm
22.图 17 中甲、图 18 中乙自然带名称分别为
A.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B.常绿硬叶林带 苔原带
C.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D.热带荒漠带 落叶阔叶林带
23.珠穆朗玛峰南坡针叶林带分布的海拔较博格达峰北坡高,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低,热量充足 ②海拔高,高差较大 ③降水多,水分充足 ④占地广,空间开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小题,共 54分。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为中国第五大淡水湖,湖泊蓄水后由裕溪河注入长江。巢湖沿岸分
布有数量众多的圩田,圩田是在低洼淤积地筑堤围出的田地。图 19 为巢湖流域简图。图 20 为
巢湖沿岸圩田景观。
117° 118°
32°
合肥市

乐 河 巢
丰 湖 裕
溪 河


山 城市
0 20km 河流湖泊
3 1° 长
山地丘陵
图 19 图 20
(1)从地形角度简析巢湖沿岸多圩田的原因(6 分)。
(2)从水系角度分析圩田区易发洪灾的原因(6 分)。
(3)指出丰乐河与裕溪河水位季节变化的差异,并从补给角度说明原因(6 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江西省的三清山是世界著名的地质公园,拥有典型的花岗岩地貌。该地的花岗岩山体发育
有多组水平节理和垂向节理(节理:岩石裂隙)。山体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育成峰丛、
峰柱、造型石等地貌景观。“奇峰怪石、古树名花、流泉飞爆、云海雾涛”并称三清山园区四
绝。图 21 为三清山地貌演变过程示意。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 第 7 页 (共 8 页)
{#{QQABZYYAogioABBAARgCQQWqCkAQkACCCKoOhFAEoAAAgAFABCA=}#}
断裂线
I 形成花岗岩岩体 Ⅱ花岗岩岩体出露地表
两组垂向节理
水平节理
Ⅲ 形成花岗岩峰丛—峰柱 Ⅳ 形成花岗岩造型石
图 21
(1)简述三清山地质公园的地形地貌特征。(6 分)
(2)从内外力的角度说明花岗岩造型石的形成过程。(8 分)
(3)分析三清山多云海的自然原因。(8 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白令海海冰大部分形成于其北部沿岸陆架,然后在盛行的东北偏北风作用下向南扩散。白
令海大陆架边缘海冰的形成、运动和融化对控制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热交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
表明,白令海的海冰密集度正在减小,并进一步影响阿留申低压和东北亚冬季风。图 22 示意
1960-2020 年白令海冬季平均海冰密集度状况。
180° 150°
北 冰 洋
北极圈
北 美 洲
亚 洲 100 100
6
60°
0
30
白 令 海
0
阿留申群岛
太 洲 平 洋
海冰密集度/%
图 22
(1)比较白令海 60°N 附近东部海域和西部海域平均海冰密集度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8 分)
(2)简述白令海海冰密集度减小对东北亚冬季风的影响及原因(6 分)。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 第 8 页 (共 8 页)
{#{QQABZYYAogioABBAARgCQQWqCkAQkACCCKoOhFAEoAAAgAFABC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