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先锋】第24课 诗词曲五首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课件(共20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课先锋】第24课 诗词曲五首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课件(共20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9 09:14:22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学习目标
品析词句,把握词人登楼所见之景和所抒之情。
02
了解词人及写作背景,把握词作大意。
01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他的词继承了苏轼豪放的词风,意境雄奇阔大、气势磅礴,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善用典故,托古喻今,多用比兴手法,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力,使宋词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峰。著有《稼轩长短句》。代表作品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写作背景
辛弃疾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六月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凭高望远,触景生情,感慨自己报国无门,抚今追昔,写下了本词。
朗读指导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dōu móu),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理解大意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之事呢?往事绵绵不断。如同这无尽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译 文
中原地区。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指孙权年轻时就统率千军万马。兜鍪,古代作战时兵士所戴的头盔。这里指代士兵。
孙权年轻时就统率千军万马,占据东南一方,征战不休。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对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译 文
占据。
指曹操与刘备。
曹操率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军容整肃,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见《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历》。仲谋,孙权的字。
精读诗文
1.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以问句的形式来抒怀,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通过一问一答,写词人登临远望,由眼前美景引发家国之思,表达对金兵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的怀念。
一问
何处望神州?
一答
满眼风光北固楼。
由登临北固亭望神州风光引发联想,把千古兴亡、国家盛衰的历史变迁比作滚滚东流、悠悠不尽的长江水,抒发了词人对古往今来国家兴衰变化无常的无限感慨。
二问
千古兴亡多少事?
二答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将孙权与曹操、刘备并称,表明只要励精图治,定能治理好国家。
三问
天下英雄谁敌手?
三答
曹刘。
通过这些问句,词人借古讽今,抒发了对朝廷的不满,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
2.“不尽长江滚滚流”既是实写也是虚写,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词人登上北固楼,遥望故国神州,满眼风光之中自然有滚滚东流的长江,所以是实景描写。同时,词人由眼前的自然风光联想到历史上的兴亡之事,悠悠岁月,犹如奔流的长河,淹没了历史的风云,所以此句又暗指时间的流逝,也是虚写。
(1)借古讽今,抒发词人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愤懑之情。
(2)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失地(或:含蓄地表达了词人渴望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愿望)
3.词人以“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盛赞孙权有何作用?
4.本词上、下片各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上片即景抒情,词人登高望远,感受到千古兴亡之事已经逝去,唯有滚滚长江,不舍昼夜,短暂和永恒形成对比,表达了词人对中原故土的怀念。
下片用典,表现了词人怀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主旨归纳
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建功立业、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婉转地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无能、苟且偷安的愤懑之情以及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
写作特色
(1)把写景和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起来,而且都是围绕着“登北固楼”的主题,大处落墨,视野开阔:远眺只写风光无际,近处只写滚滚流水;抒情则只集中于慨叹“千古兴亡”的悠远难追;议论则也仅仅赞扬在京口开创伟业的少年英雄孙权,气魄极其宏大雄壮。能在小令中包含如此重大的题材内容,气势又如此壮阔,古今词中实不多见。
(2)全词的层次极为分明。整篇三问三答,自相呼应,创前所未有的意境。
(3)熔经铸史,借古讽今,毫无斧凿痕迹。 
板书设计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望神州
北固楼——一问一答——悲
千古事
长江流——二问二答——悲
下片
(怀古)
万兜鍪
战未休
谁敌手
曹刘——三问三答

为国效力的信念
报国无门的感慨
上片
(写景)
拓展延伸
如何解读咏史怀古诗(词/曲)
怀古诗(词/曲)概念:
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感怀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怀古诗(词/曲)特点:
①兴感地点常常是历史古迹;
②作品内容常涉及古人或史事,并以议论或用典的形式呈现;
③创作意图或借古讽今,或借古咏志,或揭示历史现象背后的真谛。
解读支架
(1)看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 “咏怀”等。
(2)看内容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3)看诗歌意象:
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洛阳、汴京……
历史事件地点:骊山、赤壁、新亭、华清宫、乌江亭……
帝王或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秦始皇陵、湘妃祠……
典型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唐代、后蜀……
其他:吴钩、 《玉树后庭花》……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