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学案
一、字音字形
绯红(fēi) 油光可jiàn(鉴)
发髻(jì) 解剖(pōu)
jī(畸)形 不逊(xùn)
匿名(nì) jié(诘)责
杳无消息(yǎo) 教诲(huì)
piē(瞥)见 深恶痛疾(wù)
二、重要词语
1.绯红:鲜红。
2.油光可鉴: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21世纪教育网
3.标致: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
4.物以希为贵:东西越稀少就越贵重。
5.畸形:指生物体某部分发育不正常。
6.不逊:无礼。21世纪教育网
7.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
8.诘责:质问并责备。
9.杳无消息:没有一点信息。
10.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停顿转折。
11.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
三、作家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猛烈抨击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21年12月,发表了中篇小说《阿Q正传》。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坟》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四、写作背景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段。写作年代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作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21cnjy.com
1.这篇文章题为“藤野先生”,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请说出写其他事情与写藤野先生的关系。 21*cnjy*com
点拨:文中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开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写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表现作者的忧国之情,是作者学医的主要动机;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作者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作正面陪衬;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是为藤野先生作反面衬托;写课堂上看电影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总之,所有这些都是为了突出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出处:21教育名师】
2.如何理解“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点拨:“那时那地”——在日本仙台的讲堂里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影时。“意见变化”——弃医从文。意见变化的原因——“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让作者看到了国人精神的麻木,作者意识到:救国,首先要救治国民的精神,而能改变精神的,应首推文艺,于是弃医从文。21世纪教育网
3.核心图解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yì yáng dùn cuò( )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 )痛疾的文字。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2)文段中画线的“正人君子”一词该如何理解?
(3)文段中画线的“良心”指什么?
2.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除下帽来,油光可鉴。
(2)实在标致极了。
(3)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
(4)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感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清国留学生”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B.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版权所有:21教育】
C.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
D.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藤野先生》属于小说,所以文中的“我”指的不是鲁迅先生。( )
(2)作者描写藤野先生的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貌时,抓住人物的特点,用白描的手法,刻画出了一个普通平易、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 )
(3)《藤野先生》的主题:表现作者献身 ( http: / / www.21cnjy.com )祖国人民,不畏艰苦、不断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革命精神。 ( )
5.鲁迅是中国文坛的巨匠,他逝世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们献了很多挽联。请你揣摩语境,将鲁迅的作品《呐喊》《彷徨》《奔流》《噩梦》《野草》《而已》填在下面横线上,使之成为一副工整的对联。21·cn·jy·com
踏《莽原》、刈__________,《热风》__________,一生__________;
痛《毁灭》、叹__________,《十月》__________,万众__________。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6~11题。
(甲)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 ( http: / / www.21cnjy.com )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www.21-cn-jy.com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乙)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21*cnjy*com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21·世纪*教育网
6.甲段“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解为______________,表达出作者______________的情感。“这样”指代______________。
7.指出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其表达作用。
8.你认为甲段的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9.乙段中画线句子表现了闲看者________的精神状态。
10.从甲、乙两段文字看,作者先离开东京,又离开仙台,两次选择的目的是什么?他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什么启示?2-1-c-n-j-y
11.鲁迅留学日本时,曾写了一首“自题小像”,诗中表达了什么感情?这种情感在课文哪些地方有所体现?
自题小像
鲁 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2~15题。
忆先生
按现在的规矩,应该称呼“老师”,我也的确这样叫他;但我心里却总以“先生”称呼他。他就是我上高一时的语文老师——张子清。
先生是在后排几个“混混生”的哄笑中出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并不是他扣错了扣子或是忘了打领带,而是因为衣着的笔挺整洁,使那几个“不修边幅”的同学感到不适应。——他轻轻带上门,把几本泛黄的书摆上讲桌,给我们上高中语文起始课。他如数家珍,几千年的文史经哲侃侃而谈,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画卷,使我们如沐春风,引领我们进入语文的殿堂。我日后的迷恋文学,这节语文课便是一个发端。
我默默地注视着先生,猜想那灰白色的中山装里,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先生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正是黄叶纷飞,秋雨连绵的日子。我们沉浸在作品优美的意境中。有一个同学突然提出问题:“老师,什么叫孤独?”他说:“深秋,静夜,冷雨轻轻拍打落叶,灯泡幽暗朦胧,独自倚窗沉思,那感觉就是孤独。”鸦雀无声,我们欣赏着完美的诠释。
有一段时间,我作文专喜欢以玄吓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许多半懂不懂的诗文,被生吞活剥地搬到自己的文章中,以至于满篇的前后引号此呼彼应。我交了一篇《走近余秋雨》。发还后,我看到的评语是:“拟给九十分:起笔新颖,给两分,收束照应开头,给三分,抄写给五分;其余的分,都给余秋雨。”一向自负的我不禁哑然失笑,欣然接受了这别致的批评。
那天晚自习,评析《为了忘却的记念》的练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对文中一段话的理解,与“教参”明显不同。先生用反常的眼神看了我一眼,宣布以“教参”为准。我霍地站起来,用一种挑衅的口气问:“老师,在鲁迅先生的文章前,我和他们(“教参”编写者)地位平等,凭什么用他们来否定我!”他一愣,随即赞赏地点头微笑,那神情足以让我感到自豪。课后,他对我说,类似的问题,许多年来,他提了无数次;我这样的反问,他等了好多年。
此后,我成了先生家的常客。他过得近乎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贫。有人说先生孤身一人,家里冷冷清清。我进他家,却总觉得是入芝兰之室,满庭芬芳。“孤芳一品自清高”的条幅,字体潇洒飘逸,很熨帖地挂在写字台前的墙上。旁置一盆兰花,清秀淡雅,脉脉的清香沁人心脾。先生一任我翻动他的东西,就是不许触摸那兰花。后来我才听说,病逝的师母,是他大学同窗,和他同为高才生,单名一个“兰”字。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高考填报志愿,从不干涉我们自由的先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执意动员我报考上海的名牌大学,说那里浓厚的文化氛围,会促使我更快地成长。我敷衍了他,志愿表上出现的净是省内的大学,——因为我缺乏自信。
报到前,我去看望先生,得到的是鼓励。但也看得出,他笑得很勉强。道别出来。脸上湿湿的,是泪。
几天前,我怀着惊喜,捧读先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信,看着那熟悉的飘逸的字迹,铭刻在记忆里的影像又鲜活起来。虽然我令他失望,他却一直记挂着我的成长。我该如何报答先生呢?
12.作者从哪几方面回忆了张子清先生,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3.先生对“孤独”的解释,表现了他的什么教学特点?
14.谈谈你对先生所写作文评语的理解。
15.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先生是怎样看待“教参”和学生的?
【表达交流】
16.曾经的你,总觉得老师眼里没有自己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细细思量,升入初中以来,老师给予我们的关爱太多太多,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手势……请捕捉这美好的瞬间,组织好语言,讲给大家听,那将成为你永恒的记忆!(100字左右)21教育网
【体验中考】
17.(2011·北京中考)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据报道,日本东北部海域2011年3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11日下午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地震引起东京多处建筑物摇晃,引发10米高的海啸,并使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严重受损。15日上午,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反应堆发生爆炸,使压力控制池遭到损坏。反应堆散发出的辐射量超标万倍,截至发稿时已发现大约190人遭受核辐射污染。
材料二:新华网东京2011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4月21日电 日本警察厅说,截至当地时间21日18时,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4 133人死亡,13 346人失踪。在大地震及其余震中受到不同程度损坏的房屋超过30万栋。
(1)用简略的语言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2)围绕“要不要给日本灾区捐款捐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一话题,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同学说:“日本人从清朝到抗日战争结束,杀害了我们无数同胞,他们从来没有给我们赔偿,我们为什么要捐助他们呢?”你如果同意捐款,请谈谈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1. 参考答案:(1)piē 抑扬顿挫 wù
(2)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3)指鲁迅先生的爱国之心,继续与反动势力斗争之心。
2. 参考答案:(1)照。(2)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3)这里是动词,放映。(4)形容对某人某事厌恶、痛恨到极点。
3. 解析:A、B、D三项中的加点词语都是褒义词贬用,只有C项是用了词语的本义。
答案:C
4. 解析:(1)本文是一篇回忆录,“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就是鲁迅先生。(3)文章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待人诚恳、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此外,洋溢着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答案:(1)× (2)√ (3)×
5. 答案:《野草》 《奔流》 《呐喊》 《而已》 《噩梦》 《彷徨》
6. 解析:要从全文的角度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感情。
参考答案:只不过 对东京的失望 “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丑行
7. 参考答案:比喻、夸张、反语。作用:抓住清国留学生的辫子进行描写,揭示了他们不学无术、庸俗愚昧的思想实质,也浸透了作者对他们的厌恶。【来源:21cnj*y.co*m】
8. 解析:结合语段位置及与后文的联系可以看出其铺垫的作用。
参考答案:作者在这一部分写了在东京的所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使鲁迅先生对东京失望,为下文离开东京到仙台见到藤野先生作了铺垫。或者说这一部分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开东京前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www-2-1-cnjy-com
9. 参考答案:愚昧麻木
10. 解析:要从文中一些包含作者情感的句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明确作者离开的原因,如“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进而揣摩其目的。结合对鲁迅一生的了解谈认识。
参考答案:目的是一心寻求救国救民的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鲁迅先生的人生选择启示我们,无论什么年代,一个人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自己才会得到最好的发展,才会创造更有意义的人生价值。
11. 参考答案:表达了作者的一片爱国赤子之心。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写赴仙台途中深刻的印象,写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写告别藤野先生、弃医从文等,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12. 解析:阅读全文,抓住典型事例,体会感情,概括归纳。
参考答案:从学识、教学和对待学生三方面回忆了先生,抒发了作者对先生的尊敬感激之情。
13. 解析:从先生能形象回答学生的提问来概括先生在教学方面的特点。
参考答案:善于启发诱导。
14. 解析:阅读第5段,抓住“我”写作文大量引用余秋雨的语句理解先生给“我”作文评语的意思。
参考答案:(1)对优点稍加肯定,主要指出过多引用余秋雨文章句子的问题。(2)委婉而诙谐。
15. 参考答案:(1)不迷信教参,只是把它当做参考资料;(2)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16. 答案示例:我是一个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总觉得自己无关紧要,老师那慈爱的眼神从来没有落到我的身上。有天早读我迟到了,站在书声琅琅的教室门外,有点恐慌。老师发现了我,目光从着急化成了惊喜:“小明,你来啦!我还准备往你家打电话呢!”慈爱的面容,暖心的话语,谁说老师不在乎我?从前的疑惑烟消云散。2·1·c·n·j·y
17. 参考答案:(1)日本东北部海域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和福岛核电站2号反应堆爆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地震是全人类的灾难,我们应该与各国人民一起面对,正所谓“国家有界,大爱无疆”。再说我们不能太多地计较过去,我们应该放眼未来。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