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语文(人教版)精品学案:第6课 雪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语文(人教版)精品学案:第6课 雪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29 08:0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学案
一、字音字形
磬口(qìng)  脂粉奁(lián)  lǐn liè(凛冽)
朔方(shuò) 褪尽(tuì) mí(弥)漫
二、重要词语
1.博识:学识丰富。
2.消释:消溶。
3.升腾:(火焰、气体等)向上升起。
4.凛冽:刺骨地寒冷。
5.朔方:北方。
6.精魂:精灵,魂灵。
三、文体知识
散文诗是用散文的形式写成的诗篇,具有散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般特点,如篇幅短小,题材广泛;表现灵活,手法多样;直抒胸臆,形散神聚。与一般散文相比,语言更注意凝练,内容的跳跃性更大,具有一般诗歌所要求的意境,常在有限的篇幅中,隐含着丰富的哲理,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散文诗不必分行,不必押韵,不讲究严格的音节。它既有散文的情趣,又有诗歌的韵味,是一种灵活的文学样式。21cnjy.com
四、作品介绍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隐藏的那种深邃的哲理性,造成了艺术传达的幽深和神秘,使《野草》具有一种神秘美。这其中包含了鲁迅的全部哲学思想,鲁迅正是通过这些构思的小故事,向人们传达他最深的生命体验。《野草》中的《雪》一文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静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式在蓬勃地发展,可谓春暖花开之际,然而北方却还处于一片寒冷之中,面对黑暗的现实和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姿态去寻找“革新的破坏者”,去夺取“理想的春天”。www.21-cn-jy.com
1.文章详细地描写塑雪罗汉的过程,有何用意?
点拨:作者详细描写塑雪罗汉的过程是为了传达自己内心的一种感情倾向。作者写这一过程,表面是写江南雪带给人们的乐趣,但在后面对雪罗汉的描写让我们领悟到作者笔调的微妙变化。“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美似乎被抹上了一些不和谐的色彩。江南的雪固然美丽,但在作者眼中,这种美是未经磨炼的,是不能长久保持的,作者正是通过对塑雪罗汉的过程的详细描写来表现自己这种感情倾向的。21教育网
2.对于南北两处的雪,鲁迅更欣赏朔方的雪,请深入体会作者的这一情感倾向。
点拨:鲁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作者在前三段具体描写了江南的雪,表现了江南雪之“滋润美艳之至”,透露出盎然的生机,孕育着生命。第四段用了一个“但是”,转入对“朔方的雪”的描述。看似并不需要转折,可加上这个“但是”之后,情感的倾向性更加明显了: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升华自己。
3.核心图解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磬口(  )    朔方(  )
灼灼(  ) 消释(  )
脂粉奁(  ) 凛冽(  )
褪尽(  )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
(2)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
(3)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4)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
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21世纪教育网
B.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
C.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21世纪教育网
D.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
4.探究下列语句的含义。
(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灿烂的雪花”一句中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来修饰“雪花”主要强调了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句中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特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下面都是鲁迅所写的诗句,最能体现“朔方的雪”精神的一项是(  )。
A.两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C.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21世纪教育网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6~9题。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2·1·c·n·j·y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21·世纪*教育网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6.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各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7.品读第一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句中加点的“仿佛”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2)句中加点的“闹”能不能换成“叫”字?为什么?
8.作者对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各有怎样的感情?作者为什么会对朔方的雪情有独钟?
9.理解选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0~14题。
雨的精魂
①不知是哪位勤勉的早行人,在鬓发上,或须眉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幸承接了今天绝早的第一朵雪花儿;那小小的结晶体呢,想必也倏地融进他或她的蒸腾着的体温里了……等我出了家门,只见那街心草坪,护着草坪的柏墙,柏墙尽头的立体交叉公路桥,都蒙上了厚厚的一层,那么洁白,醒目。www-2-1-cnjy-com
②不知不觉地,一串儿关联着雪的句子,随着飘落在我襟袖间的雪花儿,潜入了我的心底……
③“撒盐空中”或是“柳絮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么?那些比喻,名则名矣,却未免旧了些。“雪满天山路”或是“大雪满弓刀”么?那些描摹,壮则壮矣,又同眼前所见的不怎么对景儿。“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么?虽然,这桥头,这路上,来去匆匆的人们中间,确有“早生华发”者,可人家却未必都肯领受诗人拈出的那个“悲”字。于是,我不禁又想起了鲁迅先生那句“……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来了。2-1-c-n-j-y
④呵,雪,纯洁的雪……你 ( http: / / www.21cnjy.com )曾经含了人间正气,乘着天际雄风,凝作喜人的豪雨,润物的甘霖;你曾经给大地增添了多少生机与活力!可一旦朔气弥天,你,就在一瞬之间,化作这纷纷扬扬的奇异的结晶体,默默地,轻轻地,飘落了下来……  21*cnjy*com
⑤是的,这雪,确是“死掉的雨”呵……
⑥可我,沿着柏墙前行,雪花儿扑面而至, ( http: / / www.21cnjy.com )抚着我的额头、脸颊,只觉得它凉而不冷,润而不僵;雪,又似乎跟那个僵冷的“死”字无关了……噢,这时候,我似乎更倾心于鲁迅先生把“雪”比作“雨的精魂”的意境——不是么,如果并非精魂,又怎能化入春泥,幻为那无边的鲜花芳草呢?这猛然让我想到,自古以来,人们就惯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称颂无私精神的至高的赞语。如今么,或许有些不足了——请看这雪,这死掉的雨:生前,滋灌万物;死后,更同大地合一,竭力孕育着新的春色,新的丰年——这,竟是“死而不已”了。【出处:21教育名师】
⑦是的,死而不已,正是雪的使命;死而不已,也是一切生者有幸领略的至高的诗意,人的精神境界的绝顶。
⑧不是么,有多少为人民竭忠尽力的革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死后还让自己的骨灰撒向祖国大地、江海;又有多少冲锋一世的战斗者,临终还叮嘱亲人,不但要免去殡仪,而且将遗体献上医学院的解剖台;至于那些为了党的事业而奋斗终生的勇士,他们生前的百战捷报、万言谏书,也在他们献身之后,正编进庄严的史册,将作为激发来者、警策后人的精神遗产而永存了。
⑨哦,献而不惜,死而不已——这可是雪所昭示的人生真谛?而你啊,圣洁的雪,不就是天地间雄风正气所凝聚成的不死的精魂么!【版权所有:21教育】
10.同样是写雪,以“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来作比喻,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11.作者为什么说雪是“死掉的雨”?
12.作者为什么更倾心于鲁迅先生把“雪”比做“雨的精魂”的意境?
13.文中第⑥段中说到“如今么,或许有些不足了”,说说你对“不足”的理解。
14.有人认为文中第⑧段过于直露, ( http: / / www.21cnjy.com )删掉的话可以更含蓄地表达那种“死而不已”的奉献精神,使雪的形象更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你是这样认为的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表达交流】
15.近几年来,鲁迅作品与中学教材的关系问题,总是引起舆论的关注。2010年9月初,关于鲁迅作品从中学教材里“大撤退”的消息再一次引起热议。请你以“今天,我们仍然需要鲁迅”为题,发表一段简短的演讲。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体验中考】
16.(2011·山东潍坊中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双调】寿阳曲
江天暮雪
马致远[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请赏析《江天暮雪》中“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
(2)这两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有何不同?寄托了两位诗人怎样的共同情感?
参考答案:
1. 答案:qìng shuò zhuó shì lián lǐn liè tuì
2. 参考答案:(1)看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2)学识丰富。(3)形容目光明亮。(4)光彩、鲜明、耀眼。21*cnjy*com
3. 答案:C
4. 参考答案:(1)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最值得欣赏的 (2)孕育着生命 所特有的轻柔和缓
5. 答案:B
6. 参考答案: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决不粘连。
7. 答案:(1)不能,因为这里的情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作者的想象,去掉了,不但前后矛盾,而且与实际情况也不相吻合。(2)不能,“闹”字更贴切,写出了蜜蜂的多和采蜜的忙,反衬了花的怒放和盛开,用“叫”字,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了。
8. 解析:要从文中关键词句中揣摩作者的情感,如“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是雨的精魂”。
参考答案:对江南的雪的感情是在赞美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露出些许遗憾,对朔方的雪的感情是在竭力赞颂中将它比作雨的精魂。因为朔方的雪有着与江南的雪不一样的美丽,这种美是经过磨炼并能保持长久的,是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的体现,这种精神已经成为了作者一以贯之的前行动力。虽然有时也会有孤独与寂寞,但作者依然义无反顾。
9. 解析:品析语句含义就是看看句子表现了朔方的雪什么特征,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参考答案:这句话告诉我们,江南的雪已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死掉,而朔方的雪在孤独的旋转升腾中升华,成了雨的精魂,这是完全献身的体现,也是永不停息战斗的倔强精神的赞歌。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北方雪孤独、倔强的特征,表达了作者对北方雪一样勇于战斗的勇士的赞美。
10. 解析:从修辞的表达效果来比较哪个用得更生动形象,用得更好。
参考答案:“柳絮因风”好,因为柳絮形似神也似,能生动形象地写出大雪洁白美丽的特点,有一种意境美。用“撒盐”作比喻则过于直接,缺乏意蕴和美感。
11. 解析:根据文中第④段中“就在一瞬之间……飘落了下来”的含义来理解。
参考答案:因为一旦朔气弥天,雨在一瞬间就会化作纷纷扬扬的结晶体,飘落下来,所以是“死掉的雨”。
12. 解析:依据文中第⑥段中“如果并非精魂,又怎能化入春泥,幻为那无边的鲜花芳草呢”来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来源:21cnj*y.co*m】
参考答案:因为雪乘着天际雄风化作雨水,不但滋灌万物,幻为那无边的鲜花芳草,而且给大地增添了生机与活力。21·cn·jy·com
13. 解析:结合“生前,滋灌万物;死后,更同大地合一”来理解“不足”的含义。
参考答案:因为雪这“死掉的雨”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前滋灌万物,死后与大地合一,孕育新的春色,竟是“死而不已”了。所以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称颂雪就显得有些不足了。
14. 解析:联系这段对文章歌颂的对象及主旨的作用来谈看法。
参考答案:不能删掉,因为这段实现了由物到人的过渡,让读者更清楚地看到,作者是借雪的形象来称颂那些革命家、战斗者。这是雪昭示的人生真谛,它使歌颂的对象更明确具体,也使文章主旨更为明确。
15. 答案示例:由于环境所迫,不便直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加之鲁迅生活于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转折期,有些篇章文白夹杂,较为晦涩难懂,这些确实给现在的中学生阅读带来一定的障碍,但突破障碍并非难事。鲁迅作品富于创造性,其丰富而深邃的意义常常蕴涵在奇异而精致的艺术形式中,其中有轻快戏谑的诙谐,有冷峻峭拔的幽默,有辛辣犀利的讥刺,有机智俏皮的反讽,有沉痛抑郁的悲剧,是中国文化的经典,也是当代人宝贵的精神食粮。阅读鲁迅作品,有益于中学生独立个性的发展,创造精神的培养,审美能力和文字能力的提高。而且在现在这个被时髦追赶得气喘吁吁的时代,我们格外需要静下心来,咀嚼经典的滋味。今天,我们仍然需要鲁迅。
16. 参考答案:(1)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2)《江天暮雪》描绘动态的“雪乱舞”的自然景象和钓后归去的人物形象;《江雪》描绘静态的千山无鸟、万径无人的空寂雪景和孤舟垂钓的人物形象。都通过孤傲的钓翁寄托了作者清高脱俗的感情。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