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语文(人教版)精品学案:第11课 敬畏自然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语文(人教版)精品学案:第11课 敬畏自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29 08:0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学案
一、字音字形
咫尺(zhǐ)  蓬蒿(hāo)  相形见chù(绌)
深suì(邃) 混xiáo(淆) 美味佳yáo(肴)
二、重要词语
1.不自量力: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
2.狂妄:极端的自高自大。
3.沾沾自喜:自以为很好而得意的样子。
4.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5.喜形于色:抑制不住的高兴流露在脸色上。
6.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7.相形见绌:相比之下,一方显得远远不如。
8.高深莫测: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形容令人难以理解,无法知道其中奥秘。
9.精巧绝伦:精妙得没有与之相比的。
10.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三、文体知识
议论文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主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事实材料、逻辑推理来阐发作者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论点。文章的论点多数情况是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段落论点也是如此。议论性的散文,主要使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内容是议论性的,有论点、论据、论证,但显著的特色是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和感彩。本文是议论性的散文。21cnjy.com
1.课文中作者是怎样层层推进,水到渠成地论述自己的主张的?
点拨: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最后得出“敬畏自然”的结论。中间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是一层,指出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智慧就是大自然的智慧,是进了一层,从论智慧到论生命又进了一层。这样在层层推进的论述中,自然水到渠成得出结论。2-1-c-n-j-y
2.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欣赏的语句,体会其中包含的深意,以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点拨:(1)“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理解:运用了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2)“人类为自己取得……自掘的陷阱呢?”(理解: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灾难,危及人类自身。形象地写出人类面临的危机。)(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理解: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弟兄”体现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3.核心图解
21世纪教育网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c ( http: / / www.21cnjy.com )hù。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________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lún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suì、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根据拼音写汉字。
相形见chù(  )  精巧绝lún(  )
深suì(  )
(2)文中横线处应填的词语是:(  )。
A.神秘莫测 B.高深莫测 C.变幻莫测
(3)语段中画线句中的“死”字为什么要加引号?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很讲义气,很有良心,每次帮助他人后都沾沾自喜
B.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
C.2011年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这又一次证明了人类的力量与大自然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
3.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    )
(2)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    )
(3)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
(4)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21世纪教育网
4.把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段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现,莫过于对环境危机的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__________________。当“拯救地球”成为全世界的共同呼声,环境问题便超越了国家、种族、文化和贫富,成为人类迫在眉睫的“天”大的问题。www.21-cn-jy.com
①从畏惧自然到征服自然,我们的祖先一路披荆斩棘、高歌猛进
②只有在付出沉重代价后,才终于懂得了必须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21世纪教育网
③这是人类几千年文明史的根本性转折
5.《敬畏自然》是一篇________(体裁),作者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所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6~10题。
①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宣称要征服自然。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21·cn·jy·com
②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安鸟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21教育网
③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 ( http: / / www.21cnjy.com )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21*cnjy*com
④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 ( http: / / www.21cnjy.com )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因为我们的太阳系只有40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的历史了。可以推想,在那些比太阳系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这些生物的智慧也许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他们看我们,也许就像我们看蚂蚁一般,即使我们中间的那些伟大人物,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尔尔。【出处:21教育名师】
6.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中“这种”指代什么?
7.文章第②段中画线句“看着人类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结合选文概括人类的“无知”表现在哪些方面。
8.“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请你说说这句话的含意,并体会该反问句的表达效果。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9.文章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作者说这句话的理由是什么?21*cnjy*com
10.从选文看,作者表明了自己什么观点?
【类文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1~14题。
再提“敬畏自然”
刘华杰
①2005年东南亚海啸过后,中国国内出现“敬 ( http: / / www.21cnjy.com )畏自然”之争,参与者众,敬畏自然还被一些唯科学主义者扣上“反科学”的帽子。当年许多有意义的问题并没有被彻底讨论,现在倒是可以重议一下。
②日本这场海啸与东南亚那场 ( http: / / www.21cnjy.com )灾难差不多,要论责任,大自然当然有责任(前提是把大自然设想为一个行为主体,我们人类共同体中的一员。注意,在人类出现之前,大自然早就那样行事了),但最主要的责任还是在人类自己,居民的房子太靠近海岸,特别是没有留出10~20米的海拔高度。日本古人是知道海啸为何物的,是了解它的“习性”的,如今英文tsunami(海啸)一词就来自日文。以人之力,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可能真正对付海啸。如果现代人类对大自然有所敬畏,不去无谓地挑战大自然,不把县城建在板块边缘和大断层上,灾难发生时人员伤亡就会少很多。www-2-1-cnjy-com
③现在日本核电设施在自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灾害中出问题,再次提醒人们:世上没有纯粹的自然灾害,天灾和人祸总是搅在一起,而高科技与现代性加强了自然灾害的后果。城市的发展、人口的聚集、大型的建筑等,当然更包括“定时炸弹”核电站,这些高科技产物在面临自然灾害时,对人类造成的灾难远远大于灾害本身。
④人们经常问,什么能源是安全、清洁的?其实,一切都是相对的,只要人类的欲望越来越大,什么能源也不可能是完全安全、清洁的。核能是相对安全和清洁的,但也仅仅是相对,太阳能、水电也是如此。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也是相对的。实际上越“文明”,某些方面也越脆弱,这是辩证法。
⑤在唯科学主义盛行的国度,人们还习惯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为科技进步可以提供更多更安全的能源。从局部来看,这话并不全错,但是从稍大一些的全局来看,情况会发生质变。单纯的科技进步,不但不能降低风险,还会加剧风险。最为典型的当然还属核电站,这一高科技所带给人们的利益就目前来说远小于它的危害。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统计,全世界正在运行的各种类型的核电机组443个,总装机容量为36 967.8万千瓦,发电量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6%,但是每年产生的大量核废料以及潜在的风险却危及整个地球的存在。
⑥东南亚海啸死亡20多万人,不是第一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本这次海啸伤亡多少还不清楚,但绝不会是最后一次大损失。世界各地无数海岸无数的货运码头、海滨旅游度假村、海景房,也可能受到大自然的洗劫。海啸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无法消除,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避开它,与自然对撞,损失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⑦总之,人类不可以太嚣张,顺应大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主动规避风险是最明智的选择。忘乎所以,只有死路一条。人类也不要幻想大规模地改造大自然。大自然自身的演化是缓慢的(地震、火山喷发等是其平常行为的一部分),人的快速改变只会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后果,最后吃亏的还是人类自己。
⑧当然,这里没有反科学的意思。科技还需要研究,但目的要变一变。它不是用来攫取高额利润,不是用来消灭异己,而是真正使人民生活得更幸福。
(选自2011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报》)
11.第②段说“日本这场海啸与东南亚那场灾难差不多,要论责任,大自然当然有责任,但最主要的责任还是在人类自己”,阅读文段,说说人类自己有哪些责任。
12.请联系生活说明你对第④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13.课文《敬畏自然》最后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敬畏自然,也是敬畏我们自己”,请找出选文中与此有同工之妙的句子。
14.请谈谈你读完选文后的感想。
【表达交流】
15.人类是征服自然,还是对自然保持敬畏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是人们争论的话题。作者将大自然拟人化,令我们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但也有学者以犀利的语言驳斥本文的观点。看下面的资料再作思考,看看自己的理性天平会向哪一边倾斜。
(1)现在中国电力短缺,需要开发水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需要修水库,这就不可避免要破坏一些环境和生态。这里有一个权衡得失的问题,如果过分强调保护环境和生态,那么水库就不能建设。我认为,遇到这样的情形,权衡轻重得失的标准就应该是以人为本。
(2)胡锦涛总书记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讲话中指出,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要注意把握好几点,其中第一点就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21世纪教育网2·1·c·n·j·y
(3)假如未来有一天,又有一颗小行星迎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地球飞来,人类面临灭顶之灾,人类是应该采取一切手段(例如用核武器轰炸)去征服它,还是高喊“敬畏大自然”坐以待毙?
【体验中考】
16.(2011·四川资阳中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和福岛核电站2号反应堆爆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请你结合福岛核电站核反应堆爆炸事故,谈谈人类对于核能利用的看法。【来源:21cnj*y.co*m】
参考答案:
1. 答案:(1)绌 伦 邃 (2)B (3)这里的“死”字具有特殊的含义,表面上看是死的,其实是有生命的。【版权所有:21教育】
2. 解析:“沾沾自喜”是贬义词,与句意不符。
答案:A
3. 答案:(1)比喻 (2)拟人 (3)反问 (4)排比
4. 答案:③①②
5. 答案:议论性散文 人应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6. 解析:把握代词指代的内容,要联系前后文。
参考答案: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
7. 解析:寻找标志词或句子,理清层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一句标志着这一段分为前后两层,再紧扣“无知”概括意思。
参考答案:①虽然人类的作品飞上太空,但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中间,还是非常狭小;②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后人看今天,我们的认识还幼稚得很;③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④作者认为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在他们看来,人类智慧就算不得什么。21·世纪*教育网
8. 解析:从这些现象给人类带给的严重后果分析含意,表达效果则从句子的语气及对人类的警示来答。
参考答案: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表达效果:反问句语气强烈,发人深省,能激起人们的忧患意识。
9. 解析:这是作者的推论,“因为”后面阐述的就是理由。
参考答案:宇宙已有200亿年的历史了,而太阳系只有40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比太阳系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
10. 解析:把握观点就是看作者反对什么,赞成什么。
参考答案:人类宣称要征服自然的说法是错误的,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智慧并不值得骄傲。
11. 解析:仔细阅读选文第②段,抓住关键句子分析归纳。
参考答案:(1)居民的房子太 ( http: / / www.21cnjy.com )靠近海岸,特别是没有留出10~20米的海拔高度。(2)明知海啸的危害,却无畏地挑战大自然,把县城建在板块边缘和大断层上。
12. 解析:抓住“文明”的引号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一些做法来回答。
参考答案:例如人类为了获取更多的能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砍伐树木,任意开采,破坏了植被,破坏了地形地貌,造成水土严重流失、地震等。人类的“文明”程度越高,对地球的损害越严重,结果只能是给人类自己带来灾难。这种“文明”,只是一种盲目,一种愚蠢,一种短视,离真正的文明相差甚远。
13. 答案:人类不可以太嚣张,顺应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然、主动规避风险是最明智的选择。忘乎所以,只有死路一条。人类也不要幻想大规模地改造大自然。大自然自身的演化是缓慢的,人的快速改变只会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后果,最后吃亏的还是人类自己。21世纪教育网
14. 解析:结合作者写作意图表达赞美、敬畏、反思等意思。
参考答案:大自然是神奇高明的,值得人类研究、学习和敬畏,我们应该反思人类自身破坏自然的一些行为,努力揭示大自然的奥妙,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去触怒它。
15. 答案示例:面对自然、面对生命、面对传统,正确的态度应是中庸之道。我们既不必把这些东西神秘化,完全屈服于它们;但也不应狂妄地居于其上,以过分自信的科学或理性为名义,随意地摆弄自然、生命和传统。这就是敬畏,敬畏其实是源于理性的人的理智。
16. 参考答案:核能,是人类新近开发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种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核能的开发与利用也潜在着巨大的风险,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爆炸以及日本9级特大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我们在用它来为我们造福的同时,还得努力规避它的风险。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