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 三大改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国家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这一改造的最主要目的是( )
A. 实现国家工业化 B.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C. 走国家资本主义道路 D. 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1953年至1956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B. 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C. 农民迫切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D. 按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
3.观察如图“木器生产合作社”,你认为加入该“生产合作社”的主要是( )
A. 农民 B. 地主 C. 工商业者 D. 手工业者
4.在中国百年现代化历程中,私营企业在1956年集体消亡,这独一无二的历史现象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原因是( )
A.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B. 全国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
C.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D. 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发展
5.1945年殷氏夫妇创办糕点厂,建国后,生意兴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殷氏夫妇最有可能的状况是( )
A. 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
B. 继续经营,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
C. 不能继续经营,糕点厂被国家没收
D. 不能继续经营,但可以以此获得部分收益
6.“到1956年底,在全国共建立了75.6万个合作社,入社农户达96.3%,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以上内容反映的是( )
A. 土地革命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恒源样”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反映的是(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全行业公私合营
C. 手工业合作化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8. 20世纪50年代,中共中央出台《决议》提出:要克服农民分散经营中发生的困难,使广大贫困农民迅速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同时要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工业品有广大的销售市场,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采取的措施是( )
A. 农业合作化运动 B. 公私合营 C.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包产到户
9.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10.有人问一位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为什么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时候,他说:“是的,我是一个资本家,但是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 )
A. 对农业的改造 B. 对手工业的改造
C. 对养殖业的改造 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1. 1950-1952年土地改革是我国消灭封建制度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其历史意义的是( )
A. 彻底摧毁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 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C. 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D.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12.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二 、综合题(本大题共7小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
材料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走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目的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代之以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
材料三:1956年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比) 私有制经济(占比)
国民收入 92.9% 7.1%
工业总产值 100% 0
商品零售额 95.8% 4.2%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为什么要“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组织起来的路”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针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了什么政策?
(3)材料一、材料二与材料三有何关系?材料三说明1956年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出现了怎样的转变?有何意义?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人民民主制度,是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由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在这种政治制度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政权的主人,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通过自己的政权机关,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人民民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多数人统治少数人的新型政治制度。
材料三:经过五年经济建设,不仅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41.5%提高到1957年的56.5%,而且工业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也有明显提高。1957年我国钢材自给率达到86%,机械设备自给率达到60%以上。1957年与1952年相比,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2%,12个工业部门的产品成本降低29%。
--郭德宏、王海光、韩钢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图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后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所学知识分析,图二信大祥绸布商店是怎样转化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种“新型政治制度”是哪一制度?这一制度是在哪部法律文献中正式确定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五年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这一时期我国在交通领域的成就。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为这三则材料拟一个主题。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国家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结合所学,国家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其根本的目的是,消灭私有制,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可知,B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分析结合所学知识,1953年至1956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最主要的原因是土地改革后农民进行分散的经营,农业生产缺乏牲畜、生产工具,农业发展缓慢,阻碍经济的发展,A符合题意,B、C、D排除。
故选:A。
3.【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分析结合所学知识,1953-1956年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题中“木器”属于手工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通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完成,D符合题意,A、B、C排除。
故选:D。
4.【答案】A;
【解析】1953年到1956我国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三大改造的完成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任务,在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私营企业”在当时属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范围,所以其“集体消亡”的原因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故选:A。
5.【答案】D;
【解析】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的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故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殷氏夫妇最有可能的状况是不能继续经营,但可以以此获得部分收益。
故选:D。
6.【答案】B;
【解析】“到1956年底,在全国共建立了75.6万个合作社,入社农户达96.3%,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以上内容反映的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至1956年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故选:B。
7.【答案】B;
【解析】“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反映的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故选:B。
8.【答案】A;
【解析】20世纪50年代,中共中央出台《决议》提出:要克服农民分散经营中发生的困难,使广大贫困农民迅速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同时要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工业品有广大的销售市场,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采取的措施是农业合作化运动;土地改革后,我国农业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我国在农村开始实行农业合作化,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农民踊跃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至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同时农业合作化也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故选:A。
9.【答案】B;
【解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选:B。
10.【答案】D;
【解析】根据题文的关键字眼“纺织大王”,“我是一个资本家”等可以判断,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故选:D。
11.【答案】C;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土地改革,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C.依据所学可知,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是属于私有制。农业合作化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故C不属于其历史意义。
ABD.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故ABD属于其历史意义。
故选C。
12.【答案】D;
【解析】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选D。
13.【答案】(1)原因:土地改革后,农村的小农经济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改善农民生活,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组织起来的路”: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赎买政策。
( 3)因果关系;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居于主导地位;意义: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本题以三大改造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答案】(1)由农民土地所有制变成了集体所有制(或生产资料公有制)。通过赎买政策,进行公私合营。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工业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也有明显提高。成就: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4);新中国巩固过渡时期(或者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解析】
本题以历史图片和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三大改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掌握三大改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