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语文(人教版)精品学案:第18课 《孟子》两章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下语文(人教版)精品学案:第18课 《孟子》两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29 16:2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学案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夫环而攻之(fú) 米sù(粟)
quǎn(畎)亩 胶鬲(ɡé)
傅说(yuè) 拂士(bì)
2.找出通假字21世纪教育网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通“横”,梗塞,不顺。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拂”通“弼”,辅佐,辅弼。
二、重要词语
1.重点词语理解
(1)七里之郭:外城。21世纪教育网
(2)环而攻之:围。
(3)委而去之:放弃。
(4)寡助之至:极点。
(5)天下顺之:归顺,服从。
(6)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选拔。
(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有所作为。
(8)征于色:脸色。
2.一词多义辨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3.词类活用解释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解释: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解释: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解释: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4)必先苦其心志
解释:使动用法,使……痛苦。
(5)劳其筋骨
解释:使动用法,使……劳累。
(6)饿其体肤
解释:使动用法,使……饥饿。
(7)空乏其身
解释:使动用法,使……资财缺乏。
(8)行拂乱其所为
解释:使动用法,使……受到阻挠。21世纪教育网
(9)所以动心忍性
解释:使动用法,使……惊动;使……坚强。
(10)人恒过
解释: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4.古今异义区分
(1)委而去之
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2)亲戚畔之
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3)池非不深也
古义:护城河。今义:指水塘。
(4)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古义:捣土用的杵。今义:建筑、修路。
(5)管夷吾举于士
古义:狱官。今义:士兵。
(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古义:这样。今义:判断动词。
三、作家介绍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也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孟子政治上主张“法先王”,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其目的虽在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提出“性善”论,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主张社会分工,却由此导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其言行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以两篇短文为例,谈谈你对《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的理解。
点拨: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头列举历史人物,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增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2.这两篇短文的论点分别是什么?它们提出、阐述论点的方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点拨:第一篇短文的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第二篇短文的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两篇短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篇短文的论点在文章开头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论证;第二篇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这两篇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第一篇以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争中的情况作为事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第二篇从个人事例说起,最后归结到统治者治国上。21·cn·jy·com
3.核心图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池非不深也(     )21世纪教育网
(2)委而去之(     )
(3)兵革非不坚利也(     )
(4)人恒过然后能改(     )
(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2.下列“以”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以天下之所顺
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D.属予作文以记之21世纪教育网
3.用“/”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4.根据提示填空。
(1)天时不如地利,__________________。
(2)以天下之所顺,__________________,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阐述了磨难的意义。www.21-cn-jy.com
(4)“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 ( http: / / www.21cnjy.com )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这句话化用了孟子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名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____________,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阐述了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__________,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阐述了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才观。21·世纪*教育网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6~10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 ( http: / / www.21cnjy.com )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www-2-1-cnjy-com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1-c-n-j-y
6.下面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7.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困于心衡于虑
B.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C.同舍生皆被绮绣
D.食之不能尽其材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9.选文首先采用了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得出艰难困苦的生活能够使人磨砺成才的结论,然后采用对比论证和类比论证的方法,得出论点。2·1·c·n·j·y
10.在孟子看来,一个国家要想避免灭亡,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1~14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版权所有:21教育】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来源:21cnj*y.co*m】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孟子幼时,其舍①近墓,常嬉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②旁。孟子又嬉为贾人③炫卖④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子也。”复徙居学宫⑤旁。孟子乃嬉为俎豆⑥揖让进退⑦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21*cnjy*com
(选自刘向《列女传·卷一·母仪》)
注:①舍:住屋。②市:市场。③贾人:商人。④ ( http: / / www.21cnjy.com )炫卖:边喊边卖。⑤学宫:学校。⑥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祀仪式。⑦揖让进退:即打躬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11.解释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拂:A.行拂乱其所为(      )
B.入则无法家拂士(      )
(2)处:A.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
B.处江湖之远(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此可以处吾子矣。
13.甲文列举六位历史名人成才的史实和乙文“孟母三迁”的故事都说明了什么?
14.“孟母三迁”成就了孟子,使他“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也说明了孟母具有忧患意识。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名句有什么现实意义?
【表达交流】
15.2011年5月,中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联合举办了“第三届重庆市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请你参考示例,为下面材料中的候选人写一段推荐语。要求:语言生动,有文采。【出处:21教育名师】
示例:
材料:郑定祥,一位力哥(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力挑夫)。在与雇主走散后,守着两包价值两万余元的崭新羽绒服,忍着病痛折磨,在大雪纷飞、寒风刺骨中,寻找雇主十四天。当雇主给他感谢费时,他虽然家境异常贫困,却拒绝了失主的感谢钱,仅收了10元的力钱,他说:“我缺钱不缺德。”
推荐语:“缺钱不缺德”,贫穷不失信;两包羽绒服,一颗朴实心。风雪中的坚持,让冬天不再寒冷。
材料:重庆黔江区某村小学生小张,父亲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矿难瘫痪;妈妈外出打工,一去就没了音讯;爷爷奶奶相继病逝……小张不仅要料理好自己的生活,穿越崎岖的山路独自上学,还得担负起照顾爸爸的重任。他常安慰爸爸:“爸爸不哭,我们都是男子汉……”
推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验中考】
16.(2011·河南中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 ( http: / / www.21cnjy.com )条不超过1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从材料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
参考答案:
1. 答案:(1)护城河 (2)离开 (3)甲胄 (4)犯错误
(5)奋起,有所作为
2. 解析:D项,“以”作连词,相当于“来”;其余各项“以”字均作介词。
答案:D
3. 答案:(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4. 答案:(1)地利不如人和 (2)攻亲戚之所畔 (3)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4)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21cnjy.com
5. 答案:《孟子·公孙丑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 《孟子·告子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
6. 解析:A项的“于”,前者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后者是“到”;C项的“亡”,前者是“灭亡”,后者是“逃跑”;D项的“为”,前者是“做”,后者是“给,替”;B项的“喻”都是“明白”的意思。
答案:B
7. 解析:A项,“衡”通“横”;C项,“被”通“披”;D项,“食”通“饲”,“材”通“才”。
答案:B
8. 解析: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如“所以”“动”“忍”“曾益”。
参考答案: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不断增加他的才干。
9. 解析:由开篇列举六个人的事例可把握论证方法;论点是作者的主张,可用原句,也可概括。
参考答案:举例论证(摆事实)
10. 参考答案:国内要有坚持法度和能辅佐的贤士,国外要有敌国外患。(入则有法家拂士,出则有敌国外患)  21*cnjy*com
11. 参考答案:(1)A.违背 B.通“弼”,辅佐
(2)A.安顿 B.处在
12. 参考答案:(1)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2)这里可以安顿我儿子了。
13. 参考答案: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4. 参考答案:要居安思危,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要增强忧患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项事业健康顺利发展。21教育网
15. 答案示例:年少意坚,勇于担当。病床前的身影是他的孝顺,山路上的跋涉是他的勤奋。他的话语感动了世人,他的行动诠释了坚强。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6. 参考答案:短小 真实 即时 方便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