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华师大版九下§5.2生物的变异(1)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
2、区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3、了解不利变异与有利变异。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变异现象
1、变异是指同种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 的现象。
2、生物界普遍存在着遗传和 现象。
知识点2、不可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
1、不可遗传的变异一般只是由 的影响引起的, 并没有发生变化;
2、可遗传的变异都是 发生改变(包括 突变)而引起的。许多 因素(如各种射线)和 因素(如亚硝酸盐等)都可使基因突变的机会增多。
3、小麦或水稻中出现矮株、抗倒伏的变异,这种变异对它们的生存 ,是一种能够 环境的有利。玉米有时会出现白化苗,这样的幼苗没有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很快会死亡,这种变异就是 变异。
4、定向变异就是按照人的意愿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目前主要是 工程)让生物朝人的需要方向进行的变异;而不定向变异就是没有固定的 趋势;所以自然界中生物变异都是 (“定向”或“不定向”) 的。
二、例题讲解
例题1、关于生物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户外工作者晒黑的肤色可遗传给后代 B.水稻的性状通过杂交可能遗传给后代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描述的现象称为变异 D.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例题2、人体口腔上方靠前的位置,有凹凸不平的结构,这种结构叫做腭褶皱,它和指纹一样是独一无二的,可以作为鉴别身份的依据。对于腭褶皱的这一应用解释正确的是( )
A.同种生物也存在差异性 B.人生活习惯的多样性
C.人具有物种的多样性 D.不同的人属于不同的物种
例题3、金华”4·15”新冠肺炎疫情是由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相比德尔塔变异株,它的传染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我市快速开展大规模核酸采样检测、紧急排查密接者并将其隔离管控,精准高效快速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下列关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引起金华新冠肺炎疫情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为传染源
B.奥密克戎变异株有细胞膜和细胞质等细胞结构,无成形的细胞核
C.奥密克戎变异株与德尔塔变异株性状上的差异是由基因决定的
D.新冠病毒产生德尔塔变异株和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过程是定向的
例题4、遗传学家麦克林托克发现,单个的基因竟然会“跳舞”,即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至另一个位置,甚至从一条染色体跳到另一条染色体上,然后可能就在那里“安家”了。这种能跳动的基因可以被称为“转座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转座子”与生物的性状无关
C.由基因跳动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D.“转座子”中不含遗传信息
例题5、世界各地陆续发现新冠病毒新毒株奥密克戎,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统计显示,接种新冠疫苗能够显著降低新冠肺炎的重症率与死亡率。尽早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针接种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重要手段。
(1)新冠病毒在传播过程中产生新毒株的现象属于 (选填”遗传”或”变异”)。
(2)注射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从传染病的预防角度分析,该措施属于 。
(3)最近市场上出现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方便市民在家进行检测。抗原检测主要是检测新冠病毒表面的抗原物质,通过纸条上的质控区(C)和检测区(T)的显色情况判定结果(如图甲所示)。某人抗原检测结果如图乙所示,请判断他的检测结果是 。
三、随堂练习:
1、下列关于变异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变异对生物生存不利 B.变异与生物的进化无关
C.变异对生物生存有利 D.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2、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变异对生物生存都是不利的 B. 变异对生物生存都是有利的
C. 变异一旦出现,就可遗传给后代 D. 变异可由遗传物质引起,也可由环境引起
3、关于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异都是可遗传的 B.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C.生物的变异都是有利变异 D.生物具有相对性状是变异结果
4、下列变异中,不可遗传的是( )
A.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患色盲的儿子 B.家兔的毛色有白色、灰色、黑色
C.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黑 D.玉米地中常出现个别白化苗
5、同卵双胞胎胖瘦相差很大的原因可能是( )
A.显性基因发生了作用 B.生活环境和条件不同
C.染色体数目发生了改变 D.隐性基因发生了作用
6、下列能够稳定遗传的是( )
A.显性性状 B.隐性性状 C.优良性状 D.变异的性状
7、2023 年春季,我国多地发现甲流疫情。甲流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1)甲流爆发时其病毒会产生不同的类型,这是由于病毒会发生 。
(2)学校利用 84 消毒液对教室进行消毒,该过程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3)右图是学校购买的 84 消毒液的部分信息,若将 500克该原液配制成浓度为 0.4%的消毒液,需要加水 克。
四、课后练习:
1、生物多样性不仅体现在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上,还体现在同种生物的差异性上,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同种生物差异性的是( )
A.像指纹一样,不同人的声音也不同,称为声纹,可作为身份识别特征
B.同一品种的辣椒果实,有的绿色,有的红色、橙色或黄色
C.同一株植物上的叶片,大小、形状及叶脉分布均有不同
D.同为鸟类,啄木鸟的喙尖而直,鸭的喙却是扁平的
2、下列例子中,能够证明遗传多样性的是( )
A.人身上有许多细胞 B.蚕豆种子生长成蚕豆
C.同窝小猪的体色有白、花、黑三种 D.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多种多样
3、将黑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白鼠的去核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由重组细胞培育而成的小鼠,毛色是( )
A.黑色 B.白色 C.杂色 D.灰色
4、学习了生物进化后,小永进行了如下梳理归纳,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
A.长颈鹿具有较长的颈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害虫体内出现了抗药性,是农药使它发生了定向变异
C.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里,它们的身体就变白
D.生物变异永远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5、图甲为昆虫发育过程,图乙为某地区关停小煤窑后某种昆虫体色的变化,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昆虫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B.图甲中的昆虫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受精过程是在体外完成的
C.昆虫的体色是由基因决定的
D.图乙中昆虫体色的变化,是由于生物为了适应环境发生有利变异的结果
(第5题图) (第6题图)
6、俗话说:“天下乌鸦一般黑",但在温州瑞安,却发现了一些白化的乌鸦(如图)。白化动物除体色呈现异常白色外,体内结构和各种脏器同其他个体并无差异,也具有繁殖能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黑色乌鸦数量多于白色乌鸦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温州瑞安所有的乌鸦属于同一群落
C.白色的羽毛这一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D.黑乌鸦出现白化后代说明生物有变异的特性
7、为有效预防新冠肺炎,2021年1月国务院发布,对九类重点人群开展紧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细胞结构简单,没有细胞核
B.多国已发现变异的新冠病毒,病毒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C.通过接种疫苗,可以使人获得对新冠肺炎的非特异性免疫
D.新冠病毒的疫苗是抗体,按种疫苗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
8、下列生物的变异性状,不可遗传的是( )
A.经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的个大质优性状 B.经杂交产生的小麦高产抗倒伏性状
C.经人工选择繁育出的高产奶牛的高产性状 D.大花生种在贫瘠土壤中,结出个小的花生
9、神舟十号太空飞船进入太空后,航天员在太空中进行了多项科学实验,如将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在空间辐射和微重力等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变异,并返回地面选育出新品种。下列关于太空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植物种子产生的变异都不能遗传给后代 B.植物种子产生的变异对人类都有害
C.植物种子可能会产生能够遗传的变异 D.植物种子产生的变异对人类都有益
10、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树结果,酸甜各异”分别描述的是遗传和变异现象
C.兰兰和妈妈都是双眼皮,而爸爸是单眼皮,由此推断兰兰只接受了妈妈的遗传物质
D.袁隆平院士利用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11、下列有关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B.在地质年代较近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C.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含X的精子与含Y的精子数量相等
D.普通甜椒经太空漫游后培育成的太空椒,产量提高20%,品质改善明显,这是一种不遗传的变异
12、西瓜是人们喜爱的夏季解暑水果,其主要食用部分是果肉。如果将刚结出的圆形西瓜幼果放进立方体的透明盒中让它继续生长,则原本是圆形的西瓜就会被塑造成方形(如上图)。
(1)西瓜是由花中的 发育而成的;
(2)若从“方形西瓜”中取出种子播种,使其自然生长,则会结出 (填“方形”或“圆形”)西瓜。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3、彩色棉是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的一种棉花,在吐絮时就具有绿色、棕色等天然色彩。
(1)控制彩色棉具有不同颜色的性状是由特定的 决定的。
(2)棉花不是“花”!棉花的花凋谢后结出小果子,称为棉铃。棉铃成熟后裂开,露出里面种子表皮上的茸毛,这就是棉花,如图所示。可见,棉铃是由花的 发育而来的。
(3)天然彩棉目前在纺织服装领域受到青睐,以下能说明值得推广它的观点有 。
A.减少纺织过程中的印染工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棉花色彩受影响因素多,颜色稳定性差,产量低
C.不产生有害化学物质,避免了对人体的潜在危害
14、下图是市面出售的居家自测新冠抗原试剂盒,内有检测试纸。其测试原理是特制抗体的胶体颗粒与新冠病毒蛋白结合,可在检测区显红色,如果没有检测到新冠病毒蛋白则不显红色,检测时质控区未显红色则是无效检测,流程如下:
(1)新冠病毒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例如德尔塔、奥密克戎等新的毒株,这种现象属于 。
(2)若新冠感染者进行检测,则检测区和质控区的显色情况分别是 。
(3)目前我国正在推广新冠试剂盒自测。下列观点支持使用试剂盒自测的有 (可多选)。
A.自我检测,易出现瞒报或不报的情况
B.采样时,样本中病毒含量较低,无法正常显色
C.自测用时短,成本低,适合居家隔离初筛
D.感染者去特定场所做核酸检测易造成病毒扩散
E.检测试剂盒灵敏度可达95%以上,已经达到推广标准
15、叶绿素是对人体无毒无害的天然色素,可以作为食用色素添加到食品中以改善食品色泽,如我们所吃的青绿色的“清明粿”就是由叶绿素染色的。那么叶绿素能将所有的食品都染成绿色吗?针对这个问题,某同学提取了叶绿素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某植物绿色叶片磨碎、捣烂,加入R试剂以提取叶绿素。
步骤二:将提取液过滤并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步骤三:在室温下进行4组实验,以探究pH值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实验记录如下:
组号 叶绿素溶液(毫升) pH 值 处理时间(分) 溶液颜色
1 3 8 10 绿色
2 3 7 10 绿色
3 3 6 10 黄绿色
4 3 5 10 黄褐色
备注:叶绿素被破坏后变成黄褐色。
(1)R 试剂可选择下列哪一种液体? 。
A.清水 B.氯化钠溶液 C.稀硫酸 D.酒精
(2)天然叶绿素不适用于把 (填“酸”、“碱”或“中”)性食品染成绿色。
(3)大家都知道因为有叶绿素,所以植物是绿色的。然而,市场上深受大家喜爱的多肉植物却有红色、粉色、黄色的。原来,通过对多肉植物光照的调节、生存环境温差的控制,可以改变植物内部色素比例从而改变多肉植物颜色。多肉植物由于光照温差的不同而产生的这种性状变化 (填“能”或“不能”)遗传。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
1、 性状差异 2、 变异
知识点2、
1、 外界环境 遗传物质 2、 遗传物质 基因 物理 化学
3、 有利 适应 叶绿素 不利 4、 基因 变异 不定向
二、例题讲解:
例题1、B
解析:A.户外工作者晒黑的肤色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逃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A错误。B.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水稻的性状通过杂交可能遗传给后代,B正确。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描述的是亲子代间的相似性,这种现象称为遗传,C错误。D.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见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D错误。故B 符合题意。
例题2、A
解析:生物的的表现形式不仅受到基因型的影响同时生物所在的生活环境也可以影响它的表现形式。在遗传方面存在着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 这些都可以使相同物种出现差异性。在环境方面有地理差异等问题也可能出现相同物种出现差异性。人体口腔上方靠前的位置,有凹凸不平的结构,这种结构叫做腭褶皱,它和指纹一样是独一无二的,可以作为鉴别身份的依据。对于腭褶皱的这一应用解释正确的是同种生物也存在差异性。故A符合题意。
例题3、C
解析:A.奥密克戎变异株是新冠肺炎的病原体,A错误。B.奥密克戎变异株属于病毒,其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B错误。C.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因此,奥密克戎变异株与德尔塔变异株性状上的差异是由基因决定的,C正确。D.变异是不定向的,D错误。故C符合题意。
例题4、A
解析:A、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具有遗传信息的片段,A符合题意。B、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转座子"与生物的性状有关,B不符合题意。C、由基因跳动引起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引起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C不符合题意。 D、由题干可知, 单个的基因竟然会“跳舞”,即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至另一个位置,甚至从一条染色体跳到另一条染色体上, 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可见转座子"中含有遗传信息,D不符合题意。故A符合题意。
例题5、(1)变异(2)保护易感入群(3)阳性
解析:(1)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新冠病毒在传播过程中产生新毒株的现象属于变异;(2)传染病的预防有三种途径:第一,保护易感人群;第二,切断传播途径;第三,控制传染源;所以 注射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从传染病的预防角度分析,该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3)因为该人的质控区和检测区都是红色,所以是阳性。
三、随堂练习:
1、D 2、D 3、D 4、C 5、B 6、B 7、(1)变异(2)切断传播途径 (3)12000
四、课后练习:
1、D 2、C 3、A 4、A 5、C 6、B 7、B 8、D
9、C 10、C 11、C 12、(1)子房 (2)圆形
13、(1)基因(2)子房(3)A;C
14、(1)变异(2)红色红色(3)C、D、E
15、(1)D(2)酸(3)不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共29张PPT)
第五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
第2节 生物的变异(1)
---变异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区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
的变异;了解不利变异与有利变异;
科学思维:初步具有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能运用所学
的知识解释某些现象;
探究实践:通过事例分析比较等方法理解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
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了解如何辨别变异是否能遗
传的方法;
态度责任: 增强学生对生物世界的好奇心和保护意识。
知识回顾
1、生物的遗传物质有哪些?决定生物性状的是哪种遗传物质?
2、遗传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染色体、DNA和基因
其中,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遗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亲代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的过程。
新知导入
俗话说:“母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就是说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既相似又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其实就是生物的变异。
生物的变异现象在自然界普遍存在。
新知讲解
一、生物的变异现象
1、生物的变异:
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既相似又存在一些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生物的变异。
猫的一家人
新知讲解
2、变异的普遍性:
自然界中,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事实上,在自然界根本找不到两株完全相同的植物;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动物;也找不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即使是同卵双生的兄弟或姐妹之间也存在一些性状差异。
新知讲解
3、基因是可以改变的:
经科学家研究发现,构成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DNA 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生物体内的基因是可以改变的,而基因的改变往往会导致生物体性状的变化。
例如,白化病患者不能合成黑色素,就是因为细胞内控制黑色素合成的基因发生变异而引起的。
视频:
科学家研究发现,每个的体内都存在基因突变现象。
(点击图片播放)
讨论交流
下图是同一批小麦种子长出来的幼苗,在气候和管理相同的情况下;左图是生长在贫瘠土壤中的小麦,右图是生长在肥沃土壤中的小麦幼苗。
说一说:
(1)同样的小麦出现不同的生长情况属于变异吗?
(2)小麦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3)小麦出现这样的变异会遗传吗?
是变异现象
土壤的肥沃程度(环境)不同
不可遗传
新知讲解
二、不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
1、生物变异的原因:
(1)遗传物质发生突变:生物变异的主要原因是遗传物质的突变,这是内因。遗传物质的突变主要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
(2)生存环境发生变化:生物生存的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的某些性状也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如长期野外工作的工人皮肤会变得黝黑。
2、生物变异的类型:
(1)根据变异的原因,可将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2)根据是否适应环境,可将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新知讲解
3、不可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
(1) 不遗传的变异:只是由外界环境的影响引起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这种变异称为不遗传变异。
如,皮肤晒黑、头发染成黄色、长在模框里的西瓜呈长方体的形状,等。这些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给后代的。
(2)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包括基因突变)引起的变异,称为可遗传变异。
许多物理因素(射线等)和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等)都可使基因突变的机会增多。
新知讲解
(3)变异现象举例:
1791年美国一农民在羊群中发现一只腿特别短的变异个体,后经长期选育培育成背长、腿短、产毛多、易饲养的安康羊。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达尔文记载的安康羊
新知讲解
4、有利的变异和不利的变异:
(1)有利的变异:
对于某种生物来说,有的变异有利于它的生存,叫做有利变异。例如,小麦中出现矮秆、抗倒伏的变异,这就是有利变异。
有利变异使生物更适应多变的环境。
(2)不利的变异:
有的变异不利于生物的生存。例如,玉米有
时会出现白化苗,这样的幼苗没有叶绿素,不能
进行光合作用,很快会死亡,这种变异就是不利
变异。
不利的变异:白化苗
新知讲解
5、自然界中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自然界中的变异没有固定的变异趋势,属于不定向的变异。
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在生存关键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同时将有利变异遗传给后代。
6、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物种中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生存斗争,其中的不利变异被不断淘汰,有利变异则逐渐积累,导致生物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缓慢地进化。
新知讲解
7、生物性状的改变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不同的基因贮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也就是说生物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但有些生物的性状又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例如,如南方与北方环境因素中温度差别较大,而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柑橘是热带水果,
它的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南方温度
高适合柑橘生长;而北方温度较低,
不适宜柑橘生长,会影响柑橘的色泽、
口感品质。
新知讲解
8、基因在遗传过程中也存在自然选择现象:
通过定量的科学实验表明,生物群体中不同的基因传递给子代的机会是有差异的,某些基因所控制的生物性状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则这些基因在子代的生物群体中会越来越多;反之,某些基因所控制的生物性状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弱,则这些基因在子代的生物群体中会越来越少。
这说明亲代的基因在传递给子代的过程中也发生着“自然选择”。
随堂练习
1、下列现象属于同种生物差异性的是( )
A.啄木鸟的喙尖而直,鸭的嘴扁平
B.人的血型有A、B、AB和О型等
C.海洋中的藻类有红藻、绿藻和褐藻
D.西瓜和南瓜的叶子形状不同
B
随堂练习
2、
2、生物的子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相似性,这种现象叫做生物的遗传。下列现象属于变异的是( )
A.马和驴的毛色相同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一个工厂生产了1000辆同型号的汽车
D.儿子的身高比父母都高
D
课堂练习
3、下列属于有利变异的选项是( )
①小麦的矮秆抗倒伏; ②玉米叶子白化 ③棉花纤维长度增加; ④海岛上的残翅昆虫; ⑤布满地衣的树干上的黑色桦尺蠖; ⑥人类的聋哑病。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A
随堂练习
4、学习了生物进化后,小永进行了如下梳理归纳,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
A.长颈鹿具有较长的颈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害虫体内出现了抗药性,是农药使它发生了定向变异
C.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里,它们的身体就变白
D.生物变异永远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A
随堂练习
5、“阳光玫瑰" 葡萄具有果实饱满、果肉甜美、气味芳香等优点。种植“阳光玫瑰”需要及时疏花疏果,否则会导致果实偏小、甜度不足等。下列关于阳光玫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阳光玫瑰”果肉甜美、气味芳香等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B.没有及时疏花疏果造成葡萄粒偏小,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C.葡萄的食用部分是果皮
D.葡萄是果实, 由花的子房发育而来的
B
随堂练习
6、某一鸟类种群中具有嘴型细长、厚短等不同类型的个体,皆以树洞里的昆虫为食。数百年后,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该鸟类种群中嘴型细长的个体比例明显增加。根据自然选择理论解释此种现象,下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
A.嘴型细长的鸟是为适应特定环境而定向变异产生的
B.嘴型细长的鸟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增加受昆虫栖息场所的影响
C.昆虫栖息场所对鸟类的嘴型起到了不定向的选择作用
D.嘴型厚短的鸟为了要吃到树洞里的昆虫而努力使嘴型变得细长
B
随堂练习
7、叶绿素是对人体无毒无害的天然色素,可以作为食用色素添加到食品中以改善食品色泽,如我们所吃的青绿色的“清明粿”就是由叶绿素染色的。那么叶绿素能将所有的食品都染成绿色吗?针对这个问题,某同学提取了叶绿素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某植物绿色叶片磨碎、捣烂,加入R试剂以提取叶绿素。
步骤二:将提取液过滤并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步骤三:在室温下进行4组实验,以探究pH值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实验记录如下:
随堂练习
(1)R 试剂可选择下列液体中的 。
A.清水 B.氯化钠溶液 C.稀硫酸 D.酒精
(2)天然叶绿素不适用于把 (填“酸”、“碱”或“中”)性食品染成绿色。
(3)大家都知道因为有叶绿素,所以植物是绿色的。然而,市场上深受大家喜爱的多肉植物却有红色、粉色、黄色的。原来,通过对多肉植物光照的调节、生存环境温差的控制,可以改变植物内部色素比例从而改变多肉植物颜色。多肉植物由于光照温差的不同而产生的这种性状变化 (填“能”或“不能”)遗传。
D
酸
不能
课堂总结
1、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既相似又存在一些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生物的变异。
2、遗传和变异都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3、遗传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也可分为有利的变异和不利的变异;其中可遗传的有利的变异更适应环境,有利于生物种族的延续。
4、自然界中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板书设计
5.2 生物的变异(1)
1、变异现象:亲代与子代间、子代间的性状的差异;普遍存在;
2、变异的类型:
按变异的原因分类: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按是否有利于生存分类:有利的变异和不利的变异
3、自然界中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学案中的“课后练习”;
3、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4、预习下一课时主要内容。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华师大版九下科学§5.2生物的变异(1)教学设计
课题 5.2生物的变异(1) 单元 五 学科 科学 年级 九下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华师大九下科学第五章第2节,教材中列举大量的变异的例子来说明变异的普遍存在;同时归纳出变异的不同类型;接着在此基础上分析生物的变异对生物进化的作用及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关于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教材也列举了多例子来组织学习讨论,启发学生得出结论,这样有利于培育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问题的能力。本节内容是前面遗传和进化的延伸,更是知识的综合与深化、提高,更也为高一级生物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是中考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本节内容拟用2课时完成,第2课时主要介绍变异现象及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第2课时主要介绍生物变异的意义及嫁接的相关知识。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 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区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了解不利变异与有利变异;科学思维:初步具有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某些现象;探究实践: 通过事例分析比较等方法理解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了解如何辨别变异是否能遗传的方法;态度责任: 增强学生对生物世界的好奇心和保护意识。
重点 理解生物的性状受到遗传物质和环境的双重影响
难点 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并正确区分变异是否可遗传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知识回顾:1、生物的遗传物质有哪些?决定生物性状的是哪种遗传物质? 2、遗传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导入:俗话说:“母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就是说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既相似又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其实就是生物的变异。 生物的变异现象在自然界普遍存在。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生物的变异现象1、生物的变异: 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既相似又存在一些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生物的变异。 2、变异的普遍性: 自然界中,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事实上,在自然界根本找不到两株完全相同的植物;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动物;也找不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即使是同卵双生的兄弟或姐妹之间也存在一些性状差异。 3、基因是可以改变的: 经科学家研究发现,构成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DNA 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生物体内的基因是可以改变的,而基因的改变往往会导致生物体性状的变化。 例如,白化病患者不能合成黑色素,就是因为细胞内控制黑色素合成的基因发生变异而引起的。 视频:科学家研究发现,每个的体内都存在基因突变现象。 交流讨论:下图是同一批小麦种子长出来的幼苗,在气候和管理相同的情况下;左图是生长在贫瘠土壤中的小麦,右图是生长在肥沃土壤中的小麦幼苗。 说一说: (1)同样的小麦出现不同的生长情况属于变异吗? (2)小麦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3)小麦出现这样的变异会遗传吗? 二、不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 1、生物变异的原因: (1)遗传物质发生突变:生物变异的主要原因是遗传物质的突变,这是内因。遗传物质的突变主要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 (2)生存环境发生变化:生物生存的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的某些性状也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如长期野外工作的工人皮肤会变得黝黑。 2、生物变异的类型: (1)根据变异的原因,可将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2)根据是否适应环境,可将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3、不可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 (1) 不遗传的变异:只是由外界环境的影响引起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这种变异称为不遗传变异。 如,皮肤晒黑、头发染成黄色、长在模框里的西瓜呈长方体的形状,等。这些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给后代的。 (2)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包括基因突变)引起的变异,称为可遗传变异。 许多物理因素(射线等)和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等)都可使基因突变的机会增多。 (3)变异现象举例: 1791年美国一农民在羊群中发现一只腿特别短的变异个体,后经长期选育培育成背长、腿短、产毛多、易饲养的安康羊。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4、有利的变异和不利的变异: (1)有利的变异: 对于某种生物来说,有的变异有利于它的生存,叫做有利变异。例如,小麦中出现矮秆、抗倒伏的变异,这就是有利变异。 有利变异使生物更适应多变的环境。 (2)不利的变异: 有的变异不利于生物的生存。例如,玉米有时会出现白化苗,这样的幼苗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很快会死亡,这种变异就是不利 变异。 5、自然界中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自然界中的变异没有固定的变异趋势,属于不定向的变异。 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在生存关键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同时将有利变异遗传给后代。6、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物种中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生存斗争,其中的不利变异被不断淘汰,有利变异则逐渐积累,导致生物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缓慢地进化。 7、生物性状的改变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不同的基因贮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也就是说生物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但有些生物的性状又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例如,如南方与北方环境因素中温度差别较大,而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柑橘是热带水果,它的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南方温度高适合柑橘生长;而北方温度较低,不适宜柑橘生长,会影响柑橘的色泽、 口感品质。 8、基因在遗传过程中也存在自然选择现象: 通过定量的科学实验表明,生物群体中不同的基因传递给子代的机会是有差异的,某些基因所控制的生物性状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则这些基因在子代的生物群体中会越来越多;反之,某些基因所控制的生物性状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弱,则这些基因在子代的生物群体中会越来越少。 这说明亲代的基因在传递给子代的过程中也发生着“自然选择”。 学习过遗传现象之后学习生物的变异,认识到变异也与遗传一样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使学生充分认识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5.1节学习过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 这里再基因的改变,说明变异与遗传物质(尤其是基因突变等)密切相关;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归纳出不可遗传变异的概念,基此基础上提出不可遗传的变异只是环境引起的分类也是教学的一种重要内容,不同标准下分类结果不同;逐一解释说明,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有图有真相,说明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有利的可遗传的变异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变异;使学生明白生物性状的改变受到遗传物质和环境的双重影响,深化思维,提高认识;增加知识面
课堂练习 1、下列现象属于同种生物差异性的是( B ) A.啄木鸟的喙尖而直,鸭的嘴扁平 B.人的血型有A、B、AB和О型等 C.海洋中的藻类有红藻、绿藻和褐藻 D.西瓜和南瓜的叶子形状不同 2、生物的子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相似性,这种现象叫做生物的遗传。下列现象属于变异的是( D ) A.马和驴的毛色相同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一个工厂生产了1000辆同型号的汽车 D.儿子的身高比父母都高 3、下列属于有利变异的选项是( A ) ①小麦的矮秆抗倒伏; ②玉米叶子白化 ③棉花纤维长度增加; ④海岛上的残翅昆虫; ⑤布满地衣的树干上的黑色桦尺蠖; ⑥人类的聋哑病。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4、学习了生物进化后,小永进行了如下梳理归纳,以下推论正确的是(A) A.长颈鹿具有较长的颈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害虫体内出现了抗药性,是农药使它发生了定向变异 C.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里,它们的身体就变白 D.生物变异永远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5、“阳光玫瑰" 葡萄具有果实饱满、果肉甜美、气味芳香等优点。种植“阳光玫瑰”需要及时疏花疏果,否则会导致果实偏小、甜度不足等。下列关于阳光玫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阳光玫瑰”果肉甜美、气味芳香等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B.没有及时疏花疏果造成葡萄粒偏小,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C.葡萄的食用部分是果皮 D.葡萄是果实, 由花的子房发育而来的6、某一鸟类种群中具有嘴型细长、厚短等不同类型的个体,皆以树洞里的昆虫为食。数百年后,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该鸟类种群中嘴型细长的个体比例明显增加。根据自然选择理论解释此种现象,下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B ) A.嘴型细长的鸟是为适应特定环境而定向变异产生的 B.嘴型细长的鸟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增加受昆虫栖息场所的影响 C.昆虫栖息场所对鸟类的嘴型起到了不定向的选择作用 D.嘴型厚短的鸟为了要吃到树洞里的昆虫而努力使嘴型变得细长 7、叶绿素是对人体无毒无害的天然色素,可以作为食用色素添加到食品中以改善食品色泽,如我们所吃的青绿色的“清明粿”就是由叶绿素染色的。那么叶绿素能将所有的食品都染成绿色吗?针对这个问题,某同学提取了叶绿素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将某植物绿色叶片磨碎、捣烂,加入R试剂以提取叶绿素。步骤二:将提取液过滤并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步骤三:在室温下进行4组实验,以探究pH值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实验记录如下: (1)R 试剂可选择下列液体中的 。 A.清水 B.氯化钠溶液 C.稀硫酸 D.酒精(2)天然叶绿素不适用于把 (填“酸”、“碱”或“中”)性食品染成绿色。(3)大家都知道因为有叶绿素,所以植物是绿色的。然而,市场上深受大家喜爱的多肉植物却有红色、粉色、黄色的。原来,通过对多肉植物光照的调节、生存环境温差的控制,可以改变植物内部色素比例从而改变多肉植物颜色。多肉植物由于光照温差的不同而产生的这种性状变化 (填“能”或“不能”)遗传。[答案:(1)D (2)酸 (3)不能]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课堂小结 1、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既相似又存在一些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生物的变异。 2、遗传和变异都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3、遗传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也可分为有利的变异和不利的变异;其中可遗传的有利的变异更适应环境,有利于生物种族的延续。 4、自然界中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