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语文(人教版)精品学案:第24课 《诗经》两首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下语文(人教版)精品学案:第24课 《诗经》两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29 16:2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学案
一、字音字形
雎鸠(jū jiū) yǎo tiǎo(窈窕)
xìnɡ(荇)菜 寤寐(wù mèi)
芼之(mào) 钟鼓乐之(lè)
蒹葭(jiān jiā) sù(溯)洄
未xī(晞)
二、重要词语
1.重点词语理解
(1)窈窕淑女:文静美好的样子。
(2)君子好逑:配偶。
(3)寤寐思服:这里指日日夜夜。
(4)左右芼之:挑选。
(5)蒹葭苍苍:茂盛的样子。
(6)溯洄从之:逆流而上。
(7)溯游从之:顺流而下。
(8)宛在水中央:仿佛、好像。
(9)白露未晞:干。
(10)在水之湄: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11)道阻且跻:高。
(12)宛在水中坻:水中的高地。
(13)蒹葭采采:茂盛,众多。
(14)在水之涘:水边。
(15)宛在水中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2.词类活用解释
(1)琴瑟友之
解释:名词用作动词,弹琴鼓瑟。
(2)琴瑟友之
解释: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友,亲近。
(3)钟鼓乐之
解释:名词用作动词,敲钟打鼓。
(4)钟鼓乐之
解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3.古今异义区分
(1)左右流之
古义:捞取。今义:液体移动,流动。
(2)道阻且长
古义:险。今义:阻挡,阻碍。
(3)道阻且右
古义:弯曲。今义:右方,跟“左”相对的方向。
三、作品介绍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后人经常把它和屈原的《离骚》并称为“风骚”。“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歌。它是一种正统音乐。“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四、背景链接
《诗经》里的作品多方面地描写了现实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表现了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它们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其中有许多诗密切地联系着政治,针砭了社会。有些出于下层的反剥削、反压迫的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中更本质的现象。这种现实主义精神被后人所重视并产生了巨大影响。www.21-cn-jy.com
1.《关雎》和《蒹葭》两首诗都可以看做爱情诗,但在风格上确实有着很大的区别,请你结合诗句来分析体会。【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点拨:《关雎》一诗重在“叙事”,故事线索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画面形象可见,内容明朗清晰。可以看出主人公爱慕、追求、幻想这样一条线索。《蒹葭》没有一个明确的故事。只选一个主人公隔水相望,苦苦追寻,伊人却若即若离的场景,第二、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意境含蓄,场景朦胧,比《关雎》情感韵味更浓郁。《关雎》率真、热烈,《蒹葭》朦胧、凄婉。21·世纪*教育网
2.核心图解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窈窕(yáo tiǎo) 蒹葭(jiān jiā)[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荇菜(xìng) 关雎(jū)21世纪教育网
C.溯洄(sù huí) 寤寐(wǔ mèi)
D.萋萋(xī) 琴瑟(sè)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左右芼之(     )
(2)溯洄从之(     )
(3)白露未晞(     )
(4)在水之湄(     )
(5)道阻且跻(     )
(6)宛在水中坻(     )
(7)在水之涘(     )
(8)宛在水中沚(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按要求默写填空。
(1)《关雎》中君子产生追求淑女愿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雎》中君子想象求得淑女后欢乐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常常会成为现代歌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作者的灵感之源。比如歌曲《在水一方》中的“我愿逆流而上,找寻她的方向,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就化用了《诗经·蒹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www-2-1-cnjy-com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大部分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大部分为周代宫廷乐歌。“颂”分为周颂和鲁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2-1-c-n-j-y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21*cnjy*com
D.《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5~8题。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窈窕淑女(      )
(2)君子好逑(      )
(3)左右流之(      )
(4)钟鼓乐之(      )
6.文中“琴瑟友之”是指(  )。
A.以琴瑟为好友
B.弹琴鼓瑟对待好友
C.弹琴鼓瑟表示亲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对琴瑟表示友好
7.这首诗首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兴,引出“__________________”;诗中描写君子追求淑女不得时苦苦思念的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必是连贯的句子)“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抒情主人公以____________来化解求之不得的矛盾。21·cn·jy·com
8.仿照示例翻译诗句。
示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译句:鸟儿关关相对唱,双双栖在小洲上。
(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9~12题。
子 衿
青青子①衿②,悠悠我心。纵③我不往,子宁④不嗣音⑤?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⑥,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郑风》)
注:①子:男子的美称。②衿(jīn):襟,衣领。③纵:即使。④宁:难道。⑤嗣(sì)音:传音讯。⑥挑兮达兮:往来轻疾的样子。2·1·c·n·j·y
9.本诗采用什么样的叙述手法?请具体分析。
10.“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这两个问句表达了主人公什么样的心情?
11.“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12.这首诗的主要思想内容是什么?
【表达交流】
13.某班级开展了读书活动,在活动中有同学说,读书应该读经典作品;有同学说,现在是快餐文化时代,读流行作品更有利于我们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学校准备就此问题开展一场辩论赛。【来源:21cnj*y.co*m】
(1)假如你班是正方代表,你方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出处:21教育名师】
(2)假如你是正方代表的主辩人,请简要陈述支撑你方观点的理由。(至少写出两条,100字左右)
你方观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验中考】
14.(2011·贵州安顺中考)美,到处存在着,重要的是要有发现的眼睛。请仿照例句,发挥想象,另写一个句子,表达你对美的感受。【版权所有:21教育】
例句①:老师说:“书声琅琅、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
例句②:旅游者说:“鸟语花香、清风吹拂的西湖就是美,一种自然的美。”
1. 解析:A项,“窈”应读“yǎo”;C项,“寤”应读“wù”;D项,“萋”应读“qī”。
答案:B
2. 答案:(1)挑选 (2)逆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上 (3)干 (4)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5)高 (6)水中的高地 (7)水边 (8)水中的小块陆地21cnjy.com
3. 答案:(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3)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21教育网
4. 解析:《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的说法错误。
答案:D
5. 参考答案:(1)文静美好的样子 (2)好配偶 (3)捞取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6. 答案:C
7. 答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寤寐思服 辗转反侧  幻想
8. 参考答案:(1)美丽文静好姑娘,小伙子的好对象。
(2)长长短短鲜荇菜,左左右右采摘忙。美丽文静好姑娘,弹琴鼓瑟迎她来。
9. 解析:从开篇先抒情,后面才交代原因可知是倒叙。
参考答案:倒叙。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第三章点明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的烦乱情怀。
10. 解析:联系恋人久无音信的处境和反问的语气揣摩。
参考答案:对恋人既担心又怨其不来音信的矛盾心情。
11. 解析:从“一日”与“三月”的比较可把握修辞,联系全诗可体会其深情。
参考答案:夸张。用一日不见,如隔三月的夸张,抒发了强烈的思念之情。
12. 解析:从“子衿”“子佩”可把握主人公是一女子,再归纳她干什么,流露出什么情感即可。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杳无音信的恋人,表达她对恋人望穿秋水般的期盼与思念。
13. 答案示例:(1)阅读经典名著更利于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升我们的素养。(2)经典名著是一个民族传统美德与文化的不朽之作,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如《论语》《孟子》等。经典名著有励志作用,看后使人们振奋、坚强,有助于塑造我们健全的人格。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4. 答案示例:农民说:“稻香扑鼻、硕果累累的秋天就是美,一种丰裕富饶的美。”
参考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