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学案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曹刿(guì) 肉食者鄙(bǐ)
弗敢专也(fú) 小信未fú(孚)
玉bó(帛) 下视其zhé(辙)
登轼(shì) 夫战(fú)
2.找出通假字
小惠未徧
“徧”通“遍”,遍及,普遍。
二、重要词语
1.重点词语理解
(1)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
(2)齐师败绩:大败。
(3)遂逐齐师:追赶。
(4)望其旗靡:倒下。21世纪教育网
(5)彼竭我盈:士气正旺盛。
(6)故克之:战胜。
2.一词多义辨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3.词类活用解释
(1)神弗福也
解释:名词用作动词,赐福,保佑。
(2)公将鼓之
解释:名词用作动词,击鼓。21世纪教育网
4.古今异义区分
(1)又何间焉
古义:参与。今义:空隙、隔阂、离间。
(2)肉食者鄙21世纪教育网
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
(3)衣食所安
古义:养的意思。今义:安全,平安。
(4)弗敢专也
古义:个人专有。今义:专心。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古义:猪、牛、羊等祭品。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6)小大之狱
古义:案件。今义:监狱。
(7)必以情
古义:以实情判断。今义:感情、情形、情理。
(8)忠之属也
古义:尽力做好分内的事。今义:忠诚。
(9)可以一战21世纪教育网
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能够或许可。
(10)再而衰
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
三、作家作品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 ( http: / / www.21cnjy.com )》,儒家经典之一,是根据鲁史编写的编年体史书。《左传》全书18万字,内容记载了春秋时期268年间(前722至前454)的重要史实。《左传》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描述历史事件、刻画历史人物都具有浓厚的艺术色彩,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发展和散文创作,影响极大。旧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学家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21cnjy.com
1.课文中“肉食者鄙”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里?
点拨:“肉食者鄙”的“鄙”表现在:(1)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准备阶段,鲁庄公的三答,表明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身边的臣子、神,而不是百姓。(2)战斗中,“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充分暴露了鲁庄公未察敌情,贸然进军,不懂军事。(3)战后,“既克,公问其故”,战胜了还不知什么原因,再次暴露“鄙”。2·1·c·n·j·y
曹刿的“远谋”表现在:(1)战前三问。说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明白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有远见。(2)战中能掌握将士心理,能观察敌情,把握战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纵观全文,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哪些?
点拨: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齐国原因有:(1)战前准备充分。取信于民,这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这是“人和”因素。(2)地点有利,长勺在鲁国,鲁国是反侵略战争,这是“地利”因素。(3)抓住了有利的反攻时机,待“彼竭我盈”之时,后发制人。抓住了恰当的追击时机,详察敌情,确信无埋伏时,乘胜追击,大获全胜,这是“天时”因素。总之,鲁国取胜的原因,在于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最主要的是人和。
3.核心图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肉食者鄙( )
(2)弗敢加也( )
(3)战则请从( )
(4)惧有伏焉( )
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彼竭我盈 竭其庐之入
B.又何间焉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公问其故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3.与“小大之狱”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公将驰之 D.登轼而望之
4.按要求填空。
(1)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语“一鼓作气”出自本文的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句中本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和《孙子兵法》中“以逸待劳” ( http: / / www.21cnjy.com )、毛泽东“敌疲我打”战术相近的句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5~9题。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21教育网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6.下列四个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以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战于长勺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C.登轼而望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D.小大之狱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8.文中鲁庄公认为可以对齐国作战的三条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9.阅读全文,请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阐述鲁国获胜的原因。(用自己的话作答)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0~14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①。宋人既成列② ( http: / / www.21cnjy.com ),楚人未既③济。司马④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⑥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⑦伤,不禽二毛⑧。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⑨,不鼓不成列。” 21*cnjy*com
(选自《子鱼论战》)
注:①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成列:指摆好阵势。③既:尽,全部。④司马:官名,指子鱼。⑤陈:同“阵”,指摆好阵势。⑥门官:国君的卫士。⑦重(chónɡ):重复,再次。⑧二毛:头发斑白的人。⑨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
10.请用“/”给下面两个句子标出朗读停顿。
(1)下 视 其 辙
(2)宋 公 及 楚 人 战 于 泓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神弗福也 福:________________
(2)公伤股,门官歼焉 股:________________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13.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
(1)【甲】文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乙】文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选段文字看,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局?
【表达交流】
15.期盼和平,远离战争。某班级同学自主搜集材料,创办了《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专刊,他们设计了这样一些栏目:www-2-1-cnjy-com
【栏目一】:浸着血与泪的往事。
收录了熟悉的战争故事,触目惊心的历史惨剧,并配有图片。
【栏目二】:战争智慧,是杀戮,还是自杀?
收录了战争诗词、军事成语、名人名言、兵法谋略等内容。
【栏目三】:今天,战争并没有远离。
同学们从网络、报刊上摘录了当前某些国家的军事动态及令人震惊的战争新闻。
【栏目四】:爱是幸福,恨是灾难!
在栏目里同学们表达了对和平的期盼,对维护和平的思考。
请你从上面四个栏目中任选一个,为它写上一段80~100字的导读文字。
我选择【栏目______】来写,导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验中考】
16.(2011·四川达州中考)劝谏是一门艺术,魏徵以“载舟覆舟”劝谏唐太宗,实现了“贞观之治”;曹刿用“取信于民”劝谏鲁庄公,打赢了长勺之战。因为要迎接中考,班主任取消了本班的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为了让班主任恢复你们的这些课程,你准备和他(她)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参考答案:(1)目光短浅 (2)虚报 (3)跟随 (4)埋伏
2. 解析:A项的“竭”都是“穷尽”的意思;B项的 “间”,参与/暗地里;C项的“故”,缘故/所以;D项“属”,类/通“嘱”,嘱托。www.21-cn-jy.com
答案:A
3. 解析:例句中的“之”是结构助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A项中“亡”是代词指“这件事”,C、D两项中“之”都是代词,指“齐军”;只有B项与例句用法相同。21·世纪*教育网
答案:B
4. 答案:(1)曹刿请见 (2)小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 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4)彼竭我盈,故克之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2-1-c-n-j-y
5. 参考答案:(1)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 (2)案件[来源:21世纪教育网]
6. 解析:A项的“以”前者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凭借”,后者是“因为”;B项的“于”前者是“在”,后者是“从,自”;C项的“而”前者表承接,后者表转折;只有D项的“之”都是结构助词“的”。【来源:21cnj*y.co*m】
答案:D
7. 解析:要把握数量词的使用和词类活用的词语。
参考答案: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衰竭了。
8. 解析:找出鲁庄公对曹刿“何以战”的回答即可。
答案: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9. 参考答案:政治上,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军事上,在战争中善于分析敌情,知己知彼,把握战机。【出处:21教育名师】
10. 解析:根据语意划分朗读节奏。
答案:(1)下/视其辙 (2)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11. 参考答案:(1)赐福,保佑 (2)大腿
12. 解析:注意句中的关键词语,如“狱”“虽”“察”“情”“济”等。
参考答案:(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弄清楚,也一定会根据实情来处理。
(2)敌人多我方人少,趁他们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请下令出击。
13. 参考答案:(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及其未既济
14. 解析:此题的实质是探究长勺之战鲁国取胜的原因和泓水之战宋国失败的原因。
参考答案:长勺之战鲁庄公取信于民,且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听取曹刿的建议,战争中善于抓住战机,因此取胜;泓水之战宋公没有听取子鱼的意见,固执己见,不能抓住战机,因此失败。
15. 答案示例:栏目四:我们是朋友,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兄弟,我们是彼此挚爱着的亲人。我们的心灵应该洋溢着暖暖的春意,我们的脸上应该折射出人生的甜蜜,记住:爱是幸福,恨是灾难!21·cn·jy·com
16. 解析:注意称谓、说话的语气、分寸,符合情景内容即可。
答案示例:王老师好,您取消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我们理解您的做法——目的是让我们把全部的精力用在复习文化课上,好让我们取得理想的成绩。只是,现在的复习太紧张了,有道是“劳逸结合”,您能不能恢复我们的这些课程?我们向您保证一定会认真复习,以优异的成绩向您汇报的。【版权所有:21教育】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