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复习综合检测试卷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洋务派的“师夷长技”指的是( )
A.学习西方科学 B.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策略
C.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D.学习吸收少数民族的先进文化
2.以英、法为首,美、俄背后支持的战争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国家动用武力谋求更多的政治、经济特权,资本主义国家联合在一起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其附庸国的战争。此次战争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B.使中国丧失了东北和西北大片国土
C.使帝国主义获得在华设厂的权利
D.遭到义和团运动的沉重打击
3.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C.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展开 D.拿破仑对外战争的不断扩大
4.古希腊公民从小开始接受系统训练,具有珍视自由、崇尚个性、追求智慧平等的优良品质和强烈的的集体荣誉感。古希腊公民的这些特征( )
A.为公民权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B.为外邦人转化为公民提供便利条件
C.促进了雅典经济的长期繁荣 D.成为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素质保障
5.下表为“中美双边贸易统计表”(单位:百万美元)。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年份 中国出口 中国进口 贸易总额
1971年 4.9 0 4.9
1972年 32.4 63.5 95.9
1975年 158.4 303.6 461.9
1978年 324.1 823.6 1147.7
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改善
C.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提出 D.中美正式建交
6.杨凯在《中国梦的方位》中说:“……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这里的“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是指( )
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7.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对全国宣告:本党“愿为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取消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取消苏维埃政府,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中共宣言的目的
A.保证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纲领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壮大工农武装割据政权
8.掌握历史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列革命军队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八路军、新四军 ②人民解放军 ③中国工农红军 ④中国人民志愿军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9.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于( )
A.1921年 B.1945年
C.1949年 D.1978年
1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抉择,也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这里的“关键抉择”指的是( )
A.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D.顺应经济全球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1.下列选项中的史实与认识,对应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史实 认识
A 1942年,美、苏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B 1942年—1943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C 1947年, 杜鲁门主义出台 欧共体形成
D 1999年, 北约轰炸南斯拉夫 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A.A B.B C.C D.D
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②出现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斗争
③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④世界格局出现了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观察下图,导致出现1933-1937年失业率变化趋势的原因是
A.经济大危机爆发
B.罗斯福新政实施
C.太平洋战争爆发
D.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14.“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由地中海逐渐移向大西洋和西北欧,1890年前后的几十年 内世界工业品的集中产地又由西欧慢慢移向其他地区。这两个例子都说明经济 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在这两个历史时期兴起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新大国”分别是:
A.西班牙和德国 B.葡萄牙和日本 C.荷兰和法国 D.英国和美国
15.习总书记在关于和合文化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下列主张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心和善道德观的是( )
①老子的“世间万物都有对立面” ②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③韩非主张“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 ④庄子主张“顺应自然和民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二、综合题(共35分)
16.(本题12分)勋章,是英雄的赞歌,是人民的褒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注:上述勋章依次是授予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有功人员的。
(1)刘伯承是上述勋章的获得者。请任选一枚勋章,列举一个史实为他获此殊荣提供佐证。
杜润生:毕生为农民权利鼓与呼。20世纪80年代初,主持起草多个关于农村问题的中央文件,是农村改革的推动者。 改革先锋奖章 袁庚:冲破僵化思想,创办培育了我国第一个外向型工业园区—深圳蛇口工业区,被称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先行者。
(2)请简要说明以杜润生、袁庚为代表的先锋人物开拓创业的时代背景。
共和国勋章 黄旭华:他服从党和国家的需要,隐姓埋名30年,主持导弹核潜艇的研制,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作出重大贡献。 钟南山:从非典到新冠肺炎,他一直站在抗疫一线,敢医敢言,挽救了无数生命,为中国的疫情防控走在世界前列作出重大贡献。
(3)百年党史群英谱。上述五位勋章获得者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共产党党员,请选用他们的事迹,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你对中国共产党人先进性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事理结合,逻辑严密)
17.(本题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内迁的各族中哪一民族为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而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影响如何?
(3)请你谈谈民族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
18.(本题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上)
(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结果是什么?列举在“自强”的音符下创办的工业。(举两列)
材料二
(2)材料二中,把图1和图2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分别是什么?图2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材料三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1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复兴之路》(上)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场文化启蒙的运动开始的标志和口号分别是什么?谈谈这场运动有何影响?
试卷第6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经济侵略加剧,国内有太平天国运动,政局岌岌可危。洋务派看到西方船坚炮利,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来改变现状。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所以答案选A。
2.B
【详解】根据题中“以英法为首,美俄背后支持的战争”等信息可以判断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到1860年10月,以英法联军为主凶,以美俄为帮凶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俄国乘火打劫,侵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因此是使中国丧失了东北和西北的大片国土,B符合题意;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A不符合题意;使帝国主义获得在华设厂权利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C不符合题意;遭到义和团运动的沉重打击的是八国联军,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义和团运动积极抵抗打击八国联军的侵略活动。D不符合题意,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3.B
【详解】观察题干图片可知,19世纪六十年代,是世界资本主义范围进一步扩大和巩固时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著名的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1861-1865年的美国内战等,这些革命或改革使资本主义统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故选项B符合题意;ACD解读不正确,故选B。
【点睛】理解并识记美国内战、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
4.D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可知,“具有珍视自由、崇尚个性、求智慧平等的优良品质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这些理念和素质都为雅典公民参与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即成为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素质保障,故D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为公民权利奠定物质基础、为外邦人转化为公民提供便利条件、促进雅典经济的长期繁荣,故ABC错误。综上故选D。
5.B
【详解】根据所学,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带动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B项正确;AC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C项;中美建交是1979年,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可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项符合题意;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7.C
【详解】从题干中“1937年”“为三民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取消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取消苏维埃政府”“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中共的革命方针进行了调整,其目的是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抵御日本法西斯的侵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8.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毛泽东和朱德等人在井冈山会师后,队伍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实行全民族抗战,中共与国民党达成协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中共领导的革命军队改称人民解放军,进行了解放战争。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从其称霸全球的帝国主义利益出发,立即进行武装干涉,同时令其海军第7舰队侵入台湾海峡,侵占中国领土台湾。中国人民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因此,革命军队出现的先后顺序应是③①②④,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9.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召开,后来有特务出现,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C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A。
10.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78年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抉择,那就是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进行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A项正确;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关键性选择的内容之一,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的启示是 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1.C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1947年,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冷战开始。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C项的事实与认识对应不合理,C项符合题意;ABD项的事实与认识对应都合理,但都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12.A
【详解】根据题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出现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斗争,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世界格局出现了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在70年代之后,特别是两极格局瓦解后,排除含有④的,排除BCD项。故选A项。
13.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时间“1933-1937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 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对付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主要措施包括对工业、金融业、农业的调整,大力兴建公共工程。新政使美国的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也是1933-1937年失业率迅速下降的原因。故B项符合题意;A项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时间是1929年;C项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时间是1941年;D项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是20世纪50年代。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14.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英国处于大西洋航路的中心地位,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技术领先,世界工业品的集中产地又由西欧慢慢移向美国,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5.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心和善道德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庄子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因此②④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心和善道德观的。选项D符合题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有对立面,可互相转换,①与题干内容不符,可排除。故AC不符合题意;韩非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③与题干内容不符,可排除。故B不符合题意;故选D。
16.(1)解放勋章: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2)背景: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思想束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其他问答言之有理亦可)
(3)认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先进理论为指导,保持党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黄旭华服从党和国家的需要,隐姓埋名30年,主持导弹核潜艇的研制,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作出重大贡献。钟南山,从非典到新冠肺炎,他一直站在抗疫一线,敢医敢言,挽救了无数生命,为中国的疫情防控走在世界前列作出重大贡献。说明中国共产党应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保持初心,践行使命,保持其先进性。
【分析】(1)(2)(3)
【详解】(1)说明: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刘伯承是“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的获得者,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项进行说明即可。如选择“解放勋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2)背景:根据材料信息“20世纪80年代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先行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杜润生、袁庚为代表的先锋人物开拓创业的时代发生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据此可知,其背景是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思想束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3)认识:本问属于开放性设问,答案只要围绕“对中国共产党人先进性的认识”展开,观点明确,事理结合,逻辑严密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先进理论为指导,保持党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黄旭华服从党和国家的需要,隐姓埋名30年,主持导弹核潜艇的研制,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作出重大贡献。钟南山,从非典到新冠肺炎,他一直站在抗疫一线,敢医敢言,挽救了无数生命,为中国的疫情防控走在世界前列作出重大贡献。说明共产党应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保持初心,践行使命,保持其先进性。
17.(1)丝绸之路的开辟或者张骞通西域。匈奴。
(2)鲜卑族。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3)良好的民族关系能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
【详解】(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张骞在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为促进汉朝和西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自此汉朝同西域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匈奴战争不断;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内迁五胡有匈奴、鲜卑、羯、氐、羌。其中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在孝文帝时进行改革;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3)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良好的民族关系能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
18.(1)失败,江南制造总局和安庆内军械所。
(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三民主义。
(3)《新青年》,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详解】(1)依据材料一中“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结果失败了,在“自强”的音符下创办的工业。(举两列)是江南制造总局和安庆内军械所。
(2)依据材料二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把图1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是戊戌变法,把图2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是辛亥革命,图2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3)根据材料三“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一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的信息,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文化启蒙的运动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创办《新青年》,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答案第6页,共6页
答案第5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