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海水“晒盐” 第1课时 课件(共20张PPT)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2 海水“晒盐” 第1课时 课件(共20张PPT)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19 21:3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二节 海水“晒盐”
第1课时
青海湖里含有丰富的食盐(NaCl)和纯碱(Na2CO3)资源,生活在湖区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
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夏季的青海湖
冬季的青海湖
1.能概述海水晒盐的过程,并能区分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
2.能说出固体溶解度表示的含义;
3.能认识溶解度曲线上点、线、面表示的意义;
4.能说出温度、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
一、海水“晒盐”的过程
1.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主要方法?
2.海水“晒盐”的过程?
盐田可分为    和    两部分。先将海水引入    ,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    ,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     ,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这时得到的晶体叫做   ,剩余的液体叫做    。具体生产流程为:    →    →    →    和     。
“盐田法”(也称“太阳能蒸发法”)
蒸发池
结晶池
蒸发池
结晶池
饱和溶液
粗盐
母液
海水
蒸发池
结晶池
粗盐
母液
二、溶解度
1.定义:在     下,某固体物质溶解在    溶剂里达到    状态时所溶解的        。
2.影响因素:
(1)内因:       、     ; 外因:    。
①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    升高而    ,典型物质是    。
②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    ,典型物质是    。
③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    升高而    ,典型物质是     。
某一温度
100g
饱和
溶质的质量
溶质的种类
溶剂的种类
温度
温度
增大
硝酸钾
不大
氯化钠
温度
减小
氢氧化钙
探究一:海水“晒盐”
[情景展示]
下面是海水“晒盐”的全过程
母液
海水
蒸发池
结晶池
粗盐
多种化工原料
提取
风吹日晒
日晒
[思考交流]
1.在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是将海水完全蒸干吗?
不是
2.为什么不把溶液完全蒸干获得更多的食盐呢?
食盐中含有杂质。
3.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晒盐”?为什么?
气温高、湿度低、风力大、阳光充足、雨量少等。
这些条件有利于水分的蒸发,形成食盐的饱和溶液。
探究二:结晶
[活动]
取少许不饱和氯化钠溶液,滴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用电热吹风机向玻璃片上的溶液吹热风,观察现象。
水分减少,有晶体逐渐析出。
上述过程中,氯化钠溶液从不饱和变为饱和的途径是什么?你能够从现象上判断溶液何时饱和的吗?
[思考]
途径是溶剂的质量减少;
当刚要有晶体析出时,溶液恰好饱和。
探究三:溶解度
[实验1]
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完成下列实验并记录现象:
加入10mL水并振荡 加入10mL酒精并振荡
氯化钠

几乎不溶于水
溶解,溶液棕色
溶解,溶液无色
几乎不溶于酒精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实验2]
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在实验中需要改变的因素是 ,需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 。
实验步骤:
思路分析:
温度
水和溶质的质量
5g硝酸钾
20mL水
再加5g硝酸钾
全部溶解
有固体剩余
在 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升高温度时,硝酸钾晶体在水中的最大溶解量会 ;当降低温度时,其最大溶解量会 。
有固体剩余
加热
剩余固体全部溶解
再加5g硝酸钾
固体全部溶解
冷却至室温
有晶体析出
溶剂质量
增大
减少
实验结论:
探究四:溶解度曲线
[情景展示]
观察图中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a
b
d
c
[思考交流]
1.指明该图所表示的意义

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如a,b,c
两曲线交点:两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如c
线
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曲线下方的各点: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如d点表示NaNO3的不饱和溶液
曲线上方的各点:表示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未溶晶体,如d点表示KNO3的饱和溶液
[思考交流]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表现为曲线“坡度”比较“陡”,如KNO3;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表现为曲线“坡度”比较“平”,如NaCl;
(3)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为曲线“坡度”下降,如Ca(OH)2
[思考交流]
3.简要说明溶解度曲线有哪些应用。
(1)判断某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2)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大小;
(3)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趋势;
(4)确定结晶的方法。结晶有两种方法:降温结晶和蒸发结晶。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①对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迅速增大的物质,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物质的溶解能力降低,从溶液中析出,即降温结晶;
②对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的物质,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使水分蒸发,从而析出晶体,即蒸发结晶。
1.在海水晒盐过程中,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y)与时间(t)的关系为(  )
D
2.下列关于海水晒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结晶池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大于海水中氯化钠质量分数
B.由于水分蒸发,蒸发池中氯化钠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到一定数值
C.母液是NaCl的饱和溶液,也是所含杂质MgCl2、CaCl2的饱和溶液
D.气温高、湿度低、风力大、雨量少、阳光充足有利于海水“晒盐”
C
3.在20℃时,A物质1g溶解在10g水里,B物质150g溶解在1000g水里,C物质25g溶解在500g水里,分别得到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则20℃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顺序是( )
A.A>B>C B.B>A>C
C.C>A>B D.B>C>A
B
4.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c一定是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C.p点表示在t1℃时,a、c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D.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至t1℃,a、b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
海水“晒盐”的过程
溶解度
盐田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结晶
蒸发结晶
固体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
降温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