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0 15:2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走一步,再走一步
科目 语文 年级 七 主备人 张三 审核人 李四
教学目标 学习默读,在整体感知文章、了解基本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争取提高阅读速度,并勾画关键语句; 品味文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心理成长的过程; 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感悟文中的人生经验。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心理成长的过程。
教学难点 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感悟文中的人生经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修改建议
情境导入,引出问题 几天前班级有位同学向我倾诉他的困惑:进入初中,面对中考,我最怕的是三年后的体育考试,身体素质不好,到底该如何是好?他很焦虑。同学们也有这样的困惑吗 今天我们去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去找找答案。 自主学习,思考问题 请同学们默读文章,思考文中“我”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在什么情境下遇到的呢? 难题:攀上悬崖,不敢下来(遇险)。 提示:情境:情况、处境。可结合时间、地点、环境、事件发生的背景去分析。 境况:时间——一个酷热的七月天; 地点——费城某处悬崖上; 悬崖环境——险峻、陡峭; 事件背景——厌倦了玩弹珠、体弱多病、伙伴们的嘲笑、好友的鼓励与担心。 最后“我”的困难解决了吗?如何解决的? 明确:我在父亲的指引下一步一步爬下悬崖,脱离险境(脱险)。 3、整个冒险过程,我经历了一次怎样的心灵之旅?请同学们找出表现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加以体会。 预设1:第4段“我犹豫了……我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强壮,而且不能冒险。”(犹豫、不自信) 预设2:第6段“从底部杂乱的岩石到顶部草皮的边缘,只有60英尺左右,但是对我来说,这是严禁和不可能的化身。”(畏惧、毫无自信) 预设3:第7段“我犹豫不决,直到其他孩子都爬到了上面,这才开始满头大汗、浑身发抖的往上爬。手扒在这儿,脚踩在那儿,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怦怦地跳动”(胆怯、畏惧) 预设4:第8段“不知何时……摔个粉碎”(恐惧、害怕) 预设5:第9段“我缓慢地爬着,尽可能贴近里侧,紧紧地扒住岩石的表面……我偷偷地抓住背后的岩石。”(畏惧、胆怯) 预设6:第13段“但是我不能……我……”(害怕、焦急) 预设7:第16段“我往下看,感到阵阵晕眩……我想掉头回去……我听到有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恐惧、后悔) 预设8:第17段“我趴在岩石上,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我一动也不动,甚至无法思考怎样下去,安全地回家。”(畏惧到麻木) 预设9:第18段“爸爸!但是他能做什么?……即使他爬上来了,又能怎样?”(毫无自信) 预设10:第20段“‘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我大哭着说!”(毫无自信、恐惧) 预设11:第22段“‘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我怒吼着。”(极不自信) 预设12:第26段“这看起来我能做到”(萌发自信) 预设13:第26段“我照做了……再一次我做到了”(逐渐自信起来) 预设14:第28段“扑进了爸爸的臂弯里……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激动、自豪) 对比情境,探究问题 文中“我”从胆怯、畏惧、毫无自信变得逐渐自信甚至自豪起来,也成功从悬崖上脱困,那前面提到的那个因体育考试而焦虑的同学呢?我们不妨在一起对照着看一看。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完成下表: 被困悬崖的“我”体育差的“我”情境天气酷热、悬崖高陡、倦玩弹珠、体弱多病、伙伴嘲笑、好友的鼓励与担心?难题攀上悬崖,无法下来?心理状态胆怯、畏惧、毫无自信、稍有自信、逐渐变得更加自信、“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解决措施在父亲的指引下一步一步爬下悬崖,脱离险境?
预设:天气寒冷、路程太远、体考压力、体能太差、同学嘲笑、好友鼓励; 体考来临,如何是好; 自卑、胆怯、畏惧、毫无自信、慢慢自信起来、自豪; 给自己制定每日锻炼的小目标,每天进步一点,从一圈到两圈再到三圈,从十分钟到八分钟再到六分钟,最后取得成功。 拓展迁移,解决问题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难题,现在你知道该如何面对它们了吗? 明确:“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人难免会因前路漫长、目标远大而产生畏难情绪,这时,把事情化整为零,不去想最远的目标,而是从最近的事情做起,积小步而成大步,慢慢就能达成远大的目标。 五、课后练习,巩固新知 同学们,目前你们的生活中又有哪些难题亟待解决呢?结合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写写你的解决方案吧! 板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遇险——脱险 胆怯——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