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31.2023年9月7日,中国科研团队成功利用新型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在猪体内再造了人源中肾(中肾指
其体内的肾脏己经发育为中期肾脏),是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人源化功能性实质器官异种体内再生,
对未来获得可用的人源器官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新型人诱导多能干细胞的△一
(填细胞结构)内:
(2)肾脏是人体产生尿液、排毒的重要▲
(填结构层次):
(3)新型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最终成功地在猪体内发育为人源中肾,此过程经历了细胞分裂、细胞生长
以及△
32.
现代生物研究经常用到显微镜,认识和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对于我们研究生物及医学极其重要,如图甲
是显微镜结构图,请同学们认识,并回答问题:
视野
视野
乙
丙
甲
(第32题图)
(1)写出图甲标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③△二,⑤△一,⑦▲
(2)正常情况下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眼晴和镜筒的相对位置应该是下图的(
)
左眼
右眼
左眼
右眼
左眼
右眼
左眼
右眼
镜
镜
筒
筒
筒
筒
A
B
C
D
(3)图乙是显微镜的四个镜头,欲使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最少,
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填序号)
(4)小科同学在制作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的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
I.
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Ⅱ.用凉开水漱口后,用消毒牙签的一端在口腔内侧壁轻轻刮几下:
皿.将牙签上附着的碎屑均匀涂往水滴;
V.盖上盖玻片;V.用稀碘液染色;Ⅵ用低倍镜观察。
请你根据小科的操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一、小科的操作过程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来并更正
二、小科用显微镜观察材料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物存在,于是移动临时装片,污物不动:换用洁
净的目镜后,污物仍然存在。据此判断污物最有可能在▲上。
三、图丙是小科在显微镜下观察口腔上皮细胞装片过程中的两个视野,从视野一到视野二的操作,
其中正确的是△。
A.
向右上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
B.
向右上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
C.
向左下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
D,向左下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
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抽测七年级科学试题卷第7页共8页
33.小科家进行装潢时用到两卷规格不同的细铜丝,有一卷的商标上标注了铜丝直径d1=0.8mm,
另一卷上
的产品说明标签已脱落,此时小科身边没有刻度尺。
(1)小科设计了以下测量步骤:
①将两卷细铜线分别缠绕在两支相同的圆铅笔上,缠绕相同
的长度L:
(第33题图)
②数出d0.8mm缠绕的圈数为n1,另一种铜线缠绕的圈数为2:
③另一种细铜丝的直径为d'-▲(用以上字母表示)。
(2)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小科一共测了三次,每次铜丝都重新绕过,产生误差的原因最有可能是▲一;
(3)在实验中巧妙地把一些比较抽象、难以观测的量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容易测量的量来认识,
这种科学方法叫转换法。以下四个实验没有使用转换法的是(▲)。料
A.用刻度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时,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B,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时,需要用排水法进行测量
C.用棉线与不规则曲线重叠,通过测量棉线长度来确定曲线的长度
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通过观察水银柱的长度变化知道温度高低
34.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一次野外考察活动,计划从图中的A点出发,沿虚线所示路线到达小青山。
读下图,完成各题。
60
果因
40
考察路线
山顶
(第34题图)
(1)图中大青山顶与A点的相对高度为▲米。
(2)果园在小青山的▲方向。
(3)甲地坡度比丙地的坡度▲(填“大”或“小”)。
(4)图中大青山顶与小青山顶的直线距离为3.5cm,两者之间的实际直线距离为3.5km,试计算该地
图的比例尺为▲一。
35.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不准。在标准大气压下,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5℃,
此时水银柱长5cm;用它测量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115℃,此时水银柱长为25cm。
(1)如果实际气温为50℃,水银柱长为▲cm。
(2)当外界实际温度为▲℃时,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
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抽测七年级科学试题卷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