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体验化学探究 第2课时 课件 (共17张PPT)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 体验化学探究 第2课时 课件 (共17张PPT)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19 21:4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
第2课时
迈克尔·法拉第 (Michael Faraday,1791~1867),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他在皇家研究院提供了大量成功的物理及化学演讲,名为“蜡烛的化学史”;这个演讲成为了皇家研究院圣诞节演讲之起源,此演讲并以法拉第为名。
迈克尔·法拉第
让我们跟随着科学家的脚步,一起探究蜡烛的燃烧吧。
1.通过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能说出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2.能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进行科学探究。
阅读课本第11-12页,科学探究的步骤:
发现并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并进行实验
结论与解释
反思与交流
探究一: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
【提出问题】
固体石蜡是否需要变成石蜡蒸气后才能燃烧?
在空气中点燃蜡烛时,固体石蜡需要变成石蜡蒸气后才能燃烧。
【猜想假设】
【设计并进行实验】
实验 是否直接被点燃
点燃块状石蜡
点燃石蜡油
点燃石蜡蒸气



【结论与解释】
石蜡是先熔化成液态再变成气态才燃烧的,因为气态的石蜡比液态或固态的石蜡更容易被点燃。
【反思与交流】
你还有哪些有待研究的问题?提出并进行科学探究。
1、能否将短尖嘴的玻璃管换成长玻璃管?
答:不能,石蜡蒸汽在长玻璃管中会冷凝成石蜡固体,在玻璃管的另一端点不着。
[思考交流]
2、为什么要预热短尖嘴的玻璃管呢?
答:如果不预热,尖嘴处会出现白烟(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无法说明点燃的是石蜡蒸汽。
[思考交流]
探究二: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情景展示]
探究实验的目的: 。
仪器、药品: 。
步骤和方法:




实验探究 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
探究石蜡是否需要变成石蜡蒸气后才能被点燃
蜡烛、短玻璃管、坩埚钳、蒸发皿
1.从石蜡上切下一块固体石蜡,放在蒸发皿里,尝试用火柴点燃。
2.点燃一支蜡烛,待烛芯周围有较多的石蜡油产生时,熄灭蜡烛,立即尝试点燃石蜡油。
3.用坩埚钳夹持一根尖嘴玻璃管,将其末端插入燃着的蜡烛烛芯附近,一段时间后用火柴在玻璃管尖嘴处点燃。
化学探究实验报告
实验现象: 。
结论: 。
对结论的解释: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1.固体石蜡不能被点燃;2.石蜡油不易被点燃;3.尖嘴处有火焰产生
石蜡是先熔化成液态再变成气态才燃烧的。
气态的石蜡比液态或固态的石蜡更容易被点燃。
(1)从石蜡火焰不同部位引出的气体都能燃烧吗?
(2)如何证明石蜡燃烧是化学变化?
[思考交流]
实验完成后,还应“行后而三思”。只有对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认真的反思,才能使我们不断进步。
那我们如何进行反思呢?
1.探究方法是否科学、有效? 2.探究程序是否合理、简捷?
3.探究过程是否安全、环保? 4.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5.还有哪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究?
1、 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2、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出结论
科学探究
化学实验
实验方案设计
A
3、解决下列科学之谜主要属于化学学科的主要任务的是( )
A.宇宙中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之迷
B.埃及金字塔之谜
C.天池水怪之迷
D.根瘤菌在常温下将氮气转化为氮肥之谜
D
4.君君将一定量生铁样品加入过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发现有少量黑色物质残留。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置之不理 B.请教老师
C.上网查资料 D.通过实验继续探究
A
5.小明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物质是什么
认为与本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的黑色物质的原因
C
体验化学探究
提出探究问题
观察蜡烛燃烧现象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探究反思
实验报告
三思而后行
设计实验
实验验证
猜想与假设
分析数据
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