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谭学讴》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薛谭学讴》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30 20:3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薛谭学讴一 说教材
二 说教法和学法
三 说教学过程
四 说板书设计
一 说教材1.《薛谭学讴》是长春版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0单元的课文,该单元以文言文为主题展开。
2.《薛谭学讴》讲述了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便自满自足请求离开,对此秦青没有做任何劝说,而是"身教"。
3.这个故事赞扬了秦青高超的教育艺术,说明了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学无止境,不能骄傲自满、半途而废。"
4.课文语言简炼、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意境,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4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背诵文言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创设情境、指导方法,引领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疏通文意,并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懂得学无止境、学贵有恒的道理。 说教学重难点: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很强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依据学生实际和《语文课程标准》,以及新课标关于阅读的建议,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并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从而从故事中得到启发。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的翻译出文言文,使学生理解重难点字词二 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以及小组讨论法来突破本文的教学重点。小组讨论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讲授法能更好地展示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三 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人新课
播放上节音乐课学习的歌曲,让同学练唱。
理论依据:这样的导入不仅消除了学生上课开始的紧张感,而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使学生对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歌曲的插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景氛围,让学生融入到一种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正是通过教师引导与发问,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而达到通过阅读找到答案的目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教师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把比较难读几个字音读准.例如板书践,遏,衢等.并把这些字送回古诗中,读一读,同桌之间相互听一听读得是否正确.
理论: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要学会使用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其次.教师请数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且听范读,此时教师请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重点字词,教师并且板书重难点字词以及古今异义字,理清文章脉络,并且请同学们再次练读,.让同学们之间进行比较,看谁读得又好又准。
最后.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理论:1.读书百遍,其意自显.想要更好的理解古文,多读是其中最好的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单一的阅读形式容易使学生疲劳和厌倦。因此我有针对性的采用了泛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力求学生百读不厌,每一次阅读都有不同的收获,从而抓重点理解课文。六遍的读课文,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脉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2.由于学生读书往往走马观花,因此教师必须提出明确的要求,既要求学生理解词文,读通课文,又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同时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所以要求学生边读边记,标出重点字。
(三)研读赏析,深入文本
理论: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文读通了,读懂是关键,本篇课文将分为三部分学习,每一句话为一部分

学习第一部分时,首先教师将与学生一起结合书下注释,共同学习,先请学生齐读第一部分,,在此句子中出现的重点难点字的理解,于:向,跟着.谓:以为.善于观察的同学还会发现前后有两个之,人们长用"之 乎.者,也"来形容文言文的特点,就是因为它们在文言文中出现的频率特别多,在此,我将在学习新的知识同时也复习巩固以往的知识,"诲女知之乎,学而时习之,择其善者而从之"这些句子的之分别都代表着什么意思.其次结合书下注释,学生理解性的翻译,教师再做补充.说出译文,."薛谭跟着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把秦青的技艺学完,就以为自己学到手了,便向老师告辞回家.在此过程中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重难点字和所要复习的句子.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并出示Q1薛谭以为在向老师告辞,老师会说了什么?让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并且进行汇报.看一看下文大家是否猜对了呢?带着疑问我们继续学习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的学习
首先由全班男生齐读第二句话,
其次结合书下注释,理解重点字,践于郊衢的于是什么意思,古诗中常出现一词多义,这就是汉语的魅力.在上文中的于是一个意思吗,并且小组讨论汇报.
再次引导学生翻译,教师最后做补充,翻译"秦青也没有阻止他,在道旁给他践行,这时候秦青轻轻得拍打着拍子,唱着十分动人的歌,那高亢的歌声震动了林间的树叶,留住了天上的云彩.
在此时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出示课件Q2听到秦青的歌声,如果你是薛谭你会和老师说些什么?请学生再次小组讨论,带着猜想我们走进第三部分,来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第三部分
首先请全部女生齐读第三句话,理解重点字"乃"的意思,并且复习"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乃是什么意思.学知识能够由此及彼,这就叫做融会贯通.并且掌握古今异义字在此过程中教师出示Q1,Q2。
理论:问题的设置一脉相承,为下文的学习做了铺垫和过渡。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达到情感的共鸣,并且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做课堂的主人。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文言文的翻译也很重要,对句子中的每一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因此我注重重点字的理解。翻译时我注重带领学生结合书下注释,把文言文翻译成相应的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即要让学生准确的翻译出文章的意思,又要让学生翻译时讲究文章的优美。
境,学贵有恒"
总结全课:课文最后我请数名学生用自己理解的话复述该故事。我们在表述的时候用了很多字,而原文却用了几十个字,可见文言文简约而不简单,几千年来他传递的知识,传承的文化,是我们祖国文化的精华.最后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美妙。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文章却能用古文短短的几行字来表达,这就是文言文的魅力。并且我请学生谈一谈学习了本文我们能从薛谭身上学习到什么精神.引导学生说出"知错就改,学无止境。
理论:新课标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总结全课,能使学生更深一步认识到本课的启发:学无止境,学贵有恒。最后的总结加深了这节课的主题,突出本文的重点。(四)拓展延伸,注重积累
1.文言文虽然简练,却给了我们很多想象和补白得空间,看到薛谭回来继续学习唱歌,秦青又会学些什么?我请同学想象一下并且看能否试着用文言文表述.这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并且更好的锻炼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应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我们现在用的很多成语就源自于古人的文章,本文出现的成语“薛谭学讴” “声振林木” “响遏行云”等,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成语源自于古文,并说说该成语的出处。
理论:新课标明确指出: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因此在此教学过程中,我没有让学生死读书本,而是把学生引入课文,并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2.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我们现在用的很多成语就源自于古人的文章,本文出现的成语“薛谭学讴” “声振林木” “响遏行云”等,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成语源自于古文,并说说该成语的出处。
理论:新课标明确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这一环节的设计能够发展学生的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满足学生的阅读的期望。四 说板书设计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