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四节 元素
第2课时
元素——连接你与世界万物
1.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并能说出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2.能运用元素周期表查询元素的有关信息,并能说出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包含的内容。
一、元素周期表简介
1.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横行, 个纵行。
每个横行叫做一个 ,每个纵行叫做一个 。
2.原子序数:每种元素都有一个 ,大小恰好等于 ,这个编号称为 。
7
18
周期
族
序号
其原子核内质子数
原子序数
3.元素周期表中红颜色表示 ,绿颜色表示 ,它们各自的中文名称造字上有什么规律?
。
4.俄国的科学家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将当时发现的所有元素依次排成一张表格,这就是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凡是金属元素(汞除外)均使用“钅”部首;而非金属元素则分别加“气”、“氵”或“石”部首
门捷列夫
探究一:元素发展史
[情景展示]
1.你知道这里的钙、镁、钾、钠指的是什么?
2.你知道这些元素的由来吗?
[思考交流]
科学史话·元素的发展史
道尔顿的元素符号
直到十九世纪,道尔顿设计了一套用各式各样圆圈饰以不同图案或字母来代表各种化学元素。那时已知元素只不过二三十种,用这些符号来表示尚有可能,后来发现的元素种类逐渐增多,他设计的元素符号就越显得粗笨、繁杂了,不便于记忆和书写。
关于元素符号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那时人们已经开始用符号来记述他们所谓的元素。但当时不仅各国,甚至每个人所用的符号也不尽相同。
1860年9月世界各国著名化学家140多人在德国卡尔斯罗开了一次会议,化学元素才有了国际通用的拉丁文名称。
近代化学这门课程是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才由欧洲传到我国。1869年,徐寿在翻译《化学鉴原》时发现大部分元素在汉语中没有对应的名称。于是,他把化学元素进行了分类:
(1)对于金、银、铜、铁、锡、铅、硫等国人早已定名的元素,继续沿用旧名。
(2)对于一些有特定性质的元素,则采用意译的方式,如轻气、养气、淡气等(后来分别演变为氢、氧、氮,但仍保持原字的读音)。
(3)对于其他元素,将元素的英文名称的首音节或次音节译为发音类似的汉字,再加以汉字部首大致区分元素的类别。
探究二:元素的分类
[情景展示]
[思考交流]
通过以上元素周期表的大致观察,结合化学先驱徐寿创造的化学元素汉语名称,我们把元素分为几类?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钅”及汞(如铁、铜、银等)
“石”固态非金属(如:碳、硫、磷等)
“气”气态非金属(如:氢、氧、氮等)
“氵”液态非金属(如:溴)
探究三: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
[思考交流]
我们仔细观察以上元素周期表,你知道元素周期表的排布规律是什么吗?
①元素周期表是把目前已发现并被正式命名的112种元素按照原子核内质子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而成的。
②每一个横行的元素,称为一个周期。(共7个)
③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其中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共18个纵行,16个族)
[情景展示]
第一周期
第二周期
第三周期
[思考交流]
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看一看这些元素的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你发现元素周期表还有哪些规律呢?
③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①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②同一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思考交流]
如果我们再次深入到每一种元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呢?
[情景展示]
如图是摘自元素周期表的一个单元格:
氢的原子序数为1;
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08;
氢的元素符号为H;
氢为非金属元素
1.已知 与 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则R与x的值分别为( )
A.6,4 B.2,4
C.6,2 D.4,4
A
2.张杰通过广告了解到海产品、瘦肉、肝脏、牛奶、豆类、小米等食品可以为人体提供所需的锌。这里的“锌”是指(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离子
A
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每一个横行叫做周期,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每周期开头的是 (填“金属”或“非金属”或“稀有气体”,下同)元素,靠近尾部的是 元素,结尾是 元素。这说明存在着由 过渡到 ,最后过渡到 的规律。
金属
非金属
稀有气体
金属
非金属
稀有气体
4.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
(1)锶属于______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锶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
(3)图2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______。
金属
38
87.62
Sr2+
元素周期表
编制依据:原子的结构与性质
结构:横行(周期),纵行(族),单元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