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第2课时
鲁滨逊流落在荒岛上,他只能从池塘中取得一些泥水。这些泥水可饮用吗?他能否从中提取洁净的饮用水?
1.学会水的净化方法:沉降法、过滤法、吸附法、蒸馏法;
2.能掌握过滤的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3.能说出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等;
4.能说出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定义并区别纯净物和混合物。
一、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分布范围也很广,但是大约 的水集中在海洋和
咸水湖里。跟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江河水、湖泊淡水以及浅层地下水,仅约占地球淡水总量的13%,占地球总水量的 。
97.5%
2.5%
0.3%
海洋和咸水湖中的水97.5%
淡水2.5%
冰68.7%
河流、湖泊等1.2%
浅层地下水11.8%
深层地下水18.3%
①沉降:天然水中较大的泥沙颗粒,静置后会在重力作用下沉降下来,加入
可以加速泥沙的沉降。
②过滤:过滤是分离 的混合物的方法。过滤器就像一个小筛子,水分子等体积较小的粒子 通过滤纸中的细小空隙,而泥沙等较大的颗粒则 通过滤纸中的细小空隙。
明矾
能
不能
2.水中不溶性杂质的去除
颗粒大小不同
①吸附: 疏松多孔,表面积很大,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水或空气中的一些有 的杂质很容易附着在其表面而被除去。
②蒸馏:给水加热使之变为 ,再将水蒸气 得到液态水的过程叫做水的蒸馏。蒸馏得到的水称为蒸馏水。
明矾
颜色或气味
3.水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
冷凝
水蒸气
二、纯净物与混合物
1. 叫作纯净物,如 、 。
2. 叫作混合物,
如 、 。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
氧气
二氧化碳
海水
河水
探究一:水的净化
[情景展示]
[思考交流]
天然水中的各种杂质是怎么被除去而最终得到纯净的水?
在烧杯A和烧杯B中分别加入约100 mL天然水样品。将烧杯A放在实验桌上静置;同时在烧杯B中加入明矾粉,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再静置。观察两个烧杯中发生的现象。
活动一·沉降
视频
烧杯1 烧杯2
现象
结论
固体物质沉淀于烧杯底部,仍有杂质悬浮于上层液体中
固体物质沉淀于烧杯底部,上层液体渐渐澄清
静置可以使固体物质沉淀,明矾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杂质,加入明矾可以使沉降速度加快
观看视频,记录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关键点并进行分析。
活动二·过滤
视频
实验仪器:
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
实验用品:
滤纸、蒸馏水、污水
操作步骤:
一贴:
二低:
三靠: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斜靠三层滤纸一边漏斗颈紧靠烧杯内壁
实验目的:
分离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
原因分析:
操作 注意事项 原因分析
一贴
二低
三靠
加快过滤速度
防止液体从滤纸和漏斗壁之间的间隙流下,使过滤失败
防止液体溅到漏斗外
防止戳破滤纸
防止液体溅出
防止液体从漏斗边流出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倾倒液体时,烧杯
口要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下端要紧靠
在三层滤纸上。
漏斗下端紧靠在烧杯内壁
[思考交流]
1.若过滤后滤液依旧浑浊,原因可能有哪些?
(1)滤纸破损
(2)漏斗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仪器不干净等
2.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选择哪些物品代替滤纸、玻璃棒、漏斗进行过滤。
矿泉水瓶——漏斗
蓬松棉、纱布、砂石过滤层 ——滤纸
筷子——玻璃棒
1.观看视频,记录实验现象,思考活性炭在此步骤中的作用。
活动三·吸附
实验现象1:
原因分析1:
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容易吸附一些有颜色或气味的杂质。
水中的颜色消失,变澄清
2.用滴管取1滴经过吸附的清液,滴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置于酒精灯上慢慢加热,至水分消失。观察玻璃片上是否仍有残留的物质?
加热时,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水分蒸发了;溶解于水中的矿物质在水分蒸发后以固体的形式留在玻璃片上。
水分消失,玻璃片上有少许固体残留物
实验现象2:
原因分析2:
小贴士·结晶
溶解于水中的矿物质在水分蒸发后以固体的形式留在玻璃片上,我们说矿物质结晶析出了。
将步骤3中得到的滤液加热煮沸,使水蒸气冷凝在烧杯上部的表面皿上。取所得冷凝水,滴在玻璃片上,在酒精灯上慢慢加热至水分消失。观察玻璃片上发生的现象。
活动四·蒸馏
实验现象:
原因分析:
蒸馏操作除去了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水分消失,玻璃片恢复洁净
给水加热使之变为水蒸气,再将水蒸气冷凝得到液态水的过程叫做水的蒸馏。蒸馏得到的水称为蒸馏水。
[思考交流]
在上述净化天然水的实验过程中经历了哪些操作步骤?每个步骤的作用是什么?
除去不溶性杂质
沉降杂质,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
除去可溶性色素和异味
沉降
过滤
吸附
蒸馏
除去可溶性杂质
蒸馏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得到的是纯水
探究二: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情景展示]
[思考交流]
你能从上图中总结出天然水是怎样的处理变成自来水,输送到千家万户的吗?
取水
沉淀
过滤(物理变化)
消毒(化学变化)
供水系统
加絮凝剂
活性炭
吸附(物理变化)
探究三:硬水和软水
[情景展示]
乐乐在用肥皂洗衣服时发现泡沫很少,且有浮渣产生,衣服洗不干净。
[思考交流]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
经沉降、过滤、吸附后的水中仍含有很多的可溶性杂质,如可溶性的含钙、镁的物质。这些可溶性的钙、镁矿物质和肥皂反应时产生不溶性的沉淀,形成浮渣。
天然水根据钙、镁矿物质含量的多少分为软水和硬水。
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物质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有少量可溶性钙、镁物质的水。
滴加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的为软水。反之,泡沫少、浮渣多的为硬水。
鉴别:
小贴士·硬水的危害
1.和肥皂反应时产生不溶性的沉淀,降低洗涤效果。
2.常饮用硬水会危害人体健康。
3.工业上,工业锅炉用硬水可能引起锅炉爆炸。
实验室中,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水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探究四:纯净物和混合物
[思考交流]
回顾水的净化各步骤,判断下列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1)沉降后的水
(2)过滤后的水
(3)吸附后的水
(4)蒸馏后的水
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
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
(4)
(1)(2)(3)
1.小李学习了水的有关知识后,自制了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净水器可以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B.该净水器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C.该净水器可将自来水变为蒸馏水
D.该净水器净水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
2.我们的饮用水是由河水净化所得,已知明矾能将水中的悬浮物凝聚而沉淀,氯气可杀菌。则家庭饮用水的正确净化过程是( )
A.河水→过滤→加氯气→加明矾→沉淀→净水
B.河水→加氯气→过滤→加明矾→沉淀→净水
C.河水→加明矾→加氯气→过滤→沉淀→净水
D.河水→加明矾→沉淀→过滤→加氯气→净水
D
3.下列是某同学进行过滤操作时的一些做法,其中错误的是( )
A.让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
B.直接向漏斗中倾倒待过滤的液体
C.让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D.让漏斗中液面始终低于滤纸边缘
B
5.指出下列物质中的纯净物
冰、冰水、矿泉水、蒸馏水、自来水、食醋、牛奶 、加碘盐、食盐水
纯净物:冰、冰水、蒸馏水
6.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有 。
D
生活用煮沸的方法;实验室用蒸馏的方法
4.下列方法能区别硬水与软水的是( )
A. 观察颜色 B. 加入明矾 C. 溶解食盐 D. 加入肥皂水
自然界中的水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硬水和软水
混合物和纯净物
天然水的净化方法
沉降
过滤
吸附
蒸馏